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磁州窑

《捣练图》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时间:2025-10-10 10:00:56  来源:榄外小筑  作者:邯郸文化网  浏览: 分享:
       
        唐代诗人张若虚在
《春江花月夜》中描述了孤寂的“捣衣”场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我们在感叹古代女性勤劳的同时,不禁产生了深深的好奇:“何为“捣衣”?为何要在夜晚捣衣?”想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可以从一幅画谈起。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幅描绘我国唐代仕女捣衣场景的珍贵画作——《捣练图》。此画原作早已遗失,作者是唐代仕女画大师张萱。这幅摹本出自北宋末年极具艺术天赋的宋徽宗赵佶,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捣练图》中共绘制了 12 个唐代宫廷仕女形象,她们分为三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捣衣工序。按照欣赏古画的顺序,将画卷从右向左徐徐展开,画面展示的依次是捣练、织绣、熨烫的场景。这种分组布局与敦煌257窟北魏壁画《九色鹿王本生》的构图方式相近,三组人物数量分别为四、二、六人,彼此之间通过动作与神情相互呼应,使画面结构紧凑而富有节奏感。

        事实上,捣练的正确步骤应该是先捣练、熨烫,最后才是缝制,但在《捣练图》中,这种顺序被打乱了。关于如此安排场景的理由,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画家很可能参考了北魏时期壁画的构图方式——组合画式,将最具感染力的内容放在画面中央。所以在观看这幅画作时,大家不妨采取从卷轴两边向中间观看的方式,或许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有研究表明,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儒释道并传,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虽然《捣练图》场景描绘的是劳作女性,但这些女性穿着颜色各异的衣裳,额头都贴有花钿,拥有精致的妆容,这充分展现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女性爱美的社会风气。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100多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完全超出你想象
100多年前光绪帝在北
《捣练图》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练图》 | 玉户帘
张恨水:月下谈秋
张恨水:月下谈秋
尼采 |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 一个人知道自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