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丛台之声

扎根农村的中医师杨绍康

时间:2021-07-30 09:20:39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杨光伦  浏览: 分享:

 扎根农村的中医师杨绍康

 杨光伦

 杨绍康,名作新,绍康乃其字。一九一二年生于大名县冢北乡南小丈村的一个耕读之家。其父杨焕章,为清末秀才。绍康先生天资颖悟,幼读私塾,曾投师于山东淄博名儒孙仲玉门下,有深厚的儒学素养。

三十年代末日寇肆虐,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灾。兵灾匪患,疫病流行。人们病饿而死者处处可见。绍康先生于是决心弃儒学医,治病救国。买来大量医书,扶案苦读,稍有所得即悬壶乡里,以试其技,往往获效,声誉渐著。1945年参加了元朝县抗日政府领导下的医疗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服务于解放区军民,哪里有病人,就到哪里去,徒步行走,昼夜奔波,不怕酷暑严寒,救治了不少病人。

中医学术这颗代表着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结晶的璀灿的瑰宝,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乱之后,尤其是在国民党政府取缔、废止中医政策的影响下,四十年代左右已显得乏人乏术,日趋萧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振兴中医的政策,号召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团结,取长补短。并先后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中医院校。1957年绍康先生被推荐到河北中医进修班深造。一年后,又考上河北中医学院师资班。他借此机会,求师问友,析难解惑,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各科知识。二年后毕业,于一九六0年分配到邯郸中医研究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中医科研工作。1963年因国家困难,研究机关撤销,本人主动要求回到缺医少药的偏僻家乡大名,在当时的冢北公社卫生院工作。多年的读书深造和实践,以及各家师友的帮助,使其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不仅能治愈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还能解决某些危重疑难的病症。如破伤风、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重型肺结核等等,都用中医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尤其是破伤风,一直被人看做极为严重百无一生的大病,可绍康先生独具匠心,以中药为主,三十年来收治四百余例,治愈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再如慢性肾炎,用西药较难控制,且易反复发作,终至肾功能衰竭而不救。先生则胸有成竹,肾病治肾,用肾气丸随症加减而获效卓著。又如肝硬化腹水,病情重而顽固难愈,先生创“三五合剂”,标本兼顾,多年来已治愈上百例。上述经验都已分别在国家医学杂志上发表,受到医学界名家的关注。先生在防病治病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对人才的培养。卫生院办有中医培训班,先生每天晚上坚持授课四至五个小时,三十年来,经他亲手培养有成就的中医人员已有四十余人。有的已成了中医的治疗骨干。“文革”期间,先生白天忙于诊务,晚上继续坚持给学生讲课。学生云集卫生院,招致了当时公社造反派的疑忌,声称这是宣扬四旧,是白专道路,并勒令停止。经先生苦口婆心的解释,竭力争取,终于又照旧讲起课来。先生讲课生动形象,善于取譬,严肃认真,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某些疑难费解处则存疑待考,这是极其认真的教学态度。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个学生,其胸怀之坦荡,是感人之深的。

先生花甲之年,患颈椎病压迫神经,引起半身不遂,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但他为了解除他人患病的痛苦,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却坚持令人挽扶上班,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人愈老而技愈精,技愈精而德愈高,故尔百里内外求治者日众,医院熙攘若市。

辛勤的耕耘,热忱的服务,忘我的工作,使先生不但受到党和政府的器重,还受到广大群众的无比爱戴。几十年来,连年受到党和政府的嘉奖。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九八五年离休后,先生回到原籍,每天还有众多的患者登门求医,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为人们诊治。遇有远道病者就让他们住在家中,供其食用,亲如一家。对于前去探往他的人以及身边的学生还是不厌其烦地讲授自己新的认识和成果,继续发光发热。并常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诗句自励,来表达自己对服务于人民和中医学术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congtaizs/2021-07-30/4696.html

邯郸文化、丛台之声、大名、中医师、杨绍康

邯郸文化、丛台之声、大名、中医师、杨绍康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邯郸文化、丛台之声、大名、中医师、杨绍康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