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邯郸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时间:2023-10-26 10:21:51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卫庆前 韩 立  浏览: 分享: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卫庆前  韩 立

 

在抗战的最艰难时期,一马平川的冀南大地上,中共冀南一地委(辖大名、魏县、漳河元城成安、临漳6县)曾经出版过一份油印报纸《黎明报》。它像广袤大地黑暗中的一缕曙光,给平原根据地的抗战军民以极大地鼓舞。然而,由于战争环境的残酷,烽火岁月的动荡,如今很少能见到有关于它的记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近80周年,各个档案馆、资料馆也见不到它的身影,它曾一度被尘封于历史的烟雾里。

 

它,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它,又究竟长什么模样呢?

 

一、黑云密布中的抗战曙光

 

1942年,抗战进入艰苦阶段。毛泽东主席指出:“即接近胜利,但又极端困难,也就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的情况。”他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发出号召:“咬紧牙关,度过今后艰苦的二年” 。《黎明报》就是在这极为艰苦的岁月中,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诞生的。

 

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取得胜利以后,日寇对我华北抗日根据地恨得咬牙切齿,欲彻底铲除以解后患。从1942年春开始,日军集结兵力轮番对冀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1942年4月10日,盘踞平汉铁路东的日军,采用所谓“篦梳战术”对冀南的南宫、冀县、威县、清河一带进行大扫荡,企图将冀南区党委等首脑机关驱至运河西岸,加以歼灭。4月29日,敌人又用所谓“铁壁合围战术,向滏阳河两岸的我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进行“扫荡”。我冀南根据地被日军占领,一时碉堡林立,公路成网,沟墙纵横,日伪气焰极为嚣张,冀南大地顿时黑云密布。

 

由于环境的恶化,中共冀南区委机关报《冀南日报》被迫停刊。冀南区委及时作出决定——所属各地委各自办报。一地委的报纸定名为《黎明报》,并决定1942年10月出版。冀南区委调原在《冀南日报》工作的胡再白与和柯,冀南青年抗日救国总会的程光远创办报纸。胡再白任社长。又先后从部队调来董武奎担任刻写,3位红军时期入伍的贾日义、刘进财、岳永明担任报务员。为进一步充实编辑力量,又调来叶锋、田辛甫任编辑,冯丹林(后改名王敏之)做译电工作。还吸收房东申宗义学习译电,殷富田担任油印员。报社由初创的8个人增加到十几个人,队伍不断壮大。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1、程光远像(程苏提供)

 

二、在艰难困苦中办报

 

办报之始,困难重重。首先是缺乏经验。第一期稿件凑齐后,都不知道如何画版样。程光远与董武奎两人从上午研究到天黑,画出来的版样不像回事。程光远忽然灵机一动:画一张格子纸,一个格子一个字,按照字数多少划分版面。经过几次试验,版样总算画成功了。

 

再就是缺乏办报用的器材和设备。整个报社只有董武奎从部队带来的一块刻蜡纸的钢板,接收电讯的收发报机、油印机、蜡纸、油墨和纸张都没有,只得四处去借。贾日义、岳永明从原部队借来收发报机,又从军分区、青救会、妇救会等单位借来油印机和其它印刷器材,这才具备了办报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缺乏稿源。由于出版时间紧迫,还没有来得及建立通讯员队伍,稿源不足。报社人员只好一人身兼多职,出门是记者,回来是编辑。就这样,1942年10月15日,《黎明报》如期出版了。报纸为4开,计划3天出一期,正常情况下出4个版,有时也根据内容出2版或6版。报社同志白天出去采访,晚上回驻地写稿件。有时来不及写成稿件,就将采访来的消息直接刻写在蜡纸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专门负责油印的人,大家就轮流上手拿油滚印报纸。

 

1942年根据地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有的遭遇水涝,有的遭遇旱灾和蝗灾,当地军民生活极度困难。报社转移到东南温村时面临断炊,只得把剩下的几升谷子磨了,喝谷面糊糊。三天的粮食吃了5天。眼看连糊糊也喝不上了,幸好县政府送来一些黑豆饼和几升谷子,每人每天分一小块黑豆饼啃着吃,把谷子磨成面,掺着菜吃。

 

夏天又闹蝗虫,报社的同志到地里帮助群众捕蝗虫,将蝗虫装进布袋背回来。把蝗虫的头和翅膀去掉,洗一洗放进锅里炒,炒到红褐色时一碗一碗地吃。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大家情绪高昂,照样坚持办报。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2、1942年4月30日《抗战日报》报道冀南“反扫荡”

 

三、在敌人眼皮下办报

 

1942年,一分区的秋季战役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收编了一些地主武装和土匪队伍,抗日队伍得到壮大,一些小炮楼的伪军被置于我军的控制之下。

 

由于敌寇的扫荡频繁,报社随部队转移,报纸的出版重重困难。这年11月初,从敌人据点传出消息,要到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进行扫荡。报社随部队转移到河南省内黄县北部的张二庄(伪军炮楼所在地)。一分区政治部主任告诉程光远说:“这个炮楼为我军所控制,报社的同志可以到那里出报,”报社的部分同志便住到炮楼上继续办《黎明报》。炮楼里的伪军遵守我军的“约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报社一住就是十几天,内黄城里的日伪军扫荡路过这里,也没有发觉炮楼里住有黎明报社。

 

这年12月初,报社移驻申庄。一天得到内线情报,大名等据点的敌人要到报社住地一带扫荡,报社立即决定转移到东北方向的汤村。汤村是日军的所谓“爱护村”,村长欢迎报社前去。从申庄到汤村,中间有五、六里地的漳河泛滥区。正值严冬,漳河水面结了一层厚薄不等的冰。报社同志们把电台和印刷器材顶在头上过河,将冰层踩破脚着地往前走,越走水越深,由膝及腰;快到对岸时,河水竟没了脖子。上岸后风一吹,衣服结了一层冰,硬邦邦地不能打弯,走起路来嘎吱嘎吱响,成了“冰凌人”。好不容易到了房东家里,房东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立马抱来秫秸让大家烤火,才缓过劲来。报务员把收发报机安装好,架好天线与延安新华通讯社取得联系,又开始了工作。

 

离汤村不远是日伪军驻扎的申村,鬼子出操的口号声报社都听得很清楚。透过墙缝,还能看见鬼子在麦苗地里用机枪打大雁。但是敌人万万没想到,在他们的鼻子底下竟有一份抗日报纸出版。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3、《黎明报》第133期

 

四、“五.二六”胜利突破重围

 

1943年初,程光远任总编,报社经历了“五.二六”大“扫荡”。

 

这年,报社转移到漳河南部的李庄。李庄所在地属于游击区,但是当地群众拥护八路军,把所有的走汽车、马车的大车道都挖成了交通沟,便于抗日军民活动。报社的同志们白天分散到群众当中,或采访、或帮助生产劳动,有时到村外的坟地或交通沟里,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围村。

 

进入5月以后,敌人的扫荡开始频繁起来,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到了下旬,敌人要扫荡的情报从四面八方传来。26日的头一天,报社领导程光远和李平之研究分析敌情:按照以往规律,敌人集结兵力后就要很快出动。于是决定当天晚上停止办公,收拾好所有家当,后半夜2点吃饭,3点出发,向根据地边远地带转移。

 

这支10来人的队伍一口气走了十几里地,黎明前经过一个道沟沟沿时,突然与伪军相遇。一个放哨的伪军喝问“干什么的?”程光远急中生智回答“老百姓”。伪军又喊“过来!过来!”程光远不理会并向身后的人小声说:“不理他,冲过去!”大家不顾一切地跳下道沟,从距敌人10多步的地方过了沟。当大家离开道沟100多米时,东方已微微发亮,回头一看,原来是100多名伪军趴伏着,可能是等候命令。

 

大家又走了五、六里路,天已大亮。忽然看到一股行进的敌人约五、六百人,还有骑马的指挥官,相距约200多米。程光远嘱咐大家说:“走慢点,不要停,要沉着。他走他的,咱走咱的。敌人见这个十几人的队伍并不慌张,猜想可能是逃难的老百姓,就自顾自地执行任务去了。逃过了这个封锁线,大家才松了口气。

 

就在这次“5.26大扫荡中,一分区专员解蕴山、组织部长杨洪涛等牺牲,数人被俘。报社转移到魏县的东南温村、大名的小韩庄,继续办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黎明报社转移行程达数百里,先后驻扎河南河北交界的漳河县、内黄县、魏县和大名县10多个村庄,在人民群众的保护下,始终未被敌人发现破坏。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4、程光远(前排左一)与冀南日报战友合影

 

背负使命走向新的战场

 

《黎明报》4开大小,正常情况下每3天出一期,出4个版,有时出2个版或6个版。一版是要闻版,二版是地方新闻,三版是国际国内时事新闻,四版是副刊。版面虽然不大,一方面经常传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的胜利,宣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和国统区人民发对日伪军、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事迹,宣传漳河两岸我军民的胜利。它还经常转载新华社播发的《半月国际评述》,刊发本报的时事评论,使读者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大事。另一方面经常用大量篇幅介绍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生产度荒的情况和经验。在严重的灾荒年,一些地主把多年的佃户辞退,租给他们的亲属或亲近的人耕种,造成广大佃户生活无着。在抗日政府的领导下,广大佃农与地主展开“夺佃”与“反夺佃”、实行“永佃权”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黎明报》也作了跟进报道。

 

作者几经周折,联系到《黎明报》原总编程光远的女儿苏。她父亲1984年因病去世,母亲李瑛精心保存了父亲的遗存,母亲去世前又转交给她。如今年届古稀的苏,也十分珍惜这些革命传家宝。作者在她家见到仅存的几期《黎明报》,不仅看到他们刻写和印刷功底,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领略老一辈报人的初心使命。

 

其中一期《黎明报》是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八月一日出版,纸张是浅黄的粉连纸(粉连纸是机制纸,来源于国统区或敌占区),用黑色油墨单面印刷。报头3个字为手写体,两篇文章的标题为黑体字,一个横式、一个竖式,搭配得当;文章内容是方方正正的小楷字,公整清新,没有任何涂改;整个版面布局,令人爽心悦目。据介绍,《黎明报》还有套色(红套黑、红套绿)印刷,即文字和标题分别刻板,用黑色或绿色油墨印好后再套印红色油墨印标题,互不重叠。你能想到吗?这就是平时啃糠窝头、嚼野菜,白天躲敌情、作采访,夜间在油灯下完成的报纸。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5、程光远手稿《回忆点滴》

 

平原抗战的曙光   ——记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

 6、程光远回忆文章《黎明前的黎明报》

 

在近两年的办报中,《黎明报》牢牢把握宣传方针,一是反对希特勒及轴心国德、意、日法西斯集团,支持以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阵营;二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宣传敌后和大后方广大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雄事迹;三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四是宣传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重点是冀南一分区军民团结抗日、互助生产和战胜自然灾害取得的胜利;五是宣传根据地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减租减息等各种斗争。

 

1943年下半年开始,日伪据点不断被八路军拔除,冀南根据地日益扩大,一、三分区基本联成一片。两个分区的专员公署1944年8月合并。8月4日,《黎明报》出版最后一期,完成了历史使命,与三专署《人山报》合并,开始了新的征程。

 

《黎明报》创刊不到22个月,共出版134期,但它像耀眼的曙光,照亮了冀南大地。它告诉人们: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鼓舞着抗战军民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勇往直前!

 

注:程光远,1914年9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程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入党。

1942年10月15日,调任中共冀南一分区委机关报《黎明报》编辑、总编辑。1944年8月,《黎明报》与冀南三分区《人山报》合并,调任《人山报》总编、代理社长。1945年9月,《人山报》并入《冀南日报》,任办公室主任、经理部部长、编辑部部长。1948年,主持《冀南日报》编辑工作。1949年8月,《冀南日报》与《冀中导报》、《冀东日报》合并,成立《河北日报》,任编辑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编委、特派记者;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沈阳分社副社长;新华社青海分社社长;代理《青海日报》总编。1963年,当选省委委员;同年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青海日报》总编。

1984年3月因病去世。享年69岁。

 

本文参考了程光远手稿《回忆点滴》、《黎明前的黎明报》,采访了程光远的女儿陈苏。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500块钱玩3天,山西这座低调的千年古都,网友0差评,到了最佳旅游季节
500块钱玩3天,山西这座
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市,历史悠久风水极佳,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
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
中国第一个皇家打造的石窟,奢华无比造像达51000多尊,游客却不多
中国第一个皇家打造的
解密一二九师《战场报》
解密一二九师《战场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