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格局是国家的象征,宫城格局的变动,体现了皇权运作空间的变动。北宋王朝定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本文以徽宗时期洛阳宫城的修治与建设为研究主线,探讨此时期宫城格局的变动。首先,以文献结合考古资料论证了宫城北扩至“广袤十六里”;其次,利用考古资料,以考古发现的明福门位置为坐标,确定了宫城东西横街的形制与范围,认为宫城是以东西横街和太极殿东西廊为界进行分区;第三,本文对文明殿的地望与形制进行了复原和探讨。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徽宗时期统治者通过大规模营建洛阳宫城中象征国家权威与权力的不同类型建筑,以达到神圣与世俗双重空间格局的重新配置,是为实现扩大徽宗皇帝权威的政治目的。
北宋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皇帝猝薨,因哲宗无子嗣位,其胞弟端王赵佶在争议中即位,开启北宋王朝的徽宗时代。为维护正统和提高皇帝权威,徽宗采取多项措施建设都城,以展现其统治之繁荣景象。宫城作为封建王朝的权力中枢,不仅是国家政治、礼仪诸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布局与变化也对国家权力运作和政务开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所以徽宗在东京开封大兴土木,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造,重组了东京宫城的空间与景观——“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修建礼制建筑明堂,铸九鼎等神圣设施,同时也建设延福宫、艮岳、景龙江等世俗景观。洛阳作为北宋西京,其宫城亦得到了大规模的重修和改建,建设时间从政和元年(1111)十一月持续到政和六年,长达五年。徽宗时代被重组的都城空间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学者们多聚焦于东京开封宫城,对于西京洛阳宫城则甚少关注。
政和年间修治洛阳城大内之工程和耗资巨大。史料记载:“政和间,议朝谒诸陵,敕有司预为西幸之备。以蔡攸妻兄宋昪为京西都漕,修治西京大内,合屋数千间,尽以真漆为饰,工役甚大,为费不赀。”此次大规模宫城修建并无神圣性设施,而是以“为西幸之备”的“朝廷以邦本兴隆之计”,足见西京宫城的空间整治,乃是以达到壮丽的盛世观感为目标。北宋西京的宫城空间,是开展国家政治与王朝礼仪活动的场所,探索徽宗时期的宫城空间,可以揭示徽宗的都城功能营造以及皇权运作,增加我们对唐宋变革中宫城空间变化的理解。
近年来,北宋西京城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五凤楼、太极殿、文明殿等文献记载的门、殿名称不断涌现在考古资料中,有学者已经尝试从考古学视野来讨论北宋西京城的形制布局。本文根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对北宋徽宗时期西京宫城的格局进行探索,以理解宫城中皇权运作的空间与徽宗朝的洛阳政治文化生态等,论述悖谬之处,尚待方家正之。
一 北宋西京宫城建设
洛阳作为北宋西京,整座城市格局基本沿袭隋唐旧制,保持了宫城、皇城、郭城三重城之格局,但实际上远非隋唐之壮观。宋朝历代皇帝对西京建设都很重视,特别是宫城,曾经屡加修茸。根据《宋史·地理志》《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记载,北宋王朝对西京宫城共有四次大规模修葺。
北宋初创时,宋太祖赵匡胤虽仍沿用开封为都城,但作为国家正统象征的南郊礼制建筑仍在洛阳,于是以洛阳为西京。生于洛阳的宋太祖大规模营修西京大内,某种意义上是根续国家正统、营建国家权威。此时期营建的重点都在国家大朝礼仪的重要建筑,像宫城正门五凤楼和正殿明堂殿等。据文献记载,五凤楼大修于乾德年间(963-967):“乾德中,献拟制二十编,擢为右拾遗,会修大内,上《五凤楼赋》,人多传诵之。”梁周翰在《五凤楼赋》中对大修有准确的描述:“台卑而丰,栋易而隆”“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凤翘翼,若鹏运风⋯⋯双阙偶立,突然如峰,平见千里,深映九重”,可知此次应为大修。太祖修五凤楼一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西京将议改五凤楼名”时有明确提到,称“(五凤楼)此太祖所建,因瑞应,不可更也”,佐证了太祖修五凤楼的事实。开宝年间,太祖有意迁都西京,借口“有事于南郊”,于开宝八年命王仁珪、李仁祚和河南知府焦继勋主持修缮西京大内,“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区”,极为壮丽。在这次修建中,明堂殿为修建的重点工程,史载“太祖开宝八年(975)十一月丙申,西京明堂殿成”。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八月十三日,以将朝陵,诏西京八作司修葺大内及诸司廨舍”,这次大修也是为谒陵而准备的,修缮范围包括宫城大内及诸司官署。大中祥符四年,祀汾阴返回驻跸西京,赐酺庆宴,有司请改五凤楼名,真宗在诏书中称太祖建五凤楼,不可更。
宋神宗时期确定了西京大内的修缮制度,修缮经费由京西转运司负责提供,河南府负责维修,西京修缮由朝廷转向地方政府,表明西京城市建设的地方化趋势已然明朗。文献载:“西京大内,损坏屋宇比旧少四千余间矣,乞于春首差中使一员计会留守司通判检定翻修,每二间折剏修之数一间。诏令通判检定,本京修茸转运司提举。熙宁四年(1071)二月十一日,诏京西转运司:每年拨钱一万贯,买材木,修西京大内。元丰七年(1084)七月四日,尚书工部言:知河南府韩绛,乞修大内长春殿等,欲下转运司支岁认买木钱万缗。从之。”神宗时西京大内的修缮,最大的变化就是实行专项经费管理,由京西转运司负责,表明修缮运作的地方化。西京宫城基本上是因袭旧制,以修葺为主而无创建,甚至出现严重损坏时,采用把旧房二折一的修葺办法,可见修缮之艰难。其后直至徽宗前,文献再无修缮的记载。
宋徽宗时期对西京宫城的建设,是西京洛阳城最后的辉煌。这次建设从政和元年(1111)十一月持续到政和六年,时间长达五年。建设的结果是宫城规模扩大到“广袤十六里”,彻底改变了北宋西京宫城的布局。《宋史·宋乔年传》言:“昪治宫城,广袤十六里,创廊屋四百四十间,费不可胜。会髹漆,至灰人骨为胎,斤直钱数千。尽发洛城外二十里古冢,凡衣冠垄兆,大抵遭暴掘。”工程规模和耗材巨大,肆意盗掘人骨取灰等行为引起社会不满。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宋徽宗被迫在政和三年、四年连下诏旨,规范修建工作并推脱责任。《宋会要辑稿·方域》载徽宗政和三年十二月三日诏:“见修西京大内,窃虑乱有采伐窠木、损毁古迹去处,仰王铸觉察以闻,违者以违御笔论。”政和四年二月十四日诏:“西京大京(内)近降指挥补饰添修,或闻官有计度,甚失本意。如实颓圮朽腐,方许整葺,不得过侈。”
二 北宋徽宗时期的宫城形制
北宋西京洛阳城沿袭隋唐洛阳城之旧,以宫城为西京城核心,也是北宋王朝的中枢。经过政和年间的建设,徽宗时期西京的宫城“广袤十六里”,宫城的形制也发生了变化,笔者曾对此时期的宫城形制进行过探讨,认为原隋唐城东西隔城南墙向南移75米,与大内南墙东西相直,共同构成徽宗时的宫城南墙;宫城北扩使宫城北墙与宋初的皇城北墙重合,即与隋唐玄武城北墙重合,因北扩,在玄武城东西两侧各有宽530米和180米未纳入宫城范围,而导致宫城东北部缺了一角〔图一〕。
〔图一〕 北宋徽宗时期西京宫城平面图
城门是确定宫城范围的重要坐标。《宋史·地理志》“西京”条记载西京宫城有六门:“南面三门,正中曰五凤楼,东曰兴教门,西曰光政门。东面一门,曰苍龙门(隋之重光门)。西面一门,曰金虎门(隋之宝城门,唐之嘉豫门)。北面一门,曰拱宸门(隋唐之玄武门,大中祥符改)。”《河南志·宋城阙古迹》也有同样的记载。北宋宫城南面三门与唐代宫城大内南面三门位置一致。北面拱宸门,宋初时沿用隋唐玄武门,徽宗时期因宫城北扩而北移至隋唐玄武城北墙,与皇城北门应福门应该为同一座门址。
宫城正门五凤楼位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其南有皇城端门、郭城定鼎门,北有太极门和拱宸门。五凤楼即隋代则天门,隋大业元年始建,由宇文恺规划设计,文献记载,“则天门两重观,上曰紫微观,左右连阙,阙高百二十尺”。隋末王世充称帝洛阳时称顺天门。唐初,高祖因其奢侈,于武德四年焚毁。高宗显庆元年由田仁汪主持修复,麟德二年修成,仍称则天门。唐中宗神龙元年为避武后尊号改为应天门,曾一度称神龙门,寻复为应天门。依据萧默考证唐玄宗时改名五凤楼。宋“因唐天祐之名”,后一直沿用至宋。五代和北宋时期曾多次修筑五凤楼,后梁以洛阳为首都,曾重修五凤楼。《旧五代史》记载梁太祖,“及登基⋯⋯车驾将入洛,(罗绍威)奉诏重修五凤楼”。北宋太祖乾德年间也曾大修五凤楼。太祖开宝九年曾亲临五凤楼,大赦天下。“(开宝)九年夏四月⋯⋯庚子,(太祖)有事圜丘,回御五凤楼大赦”。
考古发掘表明,北宋的五凤楼是在唐代应天门的基础上增修扩建而成,形制与唐应天门相同,平面呈倒凹字形,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向外伸出阙楼,其间以廊庑相连。城门是一门三道,阙楼是双向三出。考古证据显示,北宋五凤楼延用至徽宗时期,毁于宋末宋金战争的兵火。
与北宋初期相比,徽宗时期宫城北扩,宫城北墙向北与皇城北墙重合,而皇城北墙即隋唐玄武城北墙。考古发掘证明,隋至唐代早期玄武城北墙宽9.8米,城墙上有马面,唐代中期至宋代晚期城墙进行过多次修葺和增补,北宋晚期玄武城北墙宽达16米,这一变化可能与宫城北扩至此有关。
唐代玄武城内考古发现多处宋代复合型宫殿基址,为大型磉墩建筑。此类大型磉墩建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南北向廊房建筑,发现于宋初拱宸门以西,与20世纪80年代宫城轴线区钻探的宋代6号基址南北相直,可能是宫城轴线的西廊基址或者宫城西区宫殿建筑的千步廊。另一类是带天井的大型复合宫殿建筑,由千步廊、回廊、主殿、配殿、天井等组成,其中主殿的磉墩巨大,边长达3.2米。这些新发现的大型宫殿建筑表明该区域的性质和角色发生了变化,而且建筑叠压、打破了唐代玄武城南墙。玄武城南墙即宋初宫城北墙,打破宋初宫城北墙表明宫城向北扩大。
近年来考古发掘了隋唐玄武门遗址,在唐代玄武门之上叠压着北宋的宫殿建筑基址、水渠、花坑等遗迹。隋唐玄武门遗址为单门道过梁式结构,北宋徽宗时期改建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磉墩建筑,在宫殿建筑以东的隋唐玄武城南墙上还有打破城墙的花圃,这是北宋徽宗时期宫城北扩的结果。
综合以上的考古发现,可以确定北宋徽宗时宫城北扩,隋唐玄武城被纳入宫城范围,玄武城北墙不仅是皇城北墙,同时也成为了宫城北墙。徽宗时期宫城、皇城北墙共用同一道墙。
三 北宋徽宗时期宫城建筑布局
北宋时期,宫城格局总体上还是沿袭隋唐以来的布局,中轴线布局特征明显。隋唐宫城以应天门-玄武门为南北中轴线,北对邙岭,南直伊阙,中轴线上依次布局应天门、乾元门、明堂、贞观殿、徽猷殿、玄武门、龙光门。北宋西京承袭此条轴线,文献记载此轴线上有五凤楼、太极门、太极殿、天兴殿和拱宸门。出五凤楼向南,经皇城端门直达郭城的定鼎门,一条中心大道与宫城轴线南北相应。
据文献可知,宫城内的宫殿建筑东疏西密,宫城中太极门内及以西宫殿布局密集,文献记载描述详尽,门、殿方位明确。而兴教门内门、殿较少,寥寥数笔带过。在文献中描述北宋西京的宫城建筑,一般是门、殿、廊组成建筑群,大型建筑往往殿后有柱廊,连接另外一个殿,同时会有“龙尾道”“两挟”“钟楼、鼓楼”等附属建筑。像宫城正殿太极殿:“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东西横门曰日华、月华。殿后有柱廊,次天兴殿,旧曰太极后殿”;这种“前后两殿相重,中间贯以通廊,构成工字形平面的殿或亭,是我国古建筑中常见的组合形式”。像宫城正衙文明殿:“(文明)殿东南隅有鼓楼。西南隅有钟楼。东西有横门,曰左右延福门。殿两挟,曰东上、西上阁门。殿后有柱廊。”建筑群规模不同,组合亦稍有变化。
隋唐洛阳城宫城内有东西向横街,将宫城分为政务区和寝殿区,有学者称其为“外朝”与“内宫”,此横街连接章善门和明福门,东西一线,章善门向东有重润门,明福门向西有阊阖重门。章善门南对宫城兴教门,明福门南对光政门。这条横街将宫城划分为南北两区,从隋唐至北宋,这条横街位置并未发生变化,讨论宫城格局变化,这条横街至关重要。北宋时,洛阳宫城基本沿袭隋唐五代的宫城格局,东西横街向东与宫城东门苍龙门,向西与宫城西门金虎门相对,仍是宫城南北空间的分界。
明福门,隋称显福门,据《大业杂记》记载,其门内有贯穿东西的横街,而且由显福门过横街可入内宫。隋朝洛阳宫城内的东西横街,自西向东穿过阊阖重门、显福门、乾阳殿、章善门、重润门,将宫城分隔成南北两个空间。唐代洛阳宫城,沿袭隋代,格局未发生变化,唯部分门、殿名称发生变化。据《唐六典》记载:“兴教之内曰会昌,其北曰章善。光政之内曰广运,其北曰明福。”显福门因避中宗讳改曰明福门。五代时,改左、右章善门为左、右银台门,根据唐代章善、明福二门位置可推知,明福门即改称右银台门,章善门改称左银台门,此时从宫城南门向北至东西横街共出现依次递进的四重门,这一格局一直保持到北宋。
2016年对明福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位于长乐门街北,处于明堂宫院北东西横街与长乐门街南北交通的交叉口,门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门址为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的结构,晚期门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侧有踏步。在门址东西侧有夯墙相连,墙宽3.3米。墙北侧有包边砖和散水。在散水北侧还发现东西横街的铺砖,均用莲花方砖,铺设讲究。宋代时变为磉墩建筑,由主殿、回廊、南北步廊、天井和踏道组成。而位于回廊南侧的踏步,经实测正好与光政门相垂直,说明这里就是北宋的右银台门位置。“明福门遗址的发现,为认识大内西部宫院的布局和规模提供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宫城大内的布局提供可能”。
隋唐时期,横街是东西贯通的。宋代,随着中轴线上的太极殿门、太极殿等整体向北移,据考古勘探太极殿基址已北移至宫城中轴线约二分之一处,太极殿基址正对东西横街。显然东西横街不会东西贯通,而应该是与中轴线东西两侧的千步廊相接,形成新的格局。
北宋时期的东西横街结构与隋唐时不同,是由千步廊代替了隋唐时期的隔墙。考古发掘东西横街南北两侧的千步廊结构相同,均是由东西向的四排磉墩组成,南北总宽17米,其中北侧两排、南侧两排间距相等,而中间两排的间距正好是两侧间距的一倍,构成了面阔三间的廊庑。南北两侧的千步廊相夹的空间就是横街,在文献中也有东西横街两侧廊庑的记载。目前考古发现的千步廊全部位于宫城西区,在宋代九洲池南曾发现北侧千步廊基址,叠压在九洲池唐代四号基址上,南侧千步廊基址有考古发现多处,像天堂遗址、明福门遗址、GT56-77等,结构与北侧千步廊一样。这条横街向西与宫城的金虎门相对,为唐宋时宫城东西向通道的重要节点。
太极殿是北宋西京洛阳宫城的正殿,据记载,此殿即原隋乾阳殿、唐乾元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唐乾元殿、五代明堂殿为太极殿。《宋会要辑稿》记载:“(西京宫城)正殿曰太极殿,隋曰乾阳,唐初曰乾元、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德,后复为明堂,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东西横门曰日华、月华。殿后有柱廊,次天兴殿,旧曰太极后殿,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北宋西京承袭隋唐的中轴线,文献记载此轴线上有五凤楼、太极门、太极殿、天兴殿、建礼门和拱宸门。1980年代,宫城轴线区考古勘探发现八座宋代大型夯土基址〔图二〕,经考证由南向北依次为太极门、太极殿、天兴殿、殿阁及东西长廊。“宋代宫城中轴线上殿宇的位置与隋唐时期的各殿旧址已不尽相同,其正殿的起始位置已由原来隋唐时位于洛城南北线的约前三分之一处,改为二分之一处”。其中2号台基为长方形,东西长约86米,南北宽约42米。3号台基位于2号台基北面,相距约21米。复原台基为长方形,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33米。
〔图二〕 北宋西京宫城中轴线殿址分布图
另外,在2号台基南面,东西对称还发现两个夯土台基。其中东边的台基经过发掘,台基东西长30.6米,南北宽10.5米。夯土黄褐色,质硬,内含白灰渣、砖瓦碎片、烧土块等物,还出土了“熙宁通宝”钱币。西边的台基经勘探可知,台基东西长约35米,南北由于房屋占压不详。两座台基间距约45米。
杨焕新认为2号台基为太极殿基址,3号台基为天兴殿。对于2号台基,因其与文献记载的太极殿的殿址顺序、规模,以及殿前的日楼、月楼基址都相符,故推测其为太极殿基址,但其位置并不在文献记载的隋乾阳,唐乾元、明堂的旧址上,而是整体北移。
文献记载太极殿形制“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殿后有柱廊,次天兴殿,旧曰太极后殿,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文献记载天兴殿旧称太极后殿,若2号基址是太极殿,那么殿后就应有柱廊连接3号基址天兴殿,共同构成“工”字形平面。2008-2010年,在配合宫城核心区大遗址保护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发掘出平面呈“工”字形布局的殿址,发掘者认为这就是太极殿,在其周围有附属的步廊、院门组成太极殿宫院。太极殿基址南距隋代乾阳殿夯土台基60米。
东、西廊是太极殿东西两侧的千步廊,连接中轴线上的太极殿门、太极殿、天兴殿等。1980年代在宫城轴线区考古勘探发现的8座宋代大型夯土基址中,5、6号台基位于1、2、3号台基的东西侧,南与1号台基相连。台基为南北向长条形,东西宽约14.5米。考古调查资料还表明,5、6号基址相距约60多米,并没有压在隋唐东、西廊的基址上。5、6号基址就应是太极门、太极殿的东、西两廊。此处东、西廊间距的数据明显有误,因为2号殿址宽86米,东、西廊在2号殿外侧,其间距至少应大于86米。2008-2010年,在配合宫城核心区大遗址保护的考古发掘中,东、西廊也被考古发掘,仅残存基础,宽17米,基槽夯土夹大量河卵石,与太极殿基槽夯土结构一样。东、西廊间距114米,南北纵贯,成为连接单组宫殿建筑群的纽带,向南与宫城南墙是否相接,目前仍不清楚;向北,在玄武城内考古也发现西廊遗迹,推测可能与拱宸门相接。
东、西廊将宫城分隔成东、中、西三区。中区是东、西两廊间的空间,宋代两廊“没有压在隋唐时两廊的基址上,而是位于它们的里面”,意味着宋代宫城中轴线区域空间的变窄缩小,同时宫城正殿太极殿北移,加大了宫城正门与正殿间的距离,“通过两侧狭窄深邃的长廊烘托出正殿的宏伟壮观与威严,从而充分显示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苍龙、金虎二门之间的东西横街,成为北宋洛阳宫城南北的分界,但由于宫城中区太极殿北移而导致东西横街并不能贯通,所以宫城的分区,以东西廊为界,分东、中、西三区,东、西两区内,又以东西横街为界分为南北两区,故整个宫城可以分为五区〔图三〕。
〔图三〕 北宋徽宗时期西京宫城分区示意图
四 文明殿的地望及形制
文明殿是北宋洛阳宫城的正衙殿,即常听朝内殿,位于太极殿之西,此殿“本名武成,后改宣政,天祐二年改为贞观”,“梁开平三年改文明(殿)”,一直沿用至宋。关于此殿名称的沿革,已有学者做过缜密的考证,殿名虽经不断改易,地望未发生变化。
经比对不同文献,可以确知文明殿位于宫城西区,即太极殿西廊以西,右银台门即明福门以东,东西横街以南的区域。明福门遗址经发掘确认后,进一步可确认文明殿就是明福门外大街以东的区域。北宋宫殿一般是由步廊、殿门围合成宫院,大殿位于宫院中心,像考古发现的太极殿就是这种宫院建筑形式。
文献记载文明殿南有三重殿门,从南向北依次是应天门、乾元门、敷政门,“殿东南隅有鼓楼。西南隅有钟楼。东西有横门,曰左右延福门。殿两挟,曰东上、西上阁门。殿后有柱廊”。基本交待清楚了文明殿的形制及布局,据此可复原文明殿宫院〔图四〕。
〔图四〕 文明殿宫院复原图
宫城西区考古发现了多组复合性宫殿建筑基址,宫殿建筑分布有一定规律,每组宫殿建筑群由主殿、配殿、千步廊、回廊和天井组成。建筑群规模不同,组合稍有变化〔图五〕,但整体来看,整个建筑规模从东向西呈现由大向小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太极殿西廊以西,光政门街以东的区域,其规模最大。根据文献可知文明殿就位于此区域内,其东西宽达220米,而太极殿区域东西廊间距114米,可知文明殿的规模要比太极殿的规模大很多。同时,随着太极殿北移,东西廊间距变窄,突显了文明殿的正衙地位,意味着北宋时期洛阳宫城政治空间的西移。据文献记载,北宋文明殿之北,隔东西横街为垂拱殿,垂拱殿之北有通天门,通天门向北又有天福殿门以及天福殿。文明殿向南有三重殿门,从南向北依次是应天门、乾元门、敷政门,一组以文明殿为中心的建筑轴线格局至此显现。这种彰显次轴线功能的布局肇始于唐代武则天二圣称制时期,为达到政治目的,运作宫城空间的调整变化。一方面运作在中轴线区域建设神圣空间明堂,另一方面将世俗的政治空间由中轴线移向其西侧的武成殿,为武周政权的建立做好铺垫,从而确立了武成殿的正衙地位,但此时期政治空间仍然以中轴线区为主。唐天祐年间洛阳宫城中轴线西侧,自南而北,依次有贞观殿、延英殿、崇勋殿,这条仅次于中轴线的新南北向轴线建筑格局突显,但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宋代洛阳作为西京,政治地位下降,作为政治象征的太极殿被压缩变窄,而突显了位于次轴线的文明殿的功能。这种次轴线功能彰显的布局,也是唐宋变革的特征之一。
〔图五〕 北宋西京宫城西区考古发掘建筑基址分布图 (局部)
根据考古材料,在文明殿区域内所发现的复合性宫殿建筑基址,仅有GT837基址〔图六〕,根据位置推测此建筑基址应该是文明殿建筑的部分遗存。依据文献,“(文明)殿两挟,曰东上、西上阁门。殿后有柱廊”,考古发掘的遗迹由西向东依次可确定为西廊、西上阁门、西挟部分,缺少主殿文明殿。2008年,在发掘天堂遗址时发现的宋代遗迹,正好保存有东廊、东上阁门、东挟和主殿部分遗存,据此进行了拼合复原。文明殿形制是为以文明殿为中心,两侧有东西挟、东西上阁门和东西廊组成的复合型建筑群落〔图七〕。文明殿主殿后有柱廊,东西上阁门均有南北对称的踏道,东、西廊向北与东西横街南侧的千步廊相连接,向南与敷政门两内里的廊相接,形成文明殿院落。
〔图六〕 北宋西京宫城大内西区文明殿基址局部 (GT837) 平面图
〔图七〕 文明殿平面复原图
绿色表示考古发掘的磉墩位置
北宋徽宗时期,宫城规模扩至十六里,将宋初皇城北部部分纳入宫城范围,但总体仍沿袭宋初洛阳宫城的格局,以苍龙、金虎二门之间的东西横街为界进行南北空间分界。尽管由于太极殿北移,使横街不能全面贯通,但却形成了东西二区的南北分界。这样徽宗时期在宫城方面的改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东疏西密的宫城布局。文献记载,宫城中太极门内及以西宫殿布局密集,描述详尽,门、殿方位明确。宫城大内兴教门内门、殿较少,寥寥数笔带过。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宫城西区发现的北宋晚期的建筑基址相对较多,与文献记载的东疏西密相符,说明了徽宗朝虽有恢复西京的雄心,由于种种限制,最终只能对宫城西区进行修治和重建;二是大型复合宫殿建筑群的出现,是北宋徽宗时期宫城建筑的重要特征。考古发掘的每组建筑群基本均由主殿、两挟配殿、千步廊、回廊和天井组成。随建筑群规模不同,组合稍有变化。
徽宗时代,西京洛阳的城市,特别是宫城和皇城的大规模重构意在扩大徽宗皇帝权威。通过扩大被赋于某种意义的宫城以及城门、城墙、复合型建筑组成的配置,井然有序、具有新意义的空间得以形成,这种空间配置本身便有象征国家权威与权力的意义。
(作者:韩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图文转自“故宫博物院院刊”公众号 ,本文省略注释,原文刊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7期)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