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上海模特姚书轶在闹市中展示Dior礼服 ©刘香成
叔本华说:“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时代表面上汹涌澎湃,但深处也有暗流涌动,只要有变化,人的面孔就会变得不一样。刘香成就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的这种沧桑巨变。
▌人的神态,足以反映一个时代的好坏
1976年,毛泽东逝世,刘香成以《时代》周刊首席摄影记者的身份回到中国,戴着黑纱的人面对他沉默不语,但他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和眼神里感受到了变化。
“他们的神态和1969年的中国不同了,他们的身体语言表明他们放松了,阶级仇恨减弱了,他们把包袱放下来了。”
刘香成这句话如今读来令人感慨万千。时代塑造人,某种程度上人就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神态,足以反映一个时代的好坏。但愿中国人永不再有1969年的神态。
1976年,广州,戴着黑色袖章以悼念毛泽东的市民在珠江岸边晨练 ©刘香成那时,刘香成有一个预感:新的时代要来了。摄影大师布列松记录了20世纪的变化,他想像布列松一样,记录这个古老国家的变化。
“我意识到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我想要报道毛泽东以后的中国。”
这个决定影响了他一辈子。时代在他的镜头下凝固,历史在他的照片里沉淀,刘香成从此成为“新”中国最忠实的记录者。
1978年,上海人民公园的情侣 ©刘香成
1980年 云南西双版纳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刘香成
1981年,大连理工学院,轮滑者 ©刘香成
▌那个时代,全世界关于中国的影像,60%都是他拍的
对于当时的美国和西方来说,中国是极其神秘的。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曾说,在尼克松访华前,美国派往月球的人都比到中国的多。刘香成在那个时代决定回到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那时候,吴祖光教他吃螃蟹,新凤霞给他30岁生日画寿桃;当时年轻的李肇星还是一名科级干部,在黄山一起帮他扛摄影器材。
198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时任外交部的李肇星 ©刘香成
1981年,北京,溥仪的弟弟溥杰 ©刘香成 陈丹青曾如此评价刘香成的中国之行:“刘香成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毫不夸张的说,在那个时代世界上流传的关于中国的影像,60%都是刘香成拍的,他的作品影响了西方整整一代人看待中国的方式。
1980年,上海一对新人在照相馆拍婚纱照 ©刘香成
1980年,上海 ©刘香成
1981年,北京故宫,“尝起来马马虎虎”,一个年轻人这样评论可口可乐的味道 ©刘香成
1981年,北京月坛公园里的情侣 ©刘香成
1981年,北京最早接受双眼皮手术的女子之一 ©刘香成
1981年,恢复高考后天安门广场上读书的人群 ©刘香成
1982年,新婚夫妇乘坐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的火车 ©刘香成
1982年 河北 ©刘香成
1996年,温州 ©刘香成
1996年,黄永玉 ©刘香成
1997年,巩俐 ©刘香成
▌一本引人入胜的摄影集,藏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刘香成的镜头下,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对于他的拍摄与记录,理查德·伯恩斯坦曾如是评价道:“这是1949年以来,关于这个国家最真实也最深刻的照片呈现。”
刘香成自己也说:“这个国家值得我用一生去记录。”“我希望我的摄影能够消解猎奇的滤镜,从而帮助世界理解更真实的上升时期的中国,也让中国人更加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
一张图片,记录了时代某个故事的细枝末节,而很多照片的堆积,便能构建起一个巨大的真实。摄影,绝非按下快门那么简单,一个摄影师,要从生活细节中寻找乐趣,要细腻地观察生活,一张照片如果值得被看了又看,必然是在情感上打动了观看者,图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其能够折射出的,是一个更大的历史、生活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