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徐惠彬(1959.7.6- )金属材料专家。生于吉林省大安市,原籍河北省武安市。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198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评议组召集人、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成员。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形状记忆合金和磁致伸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主持了多个国家(国防)重点和重大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指导的博士生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各1人。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
1985年公派赴德国留学;
1987年在德国克劳沙塔尔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2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1992-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做博士后;
1993年9月回国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工作,历任材料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务;
2010年获何梁何利冶金材料技术奖;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3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8年3月16日,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三、荣誉记录
四、科研信息
徐惠彬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相变的基础研究及其在特种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在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形状记忆合金的单晶生长与马氏体相变研究。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后期间,从事热障涂层氧化锆中马氏体相变规律及其对服役寿命影响研究。
1993年到北航后,结合国防装备需求,从事新型形状记忆合金、热障涂层和磁致伸缩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先后主持了20多个国家(国防)重点和重大项目,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并在我国先进武器装备上获得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申请发明专利116项,授权81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国际期刊论文20余篇,被他人引用总次数超过1000次,单篇他引最高超过200次。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各30余名,其中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提名奖获得者各1人。
徐惠彬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名,2008年获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10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五、学术荣誉
2010年度何梁何利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惠彬领导的科研团队2008年获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2009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