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自国家一级编剧、邯郸戏曲学会主席温王林编著的《武安平调落子史话》中的一封信。信中披露了温王林与杨兰春之间的一段珍贵往事,同时说明了杨兰春在豫剧《朝阳沟》的创作过程中借鉴使用了武安落子的诸多元素。在此编辑整理,让大家再次感受杨兰春这位戏剧大家朴素而真挚的武安落子情结。
温王林同志:
你好,来信收到,请勿念。首先感谢你对我的鼓励之心、支持之情。中国有句俗语:“人不亲行亲”,咱既是老乡,又是同行,可谓亲上加亲了。咱们之间并非很熟识,但在我的心里,好像又是久相共处兄弟之感,不知你可有此情绪?可能是看了你《平调落子史》打上的烙印吧。“吕蒙正赶斋”有诗云:亲不亲故相邻,美不美家乡
水。严霜不打孤根草,乡里只见乡里亲。因此,想和你说的话很多,但又不知从何而谈。河南有句土语叫“二大爷赶集,走着说吧”。
一是你说你家乡西井,我就联想到咱们八路军十三团二营在西井驻防,后换驻东井,又换到南阳邑,于1944年底经涉县河南店整编,于1945年过了黄河,从此,我就落在了河南。
二是你写的《平调落子史》很好。该书的剧目和各行演员,自然引起我幼年跟杜更会老师学戏的生活回忆,所列出的演员,大部分我都认识,均为我的老师辈儿,其中不少人在一起同过台,能搜索如此之广的材料实为不易,也符合历史实事,我也曾看过一些有关介绍落子的情况,比较简单零碎,像你这样全面系统可为之最。也可能我了解情况甚少,片面之见。作为少数剧种能取得这样多的文字记载,也算是对武安落子的一大贡献。
三是武安落子的语言很特别,既非武安纯土语,也非南方文雅之言、而是又文又土,经过年长日久混合融合,南北嫁接,雅俗杂交,别有风味的“武安产品”。曾和评论家评价落子语言,他们不无兴趣。我写剧本只要不违背人物思想情绪,尽量将
落子的唱词经过选择、改造,融进现代戏之中,有时整段化过来,如李双双的几句唱:
立了秋秋风凉,
梧桐落叶黄。
一场春风对场雨,
一场秋风对场霜。
过了白露寒霜降,
小菊爹出门没带衣裳。
这原是《双头驴》 (娃子版)一戏中的几句唱词,从前句中间加进“小菊爹” ·····我的所有戏,几乎都有这种情况,包括《朝阳沟》也有不少落子原词。老一辈艺人杜更会、魏鸿昌、任耀华、李增科、老富群等一听就知道是哪出戏中的词,年轻演员已听不出来了。不是我偏袒落子,有些词确实好,应该好好研究,古为今用。老艺人多数去世了,你书中列举的演员大部分都不在了,可能记唱词多的要算我了。
四是你想为我写传,你的好意我永远感激,你并不了解我,我是个没有文化的人,竟然搞起了文艺,这是历史的一场误会。不是客气,确实如此。我家处于深山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头顶悬崖盖,脚蹬无水河,列江沟沟套沟,十年就有九不收。孩子老婆逃荒走,狼虫虎豹满街游。”正如朝阳沟银环娘所唱:“山又高,沟又深,多见石头少见人,在那里出气也
不匀,”是我老家的写照。我只上过三年的小学,我的文化基础、文字水平、历史科学知识很差很差。我实在谈不上什么家字辈,根本没有写传的资格。你想象的我和我的实际情况完全是两码事。现在的群众对什么名人、什么专家、什么著名玩艺,有一种逆反心理,写出来也没人看,没什么价值。出了力,浪费了钱,不起任何作用。你信不信?你不信也信。
王林同志,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不知你意如何?据我所知,社会上已出过多少什么名人录、名人词典,我也曾接到很多这样的邀约,现在手下还有几封这样的信,甚至几次来信询问,我都未回,望
你见信后来封信,你已是我心目中的同乡好友了,所以我明说直道了。
再次感谢!
杨兰春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