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人名胜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时间:2022-11-27 10:45:13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王时磊撰稿)  浏览: 分享: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

 

冶陶镇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的太行山麓,西部群山环绕,东部丘陵起伏,处于山脉向丘陵的过渡地带;南洺河、龙虎河在镇东交汇,背靠药王山,南临龙虎河,是山水相依、景色秀美、民风淳朴的太行古镇。药王山古时为凤凰山,立于山顶,俯视古镇,体弯形曲,婉蜒起伏,宛如司晨雄鸡,东头西尾,气势昂然,蔚为壮观。

 

冶铁之乡 商贸重镇

 

冶陶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勤劳朴实的冶陶人在这片士地上建家造舍,繁衍生息,冶炼矿石,制造农具,冶制陶器,冶陶因此而得名。

 

汉代时,这里成为重要的冶铁中心,是古治炼发样地之一,井沟东西土崖上留有冶炼炉窑和矿石炉渣。当时人们采掘药王山脚下的露天铁矿石,就近运到井沟炉冶炼,利用本地资源兴起冶铁业。位于古镇西的固镇冶铁遗址,残炉底径达1米有余,炉渣遍地,堆积如丘,还有重达20干克的未冶炼成铁的矿石烧结块,并出土有斧、镰、铲、钗、锛、凿、刀、钉等铁器。到元代时仍炉火不息,当时在彰德路(今邯郸、安阳一带)设立了管理冶铁业的机构“冶铁提举司”管辖固镇等六处冶铁基地。《元史·食货志二》载:延祐六年设置顺德、广平、彰德等处提举司……所隶之冶六:曰神德,曰左村,曰丰阳,曰临水,曰沙窝,曰固镇。在元代的冶铁遗址中曾出土了五座高大的炼铁炉,高2.1米,直径1.7米,炉壁厚达1米,由此说明冶陶冶铁业发展规模之大及时间之久远。至今镇里仍有打铁的铁匠铺,铿锵的打铁声穿透岁月的烟云,在古老的巷子里久久回荡。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冶陶地处晋、冀、鲁三省交界处,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西通秦晋、东连齐鲁的必经之地。清代后期,由于交通大道由固镇改道冶陶,村庄的规模逐渐扩大。冶陶距武安和涉县各为30千米,恰好是驴车时代一天的里程,这里自然成了车马夫的落脚点。村口苍劲奇雄的古槐,冠如华盖、见证着古镇沧桑的历史。那时武(安)涉(县)公路从村中穿过,大道通衢,交通便捷,至今冶陶镇仍保持着明显的交通优势、邯长铁路、青兰高速从境内穿过,309国道东西贯穿,市级公路磁阳线从镇东部南北通过,运输十分畅通。

 

武安的商业自古繁华、明清至民国初期,农商并茂,商队车马铬择不绝,南方的丝绸、东北的药材都汇集于此,终日热闹异常。武安的药商曾垄断东北三省,与晋商、徽商齐名,人称“武安帮”。冶陶为武安的八大镇之一,它依托交通优势,在明末清初成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山西的山货、粮食、和村的煤、布匹,车载马运、川流不息。镇内店铺林立,商号繁多,人声熙攘,呈现出“日出三竿,商贾云集”的盛况。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在冶陶镇秦晋路北,还保留着一座明代晋商的当铺和山西会馆,见证着当时的盛况。当铺占地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前房五大间硬山式建筑,前后都有廊厦,两侧东西厢房,正房为上下二层。后楼为五层,上三层为木结构,由于高居其他民居之上,曾被称为“冀南第一楼”,20世纪30年代因怕日寇飞机轰炸而拆去三层,从修建之日迄今未曾重修。当铺前面的一座四合院为山西会馆,正房为瓦顶房,厢房为平顶房。如今寂落的小院,当年却是人流如水、门庭若市。

 

冶陶作为商贸重镇,许多外来客商致富后便在此落脚生根,形成了多姓杂居的现象,即使是同一姓氏,也未必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与一般村镇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传统村落那种强势的宗族势力和浓厚的宗派意识,从而为商户的平等竞争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在古老的乡村,捐资修庙是一件积善成德、荫泽子孙的事,许多商户改富后,便不惜重金捐资修庙,况且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发财致富也是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村中的寺庙、道观、教堂遍布其中、人们除了日常焚香祭祀外、还定期举办一定规模的庙会。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村中最多的庙宇是关帝庙,关公被民间视为财神爷,在经商者的眼里,他的地位可想而知。村西建有一座关帝庙,虽然刚重修过不久,但仍可看出它年代的久远。横梁的连板上绘有“千里走单骑”“三顾茅庐”等以关公传奇故事为题材的重彩壁画。

 

村北的药王山上苍松翠柏、林木茂盛、鸟语花香、药材遍地。山上建有三圣庙,是纪念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和眼圣扁鹊的,表现出人们祈求健康长寿的心理。

 

村北还建有一座吕祖庙,建于民国时期,庙前照壁上书有“蓬莱仙境”四字,这几个大字是根据邯郸市黄粱梦吕仙祠的照壁翻刻的,由于原字体为阴刻,移植过来后改为阳刻,所以显得更有气势。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军法处曾设在这里,后迁往牛头村。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另外,村中还建有观音庙、灵光寺、圣母堂等,多姓氏的杂居,形成了人们信仰的多样化,点缀在古镇中的这些庙宇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信仰需求。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冶陶因经商致富,成就了许多家资千金的富商,他们扩地置产,在镇中形成了大片的高墙深宅。叩开古巷那一扇扇厚重的兽环木门,仍可以感受到当年商潮的涌动。

 

张家大院号称“出武安西门第一宅院”,位于冶陶村的东部,始建于乾隆时期,采用“九门相照”的建筑格局,从第一道门一直能望到第九道门。它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院落组成,平时关起门来各为一体,各户往来只走左右侧门。遇婚丧嫁娶等大事时,各院大门洞开,九门相照,南北相通,呈一条直线,构思独特,规模宏大,颇为壮观。

 

张家是镇中屈指可数的富户,国子监监生张廷林(字国祯)依靠药材和粮食、土产贸易发家,有良田千顷,商铺无数,乃至在辽州(现山西省左权县)也有四百亩土地。据村民传说,有一次牲口跑走了,长工去禀告东家,东家却说:“反正跑不出咱家的地盘,吃不了别人家的庄稼,吃饱了自己就回来了。”可见张家当时的富庶程度。

 

清乾隆年间,张廷林计划为三个儿子张子英、张子敬、张子龙修建三座九门相照格局的建筑群,但建起了中间和西面两串院落后,东面只盖了一进院,家道就衰落了。

张家大院这幢较为完整的院落是三儿子张子龙的,三进院落有房80间左右,如今已被分割居住。大院坐北朝南,门楼的上面雕梁画栋,下面石刻精美,下马石分立大门两侧。门楼处设有三道门,大门、隔扇门和照壁门。第一进院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北屋为硬山式瓦房,坐落在台基之上,高大敞亮,前有廊柱,需登上石梯才可进入前廊。它的前后墙均设有大门,可通往后院。第二进院落为一道梅花形状的大门,因这扇门没有设可以开关的门,所以不在“九门相照”之列,梅花门前有一道门,为第六道门,院落原有北屋,设有两道门,现只剩下一道墙。这里原来由张子龙的儿子居住,人称四秀才,由于生活贫困,举家下关东在齐齐哈尔经营药材生意。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第三进院落也是一座四合院,院内分主楼和东西侧楼,均为二层砖石结构。主楼楼下五间,楼上七间,楼下东西过道各占一间房的位置,正好与楼上七间相吻合。因年久失修,20世纪70年代拆除了楼上的七间房,现只余一层。楼下中间是大厅,屋东边是土炕,用木雕隔扇与大厅分开;西边用木隔扇分出一间,内有檀木楼梯通往楼上。楼上过去是小姐的闺房,也叫绣楼。东楼毁坏,仅余一屋,西侧楼仍保存完整,院落的西侧有门,出去便是后花园。

 

环环相连的几重院落历经风雨,破败陈旧,但仍能从尚存的建筑中依稀看出当年张家门第光耀、富甲一方的豪门气势。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古镇的繁华和人潮的流动,使小镇的人视野开阔、思想开放,领风气之先。尤其是在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中,一些有志青年纷纷走出大山,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张麟臣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张麟臣年少时勤奋刻苦,好学上进,后走出古镇,求学于北京大学,受李大钊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毅然辞去南京国民政府的官职,回到家乡与吴树堂、杨耀祖等人集资兴建了冶陶学堂。他倡导禁烟戒毒,成立剧团,并倾其家产扶贫济困,普及家乡教育。

 

 

张麟臣先生的故居位于冶陶村南,大门面西,门侧挂有原省政协主席李文珊书写的“张麟臣故居”牌匾,门楼为彩绘和砖雕,大门上方悬挂着“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三幅彩绘画。走入门楼后南折,顿时豁然开朗,一幢偌大的院落呈现在眼前,张麟臣事迹陈列室位于院落的北屋,室内居中悬挂着张麟臣先生的大幅画像,两侧用大量的照片和图像展现了这位太行之子的成长历程。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百年古阁 风雨沧桑

 

武安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叫作“村村都有阁,无阁不成村”。阁是独具武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它凝聚着当地独有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风情,是武安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缩影。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既是地理的标志,又兼具防御兵匪、祈求神佑等作用。阁一般建造于村镇入口处、巷口或村中的十字交通处,是进出村镇的必经之地,因而阁是村庄的一种公共建筑,所以成为村庄的代表与象征,彰显着村镇的地位和富裕程度。普通村庄的阁一般有两到三处,大的村庄达四十处之多。冶陶镇的古阁原有十多处,最早的阁建于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已不足十处。

 

 

阁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通道,由青石砌成方形的台基,中开拱形门洞,坚固耐久。根据阁所处的位置不同,建筑形式可分为一字阁、丁字阁和十字阁三种。一字阁位于村口的大道上,丁字阁位于村中的三岔路口,十字阁则位于村中的十字路口。台基上面为殿宇式阁楼,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气势雄浑。阁常配以精美的雕刻、碑刻、匾额、书法做衬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种阁上面为庙宇,里面供奉着神灵,所以很多阁就以庙宇内供奉的神灵作为阁的名称。

 

冶陶镇的关帝阁,也称南阁,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坐北朝南,位于冶陶村的南口,现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底层为青石建筑,南拱券上的浮雕为花草图案,门券上方的画额楷书刻“洺滨一隅”四字,意为洛河岸边的小角落。右下角落款小字为“天启癸亥初夏立”,可知为1623年初建。北拱券上的浮雕为忍冬纹图案,门券上方的匾额楷书刻“具赠效灵”四字。阁上建关帝庙正殿及两座拜殿,正殿为单檐悬山琉璃瓦顶建筑,拜殿为硬山卷棚顶建筑,拜殿东壁镶嵌碑碣一块,为“章程碑记”,主要为本村赛社制定的公约制度,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年岁次立”。整体建筑结构稳定,设,合理,构造巧妙。

 

 

关帝阁北20余米,东折便是玄帝阁,始建于明代,坐西朝东,阁底下是东西通衢大道,西面门券上方的匾额楷书刻有冶陶镇三个大字,明代时这里是镇的西大门,现在村镇外扩,成了镇的中心。东面门券上方的匾额楷书刻西通秦晋四字,显示出它古时地处交通要道的一股霸气。上层为殿宇式阁楼,木构架梁,斗拱托檐,歇山式琉璃瓦顶,里面供奉着玄武大帝的塑像,金童、玉女立于两旁,玄武大帝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十分威猛。两侧的墙壁上绘有表现道教文化的大幅彩绘壁画。明代燕王朱棣十分推崇真武大帝,也使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仰达到了鼎盛时期。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后窑关帝阁位于冶陶村后窑巷,坐东朝西,门券上均镶有石质匾额,东侧为彩峰东旭,小字落款有康熙……”等字样,西侧为霞映西昆。台座为关帝庙,分正殿和拜殿,正殿为硬山布瓦顶建筑,拜殿为卷棚建筑,殿内有碑刻五通,一通嵌于正殿南墙,碑额为万善同归,记载陈、孙、王三姓合资修庙的经过,落款为乾隆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另有一通立于拜殿内,高125厘米,宽56厘米,厚19厘米,记载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月初一日创修关圣帝君门楼之事;另外三通分别为道光、咸丰年间重修阁碑记。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三教阁也叫丁字阁,始建于明代,下为青石台座和拱形门券,南面门券上方的匾额为礼门义路,意为只有具备君子品行的人才能从这里出入;北面门券上方的匾额为钟灵琉秀,意为这里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西面门券上方的匾额为凤山左麓,说明阁建于凤山的左侧。上层为青砖砌成的庙宇,券门右侧有石阶可通向庙宇。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明代广为流行,最初这里供奉的应该是儒道释三教,现在内设一座石制的香炉和一个供奉观音的桌子。阁内立有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两通碑刻,记载了建阁经过和重修的历史。

 

到了清代的中晚期,阁的建筑形式发生了变化,台基和阁楼的区别变得模糊起来,而且用砖券代替了石券,阁的坚固性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黄家巷关帝阁位于镇的西部,建于民国时期,它已失去了明清时期古朴的石砌风格,完全用青砖砌成,而且台基和阁楼从外观上完全形成一体,类似城墙的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上面的庙宇早已露天,杂草丛生,甚至有几株树木伸出墙外。

 

拱凤峰阁位于村镇东部的上坡处,南临洛河,始建于清末,位于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伙房的胡同口。它由南北两座比邻的阁组成,两座阁相距不足10米,阁的台基和阁楼已没有明显的区别,直墙到顶。北阁的门券上方的匾额内阴刻拱凤峰三字,南阁的门券上方的匾额楷书阳刻南临洛水四字,阁楼的上方镶嵌有字形的砖雕。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还有一种阁是修在巷子口的。里仁阁位于冶陶村的西部,立于里仁胡同口,坐北朝南。下面为青石砌成的台基,拱券上的浮雕为双龙戏珠的图案,正面门券上方的匾额刻有红底楷书里仁阁三字。里面门券上方的匾额刻有红底楷书安阜两字,意为安定富足。门券左侧有石阶可达二层,上层为关帝庙,外观为两层青砖阁楼,四角攒尖绿色琉璃瓦顶,斗拱和房檐均为砖仿木结构。由于它高于周边的建筑,显得挺拔而清秀。庙内供奉的关帝木雕像端坐椅上,神态威严。庙的前壁东墙上镶嵌一通石碑,高47厘米,宽60厘米,记述了重修关帝庙的经过及捐款人的名单,落款为中华民国四年吉月吉日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陈家巷阁位于冶陶村的东部,立于陈家巷西口,坐东朝西,下面为青石砌成的台基,上层为青砖砌成的庙宇,屋檐为砖仿木结构。东面的门券左侧有青石台阶可达庙宇,西门券上方的石匾被水泥抹住,石匾上方有一个五角星造型,显然是后来维修时附加的。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阁是明清时期冶陶古镇重要的建筑形式,作为古镇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它那古朴精美的外观和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红色政权 边区首府

 

冶陶处于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东可挺进平原,西可固守太行。1946626日,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决定,暂时放弃邯郸,将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秘密迁驻武安冶陶镇,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行政区100多个县,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人口3600多万,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根据地。1947年,新华社、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延安保育院、保育小学等中央直属单位也从延安移驻武安,直至大决战前夕的19485月离开,抵达平山县西柏坡与晋察冀边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目前,武安的冶陶、伯延、管陶、河西、青烟寺、西井、固义等村庄还保留着晋冀鲁豫边区机关单位的旧址,成为当时边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94611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由邯郸进驻冶陶村的一座四合院内。这座中西结合式庄园始建于19世纪30年代,原是冶陶村爱国民主人士吴树堂、杨耀祖、张麟臣等人为兴文救国捐资修建的洋学堂,村民又称它为大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人民公社、乡镇政府机关所在地。1986年,武安市委、市政府在此建起冶陶革命纪念馆,占地84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分为3个展室,17个专题,生动地展示了冶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的不朽功绩。现为邯郸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晋冀鲁豫军区旧址外景

 

该院位于冶陶村中央,走进大门是一座独立的四合院,影壁后的院落宽绰整齐,蓝砖砌墙,方砖铺地,院内共有房38间。正房为两层楼房,每层7间,外有走廊,砖柱拱券,正门左右有两棵侧柏。两厢为配房,中间的三尺高台把院落分成上下两段。台上有房4间,台下有房5间,台前有两棵槐树,南面大门两侧各有房3间,整个建筑幽雅大方、错落有致。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杨秀峰、薄一波、徐向前、李达、滕代远等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年半时间,开展了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使这里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同敌作战的重要战场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出发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旧址仍在,仿如一座历史丰碑静静地矗立在这片热土上。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贝尔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冶陶当时的情景:“当我来到这个只有两千人的冶陶小山村时,几乎看不出任何迹象,表明指挥三十万正规军和一百万游击队的首脑机关,就设在这个小小的石头城内,这使我很惊奇。除了架在一处房屋顶的无线电之外,你根本看不出这座小村镇就是司令部的驻地。

 

作为晋冀鲁豫的军事指挥中心,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下,从19468月到194710月、晋宽鲁像野战军成功地取得了陇海战役、定陶战役、巨野战役、鄄南战役、滑县战役、巨金鱼战役、汾孝战役、豫皖边战役、豫北战役的胜利,史称九战九捷,共歼灭敌军主力二十余万人,控制平汉线300多千米,使晋冀鲁豫野战军威名大震,为南征和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念念不忘老区人民,曾组成中央访问团先后于1951年、1952年和1980年三次到冶陶慰问老区人民。195199日,由原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为团长,受中央委托,带着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和慰问品首次到冶陶慰问。如今在旧址的影壁墙上,醒目地书写着这幅题词,激励着老区人民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中央局大院东南约200米,也称军区作战部。此院始建于1920年左右,原为黄择义(冶陶人,九品官员)所建,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由东、西、南、北屋组成,共有房屋22间。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大门位于东南,为一仿木垂柱门楼,砖砌圆拱券,券脸石上浅雕二龙戏珠”“双狮献寿,之上为一长方形石质匾额,匾内雕刻急公爱国”4个大字;右侧竖写都督府军法科员署理武安县知事王为”16个字,左边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年六月二十九日,黄择义立。大门后为一砖砌影壁,正面壁心四角施砖雕,图案为花草,下边两腿雕角柱,壁心为素面。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南屋即临街房,顶部置女儿墙,中间砖雕八仙庆寿图案。东、西屋均为砖木结构,北屋设有前廊,廊柱下为雕花的青石柱础,前墙的两个次间窗户上为圆拱券顶,各有一砖制匾额,右边题写清风入户,左边题写明月当空,充溢着儒雅之气。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伙房旧址位于司令部对面,东侧为两层小楼,西侧为平房,并有圆形门可通向西院,正房立于四层台阶上,前有四根廊柱,整体建筑描金绘彩,色泽艳丽。

 

 

中央局组织部、宣传部、延安保育院、军法处、电话局、华北财经会议办事处等也设在村子里。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一一武安市冶陶镇(上)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河北 · 令人惊艳的邺城考古博物馆
河北 · 令人惊艳的邺
邺城考古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
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上)
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
邯郸文化网,网文化邯郸
邯郸文化网,网文化邯郸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