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邯郸

一碗甜炒面

时间:2022-09-25 06:34:30  来源:红楼梦外  作者: 冯水义  浏览: 分享:

 

 

 

一碗甜炒面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一家

 

一碗甜炒面

 

冯水义

 

我家有两件传家宝,一个是有一道细细的裂痕的光绪年间出品的青花瓷碗,这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在我家吃甜炒面用过的碗;一个是磁州窑出品的用来盛甜炒面的瓮。这个瓮盛过杨秀峰主席吃过的甜炒面。这两样物件招待过老百姓爱戴的杨主席,所以就有了珍藏的价值……。

 

我们家乡有两种炒面,一种是玉米炒熟后磨的面,叫香炒面。因为是纯粮食做的比较珍贵;一种是软柿子拌谷糠,炕干后磨的面,叫甜炒面。因为只是用小米的壳和不能当饭吃的软柿子做的。存放在瓮或缸里压瓷实,存放时间长,只是渡荒年临时充饥用的简易食品。两种炒面都是家乡的特色食物。食用时从瓮里挖半碗,加开水用筷子搅成面絮,就是一碗简易的“饭”。

 

“抗战学院”曾经占用过涉县西辽城村的一个院子,我家是西辽城村的。边区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曾兼任“抗战学院”院长。我爹哪一代人对杨主席并不陌生,村干部们不只是见面,还经常地听杨主席授课和演讲,孩子们甚至错认为这个瘦高个子,戴眼镜,一年四季都戴军帽子的人就是我们村里的人!

 

1943年夏收刚刚结束,人们就忙着收晒麦子,把颗粒饱满的金黄色麦粒优先交了公粮,剩下的才是我们自己吃的。不过这年夏天雨量过于充沛,雷霆暴雨不停地光顾打麦场,杨主席和抗战学院的百余名学生,白天帮助老百姓收麦,夜里补课。我家建在村庄的高处,因为地势开阔且较为平正,村里人便把我家大门外作为打麦场,呼为上场。上是地势高的意思。这样一来,杨秀峰主席的身影就在我们家大门外经常出现,太阳直射时杨主席戴过我家的遮阳草帽,暴风雨中用过我家的雨伞,我们还经常把水烧开放在大门外供打场人喝。

 

有一次收场后,逛风暴雨后继之以滂沱大雨,没戴雨具的杨主席不忍心把雨伞带走,我们再三劝让也无济于事。他知道他戴走了会影响我们使用。为了避雨,和我家并排的二、三十家的左邻右舍,门洞里都有抗战学院的学生在避雨,杨主席正好在我家的大门洞里。他们早起赶收麦,和我们一起顶着星辰下地,麦子上场后又要和暴风雨抢阳光抢晾晒抢脱粒抢入粮仓。午饭时间早过了,我们都还饿着肚子,人多,煮饭吃好像不可能,没那么多米面也没那么大的锅,我爹和我娘就把我家存放的甜炒面的瓮抬到门洞里,凡能用来盛炒面的物件都用来代替碗。吃前我娘凭着她说话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当然也免不了卖弄,告诉大家甜炒面的制作过程:柿子放软,和米糠掺和在一起,用三个手指头一捏便捏成了菱形形状,在太阳底下晒干,在摊在火炕上烘干烘熟,然后再磨成面粉……现在盛在碗里掺上水,用筷子搅和成絮块,就可以吃,而且吃起来味道特别甜。

 

一碗甜炒面

 

我家保存完好的装甜炒面的瓮

 

 

我娘主讲,我爹在旁边配合着做示范。杨主席他们先是拒绝,但是看到每人碗里的炒面都掺进了水,若不吃,也不好再回收起来,就浪费了。只好同意他们每人吃那么一碗炒面充饥。实在说来,麦收,叫龙口夺食,是太行山里最劳累人的活,学员们真的是太饿了。不过吃是吃,吃前必须自掏腰包,先付钱再吃饭,不然的话,我们可别想把炒面送到每个人的嘴里去。按照当时的一顿饭计价,杨主席掐指算了,应该是五十五元冀南票子,掏尽衣袋尚欠五块,我们喊破嗓子声明不收钱,也不管用。

 

我爹后来回忆那天的情形,他告诉我,当天黄昏,我们刚刚吃过晚饭,有两个身影来到我家里,我们一看,原来是杨主席和他的一个学生,他们是来送饭钱的,五块二角三分补足了炒面的五十五元钱。这些钱我爹说,再买一瓮子炒面还用不完。

 

1943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杨秀峰主席和我们村民在一起的故事仍然在民间传唱着,像杨主席往病人家挑水,给孤寡老人送救济粮和钱,为村民开办夜校扫盲,让斗大字不识半升的老百姓也会读报写信,故事太多了,廉洁的政府廉洁的人,他们永远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2022年9月22日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