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领导的香城固伏击战,明明发生在邱县香城固,为何却有记载为曲周香城固
文剑
1939年2月,在今天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县城东部的香城固镇,曾发生过一次被刘伯承称赞为“平原模范伏击战”的战斗,这场战斗为陈赓指挥,除敌人除少数逃窜外,日军第十师团安田步兵中队和四十联队、补充大队的其余日军全部被歼,共歼敌250余名,生俘8人,烧毁汽车8辆,缴获四一式山炮1门,九二式步炮2门,迫击炮1门,长短枪100余支,八路军仅伤亡50余名。这场战斗开创了平原歼敌战光辉范例,被称为平原歼敌第一役。它的胜利坚定了华北平原抗日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香城固伏击战过程示意图及缴获的武器
有意思的是,在今天的很多文献资料里,对发生这场战斗的村庄所属县的记载却并不相同,有的记载为“邱县香城固”,有的记载为“曲周县香城固”。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分歧呢?香城固究竟属于哪个县呢?
要弄清楚这一点,还要从明清时期就大量存在于今天冀南一带独特的“飞地”现象有关。
“飞地”的意思是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同属于一个行政主体的两块地方,想互相来往,需要“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这就是飞地。
位于威县附近的山东飞地和曲周县飞地
在明清时期,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周围有好几片面积不等的“飞地”,但总的说起来在其东部的为山东省冠县、临清、邱县的飞地,而位于其南部有两块飞地均属于同省同府的曲周县。
据《曲周县志》建置·境域位置记载:“明代到民国二十九年,曲周县辖境为不相邻的3片。西片之形状及面积与今曲周县略同,中片包括今邱县的马落堡、香城固和东目寨三个乡及马头镇东部包括广宗县、威县和馆陶县各一部分。东片主要包括今威县的白果、枣园两个乡。远离今曲周县城百里之外,且中间尚隔有邱县和威县辖区。三片总面积为812平方公里,约为今曲周县面积的1.22倍。”
清朝光绪年间《广平府志》中的曲周县舆图,红圈中为其中片,香城固就在其中
开篇中所说的香城固就位于《曲周县志》所记载的中片里,而其西片则约等于今天的曲周县境。飞地的形成有很多种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元朝时期王爷勋贵们获得位于不同地域的封地,后来每个王爷所属的被设置为同一行政区域,就造成大量的飞地。二是明朝初期原有居民因战乱死亡或迁徙,政府组织周边县居民到此地开发和定居,但这些开荒者的户籍却仍受原县管辖所致。三是明朝后期卫所制度、藩王赡地以及寄庄等现象存在造成的。
曲周县的“中片”
那么位于曲周中片飞地中的香城固是如何成为今天邱县属地的呢?
对比民国和今天的邱县地图,会发现有较大的不同。在民国时期,邱县地图形状类似一个长条形,呈西北、东南走向。今天的邱县地图形状则变得“丰满”了许多,其东北部多出来一大块,大致呈不规则圆形,只不过在东北方向伸出了一个较长的“手臂”。
民国和今天的邱县地图形状对比
邱县东北部多出来的那一大块就是原曲周县的“中片”,也正是因为多出来的这一块,香城固镇才可以位于邱县之内。那么这一块区域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从曲周划给邱县的呢?
1933年河北省地图上的曲周县中片飞地与山东省邱县示意图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及一个人,就是在1939年时候的曲周县长郭企之,他在到村里部署反敌工作时,被汉奸发现后不幸被捕,后来押到县城因费尽心机达不到目的而将他杀害。1940年3月,冀南行政公署为纪念郭企之烈士,就把位于曲周、邱县、威县三县结合部的曲周县东部香城固、潘家庄2区,威县东部南部两个区,临清县的一个区及邱县的一部分村庄析置了企之县。此时,香城固一带属于企之县。
没找到企之县的地图,可以从1941年左右的馆陶县地图上找到它的一角
1945年11月,企之县被取消,企之县所属的区域分别划归威县、邱县,其中一、二区归邱县。由此可以看出,企之县被撤销时,并没有按照析置该县之前的行政区域所属进行分配,而是直接就把企之县的区域分给了邻近的威县、邱县,也就是说曲周县此时的“飞地”已经消失,仅剩下原曲周县行政区域的“西片”。此时,香城固及周边已被划入了邱县,基本接近了今天的行政区域格局。
企之县政府办公室的印信
虽然在1946年10月8日,冀南行署第三专属又为了纪念郭企之烈士,把曲周县改名为企之县,但这时的企之县也仅是在原曲周县“西片”、也就是今天的曲周县的行政区域上改名而成,和1940年时所设置的企之县,仅是名字相同,但行政区域却毫不相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以烈士名字命名地名的原则,仍将“企之县”改为了“曲周县”。
1950年时的邯郸专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邱县共有4个区,第一区驻地就是在香城固、再次证明在1945年企之县被第一次撤销时,香城固就已经离开了曲周县。1958年8月8日,邯郸专员公署发出通知,决定撤销邱县,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曲周县,驻地在曲周县城,曲周县共设立10个人民公社,在原邱县境内设立3个人民公社,即马头人民公社、邱城人民公社、梁二庄人民公社。香城固在此时也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而重新归入了曲周。
南王楼、霍辛庄、郭庄3个村归曲周县前后的对比图
霍漳逯、张漳逯、李漳逯3个村归邱县前后对比图
1962年3月重新恢复邱县建置,以原邱县并入曲周县的行政区域为邱县的行政区域。不但如此,在邱县与曲周县交界的一带,也进行了一点微调:将原邱县所辖的南王楼、霍辛庄、郭庄3个村留归曲周县;将原曲周县所辖的霍漳逯、张漳逯、李漳逯3个村划归邱县。当时,邱县设立了13个人民公社,其中的东目寨人民公社、香城固人民公社就是原来曲周县中片所辖的区域。至此,邱县、曲周两县的县境变化方才调整完毕,其行政管辖区域保持到今天没有变化。但是在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却将这个变化反映了出来,发生“香城固战斗”之时属于曲周县管辖,但是在今天却属于了邱县,因此对那场战斗的记载,别管是“曲周县香城固”还是“邱县香城固”,都不能算错。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hdwhua/2021-08-12/4907.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