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林”颇深的四大阿訇
杨国祯
大名县伊斯兰教的宗教人士均出自山东学派常志美的门下。人称常巴巴的常志美“尔林”深学识广,创立了山东学派,在华北、山东一带名望很高。关于常志美,曾有一段“张常斗法”的神话传说,大意是:
龙虎山老道张天师(此“天师”是世袭)每年都需顺卫河赴京见驾,归途中,沿河群众都闻讯观看。一次张天师的船行近临清时,临清清真寺的徒弟都向老师常志美请假观看张天师。常志美说,不用去,一会儿他就来了。回头他让一徒弟剪一纸船,用针扎到礼拜殿后墙上。张天师的船行到临清时,船在河心再三打旋不能前行。张天师见状,料定必有异人打扰。立即让船靠岸。一打听,得知清真寺阿訇常志美本领高强,便乘轿拜访。常将张请到讲堂内坐下,让“海里凡”捧怀送茶。递杯过去,张天师并不接杯,茶杯便悬在空中,常志美一看,随使法术破了悬杯,张天师感到常确有本领,不敢小视。在话别走出讲堂以后,行至礼拜殿前,张天师便使出祖传绝招“掌天雷”要击劈大殿殿顶,以此挽回窘态。那料大殿上写有《古兰经》经文,有“勿司”。不但没劈了殿顶,反而劈了自己的轿顶。从此以后,张天师乘坐的轿没有轿顶。此传说名为“常巴巴和张天师斗法”。在回民中流传甚广。
大名籍“尔林”颇深的阿旬,是享有“四杆大旗”之称的沙文明、刘顺德、杨五阿旬、金海修,他们都是常志美的门下弟子:
沙文明阿旬(沙梦弼的祖父)熟读经书,随时可背诵和熟练地讲解“十三本”,其中最拿手的是阿拉伯文的《开俩木》(认主学)、《乃哈伍》(法文)和《嘎最》(古兰经注解)。波斯文有《忽代布》(圣训)、((阿里伯伍乃》等。他记忆力很强,讲经时不用看经本。经典上的章节一翻即着,学生单独念经时,他一听到念错,即刻叫来纠正。每逢他讲经时,上百人听讲,鸦雀无声。沙在山东冠县清真寺做阿訇时,有一天津人穷杨四慕名投师。因沙的名望高,投师者多,沙不愿收他,答应推荐别处投学。穷杨四说,如沙老师不收的话,我饭也不吃,八百里路扭头回天津,别处不学。终于在掌教等人的说情下收留了。当穷杨四第一次听沙阿旬讲《伟嘎夜》时,听了不大一会,不由自主地“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桌子,连声称“好”。并说:“真是名不虚传!”穷杨四这人终生穿着破烂不堪,所以人们送号穷杨四。他之穷并非收入不济,而是他将所得收入大都散给了穷人。为此,他每到一处都倍受人们称赞。他在冠县跟沙阿訇学徒一年多,回天津后开学讲经,深得经学界人士赞佩。由于他在沙阿訇处学了不少经典,所以对沙阿旬推崇倍至。曾写信,要求沙阿訇去天津开学,付给优厚待遇,沙因事脱不开身,谢绝了。
凡在他门下挂账的阿訇,都在伊斯兰教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徒弟沙全章阿訇,学识渊博,曾在北京三处“开学”,前门扫帚胡同曾是他开学讲经地方之一。另一徒弟沙二阿訇曾在开封讲经,深得当地经学界的好评,并在当地培养了一些有“尔林”的宗教人士,影响很大。
沙文明阿訇住寺开学的地方是山东省的冠县、临清、朝城、莘县、郓城、张鲁等地;在河北省的是邱县的陈村、大名县的营镇、马时庄、西杨村等。
刘顺德阿訇,他熟读《赖木阿歹》(认主学)并有高深的理解能力。他在荷泽定陶县的么海清真寺做住寺阿訇三十六年,深得当地一秀才赞佩。他们二人经常谈经论典,探讨哲理。秀才深知他的造诣之深。此外,他对《白俩埃》(修辞学)运用自如,他可将“八大法”灵活运用为“七十二法”,使经典译文更接近原著。由于他的学识高深,加上秀才的留恋,每次辞印都被挽留。他在么海清真寺教了很多徒弟,周围清真寺的阿訇几乎全是他的门生。
杨五阿旬,拿手的经书是《哲开纳拜》即阿里的故事。他讲时有声有色,吸引力很强,每逢他讲经时,都来很多人听讲,秩序井然。他曾在临清老寺、大黑庄、焦庄、洪管营、张鲁等清真寺做过住寺阿訇,名望很高。
金海修阿訇,对《造伍》、〈满俩》(文学)研究深细,由于他有口吃的毛病,所以极善于钻研经典,造诣很深,培养了不少人才。另外,他热爱习武,教了很多武界徒弟。金家枪法(金丝枪)名噪当地。他曾在邱县的陈村、大名县的营镇、金滩镇等清真寺做过住寺阿訇。
注:“尔林”阿经语译音,即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学问、知识。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