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特别策划】滏阳河上古(闸)桥之六—— 雄姿靓影普济桥

时间:2019-06-29 09:55:29  来源:邯郸新闻网  作者:  浏览: 分享:

  

图为现存的古石碑(局部)

 

初夏,一个烈日炎炎的正午,我们赶到横跨在冀南新区马头镇的粮市街和桥东街之间的滏阳普济桥,下车就被河东岸桥东村村口砖罩里的两块石碑吸引——虽然碑上刻字因风化不能连续读下来,但是仔细辨别,其中相当一部分字还能看清,断断续续间也能看出记述大桥的一些内容,特别是石碑落款时间“咸丰五年”很好辨认。

 

 

史载,普济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但历代重修重建都已无从考据。大桥全部由青石砌筑,桥长30米,宽7米,有3个主拱2个小拱,2个小拱夹在3个主拱之间,远远看去像一排大小错落的窑洞。拱券上雕有简单的纹饰,两边桥栏外侧分别雕有汲水兽,中间石券的桥栏上刻有“普济桥”三个楷书大字。桥面两侧各有14块石板栏杆和15根青石望柱,青石望柱上雕有仙桃、六棱球、石鼓等青石雕刻。现在,由于风化和人为破坏,望柱上的青石雕刻都已面目全非,栏板已部分损毁;青石桥面也早被水泥路面所覆盖,难觅踪影。但站在桥北不远处的河道沿岸观看,它固有的磅礴气势,依然能让人想象到当年普济桥的雄姿靓影。

桥栏已有部分损坏

 

历史上,滏阳河曾是江北水运的“黄金水道”,是邯郸最重要的水运航线。19767月在磁县南开河村东的漳滏汇流故道附近,发掘出六艘木船,根据船上的瓷器、货币“大元通宝”及船板铭文分析,船沉没在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以后,证实在元朝漳滏合流的河上就有船运。据《磁县县志》记载: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曾征民役、疏河道,以通舟楫。至民国年间,滏阳河水运仍占重要地位,民国《磁县志》载:“滏阳河为我县唯一之水路,河广水稳,航运便经邯郸、永年下达天津。彭城瓷器与西佐、峰峰之煤,赖以输出者为数不少,而杂货等逆流而上者也多,故马头镇沿河两岸厂店林立,商业发达,每届航期,帆樯如林。”

券孔及汲水兽

 

马头镇原名琉璃镇,属古磁州,滏阳河自南向北穿镇而过,通航期间,终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天天有集,日日有市”,是当时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冀南重要的水陆大码头,“马头”地名就是由“码头”演变而来。如今,清澈的滏阳河水依然轻轻地穿镇而过,而如林的帆樯、繁忙的码头和通商的繁华景象,虽已随历史云烟飘散,但普济桥却成为马头镇当年繁华通商史的重要见证者。

 

 

关于普济桥的来历,据传是明朝崇祯年间,居住在滏阳河西岸的下湾村商人刘德衡因漕运致富,为了积德行善,回馈乡里,捐资修建了此桥。取名“普济”,意为“普渡众生、济世为怀”。当地百姓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河西下湾村有一个大户人家,为了迎娶河东岸从小指腹为婚的新娘子,花费巨资修建了此桥。

 

普济桥东岸的这一大一小两通古石碑,其中“万古流芳”的大石碑是功德碑;小石碑碑文记载,此地原来立有“创桥碑”。创桥碑上记载此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在桥基础建成以后,因为闯王李自成战乱波及此地而停工,直到清乾隆年间,镇上的人才重新修建完成了此桥。这段记载也许可以把以上两种传说联系起来——富商刘德衡修建了桥基,娶亲的大户人家完成了桥面。小石碑还记载,“创桥碑”在清朝道光年间被车撞倒了,这一倒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后,村民们为了铭记当年的建桥功德,立了这块小碑。小碑只是抄录了创桥碑的原文大意,对其中“通商利济”的颂扬、“出资出力”的功德进行了省略。2011年,普济桥被邯郸市人民政府评为“邯郸市第一批历史建筑”。记载普济桥的这两块石碑,也就被当地村民专门“请进”了砖砌而成的碑罩里,重点保护了起来。

 

马头放河灯是邯郸著名的年俗之一,早在唐代就开始了。每逢正月十五,马头一带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悬挂彩灯,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沿滏阳河两岸放河灯,祈求平安吉祥。放河灯的表演就是以普济桥为中心进行的。自20066月马头镇滏阳河灯入选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民间习俗更是倍受关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五里八乡的人们就会早早赶到这里,或观看或参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历经300多年风雨的洗礼,普济桥依然挺立,风韵犹存。因为此桥依旧是桥东街出行的交通要道,所以现在每天仍旧人来人往,车辆如梭。古老的石桥,用它的坚韧和坚实一如既往地为当地村民提供着交通便利,也在默默见证着滏阳河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在两通石碑的旁边,“建设美丽桥东”的墙体标语赫然醒目,相信,曾经美丽的普济桥定会迎来重生,再绽新姿。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