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邯郸

刘玉珍与山底村地道战

时间:2020-10-09 09:51:09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武有金  浏览: 分享:

 

刘玉珍与山底村地道战

作者:邯郸市红藏会会员 武有金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骄傲。鲁迅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尊重、铭记英雄的民族更加可悲。”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反对战争,铭记英雄,珍惜和平。

 

晋冀鲁豫边区一等杀敌英雄刘玉珍

       山底村,是邯郸峰峰矿区义井镇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它位于太行山东麓,因坐落于山根底下而得名。

       “日本鬼子凶,三路来进攻。到了东阳关,遇见了八路军。巧妙一仗打得神,杀死了鬼子数千人……”抗日老英雄刘玉珍一曲小调,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75年前燃烧抗日烽火的峰峰。

       “七七事变”后,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大地,日寇的铁蹄践踏峰峰,杀人放火,制造了和村等惨案。为控制煤炭战略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日寇在山底村东4公里处,挖了一条南北长达40公里的封锁沟,封锁沟的每个路口建有炮楼据点。山底村以西4公里是磁县(后改为磁武县)抗日县政府所在地贾壁村,再往西,就是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太行抗日根据地。山地村处于敌占区与抗日根据地之间的拉锯争夺点上,是抗日前沿的一道屏障。山底村武委会主任刘玉珍与全村民兵,在这里上演了威武雄壮的地道战。

       少年的刘玉珍志气大,身体壮。15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太行区军政干校深造。他认真学习政治,刻苦钻研军事,善于交流,掌握了挖掘地道、制作石雷等技能。

1942年,刘玉珍回到了山底村,担负起保卫家乡的重任。由于日寇蚕食、围剿和扫荡,山底村环境更为恶劣,斗争更加激烈、残酷。如何保存自己,有效消灭敌人,村武委会想到了古地道“躲金洞”(躲金即金代躲避外族侵略)。古为今用,发展地道战,是刘玉珍为代表的山底村民兵克敌制胜的拿手好戏。他和武委会组织各家各户在原有古地道的基础上扩展、延伸,挖掘成户与户、街与街连成一片的地道,还辐射邻近的王看村、宿凤村、岗头村等。

地道口

锅台地道口

       为挖好地道战,大家献计献策,提出许多挖地道的奇思妙想。为了防止敌人往地道灌水、放毒,将主地道分上下复洞,构筑、设计巧妙,洞口设有多种多样的开关盖、开关门,既能防水、防毒、防火,又能防破坏、防封锁;每个转角处都留有枪眼、陷阱、暗洞。地面上村民家中的灶台、树洞、水井、马槽、碾盘底,都与地道相连,还留有射击孔。地道洞洞相连、户户相通,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成为进可攻、退可守总长15.6公里的地下战斗堡垒。在敌人来犯时,利用地道和高房工事、碉堡、墙壁射击孔等设施,形成立体交叉、环环相扣、处处设防、进退自如的防御体系,给来犯之敌以打击。

       1944年9月,日寇得知磁武县一区抗日政府驻扎在山地村,出动1000多人于17日凌晨进行偷袭,妄想趁群众熟睡之机血洗山地村、吃掉区政府。瞭望哨发现后立即鸣枪报警,全村很快做好战斗准备。敌人先头部队300多人攻到寨门,被民兵打退。敌人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恼羞成怒支起钢炮轰寨门。刘玉珍让民兵把敌人放进村子里再打。敌人刚到街里,民兵一齐开火,刘玉珍手端机关枪朝为首的鬼子小队长就是一梭子复仇的子弹,鬼子应声倒下。民兵刘玉尚利用高房工事一枪打死两个鬼子。民兵们不断变化射击位置,鬼子见不着人处处被动挨打,无法招架就向往村外跑。但进村容易出村难,在人民战争的“天罗地网”里,整个村庄到处是复仇的枪眼。敌人边打边撤,吊在门头上,挂在树上,埋在门后的踏雷、炸头雷、连环雷不断起爆。鬼子晕头转向,着哪哪响,碰哪哪炸,躲无处躲,藏无处藏。战斗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中午,打得敌人血肉横飞,只得丢下100多具尸体仓皇逃窜。这一仗打出了山底村的威名。

碾盘地道口

草垛地道口

地道

      刘玉珍带领民兵利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骚扰战等战法,成功地粉碎了日寇的数十次袭击和围剿,歼敌近千人,为巩固和扩大敌后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新华日报》太行版专门报道刘玉珍的故事,影响非常大。有诗赞曰:

地道好,地道妙,

打了敌人钻地道;

明里打,暗里炸,

消灭敌人最可靠;

鬼子气得干瞪眼,

抗日军民哈哈笑!

        1944年11月21日,太行区在山西黎城南委泉村召开了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为22岁刘玉珍佩戴大红花,刘伯承、邓小平首长亲自授他一等杀敌英雄锦旗、奖章,刘玉珍成了远近闻名的抗日英雄。

       1945年峰峰解放后,刘玉珍随刘邓大军南下,先后任营长、团长。1955年转业,毅然回乡当了一名矿工,他从不向人谈起他的杀敌英雄经历,以一名普通矿工的身份生活,直到80年代党史部门整理党史资料,他的事迹才为人所知。他离休后,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应聘担任了王看中学、邯郸市第十五中学的校外辅导员,直到2004年7月病逝。

      峰峰矿区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电影《地道战》时,摄制组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此。从山底村走出的文学将军、著名作家徐怀中,得知家乡山底村修复抗日地道战遗址时捐款两万元,并题写了“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

       2007年山底村抗日地道遗址开放后,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人称“北有冉庄地道、南有山底地道”。人们无不被山底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创举和宏伟的地下工程所惊叹,为山底人民保家卫国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殷海光 |一个因思想而受难的人
殷海光 |一个因思想而
国际陶瓷艺术盛宴!这场双年展将在峰峰启幕
国际陶瓷艺术盛宴!这场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去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