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邯郸非遗

南响堂山石窟千年古佛“身首分离”百余年“意外”合璧

时间:2018-08-31 16:14:50  来源:解读邯郸  作者:  浏览: 分享:

 一尊精美的南响堂山第七窟(千佛洞)石雕立佛,民国战乱时期遭到严重破坏,身首分离百余年。在邯郸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布展响堂山石窟博物馆期间,竟“神奇”的被当地石窟研究学者发现佛首、佛身被分别馆藏于库房内,千年石佛,“同居”百余年后再次“合璧”,被石窟艺术爱好者们传为佳话。


1、响堂石窟,遗忘于滏河岸边的国宝

响堂山石窟博物馆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

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两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院,初名为滏山石窟寺和鼓山石窟寺。明代以后统称为响堂寺,近代则习惯称之为响堂山石窟。
    
东魏、北齐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并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其陪都,以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为主的皇室贵族经常往来于二都之间,而响堂山是其必经之路。

据现存于北响堂常乐寺的金正隆四年(1159年)《鼓山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碑记载:“文宣(高洋)常自邺都至晋阳,往来山下……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因建此寺……”。
    
三石室即指今北响堂山石窟的大佛洞、释迦洞、刻经洞,可见响堂山石窟是由东魏、北齐皇室营建的一座皇家寺庙。
    
响堂山石窟现存大小石窟三十余座,造像4300余尊,其中北响堂山石窟(鼓山石窟)现有编号窟龛22座,南响堂山石窟(滏山石窟)现有编号窟龛9座(处)。石窟始凿于东魏末年,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时期,其后隋、唐、宋、元、明、清及至民国均有不同规模的雕饰和粉修。
    
此次“合璧”的石雕立佛位于南响堂山石窟第七窟,也就是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南响堂山群窟中最精美的“千佛洞”。

2、乱世浩劫,百余佛首被盗凿流落异乡

千佛洞内失去佛首的“莲花底座石雕立佛”

南响堂山石窟分为上、下两层共7座洞窟,下层两座为华严洞和般若洞,都是中心方柱式洞窟,上层5座分别是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千佛洞最精美。
    
沉迷于古代佛教艺术的灿烂,醉心研究响堂山石窟近三十年之久的当地学者赵立春讲述,千佛洞窟顶外壁上方雕覆钵塔,塔端雕卷云状山花蕉叶,中雕展翅欲飞的金翅乌,钵顶雕宝珠,两侧各雕八角形宝珠顶柱。窟内三面宝坛上各龛均雕一佛两弟子两菩萨,正面龛本尊为释迹佛。洞壁广造千佛,有大小造像1028尊,故名千佛洞。
    
而在当地文保部门保存的一张民国早期的老照片显示,千佛洞内原有一尊石雕莲花座立佛。1986年,在对南响堂山石窟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发现了这座石佛的残件,有佛身、莲花座等三部分,但唯独不见佛首。此后,“千佛洞”石雕立佛三份残件被封存在南响堂景区管理处的一间库房内,随着岁月的流逝,落满尘埃。
 

   
“当年的文保人士推测这尊立佛佛首已被损毁或流失海外,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南、北响堂山石窟的佛造像遭到了有计划的盗凿破坏,许多佛首飘洋渡海,散落于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国家。”赵立春痛心的说道。
     
河北省著名文物考古专家谢飞先生谈及响堂山石窟,曾引用过这样的文字资料:早在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响堂山石窟就已经遭到有计划的盗凿破坏,北齐时代的造像杰作多已支离破碎,体无完肤,南北响堂主要佛像头部保存完好者仅存两尊。

更有甚者,南响堂阿弥陀、力士二洞造像竟已扫地俱尽,空空如也,至少百尊以上的响堂山造像精品已经流散异邦。
    
在《武安县志》中也曾记载:民国二年,时任武安知事李聘三伙同袁世凯之子袁克文盗去石佛六尊,群众大愤,夜间将石窟佛头击碎,石窟之佛头全部为重雕另安。

3、同居百年,千年石佛“身首合璧”惊世人


2017年,邯郸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落户峰峰矿区,区委、区政府抓住历史机遇,提出1231发展转型战略,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相继开工,其中就包括响堂山石窟博物馆。
    
由于醉心研究响堂山石窟三十余年,并多次参与博物馆策展行为,当地学者赵立春被委以重任,在新建的响堂山石窟博物馆内策划布展《皇朝遗梦——响堂山石窟及其附近石刻艺术展》,集中展现响堂山近半个世纪以来出土和收集的造像残件、佛首等,并且这批珍贵的文物都是首次面向公众。
    
9月22日,就在紧张的布展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过程中,修复后的“千佛洞”莲花底座石雕立佛的躯干部分进入展厅,而在展厅的另一侧堆放着几尊刚刚清理完灰尘,等待进入展柜的佛首。
 

   
突然,赵立春被一尊佛首颈部的痕迹吸引,长期的专业素养让他敏锐的感觉这处断裂“似曾相识”,“我就感觉这个佛首颈部残缺痕迹和石雕立佛颈部的残缺痕迹十分相似,或许是两者同时出现在眼前的缘故吧,就有拼接一下的冲动。”
    
大家七手八脚将两者拼接在一起,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佛首和大佛身躯严丝合缝,赵立春紧急调取出来民国时期的“千佛洞”的资料图像,经过比对,这尊佛首竟然就是失散多年的原装佛首,千年石佛,竟然身首分离“同居”百余年,在这一刻“合璧”,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赵立春介绍,刚刚发现的“千佛洞”石雕立佛佛首就馆藏于响堂山景区另一处仓库内,数十年来竟一直没有被发现,“这场展览的名称叫做《皇朝遗梦——响堂山石窟及其附近石刻艺术展》,本意就是让公众了解响堂山石窟佛造像的千年传承、百年沧桑,尤其是民国时期毁灭性的盗凿,一共展出佛造像残件和佛首40余件,没想到就有这件‘奇事’发生,或许天意如此,跨越千年的佛造像也渴望‘合体’,不再分离。”赵立春说道。

(部分文字资料、图像由赵立春老师提供,特此感谢)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河北 · 令人惊艳的邺城考古博物馆
河北 · 令人惊艳的邺
邺城考古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
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上)
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
邯郸文化网,网文化邯郸
邯郸文化网,网文化邯郸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