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大商风华》连载15河南帮①

时间:2022-10-21 10:37:01  来源:神钲书院(公众号)  作者:安秋生 图片:江芳延  浏览: 分享:

 

河南帮①(《大商风华》连载15)

绸缎庄复原场景

 

河南帮·安秋生          

 

  

河南帮  河南贸易分绸布、山绸、药材三业。绸布以开封之贾三合,彰德之祥顺公为最有历史(约二百年)。祥顺公即伯延房姓创业起家之老号,同时在道口、怀庆、木栾店,俱有分号,极为发达。迨后挟其余资,贸易关外。并营业大河南北,声势之隆,一时无两。现今开封之四大德(德庆恒、德庆成、德庆兴、德茂恒),各占商界重要地位,推其原始,皆彰德祥顺公之产生物也。贾三合(罗义)资格虽老,规模不大,分号设郑州、卫辉,前曾一度倒闭,尚未完全复业。复和庆原出徐和发,河南繁盛市场,颇多占据,亦具有相当势力。和泰恒(庄晏)崛起于光绪末年,鼎盛之后,近显衰退。此外如德和恒(龙务)、王兴顺(柏林),民国以来,亦后先辉映于时,为西乡商人生色不少。山绸一名取丝绸,多在开封营业,鲁山蜜县之取丝绸,南阳镇平之八丝绸,俱派专人采办,运汴销售。近自潍县人造丝织品大兴后,此业兼售麻货,以假代真,致河南绸之销场,反形呆滞。纪元前家数颇多,均行彫谢。现存者,以德和亨(德和恒联号)为巨擘,药材以彰德之德和庆(伯延)、双和义(磁山)为最有名。营业亦佳,他处虽有,不甚显著。总计河南帮业绸布山绸者八十余家,约千余人,业药材者十余家,三百余人。

——1940年版《武安县志·实业志·县外商业》

 

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武安一直归属河南管辖,武安人经商,理应将中州大地列为首选。自明朝中叶以后,以开封为中心,众多的河南城市集镇一直是武安商帮竞相追逐的发财之地。在20世纪前半叶,河南全省差不多所有的城镇,都有武安人在开商号。

 

最老的商号贾三合

 

武安商业史讲到明代,必须提到的一个名字,是贾三合绸缎庄,它的经营地点是开封,直至20世纪40年代,贾三合的字号还刻在开封市东大街路北的一处建筑物上。该店始创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一直经营到 1944 年才告停业,前后达300余年,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代。前文已经讲过它在创业初期的状况,此处不再重复。

 

贾三合最兴旺的时期是在乾隆、嘉庆年间,那时他们的分号遍布宝丰、郑州、道口、周口、长垣等地,共达 10 余处之多。

 

贾三合绸缎庄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顽强生存300余年,当然有着自己的经营之道,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民国年间,贾三合进货主要是来自上海的布匹、杭州的丝绸,他们在上海宁波路常年住有庄客。庄客按照开封店开出的添货单购货,自己不能随意购买。因庄客常住上海滩,和那里的供货商经常联络建立了交情,成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紧俏的寅丰牌礼服呢一等品优先供应贾三合。开封恒裕同鞋店数十年里都是由贾三合供应礼服呢做鞋面,因此恒裕同的千层布底礼服呢鞋鞋底穿烂了,鞋面还是起明发亮不褪色、不起毛。贾三合经销的丝绸来自杭州美亚丝织厂的杭纺,并且订的是十三丝的优质杭纱,质量差的一概不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信誉。

 

贾三合治店有方,尤其在员工管理上,有着许多严明的规矩,东伙都按规矩办事。派任上海、杭州等地的庄客都是贾掌柜的直系亲属,他们精通业务,恪尽职守,待遇颇为优厚。店内的徒弟也是从老家武安招收,徒弟必须严守店规,若有违犯就开除回家,永不准再来学徒。一般小掌柜、店员、徒弟不准吸烟,不准喝酒,不准身上带钱,不准单人上街游玩,若需买鞋袜用品首先向掌柜请示,同意后方可从柜上支钱,安排两个人一同上街去买,余钱还要全部交柜,以杜绝贪污盗窃等不轨行为。

 

贾三合在经营上追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礼貌待客,和气生财,绝不允许发生与顾客争吵的行为,都是恭恭敬敬迎送顾客,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有一些往来密切的富人需要存款,对银行银号都不敢放心,但敢于把款存在贾三合。如民国初年封丘的边某、中牟的邢某,社旗的房某在店里存款都有数千元现洋,这增加了店里的流动资金,使之实力更加雄厚。

 

贾三合同样三年结算一次。咸丰三年(1853年)结算,总盈利达8万多两银子,纯利35800两。贾三合是三家组成,银股加人股共11股,每股分红3500两银子。每位掌柜顶一股人股,也分得3500两银子,收入非常可观。

 

自从贾三合发了皇家之财以后,住上海的庄客贾摸堂(老掌柜贾廷献的四弟)渐渐变得骄傲自满,为所欲为。他在上海滩结识了一些厂商小开,染上了恶习,常常逛妓院寻花问柳不说,还花费3000多元买回一个窑姐同居。此事把老掌柜贾廷献气得有了病,不到二年便撒手西归,贾摸堂也被贾三合按照店规开除回家,永不准干预贾三合生意往来。

 

进入民国,贾三合命运多舛。民国十一年(1922年)冯玉祥部进驻开封,冯军官兵缺少军服,穿的都是土布衣服,因此就地向商家派捐,对大的生意要特别捐,枪口威逼之下,贾三合也拿出了上千元钱。此时连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绸缎行情一年不如一年,货积如山,业务萧条,又加上农业歉收,人们连洋布也穿不起,即便是婚娶也很少有人来买绸缎,眼看着生意无法维持。这时,郑州豫丰纱厂与贾三合之分号元亨丰绸缎庄协商,由元亨丰包销该厂的棉纱,每包给二元手续费,于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元亨丰改为纱布号,专门包销豫丰纱厂的棉纱及纱布。开封贾三合也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贾三合纱布号,经销各地棉纱布匹,生意略见好转。不料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豫丰纱厂在日寇的枪炮声中迁往重庆,贾三合又一次痛失业务上的靠山,只好停止经销棉纱改为棉布批发商店。1940年贾三合分设在界首、漯河两地,同年八月从商丘敌占区偷偷往界首运送绸缎布匹,途经黄泛区太康境内时,遭到太康县土匪陈捷三抢劫,劫去货物约值4000多元现洋,从此贾三合元气大伤。而此时的经理贾廷怀在上海经常参与上海交易所拍卖,上海交易所乃是一个大赌场,贾廷怀一年之间便消耗了上万元钱,由此贾三合雪上加霜生意无法运转,遂于1944年10月宣告停业,连武安县老家的土地也变卖了用以偿还债务。这个自明朝末年开业,经历了310年风雨的老店终于落幕。

 

河南帮①(《大商风华》连载15)

开封马道街

 

 

最有实力的名店“四大德”

 

 

在古都开封,许多人逛商店爱逛马道街,外地人到开封也要到马道街转转,就像到北京要去王府井、到上海要去南京路一样,马道街是开封商业区的代表。史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下诏全国各省、县都要建立商务总会和分会,马道街地处开封市区中心,首先是大清银行进驻该街,继而开封商会、劝业商场相继在这里建立和开业,紧接着就是武安帮的德庆恒、德庆成、德茂恒、老德记等绸布庄从西大街迁来,隆重开业,闪亮登场。

 

德庆恒、德庆成、德茂恒这些“德”字头的商号,拥有一家共同的主人:武安伯延房家。房家是怎样变成腰缠万贯的巨贾的呢?清乾隆中期,房氏尚以半农半商为生,买卖经营主要是山货和日用杂货,家道虽称殷实,但算不上富商。到后来,房孝忠的两个儿子房三成、房五成长大成人,房五成读书上显得愚钝,于是“弃学习贾”,在经商上却显出天分。哥俩先是跟父祖一样用手推车贩卖布匹,往来于武安与彰德之间,几年后他们在彰德府打下了根基,在城内租了几间门面开张营业,取名“祥顺公”,主售绸缎布匹。祥顺公以诚实守信为宗旨,买卖日见兴隆,不长时间便在开封、郑州、周口等地衍生出不少分号。除了经营绸缎布匹之外,还兼营药材与山货。至清同治光绪年间,祥顺公已成为河南一省有名的大商号。在开封等地,一提“四大德”的名字,人们都会翘指称赞和羡慕不已。1949年2月,开封市对饱经战火摧残的绸布业进行调查,仍将德茂恒(伙友13人,经理程文卿)列为“上等商户”,对其评价为:该号开业到现在有八十年,根底厚,俗说生意十年平,赚赔无大关系。(注:开封市档案馆《开封市绸布业典型户调查报告》1949.2.12)

 

有了贾三合,又有了“四大德”,武安商人纷纷效仿,景从云集,前往开封一带经营绸布的日渐增多,他们聚众商议,像其他商帮一样,在开封城内建起了自己的会馆,亮出了武安帮的招牌。

(未完待续)

 

河南帮①(《大商风华》连载15)

 

作者简介 


安秋生,又名安隆,字季三,号神钲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副会长,邯郸市散文学会主席,神钲书院院长。有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传记等著作多种。研究武安商帮20年,著有《药鬼子记事》《武安商帮史话》《大商风华》等,曾受邀赴日本明治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和国内多地演讲。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