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历史上只有两个“馆陶王”!三个“馆陶王”的记载是错误的!

时间:2020-07-22 14:07:45  来源:大运河时空  作者:文剑  浏览: 分享:

       馆陶在古代作为物产丰饶、人杰地灵的地方,向来为帝王所看重,所以也有了把馆陶作为封地赐给自己子女的传统,《大运河时空》也介绍过,从汉代到明朝,馆陶这片土地上先后封了4个“馆陶公主”、3个“馆陶王”,到目前获得这些封号的基本上介绍完了,只剩下一个晋代的“馆陶王”据说叫司马当的还没有,于是小编开始了这个人的考证之旅,试图尽快向大家展现。

明代的馆陶

 

       但经过多方搜集资料,发现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了,因为这个人应该是不存在的,是编辑我们县志书的前辈们的一个失误,把某个“馆陶王”给分成了两个“馆陶王”了。

民国版《馆陶县志》里有两行记载:

1、晋馆陶王当淴庄王之子封于此。

2、明弘治十六年封鲁庄王阳铸子常为馆陶王。

       而雍正版《馆陶县志》里则只有民国版县志里的第一个记载“晋馆陶王当淴庄王之子封于此”。

       这说明在民国时期重修馆陶县志的时候,编撰人员又进行了重新考证,重新查找到的资料中发现了某个记载,从而增添了内容,可能当时还挺兴奋:古人没发现,古代县志上没记载的事情被我发现并记载了。

       然而,这个考证是重复的,当、常涊应该是一个人,只是因为断句、印刷质量等原因给民国时期的编撰人员造成了误解。根据如下:

        1、“晋”字不仅仅是朝代,也有晋升的意思。

        2、都是“庄王之子”?怎么如此之巧,晋代和明代的庄王之子都往馆陶封,看来这个凡是称作“庄王”的都有把孩子往馆陶封的嗜好!

        3、百度晋代的庄王没有结果。但百度明代的鲁王则有:朱阳铸,明太祖四世孙,成化十二年(1476)袭封鲁王,在位四十八年,于嘉靖二年(1523)薨,谥庄王。

        所以切实存在的只有明代的鲁王朱阳铸,因为他死后谥庄王,称鲁庄王或者庄王也是对的。

并且百度的结果还有朱阳铸的第四子的名字叫朱当淴,被封为“馆陶宣思王”。

       4、当淴的繁体字为“當淴”,这两个字与“常涊”结构极为相似,古代印刷物的印刷质量不高,再加上年代久远,后人重修时把“當淴”看成“常涊”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了解了以上情况,雍正版、民国版的《馆陶县志》中的这一句:“晋馆陶王当庄王之子封于此”可以断句为:晋馆陶王,当淴,庄王之子,封于此。意思是晋升朱当为馆陶王,他是庄王的儿子,封地在馆陶。

       而不可以断句为:晋,馆陶王当淴,庄王之子,封于此。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晋庄王”,也没有“司马当淴”和“朱常涊”。只有明代的“鲁庄王”和“朱当淴”。

       现在由于民国版《馆陶县志》的失误导致了新版的《馆陶县志》以及一些老同志在叙述馆陶历史的时候都引用了“晋代馆陶王司马当淴”。希望在新的志书里把这一错误改正过来。

       正确的说法,馆陶是4个“馆陶公主”、2个“馆陶王”的封地,而不是3个馆陶王。这2个馆陶王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曹霖和明代的朱当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