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名府

大名县出土“西夏、汉文”合体碑!(上篇)

时间:2018-08-22 16:19:29  来源:解读邯郸  作者:陈正  浏览: 分享:

   2013年,大名县旧治乡陈庄村出土一方圆首竖碑墓志铭,宽35厘米,高60厘米。让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兴奋不已的是该墓志铭一面镌刻11个西夏文字母,另一面则有500多个汉文字符。

 
  学界一致认为,该墓志铭为目前发现的元代最早一方西夏文、汉文碑刻,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研究西夏移民在中国发展、存在过程,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史金波建言,其当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历时190年,传承十世!神秘的“西夏王朝”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朝的缔造者党项羌原居于黄河河曲一带,是诸羌族中的一支,北朝末年逐渐强盛。
 
  唐初,居住在党项人西面的吐蕃族日益强大,对党项诸部落形成很大威胁。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党项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大迁徙。他们先是到甘肃庆阳,后其中一部分再次迁到陕北米脂、横山一带定居。迁徙到陕北的党项部族有八大种姓部落,其中以拓跋氏势力最强。
 
  唐末,社会动乱,各势力纷争,最终酿成了一场农民起义。为镇压起义,唐僖宗调各路人马,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率部参战,作战有功,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并赐李姓。
 
  五代时期,中原分裂,党项人借机不断扩张自己势力。881年,拓跋思恭“虽未称国而王其土”建立夏州,在自己统治的辖区内任命官吏,征收租税,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势力。
 
  北宋建国之初,党项诸部与宋廷相安无事。后来,拓跋部对宋廷时叛时附,双方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拓跋氏失败最惨重时,领地尽失。后来族人李继迁重新纠集力量,经过十几年的征战,重新占领了陕北银、夏、宥、盐等五州之地。
 
  1001年,李继迁连取北宋怀远(今宁夏银川市)等河外五镇,1002年,一举攻破灵州,并定都于此。1003年,李继迁率军与吐蕃战,不幸中箭身亡,其子德明即位。他实行“东合西进”的政策,向东与宋结好,为党项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向西“掠吐蕃战马”,向北“收回鹘锐兵”,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至河西走廊。
 
  1020年,李德明将都城由灵州迁至怀远镇,升为兴州,并大兴土木营建宫室。1032年,李德明去世,其子元昊即位,改兴州为兴庆府。1036年,元昊击败河西回鹘,把势力一直扩大到敦煌一带。
 

  夕阳下,西夏国残留遗迹黑水城的标志建筑——佛塔
 
  此时,西夏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雄踞塞上。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南郊祭坛高筑,在众大臣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元昊所建立的王国西夏语称为“大白高国”,因其位于同一时期的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这是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自1038年元昊称帝,到1227年末主失国,历190年,十传其位。其间金代辽治,宋室南迁,而西夏则岿然不动。
 
  2、神秘消失的“西夏文”,为元朝统治者湮灭
 

神秘的西夏文
 
  在漠北草原兴起的蒙古族历经300多年的火并完成了统一。1206年铁木真称王,号成吉思汗。
 
  统一后的蒙古部族继续南进,意欲统一中国,并首先把矛头指向了西夏。在此后的22年间,蒙古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
 
  锐不可当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降旨:“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1227年,蒙古大军包围夏都兴庆府达数月之久,西夏最终因弹尽粮绝,于1227年6月举城投降。
 
  然而在西夏灭亡之前,成吉思汗却因中了党项人的毒箭而毙命。处于战争癫狂状态的蒙古大军,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对西夏实施了灭绝性的摧毁。他们不但血洗都城,将积聚近200年的宫殿、史册付之一炬,而且还将贺兰山下的皇家陵园毁盗殆尽。 
  
  至此,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灰飞烟灭了。
 
  更可叹的是,元人主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并在三史中各立了《夏国传》或《党项传》,而独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以至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史》成为遗憾的空缺。
 
  数百年来,西夏汉文史料的匮乏和同时代宋、辽、金史料的丰富一直形成鲜明对照。但是,后世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因为史籍中的空白而放弃对它的追寻。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废弃的建筑、残缺的经卷以及残陵乱冢,寻找着这个遗失王朝的踪迹。
 
  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虽然存在不到200年,但西夏人却创造了异常璀璨的文明,西夏文字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表。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实物研究,“西夏文”成为了一种神秘的存在。 
 
  西夏建国前夕,李元昊便让富有才华的大臣野利仁荣等创造、记录党项族语言,野利仁荣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创出6000多个字。
 
  人们习惯上将汉字称为方块字,事实上将西夏字称为方块字更为贴切。西夏字笔画繁复,但结构紧凑,字形饱满,个性鲜明。在当时,它不仅用于政府公文,而且还被用来翻译经典著作。 
 
  近千年前,西夏文写出了西夏国自尊自强的个性;数百年之后,记忆这段尘封历史的文字又不断破土而出。
 

 
  在甘肃省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张发黄的纸片,纸的上下角已经残破,上面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横竖方格和用汉、夏两种字体书写的文字:“六月,朔日甲辰”;“七月,朔日甲戌。”
 
  据西夏学专家陈炳应先生考证,这是一份丁亥年5~12月的夏汉文的日历。日历上的丁亥年为公元1047年。这个时间距文献记载的西夏文字创制的时间仅10年左右。 
  
  1962年9月,在保定市北郊约2公里处的韩庄一座俗称“大寺”的古寺院遗址中发现了两座明代的西夏文石经幢,幢身每面均刻有西夏文,刻文时间是明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晚的西夏文。
 
  这两座石幢的发现,说明西夏文的使用下限至少是在明代,并说明直到明代时,党项人作为单独的实体仍然存在。1047~1502年,这意味着西夏文的使用时间长达450余年,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3、清代学者张澍寺庙内打开西夏文“宝典”
 
  1810年秋,闲居在家的著名学者张澍,与好友到地处武威城内东北隅的清应寺游览,偶然发现这里有座隐秘的碑亭。令人不解的是,碑身前后却用砖石砌牢,死死封闭,僧人说寺内代代相传,内有异物,不能打开,否则将有灾祸降临。
 

 
  听到这里,学识渊博的张澍越发感到惊奇,他认为这里面肯定有某种鲜为人知的大秘密,便再三恳求僧人拆开砌封,并立下誓言愿承担一切损失。因张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寺僧不得不给面子,只好破例拆去了砌封。
  
  果然墙内出现一奇特碑刻,张澍看一面的文字似汉文方块字,但又不是汉字。这时,才高八斗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上面的字他竟连一个都不认识。
 
  经研究,他认为这是早已“消失”的神秘西夏文。碑刻另一面的汉字“译文”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这碑刻竟是“失踪”数百年的、大名顶顶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堪称无价之宝。
 
  西夏立国后,党项上层把佛教作为统治思想之一。为发展佛教,他们大兴土木,兴修许多寺院和佛塔等。
 
  据当时资料记载“近自畿甸,远及荒要,山林溪谷,村落坊聚,佛字遗址,只椽片瓦,但仿佛有存者,无不必葺。”于是西夏境内佛刹林立,致使后人感叹“云销空山夏寺多”。
  
  当时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西夏国的西凉府,位居辅郡,地处险要,历来佛教浸盛。所以,建庙修塔时,西夏统治者自然不会忽视这个多民族杂居的“战略要地”。
 
  西夏天佑民安四年(1093年),由夏崇宗乾顺与皇太后发愿,动用子大量人力与钱财,决定重修凉州护国寺内因地震受到破坏的感通塔,同时修缮寺院。第二年竣工,立碑赞庆。
 
  这一年恰好是乾顺诞生十周年,为了给十周岁的皇帝祈福,兴办了隆重的佛事活动。这通碑就是保存至今著名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西夏碑”。
 
  按正常思维,该碑理应放在护国寺,但西夏统治者为何将这一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的碑刻,放在“档次”远不如护国寺的清应寺内,且严密隐藏?如今这还是个难解之谜。
 

  
  这通碑一面为西夏文,共28行;另一面为汉文,26行。两种文字内容大体相同,都是叙述建立和修缮感通塔的详细情况。碑刻的汉文部分,一开始就叙述在阿育王建立的八万四千宝塔中,凉州塔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后几经兴废,至前凉张天锡统治时期,又建佛塔以安置佛的杏眼舍利。
 
  西夏立国后,这座宝塔祥瑞感应的故事很多。如西夏天佑民安三年,公元1092年凉州发生地震,佛塔出现严重倾斜。有司正要派人抢修,这座塔竟出人意料地自行恢复原位。
 
  众所周知,世界著名的仳邱斜塔,是河水长期冲刷泥沙导致大量淤积,使下陷的塔基逐渐抬高才白行扶正的。而西夏宝塔却能在一夜之间自行恢复原位,的确难以解释。有人说这是余震的结果,但据行家介绍,这种“巧合”成功的概率很小。
  
  如果说感通塔的“行自纠正”属自然现象的话,碑刻上记载的“塔现灯光,骇乎凉土,是夕亦大雷电,于暝晦中,上现瑞灯,羌人睹之,惊骇而退。”种种记载,使此塔更显灵异。当时,无论凉州百姓或西夏上层,也都认为感通塔能安国佑民,消灾解难。
  
  接着,这块碑刻上还叙述了崇宗即位后,西夏重视佛教,多次召集工匠修饰佛塔,使其焕然一新的情况。赞扬了皇帝和太后“发菩提心,大作佛事”的善举。
 
  碑文还记载了宝塔修成后所作的礼佛活动,最后是书写碑文、篆额、主持或负责修饰佛塔寺人员的职称和姓名。这区区26行汉字,书写了当时一段弘佛历史,内涵极为丰富。专家说如此“包罗万象”的佛教石刻,在海内外实属罕见。
  
  这块西夏碑高2.6米,宽1米,厚30厘米。碑首呈半圆形,边呈杀角,四周刻忍冬花纹。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敕感应塔之碑文”。两侧各有线刻会乐菩萨,作飞天状。它不仅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大最好的西夏文碑,为研究西夏佛教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且碑的正背两面,还分别刻着西夏文和汉字释文,是一部珍贵的西夏文、汉文相对照的“字典”,对破译古老失传的神秘西夏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该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