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滏阳河

滏阳河的变迁与灌溉航运史略

时间:2022-05-11 06:25:09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陈光唐  浏览: 分享:


 

滏阳河的变迁与灌溉航运史略

 滏阳河的变迁与灌溉航运史略

 

陈光唐

   

滏阳河自西向东流经邯郸市境七十多公里,是邯郸自古以来一条主要的河流,是河北五大水系中子牙河上游的主支。

一、河的发源与变迁

滏阳河源远流长,水量充沛,是河北南部历史上灌溉、航运的主要河流。其主源起于我市峰峰矿区太行山支脉的鼓山南麓纸坊村和神麇山北麓黑龙洞村附近,两山相距仅一公里,其间有“四股大泉,七十二股小泉”。大泉即广盛泉、晋祠泉、元宝泉、黑龙洞泉。大泉从山涧岩缝迸出,滚滚成河。小股由沙际喷射,犹如釜中翻腾的沸水。《淮南子·地形篇》说“滏水其源,沸涌如釜中汤故日釜”,因系河流名称,所以釜字左旁加水为滏,称滏水。滏阳乃县名,魏黄初(公元220-226年)年间由武安县分出临水县,临水之名是因县城靠近滏水而得。到了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时,改临水县为滏阳县,因县城在滏水之阳而名。后人遂以县名转称于河,原滏水改称为滏阳河。

滏阳河的上段,即上述鼓山水源以上的河流,据《磁县县志》载“八字涧在城西七十里,其水东南流入滏阳河”。鼓山距磁县城四十华里,可知滏阳河在鼓山西北的上段,只有三十华里。根据地理形势,其上段可能更长一些。滏水发源地的鼓山与神麇山之间,是横贯东西山谷的陉道,其谷口,称滏口陉,为太行八陉之一,属第四陉。陉是山谷要道,也是险要之地。八陉是穿越太行山脉,由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主干,象这样的要道,古代多系利用河流走向开拓的,因此滏阳河的上段,有可能也是源远流长的。

滏阳河在矿区还有两股水源,一出金村西流,一出明峪村龙池沟东流,两水在和村会合后南流为滏阳河水源之一。

滏泉汇合成河,由黑龙洞起为滏阳河。其水滚滚向东,经南留旺、九龙口、路村营、东武仕,至西闸口又东流经尹家桥、固城村到磁县城,长约二十八公里。绕城东北流经西候召,草堂营、高臾村至东闸口又北流经琉璃镇、东城桥、阎家浅至邯郸东,长约三十三公里。从水源至邯郸城,总长为七十多公里。其水汇合了牛牤河、涧河、羊渠河、泥河、渚河、沁河、蔺家河、输鼋河……。浩浩荡荡由邯郸城东北流经永年、广平、曲周、鸡泽、平乡、任县、隆平、至宁晋县之孝口,漳滏两水合流为一,至冀县之王家庄与滹沱河汇合,其水愈大。复经衡水、武邑、武强至献县境,献县以北称子牙河,分为二:一由献县经沧县、交河至青县入运河,过静海至天津;一由献县经河间、大城、文安至沽入天津与通河汇流入海。

上述流经各县境的情况,是根据《磁县县志·山川条》所载。其前与后,河道常有变迁,尤其在磁县以北的平原地区,受漳河影响变迁更大。

漳水发源于山西境内,汇合诸水流入河北后,分为三大支:一自临漳经大名、元城至山东馆陶入卫;一由成安、广平流经山东入本省,经曲周、威县、南宫、枣强……归运河,俗称老漳河;一由磁州、邯郸、肥乡、经广宗、平乡、巨鹿至宁晋与滏河汇合俗称小漳河。①这一支与滏阳河关系最为密切,据有关记载,漳、滏两河在磁县城东北或东南处常汇合,合流后称漳水不称滏水。《水经·漳水篇》中有:“漳水过邺县西。郦道元注,漳水又北滏水入焉……。滏水东流注于漳谓合河。”关于合河的名称,古书记载很少,一般都称漳水或漳河。唐代诗人岑参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的诗句。岑参诗中的漳水就是漳滏合流,经邯郸东的河流。

据《邯郸县志·河流条》载:“按彰德志明成化十一年,磁县判官张  导水北流,自邯郸东过广平通直沽河……又按元世祖时郭守敬陈水利四事,其一,谓磁县东北漳滏二水合流处,引水入滏阳(县名)、邯郸、名州、永年经鸡泽入 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后永年,邯郸设闸如守敬言,分水之议(乃停)”②。又《畿辅通志》载:“漳河故道,即元郭守敬言磁州东北漳滏合流处也,明永乐九年(公元411年)漳水复决于张固村合滏阳河,修塞之后,又于开河村漳滏合流。明成化十一年州判张 塞其交口,疏滏北流,至十八年秋大雨,漳滏俱溢,水退仍自分流,今州城(今磁县)东二祖村尤有沟渠存焉,北接邯郸为漳河故道”。③又《永年县志·山川条》载:“漳河故道经磁州、邯郸、永年境……迁徙无常与滏河分而复合,其故道可见者,距滏阳河远或十余里、近数里”④。

又《邯郸县志·河流条》载:“清康熙二十三年漳徙而南,故道遂湮”。

据历史地图,滏水入漳的一段自战国至晋,基本上是经磁县(番吾)东北流至肥乡入漳。南北朝至金代,经磁县后东南流入漳水。元代起经磁县后北流⑤。

上述所载,阐明了由磁县至永年漳水故道的大体地点:滏阳河在元明以前与漳河时合时分,常有变迁;元代以后便稳定下来,至清康熙年间漳河南徙后,才基本结束了“漳水闯滏”的历史。

二、滏阳河的灌溉

弯弯曲曲的滏阳河,水清质佳,流经邯郸地区境内共二百一十公里,是邯郸历史上灌溉、航运唯一的大河,是赐 益无穷的河流。仅以发展农业而言,其灌溉面积之大,用水时间之长,是河北南部其他河流难以比拟的。除古代开沟挖渠引水外,从有记载的拦河设闸算起,至今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邯郸县志·水利条》载:自明代至清初,邯郸城郊沿河有罗城头、柳林、苏里三大闸,浇灌田园七百余顷,加上补开水利工程灌溉二百六十余顷,以达千顷左右。

罗城头闸为明代兵部尚书张国彦第三子张我续倡建,张我续是明万历庚辰(公元1580年)进士。此闸分四条灌溉渠:一、北主干,长约九公里,宽二米余,支干六条、为罗城头、柳林桥、岳家庄、东城南、刘家场、宋家庄、春厂等十村农田灌溉。二、中主干,长约十公里,宽同北干,支干三条,为罗城头、小北堡、东小屯、柳林桥等六村公里。三、南主干,长近五公里,宽同北干,支干七条,为张庄桥、佐西、中堡等七村公用。四、新干,总长约二十二公里,宽六米,至李家村分南北两干,南干长六点七公里,宽三米余,支干九条,为赵上宋、东张策等十一村公用。北干长近九公里,宽六米。支干七十条为汉霸庄、高上宋、常张策、刘家庄等十二村公用。

其古闸残址,位于罗城头村北,闸口处河床宽约二十米,闸口宽六米,原为料石砌筑。

柳林闸位于今邯郸城东西柳林村北。距村约七百米,跨滏阳河,于明万历(1573-1620年)中张其庭倡建。此闸有两条主干:一、西干,长八公里,宽六米余,支干三条,为南北苏曹、耒马台、冯村四村公用。二、东干,长十六公里,宽同西干,为中柳林、东柳林、南程庄、北陈庄、西填池、东填池、三家村、胡村、尚壁等二十一村公用。

该闸残址处,河道宽约十八米,闸口宽六米。也系料石砌筑,残高四米多。

办里闸位于今邯郸城东北十公里苏里村北约五百米处。跨滏阳河,为清顺治(1644-1661年)初年王聘之倡建。此闸分十三条主干灌溉:即河南四条,河北二条,河西四条,刘二庄三条,总长十六点四公里,宽五米余,支干八条。为苏里、鸭池村、贾村、东赵垒、西赵垒、东刘固、黄粱梦、刘二庄等二十六个村庄灌溉。

苏里闸残址尚存,该处河床宽约十八米,残闸高达五米,也系料石建筑。

磁县境内开渠设闸也为普遍,据《磁县县志·水利条》载,“滏河横贯,漳水南绕,沟渠交错,民食其利”。最显著者是上下两闸,即东闸、西闸,两闸共可灌溉田千余顷,村八十余个。此外沟渠不计其数,灌溉面积也大,如南区的裕华渠,可灌溉田园四百多顷。

西闸在县西十二里槐树村。明洪武年间州牧包宗达倡建,原名五爪渠,“灌田种水稻,人民欢乐”。明万历十五年知州孙健初在此筑石闸。东闸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琉璃镇南,明崇祯八年知州李为珩仿西闸而建。除两大闸外,南有偏闸、红渠闸、马公闸、陈公渠、余水闸等。

永年境内水闸更多,据《永年县志·水利条》(光绪三年修订本)载,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先后建闸八处,共可引水灌稻田一万九千余亩。八闸即广仁、普惠、便民、济民、广济(崇祯十四年建)润民、惠民、阜民闸。“闸旁稻畦沟洫四注,每当索纹绉风蛙鼓喧夕,景候类江南水乡,旧志列为八景之一”。上述各闸经历代维修,名称多有更变,其故址大部均存。

设闸拦河,是调节旱涝,充分利用河水的有效措施,在旱季积聚细流,通过渠道灌溉田园,发洪时先启后闭,让闸内贮存部分洪水,减轻下游负担。可是闭闸对商船航行有碍,因此农商之间常产生纠纷或商家向管闸人员行贿作弊,同时沿岸要求也不一致。为了更好利用河水、闸卡,历代协订规章,存于官府并在就地或北门瓮城内立一碑公布。在邯郸市境内,已查出有关水闸的残碑五块,内容大致是每时期规定启闭闸门时间及管闸用水事项,现抄录其中条文具体的碑附后,以助了解当时管闸用水点滴情况。

当地人民对水闸极为重视,除立碑公布各项规定外,各闸都有专人管理,如永年县利民闸,总渠设总甲一人,付渠设小甲六人,闸口设一人,夫三十人,政府派官员一人总理其事⑥。

建国前后除维修利用部分古闸外,新建的主要水闸干渠有:一九四六年开峰峰滏南干渠;一九五六年建邯郸电厂水闸;一九五七年建张庄桥闸,并建分洪入支漳河工程;同年建东武仕水库蓄水量达一亿多立方;一九五八年后建马兴闸、开东风、红旗、丰收等渠,修磁西闸,开北干、中干两大渠,修永年八大水闸的一部分及有关水渠;一九七五年建柳林闸、开胜利沟、西干沟。此外还先后利用洼地分洪蓄水,如莲花口的永年洼、磁县的高邑洼等(不谈其它地方)。上述各闸闸口宽为六米,共可灌溉田园六十四万五千亩。由于工业发展,农灌用水便逐渐下降,一九六二年为两亿立方,一九六八年至今大致保持五千万立方左右⑦。

设闸开渠,是劳动人民发行自然利用河水的重要创举,上述仅是有记载的几例,至于滏阳河何时开始设闸?数量多少?灌溉利益怎样?目前尚无具体依据。可以肯定,滏阳河历史悠久,用水的历史同样是悠久的,它就象慈母乳汁,滋润着周围大地生机蓬勃,给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的有利条件。

三、滏阳河的航运

邯郸地处平原,物产富饶,交通便利,自古以来,是商业发达、经营繁荣的著名都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⑧。古代邯郸除陆地有南、北、西交通要道外,其水上航运也很便利,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沁河的描述是:“洪湍双逝,澄映两川”。西汉孝景帝三年即公元前一五四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候王联合叛变,赵王参与其事。汉中央命曲周侯郦寄攻赵,汉兵引沁河水灌邯郸城,城坏赵王刘遂自杀。沁河的水能够淹城,供船只航行当然不成问题,其水东入滏阳河,滏阳河水之大由此可知。《邯郸县志》曾有“邯郸西部自北而南皆太行之支脉也,域内河流以滏阳河最巨”的记载。研究航运历史,应结合造船事业。我国造船的历史极为悠久,古代是“削木为舟”,到了汉代已有接近现代民间的木船了。近年江苏武进县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木船,其两旁已是用有木榫的板连接船仓,呈弧式形的船了。它的发现不但反映了当时造船的技术,也反映了当时内陆河流已经有了船。到了公元五世纪,我国的大船已自由地远航大洋。在印度洋上我国与各国商船的交往十分频繁,呈现“舟船继路。商使交属”的一派繁荣景象。滏阳河何时有船?据《邯郸县志·河流条》载:“明成化十八年知县张梦辅令民疏之以通舟楫,滏阳之有舟始此”。其实不然,不论漳滏合与分,其水量都很可观。上述我国有造船用船的悠久历史,滏阳河有供行船的水,其航运的历史是不会晚到明代的。就从有文字佐证时起也该始于唐代,唐代诗人岑参从长安来到邯郸所见的情景是“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钩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诗中反映了唐代的邯郸,虽然有些荒凉,比不上战汉时期的繁华,使人难免产生伤感,但风光依然美好,漳水边的船舶码头非常热闹,住在那里的旅店很舒适,晚上闲坐饮酒,那年轻的姑娘把油类挑得亮亮的,数着一天的收入,高兴地对着客人夸耀店里的生意好。说明唐代滏漳合流的河上船只川流不息,河岸码头商旅络绎不绝。隋唐以后地方陶瓷业兴起,煤炭陆续开采,水上交通运输更为繁忙。

一九七六年七月磁县文化馆,在县城东北,南开河村东的漳滏汇流故道附近,掘出木船六艘,有的烙了印记,其铭文“漳德分省粮船。”船上装载的却是瓷器及生活用具,还有四具死难者的骨架。根据现象分析,该处应为泊船码头,商船是在抛锚泊船之际,骤遇狂风而突然翻覆沉没的。船呈舱形式,最长的达十六点六米,宽三米左右,与现在内河船只基本相同。考古者根据船上的瓷器,货币“大元通宝”,船板铭文等分析,认为该船沉没时间应在元代,其上限不超过至正十二年(1352年)⑨。在元代漳滏合流的河上有船是铁的事实。比上述县志所载上溯一百三十年左右。清末民国年间,境内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而滏阳河仍然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据载“煤炭营业利用舟运向以滏阳河沿岸为最盛,近数年来营业凋衰,逐渐歇闭,现仅存十三家……每年约销三千万斤,合值十五万元。烟煤约销六千万斤,合价十八万元,下运沿河十余县。此外村镇煤厂计五十余家,供销本境及东南数县,当年销额当与河运相埒云”⑩。又“滏阳河为我县唯一之水路……至马头镇,河广水稳,航运便利,经邯郸、永年……下直达天津。彭城瓷器与西佐、峰峰之煤,赖以输出者为数不少,而杂货等逆流而上者亦很多,故马头镇(当时属磁县),沿河两岸厂店林立,商业发达,每属航期,帆樯如林,大有舸舰迷津,舳舻千里之势”⑾上文说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末,邯郸的煤炭有一半是靠水上运输,其他土特产和日用品的出入当然也不例外。据当地老人回忆:抗日战争前,河上船只多达一千二三百条。建国前后,滏河的船只仍然不少。当时都是私家分散经营,谁的船归谁管理,政府征收税款,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后,才为集体所有。一九四八年左右,天津有“河北省船运管理局”,下设河北省衡水、保定、邯郸等航运管理处。邯郸航运管理处下设船队、船厂(造船、修船)还有多处码头,较大的有马头镇、张庄桥、柳林桥、苏曹镇、南沿村、府南桥(永年集散中心)搭寺桥、曲周(集散中心)、霍桥、邢堤(鸡泽集散中心)等。其中马头、苏曹是邯郸两大集散中心。邯郸航运管理处在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职工人数达一千多人,船只二百多艘。当时小船多被淘汰,八至十五吨的船很少。七十至八十吨的船也很少,大多是三十至六十吨的船。航程由马头、邯郸达天津⑿。由于水源日益减少,工业用水日益增多,河运事业便逐渐萧条。据统计,一九五七年,木船一一七艘,共五四六八点五吨,平均每艘为四四点四吨,运货量为十四万五千吨。以后便逐渐下降,一九六六年有船六十一艘,其中机拖轮三艘,共三五四O吨,运货量为二万二千吨⒀。从一九七O年以后,码头船泊由马头、邯郸……往下逐渐停业,滏阳河上段的航运也逐渐完成历史使命。

由于旧社会山林破坏,水土不断流失,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整个华北大地水位普遍下降,滏阳河更为明显,现在各条支流大都成为季节性的河道,前述水源的流量也大大减少,其主源之一的纸坊村附近“晋祠娘娘庙”的大股泉水近年已基本干涸,出现新的“龙洞”石穴。另一主源,黑龙洞附近的黑龙潭泉水,其沸滚翻腾的美景也大为逊色,整条河流水量的下降是全市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据邯郸地区滏阳河管理处统计,解放初滏阳河为十个流量,一九六二年为八个流量,现在只有四个流量。水质的污染也很严重,近年由九个地点取水化验,含污染物已超过国家规定饮水标准要求的一至二十倍。为了解决这一严重问题,邯郸市于一九八一年十月由峰峰羊角至市区长达四十公里的引水工程开始施工,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凌晨胜利通水并向全市供应新鲜泉水,日供水量为十二万吨左右,解决用水紧张与水质不良的大问题。今后大力开展造林,保护水源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事业。

上文蒙:邯郸地区滏阳河管理处、运输局编史室和吕昆岗、王士杰、邢凤奇、郑忠奇同志等支持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附:清光绪年间管闸章程碑文

该碑是北十里铺农民在村南杂乱土中挖出。碑断为两段,正面文字不清,背面尚好。碑全长1.9米,宽0.68米,厚0.20米。正面认出:钦加三品衔特授直隶广平府正堂……知邯郸事……大清光绪□十有三年岁次……。

背面又开防弊章程五条:

一、每年二月十五日,苏里闸开启之时,应照原禀,贵成邯郸县,于是日黎明辛临督察启闸缓急,如何相宜应令该商人、船户面同斟酌,庶免贻误。未到起闸之日,非遇大寸势装淹没,不准闸夫私自启板,致令水势缓泄,有碍行船。该县家丁吏役不准向该闸暨商人船户勒索分文,致滋弊端。

二、罗城头闸,开于十一月初五日,关闭时须装闸板上齐,以便蓄水浇地。不准因贪船户小贿,仅上一板两板,遇船提板放行,致使农田水利有专职。唯此弊每生于地痞土棍无人敢问,即诰吕闸板何不全上,彼必吕闸板尚未备齐为词,妨农病商莫此为甚。若有此弊应将该犯从重惩办,倘或该县办理轻纵,即将该犯提府究治,并应由该县先期十日遣人□闸察验,闸板务令全备,免致临藉口短缺。

三、柳林闸往往常启不闭应听其便,或或启闭应遵照禀定日期办理。

四、各项□船均于二月十五日苏里闸开启之时趋势驶行北上。该县应于船行之后,将启闸放船有无弊□情形申报本府备核毋得遗漏。

五、所定各闸启闭日期及此次核定条规,该县尤当督饬照办方不致误,倘值新官到任,未能谙翻悉,应由县署承办柬随时禀明请办,倘或遗误即将该书吏提府究办。

    注:

  ①《畿辅通志·水道七》卷八十一3315页

  ②《邯郸县志·河流条》民国二十九年本,文内引用的均此版本。

  ③《畿辅通志·水道七》3214录。

  ④《永年县志·山川条》光绪三年续修本。

  ⑤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

  ⑥《嘉靖广平府志·山川志》卷三之。

  ⑦邯郸地区滏阳河管理处吕昆岗同志提供的数字。

  ⑧《史记·货殖列传》卷一二九。

  ⑨《考古》1978年6期388页。

  ⑩《邯郸县志·实业志·商业条》

  ⑾《磁县县志·交通条》民国二十九年本。

  ⑿原邯郸航运管理处港航监督王士杰、船厂厂邢凤奇及郑忠奇等同志座谈记录。

  ⒀邯郸地区运输局编史室统计数字。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chuangzuozhongxin/2022-05-11/5888.html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