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邯郸春秋》赵王城

时间:2018-08-17 16:32:00  来源:邯郸春秋  作者:申凤鸣  浏览: 分享:

  公元前386年,赵国把都城由中牟迁到邯郸。到邯郸之后,赵敬侯住在哪里,民国二十二年的《邯郸县志》有如下记载:

  “在今城西南入里许,俗呼为赵王城,今基址仅存,耕为民田。然面积较今城大数倍,中有土埠,特高,俗传为殿延之所,今犹呼为龙台云。世传赵敌侯自中牟迁邯郸时居此。”

  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实际上,赵敬侯到邯郸后,首先在原城的基础上重建了廓城,尔后才在廓城西南建设宫城。考古证实,当时的邯郸城是由作为宫城的“赵王城”和作为廓城的“大北城”两部分构成的。“起王城”建成之后,赵敬侯才居住在那里。

  赵王城建成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其间“兵燹之变迁,地震、水患之转移",已使昨日巍峨的王城变成了废墟。不过,如果你有幸游览一下“越王城”,当年的风采还可想见。

  赵王城位于市区西南部,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近方形,边长1420米,四面城墙保存完整,残高38米,内有5座大夯土台。位居中部偏南的龙台,是赵王城的重要建筑,台基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同时期规模最大的王宮基址。它与以北的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保存有面积宽大的多处夯土建筑基址。东城面积略小于西城,南北最长处1442米,东西最宽处926米,四面城墙大部分完整,内有三座夯土台,以南北两个将台为大,传为起王阅兵点将之处,其它也是高大建筑基址。北城面积大于东城,东西最宽处1410米,南北最长处1520米,为不规整方形,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墙址,地下墙址完整。遗址西部的夯土台,面积仅次于龙台,它与西墙外侧的夯土台东西相对,也是一组高大的建筑群址。

  我国曹魏时期若名的文学家刘劭在《赵都赋》中写道,赵王城“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風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婉蜓,承雄虹之飞梁。”这段赋的意思是,赵王城城墙高大,面积辽阔。城内的道路四通八达,城门依次排开。楼阁建筑鳞次栉比,一栋连着一栋,楼阁上耸立的雀形屋饰就象展翅欲飞的风凰一样。雄伟的正殿十分高大,红色的门窗熠熠发光;刻有虬螭的花饰盘绕着木柱,凭空是长如飞虹的大梁。

  通过这段赋文,我们可以窥见到当年赵王城的恢宏气势。

(作者简介:申风鸣,1951年12月生,河北省永年县人,曾任邯郸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66年参加工作。做过工,当过兵,搞过宣传报道,抓过生产经营。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随后有各类体裁作品见诸省内外报刊。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集《古城邯郸行》散文集《寄给故乡的明信片》以及与人合作编著的《赵都观光指南》《赵地风流》等。1986年始从事地方志工作,先后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邯郸纺织工业志》、《邯郸市志》、《邯郸年鉴》等多种著述。)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