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物馆

兵马俑的士兵为啥都没头盔?秦朝官员“日记”给出答案

时间:2023-07-08 17:31:17  来源:炎黄春秋史  作者:  浏览: 分享: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是《过秦论》中贾谊对秦军的形容,当年秦始皇就是靠着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实现了大一统。为了保护自己的陵寝,以及为了自己创建的帝国可以万世传承,时刻控制、检阅自己的虎狼之师,秦始皇将秦军以兵马俑的形式带入了皇陵之中。

 

1974年3月11日,陕西省临潼县骊山镇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村民在自家正在挖掘的水井中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此事随即引起了当地考古工作者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细心勘探与保护性发掘,兵马俑一号、二号、三号坑相继呈现在人们眼前,引起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轰动,更多专家、学者与考古爱好者纷纷前往此地研究考察。

 

兵马俑的士兵为啥都没头盔?秦朝官员“日记”给出答案

▲秦兵马俑近照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历史学家在考察时发现了一个异常奇怪的现象——出土的兵马俑中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大部分都不佩戴头盔。士兵们都是将麻布做的头巾缠在头上,军官则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并且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都十分简洁,大部分士兵身上的甲衣都只是遮住了身体的重要部位。更令人惊讶的是,站在战场最前方的弩兵还无一人佩戴盔甲。

 

 

 

为何秦始皇陵兵马俑都不戴头盔,是因为秦国没有为军队打造足够多铠甲的能力吗?关于这点我们是可以否定的,因为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逐渐成长为诸侯国中最为富有且强大的国家。《史记》中记载 “秦,带甲百万”,可见并不是经济原因导致军备跟不上军队的扩张。幸运的是,一位名叫“喜”的秦朝官员写的“日记”为我们揭开谜底给出答案。“喜”用竹简记录了他三次参军,在战场上秦军为争夺敌军首级而奋勇拼杀的所见所闻。

 

 

 

所有的一切还是源于商鞅亲自拟定并颁布的秦国律法,秦国严格按照这套律法治国,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时期,犹如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按照律法,秦国士兵只要在战场上取得敌人首级,就能依照杀敌数量获得相应勋爵,有土地有房子,可以使自己出人头地。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鼓舞和支持更多的人进入军队,所以这份荣耀与贵族身份并不能传给子孙。因此,根据“喜”的记载,秦国士兵好战,喜欢斗狠,所以不戴头盔可能是因为想要在战场上显现自己英勇。

 

 兵马俑的士兵为啥都没头盔?秦朝官员“日记”给出答案

 

除此之外,从实战的角度考虑,大部分秦兵也不会穿戴头盔。秦军是多兵种作战,相互配合,前排是持有大盾的步兵,用来抵挡从上面射来的弓箭攻击。同时,秦兵为了拥有快速机动的能力,可以近身肉搏与敌人缠斗,因此他们不对腿部进行防护,因此牺牲了安全性。而且,近战时头部的防御就不是那么重要,为了可以更精准的打击,一般都是朝着敌人上身攻击,所以大部分秦兵上身都穿着甲,再加上头盔并不是为每个人定制的,并不能全美的适配每一个人,头戴盔的话会影响视野。

 

 

 

对于这这样一支部队来说,用金属打造的的头盔和护甲无疑会因为重量而影响到他们的杀敌数量,所以,秦兵的甲和盔都是皮做的,大都是犀牛皮(牛、马的皮很少)。更为疯狂的是,不少秦军索性连仅有的皮甲也脱掉了,直接袒胸赤膊。《战国策·韩策》中形容“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兵马俑的士兵为啥都没头盔?秦朝官员“日记”给出答案

 

 

还有一种说法,兵马俑不佩戴头盔也是为了接受皇帝与大臣们的检阅。关于秦盔,在《左传》也有记载“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表明了秦军会摘下头盔接受检阅。这段文字不仅证实了秦军是配有头盔的,也侧面反应了古代士兵在接受检阅时也需要摘掉头盔。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兵马俑中的士兵之所以不戴头盔,是因为他们正在接受始皇帝的检阅。

 

 

 

在后续的兵马俑发掘中,我们也发现这些兵马俑其实是配有头盔的。考古学家们发掘到了军械库遗址,并在里面清理出了大量盔甲。在K9801陪葬坑中,就发掘出石胄约43件,这还仅仅是发掘到的其中一部分。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支强力的军队来维护,一支强力的军队不仅需要锋利的刀剑、坚固的盔甲,更需要一群有血性、有担当、有宁死不屈精神,在生死考验面前不退缩的人来组成。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去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的开拓者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问题、方法的衔接和转换——以乾隆为例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