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 广电
民国初年,随着各县民众宣讲所的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刊进入邯郸。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各类进步新闻报刊涌入邯郸。1926年,大名七师刘大风创办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杂志《曙光》,此后,在中共领导下,相继创办《磁县农民》 《银星周刊》等。抗战时期,中共冀南区创办抗日油印报纸《人山报》。著名的《新华日报》相继在邯郸印刷出版华北版、太行版。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在邯郸创刊,新华人民广播电台转战于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的新闻媒体不断增加,从50年代的《农民报》 《峰峰报》 《峰峰矿工报》,发展到《滏阳日报》 《邯郸日报》 《邯郸市报》 《邯郸晚报》 《中原商报》。1959年5月1日,邯郸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从最初的小范围,到中波信号,影响周边四省。1989年9月28日,邯郸地区电视台正式试播,到2010年,已发展到三套节目。
新闻报刊
1926年10月,大名七师创办《曙光》杂志,是邯郸创办最早的杂志。抗战时期,邯郸创办《人山报》,后《新华日报》太行版在涉县桃城村出版。1947年,《人民日报》在邯郸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的报刊很快步入规范化、规模化,发行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邯郸报业呈现一个大发展趋势。在《邯郸日报》扩至对开八版并16开两张专刊的基础上,又先后创办《邯郸晚报》和《中原商报》。三张报纸各有定位,信息量大,功能齐全,覆盖面广。
日报
1951年9月,经河北省委批准,邯郸地委试办《农民报》,作为地委机关报,从原《冀南日报》调来印刷工人和机器,建立地委文印所,从10月开始不定期试刊。1952年1月1日,中共邯郸地委机关报《农民报》正式出版。报头字为毛泽东手书组拼字。报头下特别标明“邯郸专区的农民报纸”,为四开四版,三日刊。1956年1月,改为周三刊,并由题文竖排改为横排。是年10月12日,峰峰市划归邯郸市,峰峰市委机关报《峰峰报》,搬迁至邯郸,《邯郸报》创刊,四开四版,周三刊。这是邯郸市委首办自己的机关报。
1958年1月1日,《邯郸报》改名《邯郸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报头字为周恩来手书组拼字。4月28日,邯郸、邢台两专区合并为邯郸专区。7月20日,《农民报》与原邢台专区《先进报》终刊,7月23日,创刊邯郸地委机关报《滏阳日报》,四开四版,周三刊,9月1日,改出日刊。1960年5月3日,邯郸专区与邯郸市合并为邯郸市,《滏阳日报》与《邯郸日报》合并,出版新的中共邯郸市委机关报《邯郸日报》,对开四版,周六刊。1961年5月23日,邯郸、邢台两专区恢复原建制,邯郸市改为专辖市,《邯郸日报》改为中共邯郸地委机关报,四开四版。1962年8月1日,改周六刊为周三刊,每周二、四、六出版。
1964年2月1日,《邯郸日报》增出“城市版”,原报改称“农村版”,均为四开四版,“农村版”为周三刊,“城市版”为周六刊。1967年1月,由报社群众组织和“军管小组”先后主持出版,7月停刊。1968年1月30日复刊,原两版式合为一张报纸,为邯郸地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是年6月1日,改周三刊为周六刊。是年4月5日,河北邯郸红代会,曾创出《冀南风雷》报,终刊时间不详,日报、四版。1971年6月,中共邯郸地委恢复,《邯郸日报》改为中共邯郸地委机关报。
1979年1月至1993年6月地市合并前,邯郸地委机关报仍为《邯郸日报》。1979年12月,邯郸市委创办《邯郸市新闻》报,1981年1月1日,改出四开四版试刊、周三刊,4月1日,改称《邯郸市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报头字为郭沫若手书组拼字。是年,《邯郸日报》创办《邯郸漫画》专栏,每月1期。著名漫画家韩羽为《邯郸漫画》亲笔题字。
1986年7月,《邯郸市日报》更名为《邯郸市报》,仍为四开四版,周六刊。是年7月,《邯郸市报》每星期增出1张《信天游》(文摘版),1989年1月,星期刊变为四开四版,至此,《邯郸市报》由周六刊改为周七刊。1992年7月,《邯郸市报)》扩为对开四版大报。
1993年7月,原邯郸日报社与原邯郸市报社合并为新的邯郸日报社。原《邯郸日报》和《邯郸市报》,发行至1993年12月31日。1994年1月1日,中共邯郸市委机关报一一《邯郸日报》正式出版。
1994年1月1日,《邯郸日报》改为对开四版,周七刊,报头为郭沫若手书组拼字。1996年1月1日,改为对开八版,周六刊(周五、六为对开四版)。
晚 报
1993年7月,《邯郸市报》和《邯郸日报》合并后,受市委委托,邯郸日报社党组决定组建《邯郸晚报》。10月底,《邯郸晚报》正式挂牌,报头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办公地点设在原《邯郸日报》院内。1994年1月1日,第一张《邯郸晚报》出刊。1995年1月1日,《邯郸晚报》由4开4版扩为对开4版。1999年,《邯郸晚报》再次扩版。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周六刊,周末版为对开4版。
中原商报
2000年2月25日,《中原商报》创刊,是邯郸日报社创办的经济生活类报纸,《中原商报》的创刊经历了许多曲折的过程。1997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开始整顿全国的报刊,当时市政府办的《中原经济报》在第一波次被砍掉,200余报人生计无着落。1998年5月,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把办报任务交给邯郸日报社,在国家和省新闻出版部门大力支持下,新闻出版署同意批给刊号。1999年7月,经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同意,报社党组决定《中原商报》试刊。2000年5月25日,《中原商报》正式出版发行,创刊号为百版典藏本。《中原商报》创立之初是4开16版,周三刊。
2001年1月1日,《中原商报》由周三刊改为周四刊。报头字改为毛泽东的手书“商”字加其他黑体字。2002年1月中旬,继太行、豫北工作站以后,中原商报又在邢台市设立邢台工作站。8月16日,将周五出版的《中原商报》改为《中原商报・鑫周刊》,该刊是一个休闲类精品周末版。
2003年9月下旬,《中原商报》决定从下年起将周四刊改为周三刊,实行编、采、校合一的办报模式,即主编负责,切块管理。10月下旬,从34名竞岗人员中择优录用15名编、采、校人员和4名制作人员。随后,三刊开始试刊。
2004年1月1日,报纸由原周四刊正式改版为《中原商报・区域经济》 《中原商报・产经时讯》 《中原商报・鑫周刊》周三刊(其中“鑫周刊”由16版增至24版),报头字变为仿宋体。
摘自《邯郸市志》简编本 2019年1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待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