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人名胜

魏县仓口:大运河边的历史重埠

时间:2023-03-13 15:09:55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康世民  浏览: 分享:

 

魏县仓口:

大运河边的历史重埠

 

康世民

 

仓口村位于魏县西南,东汉末年曹操开挖白沟经过此地,隋、唐、宋时大运河从村旁流过。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千年古村仓口,历经风霜,几度兴衰,薪火相传,绵延至今。

 

大运河兴起的村庄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春,曹操攻打盘踞在邺城的袁尚,在淇水(今淇河)入黄河口用大枋木筑堰,阻塞淇水东流黄河,逼其向北注入白沟,以通漕运,保障战争需要。

 

      

历经曹魏多年的经营,白沟连通诸水道,成为黄河以北的重要水运干道,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白沟周边的农业生产。古白沟自曹操开凿成功以后,至南北朝时仍在使用。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白沟自枋头(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始,东北流经滑县、浚县,经内黄县西北与洹水汇合后进入魏县境。魏县仓口村一带地处白沟渠畔,得益于白沟的水利之便,舟楫往来不断,良田沃野之区,陆续有先民移居此地生产生活,并形成聚落。

 

      

历经三国、两晋以及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战乱岁月,临近白沟的仓口一带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隋朝建立后,隋炀帝利用白沟、屯氏河、清河开凿自河南武陟至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大运河。其北段永济渠,沿古白沟自内黄县西北向北流入魏县境。

 

      

据《隋书·炀帝纪》所载,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至此,隋代大型水利工程永济渠完工,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正式打通,成为隋、唐时运输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另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内黄)县二百步,西去洹水县二里。”这就是说,隋代永济渠是在东汉末曹操开挖白沟的基础上,隋炀帝整修扩建而成,又称御河,在内黄县城北二百步,从洹水县城西二里流过。

 

      

1984版《魏县地名志》中记载:“两仓口原系一村,名仓口。因隋末此地有一兵家粮仓的门口而得名。”据此可知,隋唐时期的仓口,地处永济渠畔,居于水陆要冲,建有大型粮仓,是永济渠段仅次于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的一处重要粮仓。

 

      

后来,此地逐渐形成民间粮市,周边商贾逐渐迁此定居,遂取村名为仓口。隋代仓口村隶属魏郡洹水县。洹水县为一古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划分临漳县东北部所建,治所在今魏县西南旧魏县村。因境内有洹水(今安阳河)流过,故名洹水县。仓口村就在洹水县城南10余里永济渠畔。

 

 

唐代“洹水之战”发生地

 

 

唐初,历经贞观之治,国力大增,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仓口村兴盛有加。《元和郡县图志》所载鸬鹚陂,是唐朝时洹水县与临漳县交界处的一个巨大湖泊。仓口村隶属河北道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洹水县,鸬鹚陂就在仓口村西,周环八十里,鱼肥水美,成群的鸬鹚聚集于此,因此取名鸬鹚陂。

 

魏县仓口:大运河边的历史重埠

唐代洹水县仓口村与鸬鹚陂位置图。

 

永济渠上商船来往穿梭,鸬鹚陂内渔舟进出繁忙。依托永济渠和鸬鹚陂的渔水之利,仓口村发展迅速,富甲一方,客商云聚,兴盛一时。随着仓口村的经济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观。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前,仓口村堪称鱼米之乡,村民们早出晚归,耕种捕鱼,一派祥和景象。

 

      

据后晋刘昫所撰《旧唐书·马燧传》和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时期,河东节度使马燧在洹水挫败抗拒朝廷的魏博节度使田悦的战争,即洹水之战,就发生在今魏县仓口村一带。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割据魏博(治今大名县城东北)的叛军田悦布阵于洹水,朝廷派马燧率唐军前往讨伐。马燧部队只带了十天的口粮,由邺县(治今河北临漳邺镇)进军到仓口,与田悦隔着洹水分兵驻扎。诸将对粮少而继续深入不理解,马燧指出,官军粮少宜速战,若进逼敌军,攻其必救,必为官军所破。于是,唐军在洹水上架桥三座,每天越过洹水挑战,而田悦拒不出战。

 

      

马燧命部众半夜起食,秘密沿洹水奔袭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唐军走去十余里,田悦始得知,恐魏州遭袭,即率军过桥尾追,持火鼓噪而进。马燧见田悦军已出,下令停止前进,结阵以待。田悦军赶到时,马燧便发兵进击,田悦军大败,急忙往回撤退,但三座浮桥已被唐军烧毁,田悦军混乱不堪,被唐军赶到水中淹死者无数。此役,唐军大获全胜,共斩首敌军二万余级,俘虏三千余人。

 

      

这次发生在相州洹水县仓口村的“洹水之战”,马燧诱敌出动、断敌归路等战术手段,堪称中国军事史上诱敌就范的经典战例。关于仓口的地理位置,清代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等史书均有详细考证,唐代仓口就是今魏县车往镇仓口村。

 

 

在历史中兴衰

 

北宋初,地处大运河永济渠畔的仓口村,仍然漕船来往,运输繁忙,商贾云集,一派繁华。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记载,鸬鹚陂仍是洹水县的重要渔猎场所。据此可考,北宋时期的仓口村依然得益于鸬鹚陂和永济渠之渔水之利,生活富足,风景秀美。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诏以大名府(治今大名县城东北)建为北京,仓口村隶属北京大名府洹水县。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隶属北京大名府的洹水县,降为洹水镇而并入成安县。自此,仓口村改属北京大名府成安县。

 

魏县仓口:大运河边的历史重埠

北宋北京大名府成安县仓口村位置图。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宋都南迁,金据中原,大名、魏县、成安等地尽归金统。北宋末年至金初,中原一带成为宋金战争的主战场,河北因战争破坏,“祖宗七世之遗,厥存无几”,人口耗减,到处是人烟萧条的战后惨景,仓口村概莫能外。

 

      

到了金世宗时期,宋金战争平息,河北的人口不仅得到了恢复,大量荒地被垦为良田,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金大定七年(1167年),河北一带行政区划多有调整。魏县旧治原在于村(今大名县城西北二十里马头、魏庄),迁往隶属于成安县的洹水镇。魏县治所移至洹水镇后,这里再度繁荣。历经疏浚,永济渠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口村隶属大名府魏县,北至县城仅十余里,极大方便了商贸往来,仓口村的发展再次注入活力。

 

      

明初,流经魏县的洹水南迁,漳河自临漳、成安注入魏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魏县城被漳河冲毁,魏县治所由洹水镇迁至五姓店,也就是现在的魏县城所在地。至此,仓口村隶属直隶大名府魏县,东北距县城50里远,来往一趟甚是不便。但明朝政府仍然看重这里的军事位置,在此设立仓口营,驻扎军队,分给土地,屯田耕种,自给自足。仓口营隶属于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卫,直到清末取消。

 

      

明代,仓口村有一苗氏到东南地看守坟墓,定居立村,取名小仓口(今东仓口)。原村则被称为大仓口。

 

      

清代,仓口村隶属直隶大名府魏县西路。雍正《魏县志》记载:“兴荣寺,在城西南仓口村。”兴荣寺(今为兴龙寺)始建年代不详,遗址在今村中。

 

      

明清时期的漳河在魏县境迁徙无常,冲决无数。清代考古辨伪学家魏县举人崔述所作《漳河水道记》、雍正《魏县志》均有记载,仓口村地处漳水要冲,深受其害。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旱涝无常,民不聊生,仓口村民度日维艰,抗日战争烽火不断。

 

      

1945年,时年17岁的谢维新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民兵营,任命为尖刀班班长,苦练杀敌本领,多次受到嘉奖。1947年7月,在解放回隆的战斗中,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暗堡正在猛烈扫射的枪眼,壮烈牺牲。战后,谢维新烈士遗体安放于魏县烈士陵园。

 

      

新中国成立后,于此设立仓口乡(驻地大仓口)。1961年5月,改为仓口人民公社。大仓口村划分为大仓口、西仓口、前仓口、北仓口等四个大队。

 

      

历经多年治理,漳河水道逐渐固定,漳河水患大为减少。地处漳河南侧4公里的仓口村,排灌渠道纵横交错,农业生产旱涝保收。蔡小庄至回隆公路从境内通过,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1984年,仓口公社改为仓口乡。1989年4月,仓口乡并入车往镇。自改革开放以来,仓口村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村南为新改建后大牙线、从峰线交通枢纽,省道县道纵横分布,道路宽敞四通八达。

 

      

历史悠久的仓口再次焕发青春,生机勃勃。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