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 史志
春秋战国时期,赵都邯郸以开放、包容闻名天下,是华夏“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之一。战国“四公子”之一平原君招揽门客,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邯郸,为“诸子”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邯郸涌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术大家。临漳县人鬼谷子,所著《鬼谷子》,是纵横家代表著作之一。邯郸人荀况,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所著《荀子》,是中国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邯郸人公孙龙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著《公孙龙子》是中国最早的逻辑学著作;邯郸人慎到,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所著《慎子》,融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此外,赵人庞煖、处子、随巢子以及阴阳家邹衍、田骈等在邯郸开展文化活动。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虞卿、苏秦、张仪、鲁仲连、楼昌、赵郝等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也曾来邯郸从事政治活动,对赵国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邯郸一度出现了“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的盛况。
汉代,邯郸籍学者毛苌,以《毛诗》传注《诗经》。汉末,曹操在邺城以“唯才是举”招揽人オ,“邺下七子”学术研究气氛浓厚。曹魏时期,邯郸人刘劭撰《人物志》,开一代品评人物之风气,还著有《皇览》等著作。北齐,颜之推客居邺城,著有《颜氏家训》成为中国“家训”之源头。晋代,邯郸人束皙著有《五经通论》等著作。宋至明清时期,邯郸籍学人不断对诸子百家和儒家经典进行注释、论述,著名学者有魏徵、刘筠、王沿、李维、刘安世、赵秉文、崔东壁等,著作达数百部之多。清康熙年间,颜元主持漳南书院院事,设文事、五备、经史、艺能等书斋,倡导实学、实用、实践,开创了“颜李学派”。
邯郸先人具有编纂地方志的传统。地情书最早见于《北史》,北齐李公绪曾撰《赵记》8卷、《赵语》12卷,并行于世。真正意义的地方志书编纂始于宋,明清两朝发展到鼎盛时期,直到民国年间各县仍在编纂。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志书编纂才中断。1985年后,邯郸开始了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到2016年,按照河北省规划要求,第二轮志书全部完成。
邯郸的中共党史研究始于1958年。并很快编辑出版了一批党史研究成果。1960年党史研究中断。1981年党史研究重新启动。到2010年,先后出《中共邯郸党史》(第一卷)、《中共邯郸年鉴》等多部党史著作。
社会科学
邯郸社会科学研究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1982年起,邯郸地区、邯郸市先后出现一批学会社团,开展社科研究。包括历史、哲学,经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出现一批协会,如消费者协会、厂长(经理)协会等组织。1987年出现第一个县级消协。到1988年,邯郸市已有学会25个。1988年7月19日,邯郸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邯郸宾馆召开。1993年邯郸地市合并后,邯郸地市各学会、研究会随之合并。2004年3月11日,邯郸市社科联召开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社会科学委员会。到2010年学术团体已分布于文、史、哲、经、法等学科,涵盖全市相关行业。
20世纪八十年代,邯郸地区社科联(挂靠在地委宣传部)曾与省社科联合办了一个理论季刊《太行》。邯郸市社科联于1988年8月创办《社联论坛》,后更名为《邯郸社会科学》。市属或驻市各大专院校的学报(文科版或综合版)成为主要的理论研究阵地。一些学会、协会也自办有定期或不定期内部刊物。
1987年至2010年,邯郸市先后举办了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三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评奖活动。
社会科学研究代表人物及其成果
陈光唐,1926年12月生,福建省政和县人。邯郸市文物考古专家,先后主持或参与磁山文化遗址、赵王城遗址,张庄桥汉墓等发掘工作。主持《邯郸历史与考古》 《赵都诗词选注》 《邯郸历史人物传》,撰写《试探邯郸古城形成与兴衰变化》 《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 《响堂山石窟》等多篇论文或调研报告。
马忠理,1935年3月生,河北省保定市人,回族。主要研究方向为邯郸文物保护和地方历史研究。主持和参与茹茹公主、磁州窑遗址等多项考古发掘工作。在《文物》 《河北学刊》等发表论文30多篇,《〈兰陵王入阵曲〉释疑》1997年在日本《声明大全刊行会》和《中外日报》上两次全文刊载,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主编《邺城暨北朝史研究》,与人合编《观台磁州发掘报告》,引起学术界普遍重视。
申有顺,1941年6月生,河南省安阳市人。主要研究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科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参与邯郸市“八五”至“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主持“邯郸市城镇化战略研究”等二十多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多被市政府和职能部门采纳、印发;主编《邯郸之最》 《邯郸之谜》 《邯郸之梦》 《邯郸之旅》 《邯郸成语典故辞典》《邯郸成语典故论丛》 《邯郸成语典故精选》 《中国大运河与邯郸》著作多部。
郝良真,1954年9月生,河北省邯郸县人。长期从事赵文化及邯郸地方史的研究工作,“全国首届磁山文化学术讨论会”“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讨论会”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独著或与人合作出版《邯郸简史》 《邯郸近代城市史》 《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 《邯郸历史文化论丛》 《近代磁州窑》等多部专著。
李文海,1953年12月生,河北省曲周县人。长期从事媒体和新闻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新闻的思考》 《晚报的探索》 《新闻新悟》 《守望报业》 《报坛散论》 《传媒今说》六部新闻论著。论文《谈晚报报道的“软”》 《报纸“卖点”与社会稳定》、作品《王彦生重大典型报道》获中国新闻奖;曾三次获河北省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2010年获中国新闻界最高成就奖长江韬奋奖。
高哲,1930年8月生,重庆市人。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在《工人日报》等报刊发表《论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是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关键》等50多篇成果。主编或参与《商品经济观念讲话》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沉思》 《南街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等著作多部。
王兴,1957年1月生,河北省魏县人。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赵文化初探》 《赵国乐舞初探》 《千古沧桑化丛台》 《掩埋在沙丘下的历史》等。出版与人合作或专著《邯郸历史名人》 《赵国历史故事》 《磁州窑史话》 《千古风雨赵王陵》等多部。
刘心长,1943年生,河北省隆尧县人。长期从事地方党史研究,主编《冀南党史资料》《邯郸地区党史大事记》 《邯郸地区党组织史》和《邯郸党史史话》多部党史资料和文集。近年专注地方文化研究,撰写的《曹操墓研究》被《新华文摘》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
侯廷生,1957年8月生,河南省安阳市人。主要从事邯郸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曾发表《试论赵文化》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宋齐梁遣使通和散论》 《北魏使节的身份、地位和作用》 《兰陵王心态试探》 《赵简子卒年及相关问题》等论文,主编有《赵文化研究论集》 《荀子与当代中国》,著有《邺城历史故事》等。
刘福元,1926年8月生,河北省沧州献县人。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组建邯郸市经济研究中心,发起成立有晋翼鲁豫四省接壤地区十五地市参加的“中原经济协调会”,组织编写《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地区经济社会的现状与发展》 《邯郸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邯郸市产业结构研究》多部专著。
李开祥,1930年12月生,山西省汾阳县人。长期从事金融经济研究,发表《浅谈利率的杠杆作用》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等多篇研究成果。编著《银行秘书与写作知识》 《工商银行出纳管理》作为培训用书,受到基层银行欢迎。
郑生权,1937年10月生,安徽省广德县人。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和农业经济,主要研究成果有《联产计酬是农业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 《“农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中介组织一一邯郸建立农业服务协会的思考与启示》 《农业科技全程服务体系构想》等发表在核心期刊50多篇,主编《平原农村经济开发》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三者互动发展研究》著作多部。获邯郸地区、邯郸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各一项、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杨金廷,1958年生,河北省临漳县人。长期企业战略、区域经济与文化等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发表《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构架研究》 《利己利他“斯密问题”的启示》 《煤炭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机制综合评价》等论文70多篇,部分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编《赵文化与华夏文明》 《赵国史话》两部,荣获河北省、邯郸市优秀社科成果奖4项。
马计斌,1958年11月生,河北省任县人。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等教育与管理等。研究成果《大学生如何增强政治鉴别力》 《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企业经营策略组合优化》 《浅析批判思考》 《基于未确知的绿色品牌诊断研究》 《基于改进生态位测度的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模型》30多篇发表在《高校理论战线》 《技术经济与数量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出版《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摄影理论与实践教程》专著两部。
白敏植,1964年1月生,河北隆尧人。主要研究领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人才开发。在国内首次提出科技与经济协调性分析方法、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规模协调性分析方法、科技与经济交互作用论等,作为主研人完成的课题有《邯郸市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机理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河北人オ发展战略研究》 《科技人オ价值取向与河北人オ市场环境建设研究》 《河北省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协调性实证研究》 《河北省人才资源配置研究》等。在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专著。
王少刚,1945年11月生,河北省武安市人。多年来致力于城市经济研究,撰写的《邯郸钢铁厂实行模拟市场独立核算情况的调查》 《邯郸市产业结构研究》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结合若干方式的思考》 《邯郸市经济振兴大纲》 《如何加快邯郸市第三产业发展调查研究》等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文章被领导批转或转化为市委、市政府文件。主编《邯郸市产业结构调研》 《会议经济学概论》分别由中国城市经济出版社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孟祥生,1962年11月生,河北邯郸人。主要研究领域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和利用外资。先后在《中国外资》 《改革》 《经营与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成果及调研报告60余篇;出版了《开放改变命运》 《信息创造财富》 《知识成就人生》专著九本,撰写的经济研究成果《推动邯郸市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初步思考》、 《推动邯郸市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被评为邯郸市第十、十一、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奖励一等奖。
姚立根,1966年3月生,河北晋州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与战略管理。研究成果“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研究” “资产结构与筹资组合的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等60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管理科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技术经济》等杂志上,主编、参编《基础会计学》 《现代企业管理》等著作7部。
全国性学术会议
全国磁山文化学术讨论会 1986年12月6日—10日,河北省考古学会、邯郸市文管处等联合召开“全国磁山文化学术讨论会”。这是邯郸市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新石器早期文化、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河北、河南等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参加。会议主要成果,是认定磁山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会议通过“关于磁山文化遗址保护问题的决议”。
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 1987年9月27日至30日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邯郸市历史学会、省历史学会、市博物馆、邯郸市社科联(筹备组)联合发起,会议得到中国先秦史学会的支持和帮助。来自全国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著名学者宁可、石泉、赵光贤、杨钊、唐嘉弘等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市委书记李永进到会祝贺,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光贤代表先秦史学研究会致贺辞。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会后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赵国历史文化论丛》(89.4第一版),会议简报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动态》。这次会上,著名学者石泉提出“关于邯郸市列入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案,杨钊提出“把学习古史、研究赵文化与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编写乡土教材”的建议。学会多次合作开展了一些学术活动,带出了一批学术人オ,和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建立了长期联系。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 2000年2月25至27日召开。会议是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郑孝燮的建议,由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持,对邯郸建城年代进行研讨论证。出席专家有:吴荣增、孟世凯、王道成、李健超、周晓陆、谢飞、沈长云、孙继民、郝良真等。郝良真就在邯郸城起源作了主报告。会议结束时发表《邯郸建城年代专家论证会纪要》,结论认为,邯郸城邑在商代晚期已经兴起,距今已逾3000年。如果甲骨文中的“甘”地可以进一步论证并确定在邯郸,邯郸城的历史可以前推到商代武丁时期(距今3250年左右)。会上,专家学者还就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及如何提高邯郸市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进行了广泛研讨。
全国第二届赵文华研讨会 2005年4月23日至25日召开。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等11个省市的60多位赵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收到论文63篇。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孟世凯等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到会。此届研讨会编撰成《赵文化论丛》一书,收人论文51篇。2006年3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45万字
中国古陶瓷学会2010年会暨磁州窑学术研究会 2010年10月20日至27日召开,由中国古陶瓷学会、邯郸市人民政府、河北省文物局主办,峰峰矿区人民政府、磁县县政府、邯郸市文化局承办。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近200名古陶瓷专家学者出席,学者们分别从磁州窑烧制年代、窑业性质、生产方式、制作技术、装饰工艺、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与其他名窑的相对影响等方面,对磁州窑作了多方位、多视觉的审视和探讨,提出了应该重新审视磁州窑在陶瓷史上地位;26日在磁县召开“首届国际磁州窑论坛”,近百位学者着眼于“国际”,把磁州窑和韩国、泰国、伊斯兰等国家、地区的陶瓷文化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荀子研究
在邯郸地方文化研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又兴起了荀子研究。2000年后,逐步形成热潮,继尔推而广之。
1995年,刘志轩、刘如心创作的《荀子传》问世。1999年,赵浩军、步建国主导邯郸第一尊荀子半身铜像在邯郸县一中落成。2006年,邯郸县二中改称邯郸市荀子中学。之后,荀子立式铜像在该校落成。2011年,邯郸市荀子研究会成立,《荀子文化》创刊。翌年9月,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成立;10月,邯郸学院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揭牌。2013年10月,邯郸学院将中文系、历史系合并为荀子学院;11月,中华荀子学院在吉隆坡挂牌。
荀子研究在建立机构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继1995年刘志轩、刘如心《荀子传》后,李如志《师帝荀子》一书2007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是年,香港大公报刊载了李如志《荀子像前话荀子》一文。2013年4月,《荀子——天道传奇》32集电视连续剧开始筹拍。
马新民以荀马新民为名在国内外进行荀子研究学术活动。2012年,他在吉隆坡主讲《荀子的高度》,《星洲日报》《自由时报》刊载消息和原作。摘自《邯郸市志》简编本 2019年1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待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