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邯郸

跃峰壮歌|最难!最险!峰峰人修的十里洞

时间:2020-09-24 15:11:50  来源:微观峰峰  作者:微观峰峰  浏览: 分享:


▲十里洞现貌


央视大型专题纪录片

《国家记忆之会战跃峰渠》

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引发了新一轮的回忆热

许多60岁左右的老人说

我修过十里洞,也有更多的人问

十里洞在哪里,是谁修的十里洞

修十里洞真那么难吗,十里洞还通水吗

带着这些疑问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杜良盛的脚步

去听听十里洞当年那些故事

      十里洞位于磁县白土镇,进洞口在上寨村东南,出洞口在白土村东北,全长5186米,故起名为十里洞,开凿宽度为6米,高度为5.6米,断面为马蹄型,流量为30立方米/秒,是1975年至1976年“邯郸地区山区建设指挥部峰峰矿区民工团”修建的,团部在白土村三大队,施工不到两年时间,修渠民工从2500人逐步增加到5000人。

       修十里洞是从打天井开始的,当时的施工团长谭继业说,修十里洞遇到好多技术难题,就要用科学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如十里长的隧洞,如果只在两头施工,大兵团作战摆不开。于是集思广益,借鉴农村打煤窑的经验,在隧洞上面打了25眼天井,到隧洞施工面后,学习参照煤矿巷道开拓的原理,两头施工,一下子增加了50个工作面,便于施工,便于通风,便于运输,白天红旗一条线,晚上灯火一大片,昼夜施工,极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现在到跃峰渠去,路边还有天井,无声诉说着当时科技创新促进施工的情景。

       修过十里洞的民工都知道,十里洞地质复杂,岩层多变。有坚硬如铁的火焦岩,有软硬相间的鹅卵层,有见风就酥的风化土,每掘进一米,都有说不完的困难。民工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每天三班倒,卡死进度,倒排工期,每天任务必保完成。即使头砸破了、腿碰伤了、手骨折了、腰扭着了、也是轻伤不下火线,抡起大锤,扛起风钻,一镐一锨,勇往直前,让鲜血浇灌的胜利之花绽放在太行山上。

       爆破是修十里洞的基本功。每个班施工都离不开爆破,抡起钢钎,打好炮眼,放足炸药,按上雷管,然后引爆。一般一个班引爆两三米,民工都是点炮手。引爆,最担心是哑炮,有时因哑炮炸伤炸死民工,令人唏嘘不已。点炮最多时,三个民工点一百多个炮,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前面导火索己点燃,冒着火焰,后面还正在点燃导火索,气氛非常紧张。在为十里洞备料石时,最多时上万斤炸药,惊天动地,劈下半座山。

        民工们说十里洞是“水的洞,烟的洞,塌方的洞,阎王殿上一条命”,是说施工的危险。

       水的洞,是指十里洞多是老空区,从洞顶或洞旁往下渗水,洞底冒水,民工们头上淋水浇,脚下被水泡,滴滴答答,煞是烦人。尤其是隆冬季节,鞋袜被水泡的带着血,晚上睡觉脱不下来,脱下来就是一层皮。施工像在水帘洞一样,下井一身水,干活一身渣,风吹一身冰,是真实写照。在这个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里,民工们也照样身着雨衣,一边排水一边施工,打眼放炮出渣砌墙,一刻不停,那个艰苦程度,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排不完的浓烟,分秒必争的施工。十里洞是一条地下隧洞,平均深度为44米,最深处为57米,在这么深这么长的隧洞里,爆破之后浓烟无处消散,堵塞在隧洞里,民工无法施工,如果等它自然散掉,那不知要等多长时间。这时悲壮的一幕出现了,爆破之后,民工们不是躲烟,而是迎着烟上,用扫帚、衣服、破风筒布、用席片去排烟。爆破浓烟非常呛人,民工们被呛得双泪直流,石渣粉末直往嗓子里钻,吐出来的是血丝,头被呛得直晕过去,用水泼醒,仍是排烟,这是每个施工班都绕不过去的难关。非常幸运,隧洞排烟留下了一张照片,弥足珍贵,记下了隧洞施工一个特有的现象。每个民工讲起十里洞,都不会忘记排烟这道关。

       十里洞最难过的关口莫过于塌方。从进洞口到出洞口,先后塌方有上百次之多,从一个天井的塌方到八十米滑坡塌方,让每个民工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十里洞大约有四种塌方形式,一种是隧洞掘进时,洞顶突然冒出大窟窿,几米十几米高,深不见顶。另一种是洞墙两旁石渣石块大面积涌出,摧毁支柱,渠墙坍塌,堵塞隧洞。还有一种是隧洞向前掘进时,后面突然塌方,使里面空气骤然减少,民工窒息,急需采取措施通风,把民工解救出来。再一种是泥石流滑坡,对覆盖深度达二十多米,长度达八十米的隧洞,进行大开挖,重新浆砌的办法战胜塌方。战塌方既困难又危险,一个一个民工凭意志凭技能去和大自然作斗争,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在思念着那战塌方舍身抢险的战友。

       修十里洞因塌方、爆炸和其它原因工亡的约有10人,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跃峰渠日夜流淌的浪花就是唱给他们的赞歌。

       十里洞还有一个重活是出渣。十里洞,每一立方石渣都得从掘进巷面运输出来。运输工具是原始的铁排子车,装满了石渣,不用千般气力那车子是走不动的,走一步,两道辙,满头汗,浑身水,每个班往返距离就得上百里。特别是拉排子车运渣的大部分是女民工,比男民工不少干活,两人一辆车或单独一辆车,拉起车来,前胸几乎贴到地上,两边女民工用尽力气推车。她们使足劲头,脚蹬洞底,拉车向前,一个个杨柳细腰娇娇女的最美青春献给了跃峰渠,成为十里洞主力军。

       十里洞涌现出了“跃峰铁人”李青春、敢于创新的好施工员申大俊、模范指导员柴永安、舍身救人的英雄董光柱、跃峰渠上四姐妹刘秋平等,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一面红旗带一片,十面红旗带全团,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全团拧成一股绳,成为修渠不可战胜的铁军。

       十里洞修通了,十里地下长廊,犹如地下长城。人们抚摸着优质的石料,脚踩着平整的洞底,仰望着坚固的顶板,感叹它来之不易,称誉它宏伟壮观。临水公社民工营西纸坊村张生等是最后修十里洞进洞口的匠人,他们把每一块精选的料石砌在精美、大气、具有民族特色的进洞囗,在又好又大又平整的一块料石上面,雕刻了“十里洞”三个大字。四十五年过去了,它承载着那一代人为修建十里洞而付出的心血永垂史册。

       1976年4月11日,邯郸地委在“峰峰矿区民工团”驻地磁县白土镇召开了“邯郸地区跃峰渠打通十里隧洞祝捷大会”,共计5000多人。这是跃峰渠唯一一次为一个工程召开的祝捷大会。在1977年9月15日,邯郸地委召开了“邯郸地区跃峰渠通水典礼大会”,至今,跃峰渠造福于人民四十多年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再赴跃峰渠

重温那段战天斗地的火红岁月

依然心潮澎湃

跃峰渠十里洞是峰峰人民的骄傲

它不仅孕育滋养了我们

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修渠知青,你在哪里?

▲照片提供者:苑宝钢

       这是1975年元月23日峰峰辛寺庄欢送知青去修跃峰渠时的合影。修建跃峰渠时,许多知青来到了工地,他们年龄大都在15~17岁之间,(也有65年的知青,年龄稍大些),他们修渠道,挖隧洞,建渡槽,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跃峰渠。此照片将陈列在“跃峰渠纪念馆”。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