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非遗
成语典故
名人名胜
红色邯郸
王边溪谷
磁州窑
大名府
太极圣地
滏阳河
流溪别院
丛台之声
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博物馆
穿梭邺城造像之间,感受北朝佛教兴衰,致敬过往千年的不朽信仰|河北邯郸·邺城考古博物馆
时间:2024-06-14 09:06:40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心尧 浏览: 分享:
微信
新浪
QQ空间
更多
这次在邯郸参观了四家博物馆,各有各的特色。每一处都有令人为之惊叹的馆藏,也各自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古都邺城的盛极一时以及它最终的尘封与没落。
在南响堂山参观的那天,工作人员不无赞叹地说:“北朝出土的好多好东西都在邺城考古博物馆呢!”图片
从那时开始,我对她提及的“好东西”就格外向往,特别是在参观完北朝考古博物馆、看过许多精美文物之后。
那究竟还有哪些“好东西”收藏在邺城考古博物馆呢?迫不及待走一趟。
如果说北朝考古博物馆是通过汇集不同地方的出土文物来纵览整个北朝社会,那么邺城考古博物馆则是透过古邺城一地的历史遗存辐射出自北魏至北周、我国北方佛教的全面兴衰历程。
把这两家博物馆结合起来参观,便会收获一个全面、丰富且立体的北朝时代。(这两家都是周末全天开馆,中午不闭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中有很多展品层参加了建国七十周年国家博物馆的特展,分量不轻呀。比如一进门正中的这件北齐白石四面造像覆钵塔,2012年出土于临漳县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葬坑。
此造像塔残高余一米,四面佛龛中供奉三尊佛和一尊菩萨,姿势均为右手无畏印,左手许愿印,结跏趺坐。整塔融合了大量的佛教元素,例如上部的莲花、飞天、摩尼宝珠,四周有菩提树,以及下部的金刚力士、护法狮、神王像、香炉等。
造像塔最初始于北魏时期(与石窟中心塔柱有关),唐代时继续发展,宋代以后逐渐消失。
邺城佛教初兴于十六国后赵时期,历经北魏的发展,在公元6世纪中期的东魏、北齐时期达到顶峰,成为北方地区继大同、洛阳之后的佛教文化中心。
北魏定鼎河洛,使中原北方地区佛法大盛,河北各地也纷纷建寺立塔。历代北魏皇室不仅在邺下大度僧尼,并先后建造宗正寺、安养寺和大觉寺等佛教寺院。
北魏王朝于5世纪中期开创的“云冈模式”对中原北方地区的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于伊河两岸开凿了龙门石窟。这一时期造像的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孝文帝全面汉化的背景下,出现了大量仿南朝士大夫服饰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佛造像。
▼ 谭副造释迦像|北魏中后期|临漳县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葬坑(国庆70周年特展展品)
正面与背面同样精彩的石雕作品,这是进展厅后看到的第一件展品,精细程度和流畅雕工令人赞叹不已,之后就一直处于震撼和更加震撼的情绪中。
▼ 刘伯阳造释迦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临漳县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葬坑(国庆70周年特展展品)
▼ 张雄造观世音像|北魏永平三年(510)|临漳县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葬坑(国庆70周年特展展品)
1
/
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