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邯郸非遗

商代“钜桥”,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有文字记载的桥梁!

时间:2018-09-05 10:05:22  来源:解读邯郸  作者:陈正  浏览: 分享: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中解释“桥”为: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首载于殷商,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国古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邯郸是一座有着3100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战国史书《竹书纪年》中明确记载,商代末期在邯郸建离宫别馆。三千余载斗转星移,多少古桥物是人非,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也保留了众多姿态各异、形象万千的古桥,今天我们就一一为您道来。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桥梁是建于商代的“钜桥”。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克商都朝歌,发钜桥积粟,以赈殷之饥民。
 
“钜桥”指的就是古代黄河(一说古代漳河)上的一座大桥,“钜桥仓”是殷商时期建在钜桥旁边的一座大型漕运粮库,“钜桥之粟”就是首都的储备粮。商代不光在“钜桥”修建了粮库,还在“鹿台”修建了钱库。
 
《尚书·武成篇》记载,周武王在灭掉殷纣王之后,随即“散鹿台之财”奖赏将士,“发钜桥之粟”赈济饥民,放马南山,偃武修文。
 
《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也有一笔,“帝纣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里的“钜桥之粟”便有“中央粮库”的涵义。
 
古桥研究者认为“钜桥”是一座多孔木梁木柱桥。这座桥距今3000多年,而且是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木材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长久保存。
 
有专家考证,“钜桥仓”的位置在今邯郸市邱县古城营村北的古漳河东岸。以此推论,“钜桥”也应建于此处,大概位置为今曲周、邱县一带区域。
 
但另有学者考证认为,3000年前,将国家的金库和粮库建设在国都内才是合情合理的。“钜桥仓”应该建在了今河南省鹤壁市南部钜桥镇。
 
 

司马迁《史记》记载说商墟在“河、淇之间”。古《浚县志》也明确说古朝歌城在“淇县东北”。《浚县志》载:“商墟,即古朝歌城,在今浚县西南,淇县东北。淇水径其西,河水径其东,是为河、淇之间……”(《嘉庆·浚县志》卷十二277页)
 
这里的“河”是“黄河”,黄河以前从浚县城东面流过,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古朝歌城中心地带),在今淇县东北,也在“河、淇之间”,而其它地方不在“河、淇之间”。实际上,古朝歌城遗址就在鹤壁市新区南边沿淇的钜桥、鹿台遗址一带。
 
鹿台遗址及钜桥一带,还遗留有朝歌城的古桥遗址。目前能看到的有,在淇河上有三座(现在只留有遗址),相当于现在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北面北城门护城河上有一座,河边有个村现在叫北郭庄,这是因为其所在地曾经是朝歌城的北城门即北城郭而得名。
 
还有一座是通往“淇水关”的古石桥。这在淇河东的东高村与淇河西的西高村之间,是殷商时期延伸流传至今天的。淇河上历史上经过多次修建,可谓是历代重修,是千古淇河上著名的古石桥之一。
 
 

淇河一带有名的“西有高村桥,东有钜桥”这句话,到现在,只有西高村有古桥,钜桥原来有钜大的桥梁,现在却看不到古桥了。也许这就是周公平武庚破坏钜桥后的结果。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