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没有大平原,却将山水牌打得锃亮,人文牌亦是无与伦比。
曾经大多访过的绍兴、宁波、嘉兴、乌镇、南浔、木渎、西溪、横店、千岛湖等等,一个个名字透着水气灵气、故事情节、历史渊源。看新火车时刻表上的上海至嘉兴、桐乡、杭州、富阳、桐庐、千岛湖、黄山、婺源、景德镇,琳琅满目,任何一处停下来都是美丽的地方。
想起杭州,就仿佛是想到一座散发着神奇香味,类似一个绣球花的城市。她的风景如同绣球花上密集的花瓣,数不过来;她是一个到访十趟也游览不够的地方。南山路、北山街、园林、故居、山庄、书院、博物馆,应接不暇。
灯盏似的玉兰花、袅袅娜娜的美人梅、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夺目的山桃花、浓郁的山茶花、明亮的油菜花、茂盛的羽衣甘蓝穿插在绿丝绦中间。红白粉紫,一幅彩色地图令你眼花缭乱。扑面的清香、浓香、阳光、草坪,绚丽地召唤人们的亲近。
访过被称为“副西湖”的西溪之后,我将杭州十景中的龙井问茶做为顺延。想着避开人流高峰,选择不是周末休息日的中午时间。怎料还是在断桥至灵隐寺的那段路堵了半个小时。晕得我曾动摇念头下车改去植物园赏花。
按照我去年偶缘结识的龙井村茶农朋友指引的路线,在终点站下了公交车。跟着几个同访龙井茶的游人前行。一路山势高低回旋,时有骑着赛车的驴友结伴爬行、下冲。峰回路转,两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民居敞开大门迎接来宾。家家都是茶商、民宿、饭店,路边门前的玉兰花、红豆树欣喜在阳光下。一口老井坐落在一块整洁的空地上,井口的沟沟条条记忆着岁月痕迹。我边走边赏边寻着门牌,找我要访的茶友。
穿过村子走了一段路,观茶山还远,想着这样高高低低的无止境,返程肯定耗力。我问身边游人,并看路标才恍然,这是翁家山,另一个产茶村。游人告诉我,龙井村的茶树多。想起刚才车子路过的前一站是龙井村。步行过去,身旁的郁郁葱葱令脚步更加轻快。
刻着“龙井村”的石牌坊村口,宝马奥迪类进进出出,将村子衬起热闹,路上人来人往。很快,菜农朋友在微信里发的他家的照片实景入我视线,刚踏上台阶,茶农夫妻俩一眼认出我来。入座寒喧,即端来一杯龙井茶及水果,边说着:今年天气冷,得3 月25号以后新茶才能采。
他家三层小楼临街,大院平台摆放着鲜艳明亮的花花绿绿北方不易养的植物,对面一大片高耸入云的青竹屏障。我欣喜道:真是物美景美的好地方。又问传说中的御茶十八棵在哪里。茶农姐说要带我亲去。我言不劳烦。她又向我介绍:看过御茶,顺路可赏九溪十八涧。哦,美景汇萃。杭州十景刚转够,新十景、新新十景、还有没能入选的好多风景排着队呢。
村落紧临茶山,木石栏杆、青瓦披檐、山石墙、石板路,居民院楼如山间别墅,或古典或新派坐落在茶园中间。美观实用的经济作物围绕左右,一派物阜民丰的景象。
刻着“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西湖龙井茶--龙井村的青石碑立在满坡葱绿待摘的茶园入口。沿着供游客观赏的步道拾阶而上,没几步就已气喘嘘嘘,停下脚步,仰望山顶,只想到采茶人的辛劳。
被郁达夫描述的“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清末学者俞樾妙语“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是指我那天走过的杭州新十景中的“九溪烟树”。 这条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的溪流穿插浅漫在高低不平的,就地取材用原生态石块铺就的路径上,汇入路边的山涧中。溪水清澈见底,似可掬口。这时,脚步自然放慢,脚底似被按摩放松。
放慢步,缓下心,悠悠领略山崖烟岚、绿树溪声 、琴音鸟鸣,偶有民居映入眼帘。羡此地居民绝俗,亦如龙井茶一样每日得山泉雨露之灵气。不觉已穿越青山翠谷七公里。
这么多景致一天只能赏一两个,什么时候能够普及啊。况且还计划过几天重复龙井问茶、九溪漫步。最好再顾及同一条线上的满陇桂雨。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王边溪谷美术馆

王边溪谷艺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