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邺城历史故事

时间:2019-11-03 11:49:47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侯廷生  浏览: 分享:

 

五、文坛佳咏   邺下才情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很快废除汉献帝为山阳公,自己登上了皇帝之位,国号魏,改建安二十五年为黄初元年,他就是魏文帝。

 

曹丕是曹操的长子,自幼跟着父亲颠沛流离。由于当时天下纷战不已,因此他5岁时就被曹操教以骑马射箭,到8岁时候,就已经弯弓娴熟,纵马如飞了。从此他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而他也“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有了一身武艺。建安十年,曹操攻占邺城后,他已17岁,开始有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在邺城骑上了燕代献上的良马,持着泼貊贡来的良弓,在阳光明媚风暖草绿的春天里与宗族兄弟们驰骋于邺西,他左右开弓,竟能一天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自称“驰平原,赴丰草,耍狡兽,截轻禽,弓不虚弯,所中必洞。”他酷爱打猎,曹操攻打上党袁绍外甥高干时,留他守护邺城,他仍然“出围猎,变易服乘,志在驰逐。”为此,被曹操留下来监督他的崔琰劝他“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内鉴近戒(捐袁绍之子故事),外扬远节”,作为储贰要“以身为宝”,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鹜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实在值得担心,要他接受“袁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所以才“拥德百万,跨有河朔,无容足也”的教训。从此曹不才有所收敛。

曹操被封为魏国公时,还没有确立太子,临菑侯曹植有才,也是曹操很喜欢的一个人选。因此曹操一直犹豫不决。后来曹操以密函下令在臣将中征求意见。唯独崔琰所上书函不封口,他说:“春秋之义立子为长,如之五官中郎将(指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崔琰是曹植的岳父,却主张立曹丕。曹操问贾诩,贾诩却不回答,只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曹操问他怎么啦,他说适有所思,“思袁绍、刘表也。”曹操恍然大悟,于是定立长子丕为太子,时在21710月。袁绍刘表皆因立爱不立长,引起族内纷争,前车之鉴,这不能不使曹操速下决心。

曹丕建魏后,留在许昌和洛阳的时候多了,对生活十年多的邺城来得少了,他以谯、许、洛、邺、长安为五都,固然提高了邺城的政治地位,但对邺城的建设却鲜有建树,特別是他做了皇帝后,开始宠爱起妃子郭氏,后来立为皇后,而对在邺城时一见倾心的甄氏渐渐疏远,最后听从郭氏的谗言,令甄氏留在邺城不许进京随侍,他自己从此也就疏远了邺城。然而,当年在邺城发生的那段往事,却并不因为曹丕的忘情而湮天……

建安十年(204),随着邺城的陷落,曹兵蜂拥而入,17岁的曹丕自不甘落后,他纵马持弓率几个亲信也冲了进去,寻见座高大的官邸,即破门而入,企图想捉获点什么在父亲面前表功,谁知却看见三个女人瑟瑟不安地蜷在一隅。这时,听见门外亲兵大叫:“公子,这是袁氏府上,明公有令,任何人不得妄入,快出来吧。”曹丕这才明白眼前那个面容憔悴却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是袁绍的妻子刘氏。刘氏见曹丕一身将服,忙把受到惊吓的两个年轻女子遮在身后,那少妇模样的蓬头垢面,将头伏在后一女子身上,瑟瑟不安,不敢抬头。曹不鼓足勇气,上前对刘氏说道:“夫人,不要害怕。”随后命令少妇抬起头来。这一看不要紧,曹丕一下子为她非凡的美貌所倾倒。这正是甄氏,袁绍二子袁熙的妻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后,甄氏留在邺城,被围后无法脱身。曹丕命甄氏洗去污垢,看到她美目流光彩照人,不禁心旌摇动,情有所衷,全身酥绵绵的。这时亲兵已扯住了曹丕的衣袖,催他快点离开,因为曹操执法甚严,违反命令就要严惩不贷。曹丕只得一步一顾退出袁府。只听刘氏大声说:“这下有救了。”甄氏及身旁的婢女也顿舒一口大气。曹丕回去在在父亲面前对甄氏大加赞赏,因是不知而入,曹操没有怪地,见他赞不绝口,知他心思,后来答应他迎娶甄氏。这年甄氏23岁。”

甄氏自幼持节识礼,被曹丕迎要后也十分受庞,但宠幸愈深,她愈显得不安,她对曹丕的妻妾中受到宠爱的常劝勉之,对受到冷落的常安慰。每次在一起吃饭时,她都劝曹丕广纳淑媛,以求后代繁盛。曹丕常常夸赞她贤惠。曹丕后来讨厌小妾任氏,要将其休逐,甄氏为她求情道:“任氏是乡党名族,德色双佳,我是赶不上的,为什么休她?”曹丕说:“她任性狷急,多次忤了我的意,所以要休她。"甄氏流泪劝道:“我一贯受到你的宠爱,别人听说你要休掉任氏,一定会说这是因为我的原因。我现在担心别人私下的讥讽,也有受专宠的罪名,万望你慎重。”

建安十六年(211)10月,曹操率军征关中,留曹丕守邺城。大军出发后不久传来曹操继室卞氏患病滞留在孟津的消息,甄氏远在邺城不能早晚看侯,非常担忧,因此昼夜啼哭。左右忙派人打探,回来后告诉她婆母已经好了,她不信,说:“夫人在家时,小病也常常病好长时间,这次有病能好得这么快?一定是你们安慰我的吧?”心里更加担心。后来接到夫人的来信说病已康复,这才露出笑容。第二年正月,大军返邺,甄氏前去看望卞夫人,见面后不禁悲喜交织,泪如雨下,左右侍从深为感动。下夫人见她如此,也不禁泪下湿襟,说道:“我确实的只生了场小病,十几天就好了,你真是个孝顺的媳妇呀」”建安二十一年(216)10月,曹军又一次出征,卞夫人、曹丕及甄氏所生的一男(后来的明帝)一女(后封为东乡公主)都一起出发,孩子们オ十岁左右,当时甄氏有病,留在邺城家中。这次出征将近一年,第二年九月才返邺。甄氏颜色丰盈满面春风地来迎接。卞夫人的左右都奇怪,问她:“夫人与爱子爱女离别这么长时间,相思之情自应恋恋,而你的脸色却这么精神,为什么呀?”甄氏笑而答道:“他们跟着老夫人,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人们都称赞甄氏贤明持礼。

延康元年(220年,因曹操去世,汉献帝改年号)正月,曹丕袭承魏王。6月曹丕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10月曹丕在洛阳称帝,从此甄氏开始失意。第二年(221)6月魏文帝听信郭氏谗言,竟下令将甄氏赐死。她终年40岁,葬于邺城。葬时“令被发蒙面,以糠塞口。”据说甄皇后临终前曾作《塘上行》阙: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悲苦,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从诗中可以看出,对于被弃,甄氏既无怨,也无怒,反而处处表达了对曹不的着顾与关怀,反映了她作为封建礼教受害者悲衰的一面。

甄氏死后,她所生的儿子曹睿到了洛阳,文帝命郭氏抚养。郭氏因自己没有儿子,也尽心抚养,非常疼爱,却没有立为太子的意思。一次,曹睿随文帝出猎,见子母鹿出,文帝射杀母鹿,让曹睿射子鹿,曹睿触景生情,满眼噙泪说:“陛下已杀其母,我不忍再伤其子。”说完痛哭失声。文帝猛有所感,怅然收弓,立太子之心遂决。曹睿即位后(是为明帝)多次追问母亲死亡的真正原因,郭太后矢口狡辩说:“她是你父亲杀死的,如何怨我?况且你做为儿子想追罪于你父亲,为了你的生母要杀掉抚养你多年的后母吗?

青龙三年(235),郭太后在忧惧中去世,甄氏的死因才真相大白。李夫人向明帝诉说了当年甄太后死后,没有进行大敛,而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悲惨情景,明帝不禁号啕大哭。于是他下令以此無罚死去的郭太后。第二年,明帝派太常寺卿甄霞为使,持节到邺城,将母亲的坟茔安鄰于昭阳陵(在今灵芝村)。甄氏惠而有色,生前也令曹丕的弟弟、陈思王曹植所爱慕。曹丕娶甄氏那年,曹植刚14岁,后来在邺城长期留守,对这位美丽的兄嫂十分倾心,也曾互赠诗笺。比曹植大10岁的甄氏,“并慕陈思王才调”,也很喜欢他的オ华。三台阁上,芳林园中,也曾留下他们的芳踪。由于曹丕立为太子,曹植政治上的失意,但他对甄氏的一往情深,却传为千古佳话。甄氏失宠及后来的慘死,刺伤了曹植的心,甄氏那美丽动人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曹植的脑海中萦绕。

 

黄初四年(223),曹植去洛阳拜见曹丕,曹丕拿出甄氏的遗物玉缕金带枕,曹植不禁睹物生情,泣泪如雨。对甄皇后的死,曹丕也有些悔,因此挽留曹植宴饮,席间,由太子代把玉缕金带枕赠给曹植。曹植乘车回到城外洛水旁客邸,手抚玉枕,万分想念甄后,神思恍惚,忽然见一女子飘然而至,自称:“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所用,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指曹丕,被封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所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令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说完,曹植睁开眼晴,却再也看不见甄氏,这才知道是有人托梦。曹植悲喜不能自胜,点亮红烛,挥笔写就千古名章《感甄赋》,后来魏明帝改为《洛神赋》。在诗中的甄氏: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星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鬓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球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据,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曹植自幼聪敏过人,十岁就读《诗》,一生文论及辞赋数十万言,深受曹操的宠爱。他年轻有为,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曾一度为曹操心中的太子人选,后因他“任性而行,不自凋励,饮酒不节,”不仅失去曹操的信任,也埋下了曹丕对他的忌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曹丕称帝,时曹植29岁,开始受到曹丕的迫害,拥护曹植的丁氏兄弟也被杀死。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始终不得志,太和六年(232),他在41岁时死去。

有人认为,《洛神赋》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其中隐寓着作者身不由己,好梦未圆的惆怅与愤怒。《洛神赋》不仅为曹植带来艺术美值的赞誉,而且为文坛留下了一段极有情的的文案,并给这位甄皇后的传奇性一生罩瑰上丽的色彩,南朝诗人谢灵运说过:“世间オ气十斗、植占八斗、我占一斗,自古及今其他人共占一斗”曹植的才名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这篇《洛神赋》。

邺城这座由曹操父子精心构筑的壮丽之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熏陶了无数善战驰勇的名将,还滋润了许多绚丽的文学之花,产生了文学史上璀璨瑰丽的建安诗歌。“三曹”“七子”都在这座古城里留下了动人的诗章。

“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采用乐府题,风格悲壮,思想积极,突出表现了对汉乐府的继承关系,他的文章则一变东汉以来的典雅繁缛,以“清峻通脱”著称。建安文学是“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既有个性又有感情的抒发性文学,而曹操的风格主张则深深影响着它的形成。他现存的二十多首诗歌,被称为“汉末实录”,“诗史”

曹操的诗歌多为四言诗,它的代表作,如《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促成了一度衰落的四言诗的复兴,对后来的嵇康、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他的五言诗《蒿里行》《苦寒行》、《都东西门行》等,都是诗歌史上的名作。此外,曹操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创一代文风。

在遍布宫苑的邺城,曹植与曹丕兄弟更是纵情咏歌,唱和应答。在他们的周围,有着王粲、阮瑀、刘桢、应埸、孔融、陈琳、徐干等人,后来被称作“建安七子”(另有孔融,早年为曹操所杀),此外,当时的其他人如邯郸淳、丁仪、丁广、繁钦、路粹、杨修等,也颇负文名,交游其中。

铜雀台下的铜爵园是曹氏父子经常举行宴游的地方。曹丕作了首《芙蓉池作》,诗曰:

朝游高台观,与宴垂池荫。

犬西奉甘醪,兽人就嘉禽。

齐唱发东舞,悲鸟集北林。

乐极哀情来,惆怅摧肝心。

 

曹植、王粲、阮瑀,刘桢、应踢等人则分别作了《公宴诗》以唱和,感谢曹丕的盛情设宴,令他们乘着“飞盖”夜览西园,在明月之下赏景赋诗的欢娱。

饮酒也是文人的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邺城游览时也曾追述“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可见酒宴的盛行。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是惹人情思。当然酒宴并不是仅仅作为邺城文人的交游内容,更多的酒宴是对武将谋臣征战的犒赏和激励,是曹氏政治军事活动的重要一面。

在邺城,这些文人的“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便仰天赋诗,”确实十分潇酒风流。而“斗鸡走马”也是他们的丰富有趣的游娱内容之一。曹植、应瑒等人的《斗鸡诗》就是这种生活的再现。这种源于民间的活动,在当时也是一种正常的娱乐,使得征战间的曹氏及其将领,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放松。由于环境的相对安定,文人们激情恣娛,朝夕游宴,诗酒唱和。他们的诗虽多是些“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甜宴”之作,正如曹植诗中所述“置酒高台上,亲交从我游”,然而也不乏建功立业的期望。

作为文才敏捷的文学家,曹丕还写了著名的文学论著(典上论》。曹植更是雅好憓慨,所著繁多。他的诗赋俱佳,其他文人也多有佳作流传于世。由于他们志同道合,都写了不少才气横溢的名篇佳句。从积极方面看,这些诗词歌赋大都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心声,如实倾吐了战乱相继、民生痛苦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收拾残局,一统天下的强烈愿望。由于三曹、七子的诗品继承了汉代诗赋的优良艺术传统,并吸取了民族精华,艺术上日臻完美,《文心雕龙》称及他们的诗歌时,论其共同特色是“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述怀指事,不求纤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的确,情怀慷慨,意气骏爽,直抒胸怀,语言明朗自然,是三曹七子的共同风貌,这种风貌后人也称为“建安风骨”。

邺城的宏伟和邺下文人集团的形成,成为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内容,后来晋朝人左思曾写下著名的《三都赋》,其中(魏都赋》描绘了曹魏时期的邺城的风貌。其后的文人墨客,游览邺城更是激荡情怀感慨万千。由于历史的变迁,邺城年久失修,城荒台颓,他们的诗大都语气怆然,一片悲情: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股。

(高适)

金风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合榭若平生。

原诗该处残缺一行。

西陵松柏冷,谁见绮罗情。

(王子安)

 

昔日分鼎地,今日望陵台。

一旦雄图画,千年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面回。

(沈云卿)

 

魏地当年铜雀台,黄花涤映棘丛开。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薛夫拙)

 

朝望西陵墓,夕望西陵墓。

望望不复归,月明又十五。

月明十五可奈何,更对空帏作歌舞。

铜雀昂然飞不去,当时美人发垂素。

我生不如陵上树,年年树根穿入土。

(沈云卿)

 

曹丕死后,儿子曹睿继位(魏明帝)。明帝死后,养子曹芳继位(齐王)。曹芳逊位于曹髦(文帝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高贵乡公)。曹髦死后,曹负即位(元帝)。他在位仅12年,就被司马氏夺了皇位,改封为陈留王,回到邺城居住,实际上是被软禁,那年(265)20岁。以后他在邺城这个曹氏宗族赖以起家的地方,与旧宮陈垣相守为厮地整整孤独了30多年,公元302年,死于邺城,被葬于邺城南彭城村,墓称魏元帝陵。曹氏自曹操父子以来开辟的事业,从此灰飞烟灭了。

正是

邺城宫殿已荒凉,依旧山川半夕阳。

故瓦凿成今日砚,待交世人写兴亡。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