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人名胜

伯延古镇:低调内敛 气韵天成

时间:2022-09-07 14:55:50  来源: 赵都文化  作者: 孔庆先  浏览: 分享:

 

伯延古镇:低调内敛 气韵天成

 

□孔庆先     

 

      

伯延镇位于邯郸市武安市区东南8公里,南依鼓山,北临南洺河,始建于宋代元佑年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古镇独特的人文气质。2013年获得河北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伯延人勤劳节俭,善于稳中求变,以徐、房两大姓氏为代表的富商巨贾,创造过曾经的辉煌,药材店铺商号广布于关东大地,绸缎生意经营遍及江南水乡。伯延商帮是武安商帮重要的代表,曾一度支撑着武安商贸的半壁江山,形成著名的武安商帮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部带领人民群众在这里进行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高树勋与刘伯承曾在这里会晤,揭开了著名的“邯郸起义”序幕;1961年5月,周恩来总理曾亲临伯延视察,影响了中国农村发展进程。

 

伯延古镇:低调内敛 气韵天成

伯延古镇中的大院

 

伯延村建于北宋元佑(1086—1094)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因村形如田野上展翅欲飞的大雁,故名伯雁,后人将“雁”写作“延”,村名延用至今。1945年,武安解放后,改镇为伯延村。1953年,设伯延乡。1958年,改为伯延公社。1984年3月,置伯延镇。

 

      

伯延建村之初,仅几户人家迁居于此,垦田稼穑,之后人丁陆续迁入,繁衍生息,明、清时逐步发展成为商贸集镇,为武安八大镇之一。清乾隆年间,富有探索求新精神的伯延人大批外出经商,出现了房、徐、朱、程、翟等富商巨贾,大兴土木,建房造舍,那些别具一格的古老建筑是伯延古镇重要的文化符号。

 

      

伯延镇的民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特点显著,一是四合院,二是“村村有阁,无阁不成村”,传统民居建筑面积达27000平方米。著名的徐、房两家是古镇上曾经显赫一时的两个家族,他们倾尽全力创建的家园,至今都是武安民居建筑的翘楚。

 

—————————————————

建屋造院是富甲一方之人的标准动作。徐家大院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中间陆续扩建至1933年。那古老的街巷,斑驳的青砖墙,锈蚀的门环,残缺的拱券,依然可寻当年伯延商贾创业时的艰辛和辉煌。沧桑的庭院,见证了古镇的兴衰沉浮,人世变迁。

—————————————————

以德为邻、诗礼传家的徐家大院

 

徐家大院坐北朝南,是古典式布局,南北长80余米,东西宽40余米,占地3200平方米。大院由两部分组成。以徐家的正门(正南门)所对应的东西3米宽过道为界,东侧是老宅区,老宅区共有大小院落六座;西侧则是有“九门相照”之称的西宅区,又叫“嫁妆区”。老宅区的这6座院落是徐家的祖宅,是徐家创业人徐兴仁和他的孙子徐春光建造的,最早的院落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最晚则到了光绪十五年(公元1890年)。而西宅区建成则晚得多。公元1933年,徐房联姻,是徐敬修的三公子徐树本迎娶房家大小姐房晓兰时,房家作为嫁妆而专门建造的,彩绘、石雕、木雕、砖雕精美而高雅,整座建筑气势恢宏,建成当年轰动武安县域。

 

      

从徐家的大门外,抬眼一望便可通览到门内依次升高的四套院落,那景象,通达开阔、一脉贯通,尽显步步高升的祥瑞之气。整座大院有大小院落13座,房屋398间。每套院落虚虚实实共有九道门,它们笔直地排列在南北长80米青石铺就的中轴线上,一直通向纵深处。从外看,九套门楣渐次错落、层层套叠。这情形便是建筑学上被人津津乐道尊为上品的“九门相照”。

 

      

院子里的那些青石青砖木门木窗皆布满雕刻,本是天南地北大院的共同特色,但不同的是,徐家的每个院落,每扇门窗都依据功能的不同,恰如其分地彰显了与之相宜的教育文化。

 

      

正门上的“诗礼传家”,应该是徐家人力图摒弃铜臭的风雅姿态,表达着一个家族生存之外的精神向往;“瑞气云集”“紫气东来”等,表达的是入乡随俗祈福于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徐家每座院落的门楼上,都配以不同寓意的匾额、彩绘,精美处纷繁喧闹,简约处了然生趣。

 

      

老宅的第一个院落,是徐家子孙读书学习的地方,相当于书房,门楼正中雕刻着遒劲的四个大字:以德为邻。门两侧是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或可理解为是对子孙的庭训,亦是宗族自我明志。

 

      

院落的每个窗户上,都雕刻着教育子孙的警句格言,东房是修业、敬德,西房是敦厚、崇礼,北房是广大精微、存养省察。除正理警句之外,窗户上满是形象的雕刻:“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梅”“五子登科”“孟母三迁”,青石与青砖砌成的拱券式门楼,整体布局与细节,处处蕴藏着崇礼尚德的精神内核。

 

      

徐家是伯延村第一家远赴东北做药材生意的,在整个武安属于第二家。《武安县志》记载:“乾隆中,民殷国富,到处升平。内地商业,已成供过于求之疲弱现象。遂有聪明人士,思向关外发展,以浚利源。时龙泉武公者,首创临泰于奉天,经营药材。是为武安商人在关东贸易之起点。迨嘉庆初年,复有表兄三人曰伯延徐某、曰同会宋某、曰万年李某联袂出关,在奉天建‘徐和法’药店,频年奋斗,而首屈一指之‘徐和法’,遂勃焉以兴。”这表明徐家的商号“徐和法”在当时的经营业绩是最好的。

 

      

数百年风云跌宕,徐家大院几经离乱,昔日繁华虽已退却,但崇文、崇礼、感恩、向善、诚实、守信的品格却深深地留在世人的心中。

 

—————————————————

菁,韭菜的花。莪,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叶像针,开黄绿小花,叶嫩时可食。《诗·小雅·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由此,“菁莪”一词可理解为育材。北大校长蔡元培亲书匾额“育我菁莪”,高悬于房家藏书楼,成为房家大院的精神所在。

—————————————————

伯延古镇:低调内敛 气韵天成

蔡元培为房锦云亲书的“育我菁莪”匾额

 

育我菁莪、千古流芳的房家大院

 

据《武安志》记载,伯延房氏是清朝时期武安县最大的商人。清乾隆中期,房家以半农半商为生,家道殷实。到了乾隆后期,房孝忠带领两个儿子房三成和房五成用手推车卖布,遇集逢会,早出晚归赚得几个辛苦钱 。

 

      

后来辗转来到彰德府(今安阳),几年后,他们在彰德府有了些根基,便在彰德城内租了几间门面,创商号“祥顺公”,主营绸缎布匹。“祥顺公”以诚信延商为训,买卖逐日兴隆,由此开始了房家长达二百余年叱咤商海的辉煌历史。

 

      

房家大院位于徐家大院的东南,在戏楼的正南房家街东西两侧,是城堡式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大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余米,20余座院落,500余间房屋。一条南北走向的“西大房家过道”街道和两条东北走向的“北房家过道”“南房家过道”胡同,把房家院落分为“品”字形三片,以街道为界,街道以西是西宅区,北后房家过道两侧是老宅区。南房家过道是书斋区,西房家过道的南端和北端,建有两个高大门楼,俗称南大门和北大门,两门之间有一节孝牌坊,不管哪个大院的人,只要进出,就得经过西大房家过道。两座大门,是这庄园的必经之路。

 

      

一座大院的筹建,几乎耗尽了房家主人房锦云的万般心思。曲折幽深的院落,斗折蛇行;高大厚实的墙壁,机关重重。胡同尽头的影壁墙是一幅整块的青石雕刻,人物、动物、植物,戏剧、神话、传说,凡属中国元素的经典文化符号,几乎全部囊括于此。松枝间对称着两个圆孔,原来影壁后面是一条夹道,有暗道通往地面,影壁上的两圆孔既是瞭望孔,又是射击孔,还能起到通风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宽松的夹墙里还有望孔、防潮孔,但一切都被各种艺术浮雕巧妙掩饰了。比如,胡同侧壁上的防潮孔竖着立柱,从外看,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拴马桩,至于内部机关,外人很难发现。难以想象,这种过于缜密的防御之术,埋藏着一个身处乱世之中的书斋之人多少的隐忧和愁思。

 

      

连廊亭榭的院落,曲径通幽。那些古旧的雕花窗扇风华犹在。在倾塌的书房旁边,是藏书楼,楼体高大,里面全是木质结构,据说,当年为防潮防蛀,朝阳开了两扇窗户,墙壁全用丝绢装裱,楼上楼下全是图书。楼中藏书之多,没有具体数字,但人们都知道,武安图书馆最早的图书,全部来自于这座藏书楼。

 

      

身为房家后人,房锦云善于经营,精通商道,是个开明人士,他不但自己饱读诗书满腹学问,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子弟和乡民的教化。为使后世子孙接受良好的教育,房锦云刻意在家兴书院,置藏书,建学校,资教育。三子房德三曾留学美国,毕业后在北大任教。当时,北大修建教学楼资金欠缺,被迫停工,房锦云听说后慷慨相助,使教学楼如期竣工。有感于房家的功德,1918年,北大校长蔡元培亲笔题字“育我菁莪”,送给了房家。几经辗转,如今,这幅题字已被安放在伯延小学的正墙上。乡民们将这块匾额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最早的伯延小学就是房家联合徐家共同捐建的。“育我菁莪”是乡民的自豪,是乡民的感念,更是乡民崇学重教的自然觉醒。而这一切的一切皆源于徐、房两家。

 

      

1961年5月,周恩来总理到武安伯延视察时,曾打听房德三的下落,并对陪同人员讲:“房家是开明绅士,曾为国家出过力,他们的庄园要保护好。”

 

—————————————————

 

2013年7月12日,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首映,影片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社会反响强烈。伯延古镇又一次从沉寂的幕后走到台前。

 

—————————————————

伯延古镇:低调内敛 气韵天成

        

周总理在伯延与农民座谈,他走后不久,全国取消集体大食堂

 

周总理在伯延的四个昼夜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的是1961年5月3日至6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武安伯延的故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发生了严重的大饥荒。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中央领导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到最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整相关政策。周恩来总理在邓颖超陪同下,从贵州花溪一路风尘来到河北邯郸的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

 

      

周总理到伯延后,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赞扬,吃到的是鸡鸭鱼肉。总理明察秋毫,甩开干部访贫问苦,结交最困苦的朋友,用自己赤诚的一言一行感动干部和群众。

 

      

四天中,总理先后召开了大小队干部、社员代表、农机站和修配厂人员等7次座谈会,集中讲了以下若干问题:

 

      

1、关于集体大食堂问题;  

2、关于自留地问题; 

3、关于社队规模和体制问题;

4、关于叫社员当家问题; 

5、关于小队权限问题; 

6、关于三包一讲问题;  

7、关于机耕地问题; 

8、关于整风整社问题。

 

      

正是通过那次深入细致的调查,周总理了解到集体食堂、大公社、供给制的严重弊端,于5月7日凌晨3时向毛主席电话汇报并提出了解散集体大食堂的建议,周总理与毛主席通话后,向大家宣布:“大食堂还要不要办下去,要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从那天起,各家各户升起了炊烟,解散了食堂,老百姓重新有了吃饭的自主权。

 

      

之后不久全国取消大食堂。伯延乃至全国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指引下进入历史的新阶段。

 

      

历史从未曾走远,只是岁月平添印迹。伯延人勤勉务实,低调内敛,成就了一方水土的风华与气韵。伯延古镇,倔强地伫立在冀南大地,自荒芜寥落间拨冗而出,于繁华盛世昂然前行。    

参考资料:  

1、《写意武安》,2019年8月武安市委宣传部编印; 

2、《魅力武安·万千气象》,2011年10月新华出版社出版。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任宝亭:我对邯邢基地来龙去脉的一些记忆
任宝亭:我对邯邢基地来
游记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游记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李圪塔艺术写生基地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