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熙(生卒年不详),字春台,明永年县人。父廷光,起家于明经司训,仕至沈王府教授。国熙生而凝重,神采内敛。少时即书“超凡入圣”四字,置座侧时以自励。中年后潜心研究性命之学。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乡试,次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干练敏捷著称。因常与罗近溪、耿楚侗诸公相切磋,渐得理学要领。
四十二年(1563年)督饷延宁时,建朔方书院,命其堂号为“体仁”。堂后筑“春台”,与诸生讲习其中,使边远士风为之一变。1566年出知苏州府。苏州向来事务繁琐急迫,称难治。国熙锐意兴利除弊,不遗余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织造、毁淫词,凡民间淫乱、诡巧、繁缛、虚诈之陋习,无不禁喻,而身先为教。又建中吴书院,命其堂曰“求仁”,聚绅士讲学不倦。当地人初皆仅仅遵守约束,后渐渐俯首帖服。政绩为天下第一,进京赴宴,朝野赞美,皆称蔡苏州。时逢其父廷光年老谢任,来信嘱其以明哲处事,并力促国熙归家。国熙性至孝,见信遂引病归。吴人如失慈母,哭送于江边者达数十万人。国熙寓居林野,养志承欢,为友朋讲学,户外人迹常满。官员多有前来问字者。国熙父卒丧满,吴人思念不已,由是荐升苏松道宪副,当地人闻国熙再至,家户相庆,如大旱之逢甘露。复任后,不畏权贵,廉洁自律。迁提学山西,不就,旋谢归。
清贫困窘,常借贷以自给。大名兵备道王世贞,吴人,素重国熙学,引表其居曰“敦廉里”。其学以体仁为旨,以尽已为工夫,海内皆称为“春台先生”。卒后,其门人管志道等自吴门走数千里来吊唁,祭文曰:“人所难者在死生之际,公所难者在是非之间。”力辩其所受诬谤,三吴绅士也具公揭辩前事,且盛称他治吴功德。著有《文集语录》《易解》《盐法议》《守令懿范》等书。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