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物馆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时间:2023-06-12 10:03:00  来源:北朝考古   作者:  浏览: 分享:


 

201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抢救性发掘了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墓(图一、二),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全长约50米,是目前古河东地区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北朝墓葬。墓葬历史上曾遭多次盗扰,残存青石墓志一合,为北朝历史及河东世族薛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图一 薛怀吉墓平、剖面图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图二 薛怀吉墓全景(上为东)

 

 

 

薛怀吉墓志志盖残缺严重(图三),盖铭位于盖面中部,篆书,剔地阳刻,字外有方形界格,现仅存“魏故并”“史”4字。按北朝墓志盖铭分布特点及此志盖空间布局,推测盖铭原应有9字,依志文可补全为“魏故并」州刺史」薛君铭”。志石保存较好,志文阴刻楷书,字迹清晰工整、方正质朴,字外有浅细线方格,26行,满行26字,共662字,仅缺一字,“天听”“诏”等字前留一空(图四)。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图三 墓志盖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图四 墓志志石

魏故平北将军并州刺史薛使君墓志铭」

 

 

君讳怀吉,河东汾阴人也。祖豪爽奇秀,标最西京。父深体废兴,乐土」爰适,及近关既出,乱邦载舍,客乡乃贵,礼秩斯优,故以白茅再锡,朱」帏七举,自北徂南,荣光不坠。君承积庆之绪,体英伟之姿,悦礼敦诗,」多闻洽睹,由是少靡好爵,早侍青蒲,初授内小,实始释褐。俄迁员外」散骑侍郎,领直后。寻除羽林监,又转奉车都尉,仍直后。君自便烦左」右,岁历滋多,密勿之勤,简于天听,是以迩周两禁,名级三移,契阔」靡渝,绸缪不怠。复授镇远将军、骁骑将军,领直寝。既而崤陕要区,古」称隘塞,是曰大邦共治攸在,乃以君为恒农太守。复以益部形胜,蕃」扞所归,内抚戎夷,外临勍敌,自非恩比冬日、威若秋霜,无以绥静壹」方、缉宁二境,乃以为征虏将军、益州刺史。君一药为心,三朝在念,固」辞外牧,祈此晨昏,朝廷嘉焉,听遂所请。梁山重险,西顾莫深,推毂拥」旄,特难其选,复以君为梁州刺史、本将军,寻授右将军,余如故。君奇」正并施,德刑迭举,副猛士之寄,允□民之功。还除右将军、汾州刺史。」此蕃山川险复,林莽深长,烽火夜惊,胡尘晓扇。君恩波远被,威略遐」宣,桴鼓辍声,余粮宿亩。方当载驱骏足,奋此高抟,望羊角而上征,追」绝尘而远骛。而收光匪晏,委葸方春,奄若东川,遽沦西景,以正光四」年岁次癸卯五月丙戌朔十日乙未,薨于汾州下宅,春秋五十有三。」朝野伤怀,民夷感慕,无不止歌辍相,巷哭行悲。诏赠平北将军、并」州刺史。以孝昌二年岁次丙午闰十一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归窆」本乡大疑之东。天地无终,陵谷有徙。俾山渊质易,斯美方宣。作铭曰:」南滨黄水,西顾龙门。炳灵攸属,余风未昏。遗民讵远,世禄斯存。比兰」为臭,如玉其温。载止载飞,爰出爰处。下帏有述,濯缨无侣。黍谷深寒,」峨眉重阻。黑水咏歌,汾川延佇。时雨流恩,竹马垂信。既宽能猛,匪清」伊慎。直辔方驰,抟飘始振。遽罢遐骖,奄停遥轫。荒野蓬飞,虚庭木落。」东波浩淼,北京萧索。何以赠行,凝茄(笳)振铎。永宅幽冥,长邻寂漠。

 

 

薛怀吉家族世系

 

墓主薛怀吉,河东汾阴人,即今山西万荣。汾阴薛氏与闻喜裴氏、解县柳氏是中古社会“河东三著姓”,《新唐书·柳冲传》引柳芳论氏族曰“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汾阴薛氏的来源,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其先祖为汉高祖刘邦所封千户侯薛鉴,薛鉴五世孙薛广德为汉元帝时御史大夫。延至东汉末年薛兰,官至兖州别驾,被曹操所杀。薛兰“子永,字茂长,从蜀先主(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永生齐,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户五千降魏,拜光禄大夫,徙河东汾阴,世号蜀薛”。薛齐生子薛懿,西晋时为北地郡太守,袭鄢陵侯。薛懿有三子,其中长子薛恢为西晋河东郡太守,号北祖,次子薛雕号南祖,三子薛兴号西祖。“雕生徒,徒六子:堂、晖、推、焕、渠、黄。堂生广,晋上党太守,生安都。”

 

 

 

薛安都是南北朝时期汾阴薛氏的代表性人物,武功卓著,《宋书》《魏书》《南史》《北史》均有传。生于永兴二年(410年),初仕北魏,屡建军功,授雍、秦二州都统。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反魏兵败后叛投南朝刘宋,权倾一时。泰始二年(466年),因参与刘子勋之乱兵败,携徐、兖等州又归降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六十岁时去世,追赠河东王,谥号康。对薛安都的评介,史臣魏收有论“薛安都一武夫耳,虽轻于去就,实启东南。事窘图变,而竟保宠秩”。北魏朝廷给予其很高的礼遇,当与其雄厚的家族势力并携归东南大片土地进而导致刘宋退居淮河以南有直接关系。

 

 

 

据《魏书·薛安都传附传》载,真度为安都从祖弟,怀吉为真度庶长子。薛真度在刘宋文帝时追随薛安都入宋,明帝初又随薛安都降魏,其事迹亦屡见于《南齐书》《魏书》《周书》《北史》等正史文献。历仕刘宋徐州长史,北魏孝文朝平州刺史、荆州刺史,又因献计迁洛“先取樊邓,后攻南阳”,为孝文帝所赏,转豫州刺史,此后在宣武朝又历华州、荆州刺史及大司农卿、扬州刺史等,还朝后授金紫光禄大夫、改封敷西县开国公,死后诏赠左光禄大夫、征西将军、并雍二州刺史。其中“征西将军、并雍二州刺史”不见于上述文献。据《薛真度妻孙氏墓志》云“魏故左光禄大夫雍州刺史庄公敷西县开国公薛真度”、《薛怀俊墓志》云“父真度……赠征西将军、并雍二州刺史”,故知亦诏赠此职。

 

 

 

《魏书》云薛真度“永平中卒,年七十四”,未载详年。同书又载,永平四年(511年)夏四月,北魏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卢昶与南梁战于朐山戍,又诏薛怀吉为卢昶军司,冬十一月“及昶败,怀吉得不坐”,“昶一人可以免官论坐,自余将统以下悉听依赦复任”。《薛怀吉墓志》云此时其“固辞外牧,祈此晨昏,朝廷嘉焉,听遂所请”。“晨昏”,即“昏定晨省”的略语,又作“晨昏定省”,是旧时子女侍奉父母问定的礼节。由此可知,兵败后怀吉虽“得不坐”,但仍请辞外牧、照顾父亲,朝廷准奏。永平五年(512年)四月,改元延昌,而薛真度于“永平中卒”,则此年只能为永平四年,且在冬十一月后,时年74岁,其当生于北魏太延四年(438年),随安都复归北魏时29岁,正当壮年。

 

 

 

《薛怀俊墓志》载:“(怀俊)曾祖图片,右光禄大夫、汾阴侯。祖弘敞,秦州刺史、安邑侯……父真度,东西二荆豫华阳五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阳平公,赠征西将军、并雍二州刺史,谥曰庄公。”薛图片,即《新唐书》所载薛徒六子之一的薛焕。薛焕为真度祖父,与安都祖父薛堂为兄弟关系,其父薛徒即河东薛氏南祖薛雕之子,此即薛真度为薛安都从祖弟之由来。

 

 

 

真度父亲、怀吉祖父薛弘敞在正史文献中记载极少,《周书·薛憕传》有“(薛憕)曾祖弘敞,值赫连之乱,率宗人避地襄阳”。《薛怀吉墓志》云“祖豪爽奇秀,标最西京”,当指其在秦州刺史任上功绩。“赫连之乱”,又见于北周庾信所撰《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其文曰:“(陆逞)曾祖载,为宋王司马,留镇关中。赫连之乱,仗剑魏室。黄河参凌,或亡追路;乌江舣船,更无归迹。今为河南洛阳人也。”陆载的这段经历,正好在《周书·陆通传》中也有记录,“(陆逞兄陆通)曾祖载,从宋武帝平关中,军还,留载随其子义真镇长安,遂没赫连氏。魏太武平赫连氏,载仕魏任中山郡守”。时为东晋宋王的刘裕灭后秦、平长安,事在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至十三年(417年)十二月间,正值后秦文桓帝姚兴崩,子泓初立,兄弟相杀,刘裕趁机发兵灭后秦。随后,任命年仅11岁的儿子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司马王镇恶、陆载等人辅佐,镇守长安。次年(418年)十月,刘义真被胡夏国赫连勃勃击败,全军覆没,只身逃回建康。“赫连之乱”,当指此后始光二年(425年)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僭立,诸子相攻,关中大乱。北魏太武帝随后发起灭胡夏之战,至神图片三年(430年)夺取长安、临晋等,尽得关中之地,自此胡夏名存实亡。在此期间,关中及其周边的河东、陕北等地先后陷入战争。薛弘敞为躲避战乱侵扰,率宗人避地襄阳。

 

 

 

又《魏书》载“(真度)初与安都南奔”,“安都南奔”事在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此前其父已因“赫连之乱”避居襄阳,真度年仅8岁,于理不合。实情应是安都南奔之时,薛弘敞一族(包括薛真度)仍在江左,待安都在刘宋朝廷站稳脚后,随着真度年长,遂投奔安都,即史载“及安都为徐州刺史,真度为长史,颇有勇干,为其爪牙”。襄阳地理位置特殊,向北可控南阳盆地、南下威胁江汉平原,在南北朝对峙中占尽优势,薛氏一族“避地襄阳”恐非巧合。

 

 

 

薛真度有子十二人(表一),《魏书·薛安都传附传》云“薛真度诸子既多,其母非一”,并记载了其中六子为嫡子怀彻、庶长子怀吉、怀直、怀朴、怀景、怀俊,余六人失载。《薛真度妻孙氏墓志》提到孙氏“有子六人,怀直、怀文、怀朴、怀式、怀及、怀远”,补充了正史所缺薛真度其余四子怀文、怀式、怀及、怀远的信息。而薛真度另二子则无从得知。《薛怀俊妻皇甫艳墓志》云“汾州使君,作牧华阳,为弟纳聘”,记录了薛怀吉为弟薛怀俊做媒纳聘之事。《魏书·薛安都传附传》又载“真度诸子……同产相朋,因有憎爱。兴和中,遂致诉列,云以毒药相害”,既然生母不一的子嗣之间互相残害、关系不和,可知怀吉与怀俊很可能是同胞兄弟。据此,薛真度十二子嗣至少有三位生母———嫡子怀彻和庶长子怀吉、怀景、怀俊及另外两个失载的子嗣均非孙氏所生,其中嫡子怀彻,其母失载;庶长子怀吉与弟怀俊,其母可能为一人;孙氏当为续娶,生子六人(图五)。

  

 

表一 薛真度及其十二子职官表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图五 薛怀吉家族世系

 

 

 

怀吉子嗣情况未见史载,相关墓志史料也暂缺。其墓规模颇大,营造奢华,随葬丰富,足以体现其显赫的身份,可见其直系后裔家族势力仍存。北魏分裂后,薛氏安都、真度后裔主要追随高氏集团,继仕东魏(北齐)政权,这从薛怀俊为官履历及其墓志出土地等可以佐证。随着北周对北齐的胜利,薛氏这一支势力极可能就此退出了政治中心,此后的文献中鲜少提及。而薛氏西祖后裔则另有谋划,如薛端、薛善等多在西魏、北周为官,体现了豪强世族子弟不“同槽而食”“竟保宠秩”的从政理念。

 

 

 

薛怀吉生平及历仕情况

 

薛怀吉其人,正史附传,最早即录于《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后,《北史》卷三九《薛安都传》中也附有相似记载。传文均未言其生卒年。据墓志,薛怀吉卒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汾州刺史任上,时年53岁,其应生于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孝文帝延兴元年(471年),也即主要活动在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两太后时期。怀吉生时,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已去世两载,二人未曾谋面。据《魏书》《北史》载,怀吉不擅书学,生性寡言,虽累有军功,但贪婪失节,善迎送结私。

 

 

 

志文主要记述了墓主生平为官经历,与《魏书》传载基本吻合,部分内容可补缺、纠误。于其早年皇室经历,附传仅一句“自奉朝请,历直后寝,领太官令”,而志文所述甚详。志云:“少靡好爵,早侍青蒲,初授内小,实始释褐。”“内小”为北魏所置内廷官名,掌侍从后宫,另有内行内小,为皇帝左右近侍官。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杨播墓志》云“君年十有五举司州秀才,拜内小,寻为内行、羽林中郎”。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丘哲墓志》云“高祖孝文皇帝猥以照重,七岁之年,擢为内行内小”。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侯刚墓志》云“太和五年,文明太后调(侯刚)为内小”,时年16岁。此官一般选年少士人充任,薛怀吉入侍后任职“内小”,当与上述年龄相若,此为仕途起点。至于入侍的具体年岁及身份,史载不详,以下略加考之。

 

 

 

《魏书·薛安都传》云,和平六年(465年),安都遣使欲复归北魏,“又遣第四子道次为质,并与李敖等书,络绎相继”。道次其人,正史资料记载有限,“拜南中郎将、给事中,赐爵安邑侯,加安远将军。出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假河南公”,太和十五年(491年),卒于光禄大夫。北魏一朝,作为牵制部族、巩固统治的手段之一,质子现象并不鲜见,这些入侍子弟,实际上即是一种牵制诸部大人的“质子”。河东薛氏一族,至北魏时已显为地方豪强,宗族势众,横跨南北,于魏廷屡有叛服,朝廷对其格外控制理所当然。薛安都复归北魏后不久即去世,随附宗人除为质子的道次外,尚有子道标、从祖弟真度等。《魏书·薛安都传》云:“(安都)子道标,袭爵。太和初,出为镇南将军、平州刺史,治有声称。转相州刺史,将军如故。”又云:“(真度)太和初,赐爵河北侯,加安远将军,为镇远将军、平州刺史,假阳平公,后降侯为伯……”薛道标与薛真度很可能是太和前期的前后两任平州刺史,道标转任相州刺史、真度出任平州刺史,应在太和五年(481年)至十年(486年)间,而质子薛道次出任秦州刺史,当在安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被赐死后,事在太和八年(484年)至十三年(489年)间。随着朝廷对随附安都宗人的出任外牧使用,以及安都子道标、道次分别于太和十三年、十五年的先后离世,长期追随其兄征战沙场的薛真度成为薛氏这一支事实上的家族领袖,作为真度庶长子的薛怀吉入侍内廷,应是接替道次,以近侍身份继续充当事实上的质子。其入侍时间应介于薛真度出任平州刺史至薛道次出任秦州刺史之间,年龄当十岁有余。

 

 

 

志云:“俄迁员外散骑侍郎,领直后。寻除羽林监,又转奉车都尉,仍直后。”北魏前期,胡风国俗、杂相糅乱。至冯太后力促汉化,孝文帝亲政后亦不遗余力,迁洛同时,在太和十五年和二十三年(499年)先后实施两次官制改革,颁布了《职员令》,史称《前职员令》《后职员令》(以下简称《前令》《后令》)。怀吉初授内小,《前令》中就已无此职,可能在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文明太后去世后即罢。传载:“自奉朝请,历直后寝……”奉朝请,在北魏时已为冗职,与员外散骑侍郎均为散骑省属官,在《前令》《后令》中,奉朝请职衔均低于员外散骑侍郎,志文很可能遗漏了“内小”与“员外散骑侍郎”之间曾任职“奉朝请”的经历,当为文明太后去世、罢“内小”之职后的临时安置。太和十五年“十二月,置……员外散骑常侍、侍郎,各六人”,薛怀吉应在这六人之列,即志文所言“俄迁员外散骑侍郎”,并领直后,负责皇帝乘舆后侍卫,时年21岁。

 

 

 

“羽林监”,仅见于《后令》,《前令》有“羽林中郎”“羽林郎将”,两者地位相当,领羽林以掌侍卫,秩为从四品上,当为此官,后世志文误写。“寻除”表明在任“员外散骑侍郎”不久即升职,应在《后令》颁布前。“奉车都尉”,是掌管御乘舆车的官员。《前令》中,奉车都尉秩为从四品上,与羽林郎将同,与“又转”字义符合,表明系平级调整。在《后令》中,羽林监为正六品下,奉车都尉为从五品上,与之不合,亦可证此职仍在《后令》颁布前。从侍奉文明太后任“内小(奉朝请)”,到侍奉孝文帝先后任从四品下“员外散骑侍郎”、从四品上“羽林郎将”“奉车都尉”,职衔屡有提升,工作职责从文明太后侍从到为皇帝“直后”,故墓志后文有“迩周两禁,名级三移”之说。

 

 

 

志云:“复授镇远将军、骁骑将军,领直寝。”传载:“自奉朝请,历直后寝,领太官令。正始初,为骠骑将军……”志、传抵牾。太官令,北魏太官掌百官膳食,属光禄勋,墓志未载。传载怀吉“不厉清节”“将劳宾客,曲尽物情,送去迎来,不避寒热”,很可能就是在太官令任上养成的积习,故志文讳言。镇远将军、骁骑将军,前后《职员令》中分别为从三品下、从三品上和正四品下、正四品上,故为加封职级,职责由“直后”转“直寝”,即掌宿卫之责。“骠骑将军”在《后令》中列为正二品,位在三司上下,职衔较高,以怀吉当时资历考之,不可能任此职,传载“骠骑将军”当为志文“骁骑将军”之误。故知在任镇远将军、骁骑将军时,领直寝,或兼太官令,由镇远将军升为骁骑将军是在正始初(即正始元年,504年),这些职衔当已在《后令》颁布后,也即孝文帝去世、宣武帝即位之后。

 

 

 

志云:“既而崤陕要区,古称隘塞,是曰大邦共治攸在,乃以君为恒农太守。”传云:“正始初,为骠骑将军,后试守恒农郡。”正始元年,薛真度“除平南将军、扬州刺史,又以年老,听子怀吉以本官随行”。此处所谓本官,当指“骁骑将军”之职。恒农郡,即汉置弘农郡,北魏天安元年(466年)避拓跋弘讳改,地处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是魏都洛阳的西门户函谷关所在。怀吉试任恒农太守,时在其父外任扬州刺史“以本官随行”之后,实际可能是受父亲庇护,正式获任外牧官职,时年34岁。

 

 

 

此后经历,参合相关文献及墓志资料,可勾勒如下。

 

 

 

正始三年(506年)夏四月,南梁武帝萧衍派兵进攻徐、兖二州,魏廷派尚书邢峦讨伐,诏怀吉为刑峦军司。传载,墓志略。

 

 

 

永平元年(508年),分梁州晋寿为益州,任征虏将军、益州刺史。八月,遇京兆王元愉造反,诏薛怀吉为中山王元英军司,未及赴任既平。九月,南梁萧衍夺取郢州三关,再诏元英南讨,怀吉仍为军司。十月七日,豫州城民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十二月前后,怀吉与郢州新任刺史娄悦督厉将士,与南梁在义阳激战险胜。传、志均有提及。

 

 

 

永平四年夏四月,北魏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卢昶与南梁战于朐山戍,又诏怀吉为卢昶军司。冬十一月“朐城陷,卢昶大败而还”。兵败后卢昶被罢官,怀吉未受处罚,请辞外牧照顾父亲,朝廷核准。

 

 

 

北魏孝文帝之后,恢复“三年之丧”品官丁忧制度。《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怀吉父丧在永平四年冬十一月后,至丁忧期满,当至延昌二年(513年)末至延昌三年(514年)初。延昌四年(515年)夏四月,南秦州仇池氐再反,攻逼武兴,薛怀吉遣兵击平之,因军功进号右将军,即志文“寻授右将军”,可见这次加封应当是在“延昌中,以本将军除梁州刺史”后不久,则薛怀吉任梁州刺史的时间很可能就在延昌三年。志云“梁山重险,西顾莫深,推毂拥旄,特难其选,复以君为梁州刺史”,而从传载的“怀吉居丧过周,以父妓十余人并乐器献之,世宗纳焉”可知,志文当为溢美之词,为尊者讳,实际是怀吉通过讨好宣武帝方得起复。

 

 

 

志云怀吉在梁州刺史任后“还除右将军、汾州刺史”。传载:“正光初,除后将军、汾州刺史。”前文既言延昌四年怀吉因军功“进号右将军”,志文所言“还除右将军”当误,以传载为准,即正光元年(520年),改授后将军、转任汾州刺史。

 

 

 

据志文,正光四年五月十日,怀吉卒于汾州下宅,时当在刺史任上,享年53岁,死后诏赠平北将军、并州刺史。传载“(正光)四年卒。赠平北将军、并州刺史”,与志相合。

 

 

 

孝昌二年闰十一月十九日,归葬汾阴故里,传略志载。从去世至归葬,其间历时三年有余,可能是其家庭争取朝廷追赠、修筑宏大墓室所致。

 

 

 

综上,薛怀吉生平及历仕情况可列为下表(表二)。

 

 

 

表二 薛怀吉生平及历仕情况

 

北魏 薛怀吉 是谁?

 

 

 

葬地余论

 

志云薛怀吉归葬“本乡大疑之东”。今山西临猗县临晋镇东北18公里处,有大、小嶷山,又称双嶷山,古称云梦山。《隋书·地理志》载河东郡桑泉县“有三疑山”,《太平寰宇记》卷四六“临晋县”条有“三嶷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三山鼎足,因名焉”。嶷山原由大嶷、小嶷、三嶷三座山峰组成,也叫三嶷山,今只存大嶷、小嶷两座土山,地名至今沿用。墓志所云“大疑”即此。薛怀吉墓位于大嶷山正北方向约10公里,与墓志所云方位不合。薛真度妻孙氏墓志,系2009年夏出自薛怀吉墓西北15公里的山西万荣县裴庄镇孙石村古墓葬内。孙氏墓志云,孙氏罗徽乃“扬州吴郡人”,父亲名珍宝,“宋世东中太守、江州刺史”。则薛真度娶孙氏为妻当在南投刘宋期间。该墓志明言,此墓系薛真度与妻孙氏合葬墓,也就此确定了薛真度墓的具体位置,其东南距薛怀吉墓约15公里。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去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的开拓者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问题、方法的衔接和转换——以乾隆为例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