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赵城金藏》在邯辗转保存记
□郑延芳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地下藏书库里,四季恒温,防潮、防火、防晒、防虫措施完备,珍贵的善本古籍卷帙浩繁,一段段沧桑的历史在这里静静流芳,古老文明的精粹被妥帖保存、承继。
其中,一部4800余卷的《赵城金藏》格外引人瞩目,它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一起被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宋代第一部官方刊印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金代复刻本,1933年被首次发现于山西赵城广胜寺,这部佛教百科全书因此得名——《赵城金藏》,涉及佛教、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
堪称国宝的这部珍贵古籍,于战争岁月里,在邯郸有一段充满惊险的辗转流传经历。
修复前后的《赵城金藏》(局部)对比
(未打开者为修复前经卷)
一
《赵城金藏》充满传奇,是在无数人的奉献护持下从古辗转流传至今的。
1933年,神州大地已然是处处风雨飘摇,僧人范成怀着赤诚佛子之心和对中华文化的珍爱,不顾山高水长、战火纷飞,正奔走于上海、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访求轶失的古籍经卷。他在西安偶然听人讲起山西赵城广胜寺有古版藏经,还是卷轴式装订,他闻言大喜,遂启程奔赴晋地,在广胜寺果然看到满满四大木橱古版藏经。
激动之下,范成在寺里待了几个月,对藏经进行校订整理,还在附近寻访搜集到散落于民间的经卷300余卷。经他确认,广胜寺古版藏经数目为4975卷。
广胜寺藏经现世的消息传出,迅速引起各方关注,又一位不可或缺的有缘人匆匆登场。
1934年秋,南京佛学居士欧阳竟无派弟子蒋唯心,赴广胜寺调查这部藏经的来龙去脉。蒋唯心考察四十余日,时间虽短,成果显著,写出了一篇非常有学术价值的文章《金藏雕印始末考》,首次将有关崔法珍的史料和这部藏经的刊雕历史结合起来,认定这部藏经为金代刻印,并推测全藏应有7000卷左右,又因在赵城广胜寺发现,故称其为《赵城金藏》。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赵城金藏》(局部)
《赵城金藏》是宋代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本。原是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于宋太祖开宝年间始刻,后世遂称《开宝藏》,全藏久已无传。据考证,广胜寺发现的这部《赵城金藏》,是由金代潞州民间女子崔法珍断臂发愿,积数十年之功劝募,并于金熙宗皇统8年(1148年)开始刻造,历时近30年完工。全藏共682帙,6980卷,六千多万字。所谓覆刻本,即是要毁掉一部《开宝藏》,把字打在木板上雕成新版,再进行印刷,化身万千。大定18年(1178年),崔法珍将印好的一部藏经进献给当时的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并受戒为比丘尼。三年后,经版也送达于京师,收贮在弘法寺。
这部经卷刻成后,印数应该不多,传世不易。而那印数不多的藏经中,有一部便供奉在了距它的刻造地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西十公里静林山天宁寺不远的赵城广胜寺中。
赵城是古邑,周穆王时造父的封地,赵氏祖先的发祥地,与洪洞曾并立为两县,也曾合二为一。广胜寺乃始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刹,寺中宋版藏经、元代壁画皆为珍品,在乱世中不断为外人所觊觎掠夺,这部默默无闻了八百年几成孤本的《赵城金藏》,在抗日烽火中也命运多舛,几陷于劫难。
二
上世纪三十年代,《赵城金藏》重新现世不久,即有日本人以文化研究为名到广胜寺考察,许下二十二万银元的重金欲购买整部藏经,被拒绝后,仍有日本僧人进寺来高价求购。
1937年,日寇进入山西,蒋介石曾令驻防晋南的国民党14军军长李默庵前往广胜寺,要将《赵城金藏》运往西安;1938年2月,阎锡山也曾经派83师师长冯钦哉赴广胜寺,打算把《赵城金藏》转移到山西吉县山区,均被当时广胜寺住持力空和尚推辞婉拒,藏经依然保留在寺中,被秘密收存于上寺飞虹塔的佛像里。
广胜寺飞虹塔
1938年2月赵城沦陷后,日军据点就在广胜寺附近,日寇多次到寺中探寻藏经下落,抢夺之心昭然若揭。
1942年,一份不同寻常的情报由我党地下工作者从日军临汾69师团获得:近日,日本人密谋去抢夺《赵城金藏》,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藏经处入口。这份似乎与战争无关的情报,经层层上报后,引起太岳军区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呈报延安,中共中央批复责成太岳军区全力抢救国宝。
经过紧密筹划,并事先安排专人入寺与力空和尚反复沟通协商,做通思想工作,终于在1942年4月27日夜,太岳军区基干营、赵城县游击大队和洪洞县游击大队等百余名指战员趁夜幕掩护,悄然穿越日寇驻防区,秘密进入广胜寺,在寺内僧人的密切配合下,从飞虹塔取出经卷,迅速转移出寺,赶在天亮前由事先准备好的驮驴转运,于28日将全部经卷运至安全地带。
据当年参与抢救国宝行动的太岳军区二地委指战员回忆,经卷转运途中曾经遭遇闻讯赶来的日伪军袭击,负责警戒敌军的战士们按照原定计划予以还击,有多名战士牺牲,但大家并未恋战,一切以确保经卷的安全为先。经卷运出后,僧人力空也离寺云游,让兴师问罪的日寇扑了空。
此后,在抗日战争的那段艰苦岁月中,《赵城金藏》辗转多处,始终被我抗日军民以生命和信念全力保存,从没有放弃。
三
1946年秋,按照党中央指示,存放在山西绵上县一处破旧煤窑的《赵城金藏》被分装在42个木箱里,一二九师留守处负责将其转运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一二九师所在地涉县,存放到太行行署驻地下温村天主教堂,由1945年11月成立于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负责保管。
自此,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两年多时光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一二九师和涉县人民,为保护和整理这部《赵城金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曾存放《赵城金藏》的涉县下温村天主教堂
当时,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安排刚到学校工作的原八路军干部张文教承担具体管护藏经的任务。张文教查看后发现,由于之前保存条件简陋,部分经卷已经受潮发霉,有一些损坏严重。他比较有经验,知道纸张不能直接曝晒,容易发脆毁坏,只能晾开阴干,但场地有限,动静太大又容易泄密。张文教苦思冥想,终于从当地百姓用炕火烤柿子制作柿子炒面的传统生活习惯中找到灵感,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套用锯末焖烧烘干经卷的土办法,又从《新华日报》社找来干燥的旧报纸把经过处理的经卷裹好存放,算是一种防潮防霉的简易措施。
不久之后,根据边区政府和一二九师首长的指示,在张文教和当地军民的精心运筹下,42箱经卷又被转移至更为安全、环境也更好的涉县常乐村太行行政干校后院的阁楼上。那里,原是一处地主宅院,环境比较适宜。同时,抽调了一批精干民兵,对外以看护一二九师重要文件的名义,日夜轮班守卫,保证了藏经的万无一失。
就这样,这部久经离乱的《赵城金藏》在涉县安然度过了两年零八个月。
1949年1月北平解放。4月初,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指示,华北局电令太行行署将《赵城金藏》运往北平。已经调往太原市教育局的张文教,又受命回涉县常乐村,担负起护送藏经进京(北平)的任务。在涉县军民的帮助下,42箱重达2740斤的经卷运至涉县火车站,乘上当时解放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到达邯郸。再转乘汽车,于4月30日到达北平,移交给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时存4330卷,又残破零散者9包。
同年5月14日,就《赵城金藏》修复工作专门召开的座谈会在北平图书馆举行,多位文化、宗教界知名人士及文物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北平图书馆代馆长王重民主持,善本特藏部主任赵万里介绍了此经的源流和价值,张文教讲述了守护及运送经过,范文澜作了共产党重视文化遗产、在战争中保护国宝的报告。应邀到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佛教领袖巨赞法师,表示要动员佛教徒捐献装裱《金藏》的特需纸张。会上还提出了保存原样、整旧如旧,最大程度保存经卷本身的修复原则。
建国之初,由于经费、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有限,困难重重,从1949年7月到1965年,修复工作持续了近16年的时间。
现存《赵城金藏》共4800余卷,是当今孤本藏经中卷帙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其中,北京国家图书馆存有4813卷,上海图书馆存有17卷,南京图书馆存有6卷,北京大学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崇善寺各存2卷,广胜寺、山西图书馆、山西博物馆、苏州西园、台湾中央研究院各存1卷。此外,北京民族宫存有《赵城金藏》补雕本的另一印本500余卷。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和拨款,由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李一氓主持,著名学者任继愈负责,投入巨大人力物力重编《中华大藏经》,即是以《赵城金藏》为底本。我国现存各版大藏经中,《赵城金藏》是卷帙最多且世界上仅存的一部,在佛学、版本学以及雕版史上,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意义。佛教典籍专家、编辑《中华大藏经》的核心学者童玮在《〈赵城金藏〉与〈中华大藏经〉》一文中讲到:“《赵城金藏》不仅保留了数千卷几乎散失殆尽的开宝藏本和辽藏本的复刻原貌,而且还有少数卷帙的辽代坊刻本在内,为研究佛经版本、校勘和木刻雕印史提供了珍贵史料,可谓‘稀世之珍’。”
这“稀世之珍”跨越古今八百余年,又于乱世烽火之中颠沛流离,幸受无数华夏儿女的精心珍存与热血护持,得以绵延,太行深处、老区涉县曾经也是它一个安稳的家,为它遮蔽风雨,送它入太平之世,迎来绽放年华。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