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名府

南疆遥遥忆一中

时间:2021-09-23 15:27:13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张胜强  浏览: 分享:

 南疆遥遥忆一中

张胜强

 我是1964年由中山大学毕业分配到大名一中工作的。1985年调回自己的家乡广东。现任广东梅州大学电子技术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连续在大名工作21年,我与大名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虽然远离大名,但我的心仍在热恋着这块古老的土地。大名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初到一中即上山下乡插队落户锻炼,后转入“四清”工作队。1966年返校参加“文化大革命”,受过冲击,被怀疑为“国民党”“里通外国的叛徒”。文革后,自己认为要相信党,相信组织,假事真不了。作为一名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我毫无理由去追究过去的一切恩恩怨怨。只有放下包袱踊跃参加复课活动,肩负起教学工作的重任。由于思想上要求进步,工作上肯努力,成为一中支部发展的第一批党员。那时年轻,精力充沛,干起活来不觉累,每周1218节数学课,还有教导处副主任、班主任工作。有较长时间里干着一个顶俩的工作量。为大名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做些工作,但从来不计劳酬。学校和县级领导也给我许许多多的表扬和奖励。在我即将调离大名时,又被评为“河北省省级优秀园丁”,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奖,荣记三等功。我至今感慨万分,感谢当时一中的老师、学生对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感谢领导在我快离开大名时,还给一个良好的评价。现仅就在大名一中工作期间的情况、体会记述如下。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上。后来担任教导处副主任,为了摸索经验,指导我们的教务工作,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担任高中144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入学基础与其他五个班相同。我从接受他们的入学报到开始,就以家长的身份关心这个班的学生,严格地要求他们,教育他们怎样学习、生活、工作,与同学们搞好团结,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我以学生的痛苦作为白己家人的痛苦,及时地加以解决。比如看到学生寝室的苍蝇、蚊子太多,就给学生买来窗纱钉上。晚上跳蚤太多睡不着,就给学生买了数瓶敌敌畏,宿舍内定期打药。冬天来了,女生宿舍的火生不着,就给他们找柴生火。为了他们喝水方便就给他们买了水桶。学生病了及时送医院找大夫治疗。一次贾大山同学夜晚玩双杠,从双杠上掉下来昏迷不醒,当时我拿出自己的钱护送入医院,抢救到深夜三点脱险后才回校,没告诉他家长。后来大山给家长说了,家长对此很感动,在抓思想转化,学习进步方面,经常注意总结先进典型,表扬先进,介绍好的学习方法,用学生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每到一个学段开一次讲评会。这样,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由于自己的努力,这个班在德、智、体几方面进步很快。几次校运动会名列前茅,学习成绩居年级第一。有一次学期期末成绩,高二六个班300多名学生排名次前十名这个班占七名,这个班的学习气氛始终很好,尖子突出。

 以校为家,工作为主是我的工作宗旨,除公假例假外,从没有缺过勤,闹了三次大病也没有耽误学生的功课。一次是患胸膜炎,当时上着三个头每周13节的课,每天吃药打针三个多月,没休息一天,医生开了建议休息的条子未交给学校领导。一次是男扎,按规定公假10天,只休息三天,提前一周开始给学生们上课。再一次是结核病引起咳血。这是1983年春天的事,正给两个复习班上课(每周12节课)。当时,四肢无力,每上一节课发一身冷汗,站在讲台上双腿酸软打抖。有的老师说:“你的脸色发黑,严重!”好心的老师说:“休息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领导也劝我休息。听了这番话,心中有活思想,我想这担子推给谁呢,给了谁也是麻烦的事,影响质量是第一,不好安排是第二,又想起了焦裕禄同志“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自己还差多哩,于是我硬着头皮上。腿站不住,就用两支手支到讲桌上,实在难受了,就出题练习片刻。就这样把一届学生送走了,并取得地区第五名的好成绩。吃药打针半年之久,花了200多元钱。我吃苦了,可是学校出的人才多了,那一年考生大学录取猛增到73名,中专78名,共录取了151名。

 我的工作校内的事就够忙碌了,副教导主任主抓理科教学,又是班主任每周12节至18节的课,而且是连续不断的送毕业班,有时候还要应付校外的聘请,一般的情况我是不去的,可是有的地方指名要我辅导,这是同志们希望,不去不礼貌。1984年工农教育科在实验学校办了一个高中数学辅导班,我去上课了,还给银行上高等数学课等等。付出了劳动,培养了人才这也是我的职责之一。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成长,一个个升入高等学校,或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从内心感到喜悦。

 我们的教师队伍70%以上是青年人,青年教师肩负重担势在必行。就拿数学组来说,高中教师八名中有六名是青年教师。他们都是刚从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精力旺盛,有能力,但缺乏经验。因此,我们老教师有计划地培养他们接班,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放手让他们去干。比如,送毕业班,他们共同点是怕送不好,学生埋怨,领导批评。因此,有畏难情绪。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传、帮、带的办法。传是传授知识,让他们听课,传授系统复习的讲授方法,帮是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解决资料不足的问题,带是给他们订好课时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章节地方我们出题组织练习去把关,常与他们一块抽查教学质量。因为我们这样做,近几年有几位青年教师参加送毕业班工作,得到了锻炼,而高考成绩没有下降,总是居地区上游,同学满意,领导满意,同志们满意。

 以往我们使用的教法,多半是五十年代凯洛夫的十大教授方法。非常不适应八十年代新形势,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开展了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改活动,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教改活动。为了搞好这项活动,我首先拿出自己的做法来解剖,让同志们去讨论,然后要求青年教师搞一节各种类型教改尝试课,一人的问题大家来研究,有时为协助一个同志搞好一次公开课,亲笔修改讲稿,并先听试讲课,使教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我们组赵秀菊同志成功地向全县公开了一节课。

 1977年高考以来,我一直送毕业班,抓毕业班的工作。1984年由于闹病领导上对我的工作给予照顾,安排了高中二年级的课。原计划今年不在送毕业班,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蔡老师的调出使高三缺少了教师。当时如果自己不去顶替,眼看今年的毕业生的数学成绩就会受到影响,我想为四化就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于是又带病由高二调高三顶替蔡老师的课,并每周增加了六节课。

 在工作调动问题上,我也是听从领导对我的安排。实际困难确实存在,南方也有好几个大学发来了商调公函,去了能当个讲师,有职称级别,待遇还高,在这里还是一个学非所用,就这个问题因为需要几年来组织上没给我解决,我从不闹情绪,工作始终如一,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是1978年开始学习抓理科教学工作的。由于文化大革命实验室被遭受严重的破坏。许多化学药品无标签,动、植物标本腐烂不堪,物理仪器缺乏保管,生锈残缺不全,摆布杂乱无序。有许多教学演示和学生实验不能完成,由它产生的后遗症是教学质量上不去,物理统考成绩总是在地区的下游。根据这个现状,我想,要搞好理科教学,从认识论观点来看,搞好实验室是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中学阶段,有许许多多的定律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再者就是利用实验室开展课外活动项目,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实验室又是学校财产集中的地方,因此,健全管理制度很有必要。为此对学生制订了“学生实验室规则”,要求教师百分之百完成教学演示和学生试验,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没有完成的必须事先写出不能完成实验的原因,并由主任批示。对仪器室制定了“仪器室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对易燃、易爆、剧毒品设专柜严加管理,严格实验操作规程,几年来没有发生人为的事故和失盗现象,确保了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被评为地区的先进单位。我们实验室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高标准,比如,生物实验室,过去的标本几乎都毁坏了,经过我们的努力把将要毁坏的东西重新整理、修补,现在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实验室了,受到地、县领导的好评。化学实验室在缺药少瓶缺少仪器的情况下,搞土洋结合,自制教具,修旧利废,与兄弟单位搞联合,把学生实验、教师演示100%的完成任务。物理仪器更是如此,有时为了做一个实验跑到外地找零件。要求实验员、保管员做到一专多能,掌握维修和排除故障的技术,由于经费不足,做到少花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这学期我们还从实验费中挤出部分款作为生物、化学、无线电、投影、航模等项课外活动经费,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

 由于我们的实验室工作跟得上,理科教学正在逐年上升,高考化学居地区第二名,物理成绩也有显著的提高,为四化培养了人才。1984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学生93名,中专生61名,合计154名,录取人数居地区第二名。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damingfu/2021-09-23/5228.html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大名一中、张胜强、插队落户、忆一中

大名一中、张胜强、插队落户、忆一中

大名一中、张胜强、插队落户、忆一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大名一中、张胜强、插队落户、忆一中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