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邯郸非遗

武安平调落子: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时间:2023-01-31 14:55:00  来源:赵都文化(公众号)  作者:孔庆先  浏览: 分享:

武安平调落子:

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孔庆先

  

武安平调落子: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历史的烟云缥缈,古往今来,多少故事在长风中摇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富贵功名,良辰美景,你方唱罢我登场,个体的人生短暂,时空的舞台永不谢幕。

  

或铿锵豪迈、或婉转低沉的吟唱中,升斗小民的喜乐哀伤得以寄托,藉藉无名的恩怨情仇得以传扬。总有那乡音缕缕,穿越古今,抚慰红尘里疲惫的身心,滋养生命,绵延不绝。

  

武安平调落子,历经300年沧桑辗转,早已成为武安人特有的文化印记。

——题记

  

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武安平调落子影响深远,与宁海平调、通化落子、上党落子、内黄落子等声腔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其主要乐器二弦、轧琴在全国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006年,武安平调落子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标志着它们已不仅仅是武安的地方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

 

渊源

  

每个地域,都有代表当地风土人情的文化符号。文字简约而内涵深厚,书画形象而生动传神,但都未免平面,且在古时总是为少数人所掌控,唯有那乡戏俚曲亲切自然,和着朴素的道德,杂糅最本质的世界观,扎根村野阡陌,深入民风骨髓。文明的种子,族群的血脉,就这样在一代代演戏人和观戏人的心口相传、意趣相投中,延续、融合、传承、发展。

  

据文献记载,在河北武安,平调、落子属于当地独有的两个剧种,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落子由武安一带民间所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历经300年世代传承,薪火不断。

  

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作为武安特有的戏曲艺术形式,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它们既是舞台演出的主要剧种之一,同时也是武安当地民间流传较广的文化娱乐形式。武安人迷戏,所以创戏、养戏、传戏。那种乡音浓郁、最具地方特色的唱腔和剧目,完美地诠释了一辈又一辈武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武安平调。平调起源无文字记载,有两种传说,一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是兄弟俩,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一带,开州平调亦称大梆子,流行于豫北、冀南);另一说是在明末,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

  

据老艺人们推断,第二种传说依据较充分,曹白办科班分门教学、师徒按班次排辈的做法,解放后尚在一些老艺人中流传。另外,艺人中还有“平、越、怀”不分家的说法,即平调、越调、怀调艺人在一起唱戏,吃喝不分家。从剧种本身看武安平调《打焦赞》,平调与怀调不仅剧目、表演基本相同,且唱腔、曲牌亦有许多相同之处,黑脸唱腔几乎完全一样。另外,武安过去属河南省,平调的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和假嗓唱法与河南梆子也类似。

  

历史上,平调曾流行于冀南的邯郸、邢台,豫北的安阳、新乡,晋东南长治等地区。平调以办科班方式培养演员。民国初年,武安、磁县一带有5个科班。科班一般为有钱人所办,并自任班主,学徒大都是贫苦农民子弟,5年出科,期间唱戏收入全归班主,出科后还要义务为班主唱一年谢师戏。后来,有的科班既学平调又学京剧,致使京剧的武功、身段和锣鼓被平调吸收进来。

  

武安落子。武安落子源于民间曲调,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时逐渐走上舞台。

  

追根溯源,武安落子最早来自民间曲调,经历代艺人口传、加工、改革,逐步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明代胡赛所著《武安史话》有“武俗善歌,班头开明”的记载,武安城乡明代即有不少戏楼,落子戏当时为演出剧种之一。最初称其为“硬歌”,即无乐器,坐着硬唱,后逐渐发展为一人脚踏小鼓,手持竹板,顺口编唱。至明末清初有的地方出现了“打霸王鞭”、“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硬歌”的曲调与“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相结合,构成了武安落子的早期艺术。此后,唱腔、戏装、道具、化妆、伴奏均有发展和改进,形成独特的风格。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适逢此县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两人合作,喜顺遂将武安落子传入上党,形成了上党落子。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艺人去河南内黄县唱落子,与当地一位姓赵的艺人共同组班唱戏,后来发展成为内黄落子。清朝末年,武安卖药的商人将落子带到长白山下的通化,得到当地人喜爱,经过融合创造,形成通化落子。

  

落子所演戏文多由当地秀才编写,素材大都源于家庭琐事、儿女之情,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

  

根据《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落子之为民众所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河北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因平调落子多在一团内“两开箱”演出,故叫“两下锅”。一般平调落子剧团的演员,都能兼演平调和落子。

  

抗日战争之前,平调落子均为男性演员,女主角由男演员装扮。后来,根据地出现女演员,解放后女演员日益增多,除个别丑角外,已无男扮女现象,而女扮男角却多了起来。

  

历史上,落子较有影响的演员有明末的王天富,清代的王四的、胡廷芳、陈兰娣、裴云山、张兴华、申玉柱等,民国时有胡文亮、贾泉成、王麦喜等;平调较有影响的演员有郭毛三(头杆旗、艺名“吓惊驴”)、蔺所(二杆旗、艺名“云遮月”)、刘双保、老小堂(艺名“狗头黑”)、史秋来、王太样、马非贞、赵全年(艺名“白糖”)、李喜的(小喜的)等。上述演员因年代久远,生平无考。近代有影响的演员主要有:杜更会、孙富琴、魏洪昌(艺名“如意的”)、路洪贞、卜锡林、李秀奇(艺名“自鸣钟”)、秦崇德、武鸿凤、李魁元等。其中,李魁元于2016年1月被授予“河北戏剧终身成就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邯郸戏剧演员。

  

剧目

  

许是在夕阳落尽、暮色四合之时,田野的风徐徐而来,吹动台上的帐幔、台下的衣襟,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扶老携幼、挈妇将雏,围坐一处,谈论农事,闲话家常,单等着锣鼓点响起,投入地去感受一遭戏中人的喜怒哀乐,一时竟忘却了自身的愁苦,忘却了生活的艰难。

  

许是在年节庆典、社火狂欢之中,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杂耍,样样齐全,热闹得让人眼花缭乱,可那一方小小的戏台下面,总聚集着最忠实最痴迷的人群,而戏台上则是古今如转瞬、山海若咫尺,唱尽了王朝兴衰、千古风流、家长里短、爱恨情仇,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喜。

  

平调行当齐全、唱腔优美、表演奔放,擅长演朝代大戏;落子诙谐幽默、表演细腻、乡土味浓,擅演家庭小戏。两者同台演出,相映生辉,满足着人们不同的欣赏需求。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人的创造,是武安人的所爱,那些辗转流传下来的经典剧目,那些几经波折形成的艺术特色,是千锤百炼之后,武安人文化精神的缩影。

  

平调剧目及特点。平调俗称大戏,有传统剧目200多个,以历史故事戏为主,也有些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戏,而民间生活小戏较少,影响较大的剧目有:《两狼山》《天仙配》《人河配》《盘坡》《三进帐》《三上轿》《桃花庵》《朱彦荣吊孝》《反南京》《倒美》《铡子》《铡赵王》《司马懿观山》《敬德背鞭》《反西唐》《洪州》《奇男传》《反潼关》《反长安》《反冀州》《三劝》《审马荣》《反徐州》《访昌》《姚刚征南》等。

  

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四梁八柱”或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四生即红生、小生、老生、配生;四旦即正旦、小旦、老旦、彩旦;四花脸即大黑脸、二黑脸、三花脸、打杂花脸;十二行中以红生、小生、旦(青衣、小旦)、大黑脸为主角的戏最多,故称四采,四采中红生居第一,其戏份最多,如杨继业、赵匡胤、李渊、王莽等。小生中文质彬彬的扇子生很少,一般少爷公子由三花脸扮演,而武小生居多,如罗成、杨六郎等。

  

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带有彪悍的民间武术印记。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曲调优美、细腻委婉、高亢明亮,表演粗犷豪放。唱词为七字、十字和五字。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轧琴、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

  

艺人多为武安本地人,故以武安话为基础韵白,有的戏、有的人物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风格淳正朴实。

  

落子剧目及特点。落子上演的传统剧目有140多个,代表性剧目有《借髢髢》《吕蒙正赶斋》《老少换妻》《小过年》《卖妙郎》《端花》《卖布》《对绣鞋》《借当》《访昆山》《皮秀英告状》《秦雪梅》《桃公子投亲》《蓝桥会》《何文秀》《杭州失印》《王小赶脚》《三进士》《状元打更》《闹驴》《跪花厅》《机房训子》《大上吊》《顶灯》《安安送米》《福寿图》等。现代戏有《高山流水》《锁不住的人》《朝阳沟》《雄关红哨》《迎春曲》等。

  

落子戏行当较齐全,主要有青衣、小旦、小生、小丑、老生等。但分工不甚严格,有些行当常可兼演。其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见长,而是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和生活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载歌载舞,在叙事中抒情,幽默风趣,活泼自如。

  

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常有妙语连珠,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早期伴乐比较简单,明末清初的“硬歌”只有锣鼓,清末时舞蹈的引入又增添了镲钹,后有老艺人发展了笛子、二胡、笙等乐器。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了三弦、低胡,现在有的剧团还增加了琵琶、大提琴等的使用。

  

落子的板式有慢板、流水、散板、悲腔、快腔、高腔、娃子腔等。常用曲牌有扬州开门、南八板、哪吒令、簸表子、小开首。其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武安方言与曲调结合非常紧密,保留有大批的放声字。悲腔和哭唱,声调高亢,十分类似哭腔。流水板则如从容不迫的日常叙话,亲切自然。

  

著名作家铁凝曾撰文盛赞落子剧《借髢髢》的艺术性,称赞该剧对农民生活、农民感情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的刻画。武安人、著名戏剧家、豫剧《朝阳沟》编导杨兰春,自幼在落子班学戏,杜更会是他的师父,后来参加革命到河南从事文艺工作。深受落子艺术滋养的他后来写戏,许多词儿就来自他耳熟能详的落子传统戏。他说,没有落子戏,就没有后来的《朝阳沟》。

  

部分剧作家及代表作。在武安平调落子的发展史中,剧本的创作和修改提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曾经,是那些落魄的秀才、底层的文人担负起了剧本创作的重任,把他们的热爱、他们的情怀、他们的心血,倾注在一腔一韵、字里行间。

  

近现代以来,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剧本创作革新的行列。一代代剧作家们倾尽心力,为武安戏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时期甚至有剧作家因为创作了鼓励人民奋起杀敌的剧本而被日寇残忍杀害。

  

新时代的剧作家们深入一线,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着生活的华彩,以对武安平调落子的满腔热爱,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作。

  

庄祥,代表作《范小丑参军》《一捆柴》等;于雁军,代表作《锁不住的心》《高山流水》等;李裕民,代表作《亲家俩》《姑娘的心》《治山迷》等;李恒昶,代表作《卖妙郎》《丢官记》《王嘎旦娶媳妇》《时来运转》《山乡公仆》《钱三请客》《朋友》等;李富琴,代表作《采场激战》《退婚》《同庆》《姐夫告状》等;孔祥峰,代表作《送礼》《钱三请客》(与李恒昶合作)等。

  

武安平调落子: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角儿

 

  

戏外的人走进戏里,演活了戏里的人,戏里的人染上灵气,仿佛竟走出戏外,成就了戏迷们心尖上的人。

  

那是角儿,台上一站,就光彩照人、光芒万丈。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难,多少血汗付出、咬牙坚持,多少寒暑锤炼、伤痛不堪,且都不论,只要那大幕拉开、锣鼓一响,角儿就是台下所有人仰慕的英雄,是无数热切目光的焦点。

  

那些依然活在民间乡野传说中的老艺人们,那些闪耀在武安戏曲历史里的个性艺名,是他们,留下了精湛的技艺,留下了质朴的艺德,留下了角儿的风范,更留下了角儿的责任和担当。

  

历代以来,平调落子戏中的女性角色一向由男演员扮演,自1949年以后,才有了李魁元等第一代女演员。武安平调落子涌现出的优秀演员有贾泉城、王麦喜、胡文亮、任耀华、杜更会、李凤鸣、魏洪昌、路鸿贞、孙富琴、王忙来、卜锡林、秦崇德、黄培生、李魁元、韩小芝、陈素珍、王秋荣、贾芝霞、王秀芹、李淑兰、杜润田、王太河、樊艳芳、房志彬、杜银方、李爱华、王云河、李喜如、李双凤、王云峰、刘桂茹、李晋军、申焕如、温巧云、王新荣、周苏霞、王艳书等。

  

凤鸣武安。“听了武鸿凤,一辈子不生病;看了武鸿凤,庄稼好收成”,这是在武安戏迷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

  

在武鸿凤的演艺生涯中,平调落子“粉丝”们对于她的痴迷,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年轻人追星,要是谁敢当着戏迷的面说武鸿凤唱得不好之类的话,立马有人跟你急,甚至不惜“武力”相见,这样忠实的终身的“粉丝”在武安民间比比皆是。

  

武鸿凤1933年生于峰峰矿区杜庄村,2018年去世,她是解放后平调落子第一代女演员,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大师,她声音洪亮,音域宽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立了“武派”演唱风格,被称为一代宗师。

  

武鸿凤自幼酷爱平调剧,她小时候从艺的一段故事,至今仍为戏迷们津津乐道。1947年,临近全国解放,各解放区都在大力宣传《婚姻法》,峰峰的一出新编戏《李家说媒》找不到女演员,因为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女孩子去唱戏并不是一个多光彩的选择。在本村业余出演过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的武鸿凤,却不顾家人反对,饰演了剧中的女主角。

  

出于对戏曲的热爱,1951年武鸿凤加入了峰峰矿区平调落子剧团,师从著名平调剧老艺人郭金、杨发火。她主攻青衣、花旦,兼演帅旦、老旦等,成为武安平调第一代女演员,后在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担任主演。

  

她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改革了男扮女角的假嗓唱法,根据自己音量大、音域宽的特点,改用女声本腔唱法,自成一家,成为平调落子“大腔”唱派的代表者。唱法上吸收了评剧的发声、豫剧的拖腔、河北梆子的碰板、京剧的吐字收音等技巧,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创造了平调碰板的摆字唱法。其唱腔或一语一顿如道白,或激越高昂似流水,节奏鲜明,韵味醇厚,拖腔悠长而婉转,声情并茂;表演上落落大方,柔而不媚,刚而不野,有自家风度。她出演过的传统剧有《相思树》《大破洪州》《飞虎关》《火焰驹》《豹头山》《天仙配》《秋江》《蝴蝶杯》《白蛇传》《秦香莲》《桃花庵》等,其代表剧目为《桃花庵》《三上轿》《铡赵王》《打金枝》《蔡文姬》《杨八姐游春》《燕王扫北》《王熙凤》等,现代戏有《红嫂》《江姐》《苗岭风雪》《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洪图》等。

  

戏中魁元。2016年1月27日,河北省剧协授予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李魁元“河北戏剧终生成就奖”。

  

李魁元出生于1940年,邯郸武安人,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原业务团长、邯郸市平调落子研究会艺术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9岁时,李魁元听说武安县剧团要排演《白毛女》《刘胡兰》等剧目,没有女演员,就自己跑到剧团,求人家收留她。李魁元的妈妈不同意她去唱戏,她就偷跑出家去学戏,终于在10岁时如愿以偿,参加了武安县人民剧团,成为平调和落子两个剧种的第一位女演员。

  

进剧团后,李魁元师承平调落子老艺人孙富琴、李秀齐、黄培生等,后又跟尚小云亲传弟子耿蓉先老师学戏,主攻青衣、旦角。尚小云大师还亲临邯郸,指导李魁元,并惊讶地发现:“没想到这么年轻的演员,却又这么好的功夫,真是一个难得的戏剧人才。”

  

1958年,她主演的武安平调《盘坡》和武安落子现代戏《高山流水》先后两次荣获河北省优秀演员奖(当时的最高奖),时年不满18岁的李魁元在冀南、鲁西南、豫北一带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演员。1959年,周总理来到邯郸视察工作,在邯郸地委礼堂看过她的演出,并和她亲切交谈。这段时期,李魁元和平调落子剧团曾先后在邯郸、北京、北戴河为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过大小十几个专场。

  

在长期的演艺生涯中,李魁元创出自己独特的唱腔和演绎风格,形成了平调落子李派艺术,在舞台韵白、服装和化妆、舞台表演等方面对平调落子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和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平调和落子两个剧种的新起端,被专家学者誉为平调落子由旧变新的分水岭。

  

李魁元不仅唱戏,还做编剧、导演,由她改编导演的剧目有40多部,如《吕蒙正赶斋》《铡赵王》等,深受专家和戏迷的好评。同时还培养了许多平调落子的优秀传人,王新荣、王艳书、李喜茹、赵艳杰、周苏霞等都是她的得意门生。

  

传承

  

当那些出身贫苦的孩子为了一餐饱饭、一条活路,拜师学艺时;当那些绝活在身的艺人为了乱世生存、养家糊口,漂泊四方时;当那些考场失意的文人放下清高、落魄江湖,撰写戏文时,他们大概并没有想到,正在担负一种责任、传承一种文化,见证一种艺术的兴衰流转。

  

戏剧艺术的发育和成熟,必备前提是艺人能够吃饱饭,生存不成问题。武安人酷爱戏剧的传统,明清以来武安商帮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恰好为此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平调落子两个剧种得以成长。20世纪30年代,龙泉村大户武伦傑,凭借先辈“五架小车闯关东”积累的家业,自家养了一个戏班,艺人们衣食无忧,除了应邀演出就在武家大花园排戏。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张麟臣在本村冶陶同样办起了落子班,倡导演出文明戏,他还一字一句整理修改落子剧本《借髢髢》,使之在保留浓郁生活气息的同时增加文学性,达到雅俗共赏。

  

武安平调落子起于明清,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被称为“红色剧种”,在根据地、解放区产生了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到鼎盛时期,新时期以来有过辉煌、走过低谷,如今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更大考验。

  

从前,艺人们的传承也许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但他们的杰出贡献不容置疑。而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艺、传艺,更多的是基于热爱、基于传播、基于文化提升的需求。

  

红色剧种。抗日战争时期,武安西部和涉县一带为八路军根据地,许多落子演员参军参战,当地平调落子班社也多属民主政权领导,常随军演出,排演了《范小丑参军》《派款》《巫婶坦白》等新戏,及时有力地配合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其中,武西县抗日剧团成立于1941年9月,首任团长王春山,系中共地下党员;二任团长是王景元,部队干部。剧团一边演出,一边参加支前工作,到前线抬担架抢救伤员,他们自编了一些配合抗日的节目,如《铡汉奸》《打容制》《石雷战》等和其他落子传统戏,演出很受群众喜爱。

  

1942年,二人在为部队演出时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

  

解放战争期间,还有一些落子艺人随军南下。

  

1945年9月7日武安城解放后,武西县抗日剧团与武东县抗日文化剧团合并成为“武安县联合剧团”。他们排演的《范小丑参军》《兄妹开荒》《土地证》《地雷阵》《七郎沟》《麦兰翻身》《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深受百姓欢迎。

  

剧团在根据地农村演出时,都到群众家里吃“派饭”。有一次,《白毛女》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分别到老百姓家吃派饭,一家户主一看派到他家吃饭的人是演黄世仁的演员,就大骂他是坏蛋,不让他吃饭。村长跟户主解释,说这是演戏,这家户主说:我一看黄世仁就有气,演戏也不行。村长只好说,那咱换换吧,“喜儿”来你家吃饭,让“黄世仁”去我家吃饭,这才了结了这事。

  

当时,武安县联合剧团吸收了许多平调落子名艺人入团,演职员达四十多人。剧团集训、整顿,学习排演新戏《血泪仇》《刘胡兰》等,多次到前线慰问或在解放区巡回演出。

  

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平调落子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文艺团体组织建设加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类文艺团体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从弱到强,到20世纪50年代,邯郸地区内就有二百多个平调落子业余剧团在演出,演职员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蔚然成风,都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人”“文艺兵”。

  

1955年5月,河北省政府将平调落子列为重点剧种,将邯郸专区团列为省重点剧团,予以扶植,并派出专家工作组进行指导。工作组成员与艺人们结合起来,对平调落子传统期目及其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进行挖掘整理,记录和出版了许多剧本、音乐唱腔等珍贵资料。

  

这个时期,平调落子艺术创作异彩纷呈,精品佳作硕果累累,继1954年第一次参加全省观摩演出大会,一举荣获20多个大奖项后,1959年省工作组于雁军创作的现代戏《高山流水》排演成功,进省汇演,反响强烈,荣获多个奖项。李魁元、武鸿风、魏洪昌、韩小芝、秦尚德、卜锡林、秦崇德等著名平调落子艺术家的经典唱段,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专区剧团几次进京,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及长安大剧院演出,还几次到北戴河为中央首长演出。

  

1959年9月22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邯郸时,观看了落子剧《端花》之后说:“好!打破了清规戒律,是一台好戏。”“可以叫孩子们到北京,参加今年的国庆献礼,庆祝建国10周年。”

  

庆祝建国10周年时,邯郸平调落子剧团赴北京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胡耀邦、郭沫若等领导人看后十分喜欢。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均作了整版报道。此后,该剧被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为电影《蓓蕾初开》,在全国放映。

  

二次春天。20世纪60年代末,业余剧团大多数被解散,县、地级专业团虽然保留着,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造反”“批判”上,丢失、毁掉了一批珍贵的文字资料、录音唱盘和图像资料,损毁了大量的服装道具。和其他文艺团体一样,平调落子也只准演《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和少量现代戏,禁演传统戏。

  

艰难之中,专区团排演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一次把芭蕾舞搬上了平调落子舞台,颇受观众欢迎;改编的平调剧《红色娘子军》也轰动一时,观众半夜起来冒雨排队买票,一时间一票难求、盛况空前,此剧1972年参加了省样板戏汇演,受到高度评价和赞扬,被中央电视台录像播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平调落子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传统剧目恢复演出,风行一时,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到1982年,邯郸地区有专业平调、落子剧团四个,业余剧团八十多个。这时期,《雄关红哨》《胡服骑射》《金风上山》《相亲记》《借慰》和《卖妙郎》等剧目频频在省汇演中得奖、被省台录制。1979年《春草闯堂》再次进京,后又到北戴河为中央首长演出,受到首长和专家的接见、赞誉,标志着武安平调落子在全国文化艺术界的声誉又一次达到高峰。

  

传承发扬。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专业剧团演职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个县两个剧种的艺苑奇葩,重新绽放花蕾,誉满河北及周边大地。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将武安平调落子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杜银芳、陈淮山、王新荣等。本着“抢救、继承、创新、发展”的宗旨,武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平调落子的传承与保护,相继成立了非遗保护组织,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挖掘、整理、出版了许多武安平调落子资料,其中武安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武安平调落子剧本选》收入剧本200多个,300万字。激励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品质,根据时代发展,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大胆创新,创作出适应时代的精品。

  

发展虽有困难,但希望仍在眼前。邯郸、武安平调落子剧团近年新编排的《黄粱梦》《武安人》《英嫂》《大喇叭》等剧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批年轻演员逐渐成长起来,承担起复兴传扬平调落子这一独特剧种的重任。老艺术家李魁元发挥余热,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呼吁保护传承平调落子艺术,个人成立了工作室,出版了传记。老艺术家杜银芳、李爱华夫妇,多方扶持培养青年演员扶持,并自费编辑出版了个人从艺传记以及其父杜更会的演出剧本选,为传承他们毕生追求的艺术做着实实在在的工作。

  

其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王新荣一直活跃在继承和发展平调落子艺术的舞台上。

  

王新荣从事戏剧工作40多年,系原武安市文化馆馆长、武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现任武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协会会员。自小完成学业后,进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主工青衣、花旦,擅演大家闺秀。在老艺术家李秀奇(艺名小钢炮)、黄太的(艺名水仙花)的精心指导下,进步很快。1979年主演武安落子《端花》,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同年10月,有幸成为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李魁元的入室弟子。在李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练就了唱、念、做、打等扎实的基本功,在舞台上成功地表演了《三进帐》《打金枝》《借髢髢》等经典剧目,录制了《王新荣平调落子专辑》。

  

1981年,王新荣主演的戏曲小品《借钱》,代表邯郸地区参加河北省汇演,一举成名,成为文艺界一颗闪亮的明星。

  

1984年,她凭借优秀的表演才华进入武安市文化馆,编入被《人民日报》誉为“太行山上的乌兰牧骑”的武安市文化馆文艺演出队,常年下乡演出,在群众中有着广泛影响。

  

2001年,她主演的落子戏《送闺女》,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角逐,一举夺得金奖。

  

2007年,她和武安平调落子传承人杜银芳老师合作表演的落子小戏《二嘎旦还乡》,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比赛,获得本届最高奖——“群星大奖”,她本人获得“表演艺术奖”。此后,她个人还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审中荣获“群文之星”称号。

  

王新荣任武安市文化馆馆长和武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期间,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上,遍访武安平调落子民间老艺人,抢救整理了许多武安平调落子的相关资料,建议恢复了许多传统剧目;文化馆还成立了平调、落子传习所,王新荣亲自执教,常年免费培训新人;多次举办平调落子大奖赛,组织开展平调落子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对武安平调落子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武安注重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将戏曲文化列入六大文化之一,通过多种渠道向外推荐这张文化名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活水乡楼上村打造戏曲小镇,建成了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和平调落子传习所,以“山居戏乡”的品牌招徕游客“上山观景、下山听戏、夜住民宿”,成为武安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结语 

  

平调落子必须是和武安二字联系在一起的。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人的创造,是武安人的钟爱,是武安这块土地独有的艺术、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也是武安人走出武安、勇闯天下的印记。历史上,武安人行商关外,自成一派,同时他们还把家乡的落子戏带到了当地,时时演出,以慰思乡之情,也成为武安人与当地人交流沟通的桥梁。久而久之,还融合当地艺术,形成了新的艺术种类。

  

武安平调落子是属于武安人的乡音,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艺术的魅力在于鲜活,在于契合人心、滋养灵魂,而艺术的传承在于不忘初心、不断创新,只有在不同时代截然不同的生活现实里翻滚煎熬,在新老观众与时俱进的挑剔眼光里磨炼锻造,才能得以实现,远可遥望星辰,近及身边风景。在我国提倡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今天,平调落子进入景区,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必然会丰富旅游内涵,增加旅游的魅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武安地方文化开辟新的窗口和境界。

  

愿武安平调落子留存珍贵,激活潜质,推陈出新,薪火重燃。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