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近代医院和诊所的沿革
王绍文
欧州医院——创建于1920年,由院长贺启有主办。从业人员若干名(大概6名),其中有中专水平的2名。该院为磁县第一家医院。院址在磁县城内东海坡,占房4间。1930年在彭城镇又设立了欧洲医院分院。1940年院长贺启有谢世后,由王绍文同志接替院长职务。1947年该院院长由郑德昌担任。1955年因该院长煤气中毒而死停办。
光宗医院——建于1924年,属私人诊所性质。院址设在城内中山东大街路北(现光荣院内)。共有医务人员7名,主要对眼疾进行治疗。院长李继唐,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眼科专科。1947年该院停办。
惠民医院——建于1931年,属私办医院。院址在城内东海坡,有工作人员2名,以西医内外科为主,院长董惠民。1946年土改开始后,该院停办。
眼科医院——1932年7月,在磁县公教孤儿院的基础上,成立了“磁县公教眼科医院”。院址设在城内西湖边。内设病床10张,医务人员16名,院长张安泰,毕业于神学院。该院收治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患者。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该院财产被磁县人民政府接收,人员列入县医院编制。
伪县立医院——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华北,同年秋天占领了磁县城。次年,由伪县政府投资建起6间水泥结构平房,做为医院,年底开诊。院址设在中山南大街路东(现县医院二门诊)。院长一名为日本人,副院长一名为东北人。该院有医务人员3名。1945年日军投降后该院停办。
民兵医院——1946年,平汉战役打响后,磁武县抗日政府决定,由县武委会主任吕鸿安、副主任赵虎负责组建民兵医院。李克明任院长,傅成义任副院长,医生有张悦、张清志、郑德礼、赵三阳4名。同时,为做好护理工作,从农村招收了10名妇女做护理员工作。院址在磁县索井村地主周老华院内,设有简易病床30张。此后,该院搬迁到彭城,设在谭振兴房中,医生增到6名,护理员为7名。1947年,该院再由彭城迁到磁县城内,与中西医院合并为“磁县县立医院”。当时工作人员有7名,负责人为周树亭。
建国前诊所。1937年到1949年问,磁县共有私办西医诊所4处。即:其林诊所,设在北门里,负责人张其林,有平房3间,工作人员3名,其中中专学历一名;绍文诊所,设在鼓楼后路东,负责人王绍文,有平房3间,工作人员3名,其中中专学历一名;德盛堂诊所,设在鼓楼前路东,负责人张万贵,有平房4间,工作人员3名;立明诊所,设在老南门里,负责人董立明,工作人员一名,1947年停办。以上诊所均为私人营业,以西医为主。
县政府卫生院——1944年8月。磁武县设卫生所,工作人员有5人(柴玉林、齐廷标、马正中、王洪瑞,负责人周树亭)。主要负责磁武县抗日政府工作人员的保健医疗。无固定地址,常在彭城及以西的抗日游击区活动。1945年日本投降后,磁武县卫生所负责人周树亭代表抗日政府接收彭城的太极堂诊所,更名为“磁县中西医院”。1947年由彭城搬迁到磁县城内,与南门里“民兵医院”合并,由磁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磁县县立医院”。工作人员发展到7名。负责人周树亭,主要担负解放安阳参战伤员的治疗和磁县人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县城附近群众的疾病治疗。并兼营全县卫生防疫工作。
1950年6月,该院由南门里搬迁到鼓楼东侧现光荣院,更名“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设有病床10张。1951年迁到北门里(现磁州镇政府驻地),有病床30张,后增到60张,医务人员26名。1959年迁到现址(务本街西北处),定名“磁县医院”。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