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邺城考古博物馆,不输青州,却小众到只有资深玩家前往!

时间:2025-03-17 09:37:19  来源:古里古气  作者:邯郸文化网  浏览: 分享:


        随着青州博物馆新馆在前几年重新开放,青州着实成了文博行业顶流,龙兴寺佛教窖藏也成了爱好者的纷纷打卡的顶级国宝。但如果,你想要真的好好了解一下北朝的佛造像,我极力推荐你参观河北邯郸的邺城考古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几乎就是为北吴庄佛像窖藏而搭建的。

        2012年春节期间,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郭区内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埋藏坑位于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北地的河滩内,是一个专门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规则方形土坑边长约3.3米、深1.5米左右。这16立方米的空间内,共出土了各类造像2895件(块),另有造像碎片3000余块。其中有题记的造像约 300 件,时代主要集中于东魏北齐时期,另有少量北魏和唐代造像。

        北吴庄造像成为了与青州造像相媲美的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在我看来,北吴庄的这批造像,更能代表北朝,尤其是北齐皇家造像的水准,毕竟它紧邻当时的北齐首都邺城,也更容易受到北齐皇室的影响。

下面,来好好欣赏一下邺城考古博物馆的那些绝美造像。










谭副造释迦像,北魏中后期,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我心目中的北吴庄No.1,它的正面为一佛二胁侍菩萨,四周还有飞天及供养菩萨,由于体量巨大,看上去已经十分震撼。 

        但当你将视线转到背面,又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背面分上中下三部分,浅浮雕密密麻麻,当真是一点留白都不留啊!

        上部是弥勒兜率天宫说法图,最具特色是这个塔刹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中间部分是谭副夫妻携子女供佛场景。下部为魏碑体题记,现存共314字。如此复杂精细的作品,值得放大图片一看再看。


           以上,是我依据何利群老师《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一文,所标注的造像细节。底图来自于何老师论文。




覆钵塔,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邺城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大厅内单独放置,足见其分量。可惜的是四周警戒线围绕,无法近观,很多细节无法欣赏到。

        覆钵塔由塔刹、覆钵、塔身和基座四部分组成。塔刹残损,顶端中心有一个小方孔。覆钵呈半球形,直径30厘米,高18厘米。塔身高约50厘米,四面开龛造像,龛分内外两重,内龛雕在塔心方柱之上,外缘立复合式龛柱,上部为山花蕉叶,浮雕勾旋的线形涡卷图案,各面雕造三身结跏坐佛和一身结跏坐菩萨。底座宽52厘米,高21.7厘米,厚47.2~54.2厘米,四面分别雕出双狮、香炉、力士、神王和伎乐形象。

        整座塔雕工精美,运用了圆雕、透雕、浮雕等多种技法,代表了北齐时期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准。这件覆钵塔融合了印度笈多王朝的元素,又独具中国特色,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坐佛三尊像,北魏,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刘伯阳释迦造像,北魏太和十九年,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双龛状造像碑,北魏晚期,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立佛像,东魏,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道智造释迦像,东魏武定四年(546),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王元景造弥勒像,东魏武定四年(546),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智微造观世音像,东魏天平四年(537),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法敬造菩萨像,东魏天平四年(537),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菩萨立像,东魏晚期,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立佛七尊像,东魏,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思惟菩萨像,东魏,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思惟菩萨像,东魏晚期,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弄女造弥勒像,东魏武定五年(547),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倚坐佛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佛头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补一张佛头出土时的场景,神性的光辉。

菩萨坐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菩萨立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邺城地区出土的东魏北齐造像以白色大理石(汉白玉)为主,该石温润洁白、质地柔软,是当时比较名贵的石材之一。此类石料自古在太行山一线有较多蕴藏,河南安阳、河北曲阳、北京房山等地均有大量出产。

弟子立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菩萨立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法㥄造像,北齐天保元年(550),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龙树背龛式”造像是邺城地区北朝晚期造像的典型样式,主尊造型吸收了印度笈多王朝新一轮传入的造像风格,镂孔透雕技术是建立在东魏以来白石造像的工艺基础上,双菩提树的构图特征萌发于东魏以来的太子思惟图像,同时继承北魏以来背屏式造像中龙、塔、飞天、璎珞、宝珠、香炉等传统因素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造像样式。此类造像萌发于公元6世纪中期,其流行与传布与北齐初年政治取向的鲜卑化和西胡化趋势,以及昭玄大统法上实行的僧制改革密切相关,并在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后广为流行,成为以邺城为中心的北齐中后期佛像的典型样式,对周边地区的佛教造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坐佛五尊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弥勒五尊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弥勒七尊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思惟五尊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坐佛五尊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双思惟菩萨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菩萨立像,北齐至隋,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菩萨头像,北齐至隋,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弟子立像,北齐,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无歌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具象间生存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胡狸精灵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