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王边溪谷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关于陈玉东和他的艺术

时间:2023-02-20 14:35:37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杨 卫  浏览: 分享: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关于陈玉东和他的艺术

 

 

文/杨 卫

 

 

在所谓后现代语境下,当代艺术的语言借鉴与挪用,几乎已涉及到日常生活与历史资源的方方面面。其中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亦被艺术家所转换,登上了当代艺术的大雅之堂。事实上,就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对民间艺术的发现与挖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倾向。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艺术界兴起的“贵州现象”,以及中央美院组建民间美术系等等,就都是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挖掘民间民俗艺术的各种素材,来丰富当代艺术的语言形态。

 

不过,因为八十年代的整体文化语境是追求西方现代性。所以,走民间艺术的文化寻根之路被西方启蒙话语所屏蔽,也就成了隐而不显的一股潜流。这种现象直到九十年代初,由于中国当代艺术被更大的国际舞台所接纳,才有所改观。正是因为国际间的频繁交往,打破了原先内部的启蒙话语,使其不得不转向外部直面文化身份的问题。 而中国的民间氏俗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样式,正好可以通过转换来表达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异质性”。所以,自“玩世现实主义”和“艳俗艺术”在“圆明园画家村”兴起,将中国的民间民俗艺术转化为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就成了一种文化主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进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关于陈玉东和他的艺术    

 

 

陈玉东早年也曾生活在圆明园,与“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方力钧等人交往甚密。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与人际交往,使他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较早地敏感到艺术史的潮流变化。我没看过陈玉东早年的艺术创作,通过他后来的作品给我的印象,我猜想,圆明园时期应该是他风格转型的一个重要关口。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因为跻身于艺术潮流之中,与方力钧等浪尖人物为伴,耳濡目染,陈玉东也深感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转向,正在朝中国的民间俗艺术方向转移。而这,恰恰也是陈玉东的特长。即作为一个纺织大学图案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陈玉东本还自谦离所谓纯艺术有一段距离。可艺术史潮流的本土民间民俗方式转向,却是时来运转,撞到了他的枪口上,让他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自此以后,陈玉东便定下了自己的创作基调,在民间方式的艳俗形态中发展出了一种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关于陈玉东和他的艺术    

 

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看陈玉东的作品,便能发现其中有着很强的图案设计意味。就像他笔下的花朵、树叶,以及人形符号等等,均脱离了写实的内涵,而变成了图案造型的纹饰一样。这种线描加平涂的方式,正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一种纹饰纹样;而大红大绿的色彩构成,更是对欢天喜地的心理寄托。陈玉东涉足图案设计多年,对此谙熟于心,创作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不过,这并非我关心的问题,我所关心的还是陈玉东这样来创作作品的意义。即这种图案化的处理,以中国的民间民俗艺术语汇为胎盘,在今天的当代艺术情境下孵化出了什么样的艺术成果。

 

前面我已经说了,无论是“玩世”还是“艳俗”,都是由全球化语境催生的一种自我文化回眸,其批判性早已不言而喻。然而,也正是因为后来夸大了其调侃、反讽的语义,使其演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艺术,结果却是厚此薄彼,逐渐失去了文化寻根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玩世”和“艳俗”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大的文化余地可以开采。陈玉东很清晰地看到了这点,作为后续的开采者,他将政治性的话语剥离出自己的艺术创作,以中国的民俗艺术为语汇,既是对“玩世”和“艳俗”等艺术形态的疏远,也是对全球化时代有关文化身份问题的回应。而他画面中反复植入的一些破坏性元素,如不规则的汉字,线形缠绕的人物符号等等,则反映出他的一种生存情绪。其现实的对应,正是陈玉东的艺术没有落入概念的巢穴,还能激起我们对生命联想的根本原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关于陈玉东和他的艺术    

 

作者:杨卫,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专业为中国现当代艺术、视觉心理学、艺术批评与策划。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李圪塔艺术写生基地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我国“唯一”没有蚊子的城市,曾是七朝古都,却鲜为人知
我国“唯一”没有蚊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