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丛台之声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校史

时间:2021-06-16 09:31:16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李广 郭秀芬整理  浏览: 分享: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校史

李广 郭秀芬整理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简称“七师”)是国民党政府于一九二三年在大名创办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但在革命的教育家谢台臣等同志的培育下,把学校办成了共产党的直南革命策源地,是直隶省两大红色师范之一。

    在谢台臣校长“以作为学”教育主张的指导下,“七师”在教师聘用,师生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七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受过“七师”教育的学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草创奠基

    大名地处直南边陲,为当时直南三十七县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它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中等学校很少。同时,在仅有的这些学校中,都实行旧的教育,民国虽然成立多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依然统治着学校。

    谢丕阁,字台臣,直隶省濮阳县(今属河南省)人。直隶省立优级师范学校毕业生。二十年代初,在他担任省议会议员期间,因深感直隶南部地区教育落后,便于省议会内竭力倡导在大名创设师范学校。

    当时师范教育,自保定以南,仅有省立邢台第四师范学校,每年造就师资,实寥若晨星,不敷应用。省教育当局,有鉴于斯,便同意在大名创设师范学校。在同乡、同学及社会舆论的帮助下,本校便应运而生了。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八日,直隶省教育厅并呈请直隶省政府批准,委任谢台臣先生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校长。是月,他会同进步人士晁哲甫、王振华等一同来到大名,着手学校的筹建招生工作,因没有校址,暂时寄寓于城内西街第一高级小学校。

    根据省厅的指示,当时学校分为高级、初级师范班两科。经过考试,八月十五日,招收四二制高级师范班三十人,学生是四年制中学毕业生,定为二年毕业,为第一班。又招三三制初级师范班一班五十人,收的是三年制高小毕业生,定为六年毕业,为第二班。同时,招收高级附属小学一班四十人。学生均来自直南各县。

    八月二十五日,举行开学典礼。

    计课程设置有: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手工、音乐、体育、美术、庶务、会计、文书等。

    学堂授课时间每周约为三十四小时。平时成绩测验多采用章节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有时候,也采用另一种办法,即日考(平日分数)、期考、年考三种,期考、年考分数与平日分数平均计算,以百分为“满格”,以六十分为及格,不及六十分者为“不及格”。

    学校的日常工作除校长一人总理校务外,下设三部:即教务部、训育部、事务部(或称庶务部)。各部主任由校长聘任之。时聘晁哲甫为教务主任,王振华为训育主任,范楚才为庶务主任。同时,学校还定期召开会议,包括教务会议、训育会议、事务会议(庶务会议),以处理学校的日常工作。

    教务部设主任一人,掌理教务及经管图书、标本、仪器诸事宜。教务又分为教务课、图书课、仪器标本课及人员安排等。教务会议由校长及各部主任、教务课课员及全体教员组织之。以校长和教务主任为主席,教务课课员记录。会议内容为:第一协议各学科课程之组织分配及联络,第二,协议学生成绩之考核;第三,审议教授上设备事宜,第四,审议其它关于教授事宜。

训育部设主任一人,掌理训育事务及体育事宜。训育内容又分为训育课、体育课及人员安排等。训育会议由校长以及各部主任、训育员、体育主任、文书课课员组织之。以校长或训育主任为主席,文书课课员记录。会议内容为:第一,议订本校训育方案;第二,协议学生操行之考核,第三,协议学生事务指导方法,第四,协议学生事务之分配,第五,协议其它关于训育实施情况。

事务部设主任一人,掌理庶务、会计、文书及出版诸事宜。事务内容又分为庶务课、会议课、文书课、出版课及人员安排等。事务会议由校长及各部主任、事务课课员组织之。以校长或事务主任为主席,文书记录。会议内容为:第一,审议经临各费预决算之分配与审查;第二,协议经临各费之收支及保管;第三,协议校舍之建筑及修缮;第四,协议校产之清查及保管;第五,协议来宾之招待;第六,协议校景之布置;第七,协议校具之添置及分配。

在所有必要会议中,校务会议占主导地位,由校长、各部主任、体育主任、各课课员组织之。附小主任、教员代表也得列席参加。以校长为主席、书记记录。其内容如下:第一,审查本校预算及决算;第二,审议本校各种章程;第三,审议事务机关之增设、变更及废止;第四,审议关于教务事项及学生实验、教学实习事项;第五,审议关于训育事项及学生事业指导事项;第六,审议校长交议事项及各部课程提议事项,第七,审议其它关于本校重要事项。

办学之初,根据省厅规定的师资名额,学校校长使用聘请制,以鉴定聘书的形式,招聘教师。为期半年。聘约期满,校方可续聘、解聘;被聘方也可应聘、拒聘,双方都享有自由。当时,谢台臣先生治学谨严,重视网罗人才,聘请了不少学有专长、教导有方的人才到校任教。不少教师不仅是业务上的名流,同时又是进步思想的传播者。其中,进步教师占据多数。大多是师范大学毕业生。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较高。教师一般在自己的宿舍办公,不设办公室。

学校经费由省厅直接拨给,学校经费全部收支状况,要由学校经费委员会审核,各种新建筑须得省厅同意后,始得施工。

根据省厅学籍管理的规定,当时学生的生活费用每月为三块大洋(银元)、六人或八人一桌,伙食状况良好。

学校开办后,由于谢台臣先生倡导科学与民主,提出了“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的主张,所以,师生关系颇有一种融洽和睦的气氛,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在校园里、饭桌上,经常可以见到教师、学生共同活动的热烈场面。

同年十一月,学校购买大名县北关外土地九十九亩六分三厘二毫九丝,由省库拨款壹万元,地方借垫五千元,以建筑新校舍。一九二四年六月,新校舍落成。

七月一日 ,学校将图书、器具、标本等由城内移入新校舍。学生也随之迁入。在自己的校园里,师生种植了白杨垂柳、桃李花卉,使校园内芳草铺地、林木葱郁、景色分外幽雅。教务主任晁哲甫编出校歌,以资纪念,歌词如下: 

 一年一年,

年年都是新纪元,

荆棘满地,

风云弥漫天。

才筑起的荒园无收成,

是第一年。

园丁滴滴血汗,

换来美池良田,

 一阵阵清风吹来,

 意爽然,

看来年,

累累果满园。

从此,学校便在这块土地上成长壮大。

七月二十日,招收第三班学生四十名,时共计学生一百二十人。

九月,学校举行周年纪念活动,并召开秋季运动会,这是建校史上的第一次运动会。

学校创办初期,颇遭地方劣绅忌妒。学校暂借“一高”为临时校址之际,一高校长、有名劣绅朱振英便要挟谢校长聘他为总务主任,被谢台臣先生拒绝。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转入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

 

二  以作为学

学夜自创办以来,谢台臣先生悉心办学,矢志于教育事业。由于他受马列主义影响较早,办学伊始,便继承“五四”运动精神,提倡科学与民主,坚决反对当时还占统治地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一九二四年,在他首订的“教育大纲”中就明确地反映了这一向题。其内容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当时当地的良好教师,学校以就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培植师资为目的。

教育的标准为: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造的魄力。

 教育的主张是“以作为学”。

所谓的“以作为学”,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认为:“凡是称得起科学的理沦,通统是‘作’的经验的结晶,同时,又是推进‘作’的经验发展的动力。只有‘作’才能产生理论、修正理论、发展理论,并证明理论;也只有从‘作’中锻炼出来的理论,才能指导行动,才算真理论。”并深刻指出了以往旧教育的通病。“以在司教者,往往不了然于作与学的辩证关系,误以读书为教育的全部,以致学工业的不会制造,学农业的不会种田,理论与事业分家,教育与生活隔离。”因此,“所谓理论家与学者,都成了无用废人的别名。”这是谢先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谢台臣先生自己对“以作为学”的教育思想也作过较为具体的论述,他说过:“我们的‘以作为学’教育,换言之,可以说是泼辣教育,泼辣是士大夫的反对名词,士大夫是贱视劳动,不会劳动,只会消费,爱说空话,不作实事的。我们要尊重劳动,长于劳动,会生产,说实话,做实事。”“我们要与生产的人打成一片,随处教,随处学,在耕种时讲农学,在作坊中讲工学,在用秤或搬石头时讲力学,在人事纠纷中讲社会科学,一面教人,一面跟人学习”。

他还说:“我们要从人家的废物造成有用的物品,从众人失望中发现出路,因为我们懂得科学理论,我们要处处公道正直,为大众幸福而牺牲自己,因为我们学过社会科学,这样所学的知识才算有用。”这就清楚地阐述了“以作为学”教育主张的实质。

为了实现“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废止旧的教育制度,谢先生规定当时的工作基本纲领有四项:

第一,学校师生打成一片,无感情上的隔阂及生活上的差异,使师生关系变得象家人父子一样的亲切。

第二,学校施舍不善,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损失,要随时见到,随时建议,随时通过,随时改进。

第三,教师要不耻为学生,学生要不怕为教师,师生在互相学习之中,用集体力量废除课本教育,实现“以作为学”。

第四,有疑便问,有得便教,种菜的园丁可以教我们园艺学,做木工的工友可以教我们手工,我们又可以根据所学过的理论来教育他们,用集体力量废除课本教育,实现“以作为学”。

基于上述思想,一九二四年七月以后,学校便致力于“以作为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并以第二班为重点,做出成绩即向全校推广。

首先,学校教师就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国文课以当时国内外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主,如李大钊、鲁迅、郭沫若和高尔基、莫泊桑等的文章,都选用了不少。同时,也讲授一部分价值较高的古典文学作品,如《水浒》、《红楼梦》等,批判地继承了其中一些东西。谢先生担任历史课,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编写了教材,写成了《中国历史讲义》,很受学生欢迎。地理课选用 “中国经济地理”为课本,王振华先生又补充了一些乡土教材,教学生测绘地图等,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其它课程等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其次,学校开设了一些校办工厂,计有制胰厂、制革厂、织布厂、织袜厂等多种。其中,织布厂的机器发展到二十多台,制胰厂生产的“荷花”牌香皂,畅销于市场。同时,学校还购买了石印机,所有挂图、讲义都是自制。并设有照像部、木工组等。

再次,教法的改进。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大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高,因此,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各科课程多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同时,也采用实验、对照实物等方式。改变了旧中国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谈书的沉闷状况,效果良好。

最后,实行民主办学。建学初期,学校就成立了学生会,下设有体育部、贩卖部、膳食部、平校部、学术部、卫生部、劳动部、宣传部等。各部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并有具体分工。平校部是学生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任务是:组织在校工友及附 近村庄农民学习文化,由学生轮流上课。既教育了群众,又锻练了学生,给了学生以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这些部门的设立,对于改善学生生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发挥了较大作用。

当时,学校注重学术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办学不久,学生就组织了各科的读书会、研究会,经常开展大的学术活动。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培养。当时学校有一座很象样的图书馆,所有进步书籍,学校都设法买到,如《新青年》、《语丝》等杂志,在学生中广泛传诵,公开借阅。

在实施“以作为学”的过程中,谢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是全校师生所爱戴的一位领导者。他经常与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都很熟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充满了和睦气氛,使师生关系象家人父子一样亲切。

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以作为学”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些陈腐、守旧的封建意识在一部分人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在“以作为学”的早期实践中,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曾提出异议,以朱振英为首的一伙劣绅则拉拢教员张裕忱共同向省诬告谢台臣,对“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极尽诬蔑之能事,要求撤换谢校长。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谢先生及大部分教师、学生并没有退缩,他们力排非议,辞退了张裕忱,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实践工作,从而保证了“以作为学”教育主张的正确实行。

“以作为学”是谢台臣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是受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学作合一”的观点影响而提出来的一种与之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新观点。既出于杜威,又超于杜威,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里,“以作为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作”是实践,“学”是理论,“以作为学”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理论上的认识,从而构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正是在这一主张指导下,使学校的管理、教学、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打破了旧文化的束缚,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特别是对教材、教法的改革,使学生接受了大批新思想,为以后学校成为直南革命策源地莫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进步意义,对于推动直南地区的教育改革和革命形势的发展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九二七年后,它的意义就更加深刻并有现实意义了。

但是,“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是谢先生在接触马列主义初期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在新民主主义初期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就治学而言,这一提法只是解决了当时怎样培养学生智力的一面,而在全面培养学生发展上还不够完善。尽管如此,就当时的社会条件而论,仍是难能可贵的。

 

  曲折道路

 

一九二五年,学校进入了暂时的稳定发展时期。这年六月,四二制第一班学生毕业,学校编印了同学录,它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一班毕业同学的籍贯、年龄及分配单位。当时学生分配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也有的从事其它工作。

八月二十八日,招收第四、第五班学生八十人。

十月,学校又举行了田径运动会。同月,学校又举行了较大规模的成绩展览会,主要有学生的笔记、作业及试卷等。

在这段时间里,上海“五卅”惨案后,学校的学生曾进行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他们走上街头,利用演讲、标语、歌曲等多种形式进行斗争,并自发募捐二百元,支持上海的工人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九二六年暑假后,谢台臣先生聘请冯品毅同志到校任教。冯品毅,大名冯庄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生,中共党员。由于他教法得当,循循善诱,很快成了广大学生所爱戴的一位老师。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他则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唯物史观,并组织了“读书会”,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革命理论学习。在他离开学校的前夕,发展了五名党员,他们是赵济焰(赵纪彬)、刘大风(安明)、李世玮(李大山)、成润、吴益普。这样,在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等先生耕耘好的土地上,冯品毅同志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一九二七年春,北方区特派员李素若来到大名,组建了党、团两个组织。即“大名特支”和“大名团特支”,成员绝大部分都是学校的学生,具体领导大名和周围几个县的工作。这是学校有党组织的开始。

同年四月,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及学生裴志耕、李亚光等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样,就使这所学校完全处于党的领导之下,为以后学生进行各种革命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九二六年七月一日,招收第六班学生四十人。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处于新旧军阀混战时期,整个中原硝烟弥漫、战火不息。为了避免意外伤亡,学校便于五月提前放假了。不久,校舍被奉军占领,门窗玻璃、图书仪器都遭到严重破坏,学校蒙受了一场空前的灾难。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更正校名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十二月招收第七班学生四十人。

一九二九年初,全校复课。至此,学校停办达一年半之久。这时,学校又聘请一大部分教师到校任课。千家驹、藏恺之、李梦岭、张苏、王冶秋等海内名流都在这一时期先后来到学校。学校发生了新变化,开始公开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把唯物史观、辩证法学说、政治经济学等列入正式课程去讲。并购买了大量进步书籍,供学生自由阅读,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更突出的是,一些进步学生,通过校内工友中的党员,在工友中组织了“伙计会”,并创办了自己的刊物——《伙计报》,这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份工人报刊。这时,学校已拥有党、团员一百多名,他们与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的学生加在一起,约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学校中是极为罕见的。一九二九年的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实际上成了直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校,直南革命的策源地。它象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直南大地。  

 

七月五日,招收第八班及四年制班学生四十人。  

正当学校的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直南党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左”的方针。他们不顾客观现实,幻想搞“武装暴动”,以取得革命在局部的胜利。对此,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等同志一再反对,结果被开除党籍。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一九三0年七月五日,张达夫出任学校校长。不久,辞退了全部进步教师,大肆限制学生的各种活动。制订了一套守旧的教育体系。

一九三0年八月,招收第九班学生四十人。

由于张达夫一再推行陈腐的教育主张,经过学校党组织的研究,广大学生展开了大规模的罢课斗争。他们利用请愿,印发传单等形式,历数张达夫一伙的罪行,使张达夫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后,省教育厅不得不于一九三一年三月撤换了张达夫,重新委任谢台臣为校长,斗争取得了胜利。

八月,招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班学生一百二十人。

尽管谢台臣校长以极大的努力,希望再度振兴学校,然而,由于身体欠佳,遂又辞去校长职务。一九三六年,病逝于濮阳,终年五十二岁。

 

  郭氏时期

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日,河北省教育厅委任郭鸣鹤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校长。

郭鸣鹤,字闻远,河北大名人。国民党兰衣社社员,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他到任后,即拉来了自己的一班人马,解聘了许多进步教师,极力推行会考制度,限制异常严格。不久,郭鸣鹤修订了学校的组织大纲和各项规程,制订了“学则”。其内容为:

本校学则根据师范学校法及师范学校规程订定之。以严格训练青年身心、养成小学健全师资及造就地方行政教育人员为宗旨。依照宗旨施以下各项训练:锻炼强健身体、陶融道德品格、培养民族文化、充实科学职能、养成劳动习惯、启发研究儿童教育之兴趣,培养终身服务教育之精神,研讨并实验教学新法,养成改进地方社会教育之能力等。

同时,学校除师资班外,为应地方需要,附设初中班、简易师范科、特别师范科及幼稚师范科,各级学生以四十人到五十人为定额。学生修业年限为师范三年,特别师范科一年,幼稚师范科二年或三年,简易师范科四年,初中班三年,毕业后得直接升入师范。为便于学生实习起见,设有附属小学校。高明堂为附小主任。

当时,学校教学科目遵照师范学校规程规定设有:公民、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卫生、军事训练、劳作、美术、音乐、伦理学、教育概论、心理教育测验及统计小学教材和教学法、小学行政实习等科。此外,还应地方之需要,增设医药、农业等科。教材以教育部编辑、审定之教科书为主,以教员自编教材辅之。教法采用启发式,注重问题的讨论及自动的研究。

学校的训育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法所规定,实行最严格之身心训练,其方法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而,订有细则。积极方面:组织并指导学生自治团体及学术团体。如国语演说会、文学研究会等。消极方面有训导和考察两方面。如团体训话和生活考查等。此外,还规定了奖励,惩戒的具体办法。

成绩考查方面,主要分四种:日常考查、临时测验、学期测验、毕业测验。对于怠情及学业成绩不及格者,令其留级,补考或退学。

训育概况主要内容是:

训育组织、训育标准、训育原则、训育实施方法、操行考查方法等,附有各种细则。

事务概况为:

设主任一人,下设课员,定期召开会议。主要职责为领取经费、发放经费、学生膳食办法、教具及图书购置等。

体育概况为:

设体育场一所,面积约四十余亩。内设四百米跑道一周,并有足球、排球、篮球场。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主要活动有游戏、田径、体操、器械操、舞蹈等。还有各种竞技委员会,包括田径赛评判委员会、休育委员会等。同时,有篮球队一队,计二十人,排球队一队,计二十人;足球队一队,计二十四人;网球队一队,计六人。

总之,在郭鸣鹤为校长之际,曾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为制度本身,有某些可取之处,但更多的是他限制学生的革命活动。如在“细则”中规定:学生得开各种会议,但不得与校纪违背;无论开何种会议,其议决均应报告训育部。不得开秘密会议。并审查学生来往之稿件,增设了校警室。

郭鸣鹤还张贴布告,扬言肃清校内的共产党。如果发现谁是共产党,立即予以逮捕。每班每天都设有值日生,填写教育日记。管训育的每天轮流检查自习,实行突然袭击方式进行考试。学生自治会被取消,进步书籍被查封,学生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一九三二年十月,招第十三、十四两班学生一百人。

同月,开始童子军训练。童子军人数约二百人,共为一团四大队二十小队。内设团长一人、副团长一人、大队长四人、副大队长四人、分队长二十人。军乐队一队。每星期六下午会操一次,聘请大名驻军到校训练。

当时,在校教职员约三十人。教务主任姚士Ⅹ、训育主任郭炳文、事务主任赵云山、体育主任陈登高。副训育主任魏赐Ⅹ。

郭鸣鹤政治上色彩明显,经济上挥霍浪费,任人为私,滥设冗员,缺乏统一管理。

郭鸣鹤在校时期,由于其政治、经济的倒行逆施,学生曾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反郭风潮,展开了罢课离校斗争。学生组织了赴津请愿团和宣传队,还印发了告同学书、告家长书,进行募捐,以坚持罢课斗争。最后,在郭氏的高压下,学潮均归子失败,有一百多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先后被开除学籍。

一九三三年六月,奉河北省教育厅颁布的师范改制过度期间招生办法,停招前期师范班,于八月二十七日改招初中班第十五、十六两班学生,计一百人。

十月十五日,按照河北省教育厅令,遵照部颁师范学校规程,更正校名为河北省省立大名师范学校。

一九三六年初,省教育厅免去了郭鸣鹤的校长职务。

 

  校毁碑存

一九三六年初,河北省教育厅委任王振华为河北省省立大名师范学校校长。时聘晁哲甫为教务主任,李琴南为训育主任。

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民族矛盾的逐步升级,这时学校特别注重抗日教育,组织教师多次向学生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为此,学校改变了教学计划,办起了以游击战术和统一战线为内容的抗日训练班,其它制度一如谢台臣同志时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为了纪念这所学校的主要奠基人、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同志,全校师生为他立了一座纪念碑,碑文较详细地记载了谢台臣同志生前的教育思想及主张。

“七·七”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长驱南下,很快占领了保定、石家庄、邢台等地,这时学校已处于战火的包围中,无法再办下去,因此,决定把一部分学生遣散到农村做抗日救亡工作,另一部分由王振华、王显周同志带领,迁到河南省舞阳县北五渡村,在那里办起了“河北高中”及“师范学校”。不久,相继沦亡。

十一月十二日,日寇进攻大名,在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中,部分校舍被炸毁。不久,全部被拆除,学校变成了一堆废墟。只有谢台臣同志的纪念碑依然保留在原地。

今天,当我们再回忆起七师的时候,就不难看出:鉴于它的悠久历史,其中才华出众、文武双全者大有人在。从成立以来,它曾哺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者、革命者,出现了不少职业革命家,它还培养造就了大批专家和学者,不少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更多的是终生执教于讲台上,默默无闻,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下一代人。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这所学校培育出的学生的足迹,堪称桃李满天下。他们当中,有的在中央及中直机关工作,有的在地方工作,有的终生从军,也有的侨居海外。在这里,根据现有资料,局限于篇幅,谨列举部分如下:

王维纲:直隶省磁县(今河北省磁县)人。本校一班学生,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务。

赵纪彬:直隶省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本校二班学生,曾任开封师院院长、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顾问等职务。著有《论语新探》、《中国唯物论无神论史专题研究》等著作。 

安明:直隶省南乐县(今河南省南乐县)人。本校二班学生,曾任广东省纪律检察委员会顾问等职务。

平杰三:直隶省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县)人。本校二班学生,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务。

成润: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本校二班学生,曾任国家水电部某局局长等职务。

贾培元: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本校二班学生,曾任河北大名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务。

裴志耕: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本校三班学生,曾任北京空军政治部顾问等职务。

曾则西: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本校二班学生,曾任内蒙古工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

裴味农: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魏县)人。本校四班学生,曾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等职务。

蒋怀玉:直隶省威县(今河北省威县)人。本校四班学生,曾在湖南省水电厅任职。

杨友云: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本校四班学生,曾任大名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张世隆:直隶省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县)人。本校五班学生,曾任乌鲁木齐军区副军长等职务。

李一帆: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魏县)人。木校四年制一班学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职务。

刘汉生:直隶省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县)人。木校七班学生,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等职务。

王从吾:直隶省南乐县(今河南省南乐县)人。本校七班学生,曾任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务。

田辛甫: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木校七班学生,曾任河北省美协主席等职务。著有《田辛甫画集》。

李介夫:直隶省大名县(今河北省魏县)人。曾在上海铁路局政治部任职。

刘镜西:直隶省清丰县(今河南省清丰县)人,本校十班学生,曾任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局长等职务。

郭献瑞:直隶省南乐县(今河南省南乐县)人,本校九班学生,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等职务。

此外,还有不少老校友铁马金戈,效命沙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已为国捐躯,碑榜无名;也有不少老校友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

当年莘莘学子,六十年后也曾济济一堂。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老校友,曾回到母校参加校庆纪念活动。老校友旧地重游,白首相聚,自有说不尽的感叹和欢乐。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这所学校的旧址上巳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大规模的社会主义中等师范学校——河北大名师范学校,是河北省十所重点师范学校之一。他们发扬先荣的革命传统,正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