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丛台之声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时间:2021-05-31 09:02:06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  浏览: 分享:

 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为成语典故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有数千条,在全国独一无二。20051026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邯郸“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邯郸成语典故涉及的历史故事大多发生在战国和秦汉时期。成语典故来源有四:先秦赵国和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与六朝古都邺城有关的帝王、后妃、重臣的文治武功的业绩、故事、逸闻轶事衍化形成的成语典故;见于古人著述之中的与邯郸有关的名人名言形成的成语典故;与邯郸有关的小说、戏曲、诗赋、歌辞中衍化而成的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举要

 邯郸学步  释义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价值连城  释义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怒发冲冠  释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完壁归赵  释义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人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释义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奉公守法  释义  :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两鼠斗穴  释义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胶柱鼓瑟、徒读父书   释义  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加以变通。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  释义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胡服骑射   释义  胡:古代指北方游牧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衣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不可同日而语  释义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排难解纷  释义  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犹豫不决  释义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旷目持久  释义  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  《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锥处囊中  释义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脱颖而出  释义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来。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三寸之舌  释义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利令智昏   释义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语:‘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不遗余力   释义   遗: 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九鼎大吕、一言九鼎、三寸之舌、百万之师    释义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风度翩翩   释义   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围魏救赵   释义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毛遂自荐   释义   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战国时,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游说。

 破釜沉舟   释义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一枕黄粱   释义   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出处  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有个卢生在邯郸店里向一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道土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躺下,不一会儿就睡过去了,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最后,卢生一梦醒来,发现小米饭还没煮熟。

 梅开二度    释义   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此成语在足球比赛中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

出处   来自传统戏曲剧目《二度梅》,剧中主人公邯郸城梅良玉见花园梅花被风雨吹落,祈求梅花重开,诚心感动天地,结果梅开二度。

 丛台置酒    释义   谓酒宴相会。清・吴伟业《永和宫词》:“从此君王惨不乐,丛台置酒风萧索。”亦作“置酒丛台”。

出处  《后汉书・马武传》:“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

 鲁酒薄而邯郸围    释义   比喻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受到牵扯株连。

出处    此典本出《庄子・肤箧》:“鲁酒薄而邯郸围。”解释有二种说法:《音义》注曰“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到而酒薄,宣王怒。恭公曰:我,周公之后,勋在王室,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毋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唐朝人陆德明《经典释文》所载与此相同。

《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攻邯郸。”

    赵母深识   释义   赵括的母亲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形容母亲贤明。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摘自《邯郸市志》简编本  20191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待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去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的开拓者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问题、方法的衔接和转换——以乾隆为例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