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名府

赵佩严自述

时间:2021-09-27 15:42:28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赵佩严供稿 胡仲祥整理  浏览: 分享:

佩严自述

赵佩严供稿 胡仲祥整理

我叫赵佩严,汉族,1936年出生于大名县西付集乡魏小楼村。1961年毕业于河北邢台师范学院中文系,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学语文教师、中学校长、剧团团长等职,现任大名县教师进修学校、大名县师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讲师、高级政工师。自参加工作到如今在教育战线耕耘三十多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他们现在战斗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也算我为大名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了微薄的力量吧。

(一)

 1961年我毕业分配到龙王庙中学,领导安排我担任语文课。那时,我上进心特别强,对工作一丝不苟。从备课、讲课、辅导自习,到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做得都非常认真、细致。平时上课,教材吃得透,教法灵活得当,教学效果很好。我所担任的语文课在县组织的统考中,646566连续三年荣获全县第一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自己争了光,也提高了我在学生中的威信。

 “文革”前,我担任龙王庙中学团总支负责人,并负责抓学生会工作,同时担任学校社会学科教研组长,全校教职工政治学习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就因为我负的这些责任,又加上我平时抓业务重管理,所以“文革”开始后,学生最先冲击我。他们不许我参加串连,让我靠边站,批斗我等等,使我政治上受到迫害,身心上受到摧残。

1974年,我从龙王庙中学调到捻头中学任校长,后来又调到束馆中学,大名县第八中学(孙甘店中学)任校长、支部书记等职务,19766月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上又调我到大名县豫剧团担任团长、党支部书记。那时,正值“文革”后期,剧团内部派性严重,管理混乱,人们形象地描绘当时的情景是“一人一杆旗儿,旗下都有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此时我到剧团任职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但我没有被困难吓倒,到剧团后,我首先搞安定团结,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化解矛盾,二是狠抓业务,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认真组织演员搞好传帮带活动,切实提高全团的艺术水平、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三是抓好剧团建设,包括剧团基本建设和演员队伍建设,顶着各种压力安排16名老同志退休,新招了32名小学员。这批小学员到来后,使剧团充满了生机,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中大部分经过学习与锻炼现在成了剧团的艺术骨干、主要演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

 在剧团时,我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抓团结,自己不拉帮结派,任人唯贤,公正无私多抓业务,自己亲自动手协助改编导演了历史剧《聂小倩》、《盘丝洞》等剧目,严格管理,我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可四年多时间没有回过家。风里来雨里去和同志们同甘共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不长的时间里,一个以我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将全体演职员紧紧地凝聚在以起,全团上下,众志成城。全团演员的艺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时间“大名豫剧团”的名字响遍了方圆几百里,787980年,大名县豫剧团均被邯郸地区评为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

 当剧团工作有了起色,正准备取得更大进步时,1980年底文教局将我调到进修学校。当时文教局一位副局长同我谈话,他说“你是挺着胸脯进去,扛着红旗出来”。短短一句话是对我几年工作的高度概括,这既是对我的奖励也是对我的鞭策。

(三)

1981年元月,我调到大名县教师进修学校。当时学校担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县小学教师的短期进修培训等任务。1983年省批准成立了大名县师范学校,招收民办教师,脱产学习两年,毕业后分配工作,从此教师进修学校成为与县师范学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二为一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1988年因魏县师范验收不合格被取消,我校开始招收魏县籍学生。1992年根据省教委的指示,我校受邯郸地区教育学院的委托,担负起了初中教师三沟通培训班 (大专)的管理与辅导工作。到目前为止,学校担负着小学教师的中师函授、离职进修、继续教育、上岗前培训以及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初中教师三沟通培训和县师范的教育教学管理等项工作。目前教职员工也增加到近70人。

在这十几年中,教师进修学校同全国一样发展迅速:师资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党组织建设、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自1985年有奖起获得各种奖旗、奖匾、奖状60余件。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市级(地区级)“文明单位”,邯郸地委、行政公署授予“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党支部95年被评为“红旗党组织”,教师进修工作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3000余名,使我县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县政府授予我“模范工作者”称号,两次被评为河北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看到这些成绩,不少人问我:“赵校长,你是怎么抓的?”我不止一次回答说:“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一靠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二靠学校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三靠全体教职工的奋力拼搏。”这句话我不仅对外这样讲,对内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也多次这样说,我总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水平不高,正是依靠这三个条件我们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通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没有这三个条件就不会有进修学校的进步与发展,更不会有进修学校辉煌的今天。1993年面对我校办学条件落后,距省教委办学标准差距较大的情况,学校领导一班人多次开会讨论,决定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投最大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否则进修学校有被取消的可能。可是改善办学条件谈何容易?当时县财政连续几年没有下发一分钱的办公经费,如何克服困难,争取资金就成了一道难题。面对这道难题,我和同志们的态度是明朗的:要想改善办学条件就不能怕困难,困难再大,我们依靠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也能克服。

 当时我和支部一班人,不顾年高体弱,一天几次跑县委、政府、市教委,汇报、请示,向各位领导充分反映我校的实际情况及距省教委要求的差距和落后的办学条件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几个没明没夜地跑,真可谓跑细了腿,磨破了嘴。

 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在反复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对我校的困难极为关注,对我们的决心非常赞赏,但限于县财政的状况,不能从资金解决我们的困难,只能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文教局领导多次研究我校的情况和县委的指示,同意我校中师函授班扩招和第二期初中教师三沟通培训班的招生计划。依靠领导政策上的支持,我们在没有县财政拨一分钱的情况下,聚集资金,精打细算,发动教职工,改革挖潜,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多方干挠,建起了2160平方米办公大楼,基本上解决了教学办公的需要,建起了仿古大门及围墙,购置了锅炉,解决了师生取暖、饮水、洗澡的困难,购置了45架脚踏风琴,配备了各种办公用品和桌凳等等,这些成就的取得如果没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没有学校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没有教职工的奋力拼搏,是绝对办不成的。

 在进修学校工作已经16个年头了。在这16年中,毫不夸张的说我是以教育为业,以校为家,出满勤干满点,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和假期,甚至在病重住院期间我也是边工作边治疗。19845月,学校干部调整,新老交替之际学校的全部工作压在我一人肩上,劳累、感冒诱发了肾炎,化验单上呈现四个蛋白“+”,住进了邯郸地区医院。在医院我急工作所急,怎么也放心不下学校里的工作就多次要求出院,

经过多次软磨硬泡,医生终于同意我出院治疗。出院时化验单上呈现三个蛋白“+”,出院后,我不顾领导、医生的嘱托,边工作,边治疗,结果吃了300副中药,用二年的时间才得以痊愈。1989年我又患黄疸性肝炎,病情发展凶猛,情况危机,领导劝我住院治疗。我没有被疾病所吓倒,在没有耽误一天工作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恢复了健康。

 两次疾病的磨难,我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坚强。现在我非常注意锻炼身体,每天早早起床锻炼一个小时,日常生活很有规律,身体状况很好,遇到繁忙的工作甚至比年轻的同志还能坚持。

在这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条明确的办学思想,那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求实创新,团结奋进,面向小学、初中教师,坚持学历、能力一齐上,突出重点上能力。在这条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成人特点,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从而推动了我校各项工作特续发展。

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感慨颇多。面对党和人民所给予的各种荣誉和奖励,我总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升。只有在听到昔日的学生不断从各地传来的好消息时,心理上才感到一丝的安慰。现在年龄大了,很快就要退下来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我还要在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的岁月中继续努力,发挥余热,为我县的教育事业发展献计献策,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部贡献给教育事业。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damingfu/2021-09-27/5240.html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教师、中学校长、剧团团长

教师、中学校长、剧团团长

教师、中学校长、剧团团长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教师、中学校长、剧团团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