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丛台之声

济公书院的创建与沿革

时间:2022-10-14 09:33:58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张风起 陶林华  浏览: 分享:

 

 

济公书院的创建与沿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济公书院的创建与沿革 

张风起   陶林华

 

小序:座落于中孝固村的济公书院,自始建至渐变为西孝固联办小学校,历时一个半世纪。其历经沧桑,不衰不废,颇值一记。

——编者

 

旧中国之学校,民国前有宫学、庙学、社学、书院、私塾、门馆、义学等;民国后,废除了科举制、倡建国民教育,原有各种名称的学校改为学堂、学校等。国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种学校兴衰废复变化极大,而如孝固村济公书院历经百余年不衰不废随时演变者,实属少见。

 

座落于中孝固村的济公书院,始建于清成帝道光18年(公元1838年),是由西孝固村的富户张玉春捐资献地创办的。

 

清道光年间,邱县、曲周一带的偏僻农村学校极少,地处两县交界处的孝固村一带没有学校(当时孝固村归曲周县辖)。西孝固村的富户张玉春家资丰富,膝前无子。他恤民积德,以“施仁行义”和“布德为善”为宗旨捐资献地办起学校来。他出钱购得孝固村原七街村北土地三亩作校址,又捐钱鸠工兴建起学校一所,并购齐学校全套设备和用具。为解决长久办学经费,他又捐出二百二十亩土地,以租佃收入维持学校常年开支。

 

张玉春捐资建起的这所学校坐北朝南、三进院落,鱼脊花瓦盖顶的校墙外植杨柳古槐,校舍、树木掩映,颇显幽静美观。学校大门门楼为五道插飞檐顶,中型斗拱门洞,两扇铜环铁扣木门安在雕花拐子石门墩上。大门前砌七级台阶,颇显庄重高雅。

 

一进该校大门,迎面为一斗花砌檐的大照壁,两边较低的花墙中开小斗拱门,为二进院通道;院东西侧有小肩房,供勤杂工住用。二进院北面,中间为三间出厦瓦房、供校长住用;两边各有平房西间,东为先生住宿,西为伙房;瓦房与平房之间又各开一小斗拱门,为三进院通道。院东西侧各有厢房四间,西厢房的北三间为课堂(教室),东厢房的北三间为学生宿舍,其余为先生住室。三进院为花菜园地,院西南角为厕所。

 

校内供办公、教学和师生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相传:该校初建时名为“义校”或“懿校”。前者取张玉春“施仁行义”之意,后者取其“布德为善”之意。但就张玉春为“济世之不公”而捐资办学,及其要培养“德已善行”者为办学宗旨而言,则侧重于“义”字,所以,后来人多称其“义校”,流传久远。

 

张玉春捐资献地办学之义举,加之“济世之不公”的动机,以及造就“德已善行”者的办学宗旨,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张玉春虽有主观上的“施仁行义”、“布德为善”,为个人多积阴德,求子继业的成分,但在那对广大劳动人民无公道可言的黑暗社会里,这种行为和主张客观上却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的愿望,他创办的这所学校,虽然对大多数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子女仍无缘分,但他的义举是深得人心的,学校建成后立即引起本村及邻村的群众的强烈反响;而且,这所家门上的学校也为劳动人民子弟提供了就学机会,人们亲切地称其为义校。

 

张玉春为使此义校世代流传而不受张氏族人及其后代干预,不损义校名誉,建校后自订出一条禁律:张氏族人永不参与学校事务。为敬后人,他又将此禁律铭刻于石碑上,立于二进院内。为此,管理校务,他聘请了本村的外姓的十三位学董来主持。同时,他也不主张由本村先生来校任教,而从外乡外地聘请名人来校执教。从而来体现其从“义”为“公”的办学思想。这在当时政治腐败,官吏弄权贪赃,家族观念浓厚的社会里,无疑是一种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推崇的举动。

 

张玉春仗义为公办校之举,深受乡里人们称誉,很快便闻名遐尔。曲周知县闻之大喜,遂逐上报,传入朝庭。道光皇帝闻之见喜,便“开恩”晋封张玉春为布政使司司理文(府属管教育的官衔)。据传:皇上还特赐张玉春花羚顶子和皇马褂子,以示“隆恩浩荡”。张玉春得官不久,又晚年得子,真是喜上加喜,喜不自胜。

 

道光皇帝还特为张玉春所建义校赐名“济公书院”,并御笔亲题四字,又特责令隶道郑老二亲携御赐金字匾来义校开光庆贺,大加旌表。自此,该义校楼上悬挂出“济公书院”匾额,始称济公书院。这是道光22年(公元1842年)之事。

 

济公书院幸得“皇恩”,便引起当时道府州县各级官吏的高度重视。据传,当时到该校任教的先生,都由府县推荐进士、举人一类名人担任,学校所招收的学生也多变为远近名门富户子弟。学校身价为此大大抬高,学董们的权势也随之大增。然而自此,原义校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就逐渐逆变,本村本乡的中下层子弟很少有入校的机会了,学校渐变成为培育升官发财苗子的园地。学董们就乘机依势拉拢官吏,讨好权贵,大收贵公子就学,受贿舞弊,把学校变做他们沽名钓誉,大发横财,抬高身价的场所。这时的义校已完全违背了张玉春初创学校时的本意。

 

据说,到清同治3年(公元1864年)一学董持权私用亲信,贪侵学校公款,并任意关封校门,还扬言要搞掉“济公书院”匾。对此,张家不允,众人反对,共推举张玉春后人张庆照和地方张志昭到广府(永年)大堂告状。知府箫之本得知此情大怒,立即传审这个学董,判销其功名(举人)和候补县丞衔。箫知府又据众所求,认为校内原立碑文不妥,改令允许张氏族人亲理校务,并准张氏后人世袭名誉学董,学生入校需向张氏递交门生贴,校务大事必与张氏协商定夺。为晓后人,学校又在二进院内另立一石碑,上刻:学校一切事宜均须张氏磋商。此碑文正与张玉春所立碑文相悖。

 

济公书院自始建就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办学资金丰裕、稳固,学校管理严谨、正规,又深得当地各界人士的敬重、爱护。因此,该校虽经清王朝末期的多次事变,校内也曾出过波折,可始终没有衰垮与废止。当清王朝将亡,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曾有些立志变革之士到该校任教或就读,使学校成为宣传民主革命,反对封建专治的阵地。该校自始建到清王朝灭亡的七十多年中,虽受到封建势力的控制和科举制度的约束,但因其地址在农村,开始办学面向中下层农民子弟,毕竟也为当地培养出一批有才之士。

 

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后,济公书院也一改为科举制服务之宗旨,乡村贫富子弟皆可入校就读。虽然广大贫困农民子女仍无力读书,而入校人数却大有增加,学生成分也有不小改变。民国12年(公元1923年)7月,由原曲周县教育局呈请省厅备案,将济公书院改名为曲周县第二完全小学校,办学经费由县局拨发。那时,在校学习的高初级班学生已达七、八十人之多。

 

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学董张坦年和校长申宝珍为增加学校收入,扩大校舍,收回原属后寺的土地六十亩,并用拆寺物料在校一进院大门西建房三间,两间作教室,一间作监房(传达,门卫室)。后来,校方又购买校东侧土地四亩,辟为操场和花菜园地。此时,该校的名称隶属改变了,但校门上仍悬挂着济公书院匾,人们依旧习称其为济公书院或义校。至到1968年,济公书院匾才不复存在;可是,不管原济公书院已发生了多大变化,直到校址上连一点原校痕迹都见不到的时候,人们的习惯称乎依然存在于言谈话语之中。

 

1941年至1945年,孝固村划归企之县。原济公书院又改名为企之县孝固村抗日小学。1945年10月撤企之县,孝固村划归邱县,该校又改名为邱县孝固村完小。邱县解放后,该校高级班并入县第一完小,校内只剩初级班。

 

据粗略统计,原济公书院自民国建立到新中国成立的38年间,共毕业高级班学生十个班,三百七十余人;初级班二十七个,学生九百七十多人。这些毕业生,不少人在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成为骨干或干部。可以说,该校为普及当地文化,培养人才做出过不小贡献。

 

新中国诞生后,历经几次易名的原济公书院虽已失去原有旧貌,但门匾仍在,当地人依旧习称其原校名,真可谓名存实亡了。1951年该校开招女子高级班,又成为完全小学。1968年——1982年,该校又开办了初中班,1983年后,该校为村办公助的联办小学校。后因后孝固、新太镇另办起村办小学,该校便易名为西孝固村联办小学校,而校内的高级班学生仍包括孝固村片的学生。目前,该校有一至六年级学生三百多人,虽校舍几经翻修,原济公书院的痕迹全无;但师生心目中仍存留着原书院的遗影,并在教学中发扬教学认真、学习刻苦和校风良好的老传统,教学成绩一直很好,为村办小学的佼佼者。

(1990年8月撰稿)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任宝亭:我对邯邢基地来龙去脉的一些记忆
任宝亭:我对邯邢基地来
游记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游记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李圪塔艺术写生基地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