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继位,是为赵武灵王。
面对着连年争战造成的赵国弱势现状,维位不久的赵武灵王十分忧虑。经过一番深思之后,立志图强的赵武灵王从十九年(前307年)起,开始了他在赵国以“胡服骑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这一年的春正月,武灵王“大朝信宮。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紧接着,武灵王又到赵国的北部、西北部、西部边境巡行视察,在巡行至黄华山时,武灵王与大臣楼缓谈起了自己的打算:“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
武灵王“欲胡服”的决心得到了楼缓的等赞同,但大多数赵臣都不同意。于是,武灵王又对肥义讲自己的决定和决心,结果得到了肥义的拥护和支持。武灵王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说:“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
在楼缓和肥义的支持下,武灵王首先实行胡服。进而,武灵王又派王孙绁转告自己的叔父公子成易穿胡服,想以此来推动众人接受胡服。武灵王说:“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并以命令的口吻说道:“在家听父母,在朝听君主的,这是古往今来的通例;儿子不反对父母,臣子不背叛君主,这是先王传下的公理。现在我发出命令改穿胡服,叔父不穿,我怕天下人乱加议论。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度,即以利民为本,从事政务有一定的原则,即以施行命令为上策。今改穿胡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欲望,娱悦心志,而是事出有因的。现在派王孙绁谒见您,是想以您的高义来成全胡服之功。”
公子成听完王孙绁传达的话,对易穿胡服仍心存疑虑,便争辩说:“我本已听说大王改穿胡服,只因我卧病在床,不能跑到朝廷去,因此没有事先进谏。大王如今下了命令,我才敢毫无保留地献上我的愚忠。我听说,中国是聪明有远见卓识的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切物产财货聚集的地方,是圣贤教化所及的地方,是仁义道德普遍施行的地方,是诗书礼乐发挥效用的地方,是远方的人来参观的地方,是南查北夷奉为楷模的地方。现在大王要放弃这些先进的文化,竟要袭用远方地区的服饰,改变古时的政教,更改古时的道德,违背人们的心愿,我希望大王考虑考虑!”
王孙绁把公子成的话禀报了武灵王。武灵王说:“我本来知道叔父得了病,我将亲自去请求他。
武灵王随即来到公子成家。他亲自向公子成请求说:“衣服要穿起来方便,礼仪要行起来方便。因此,圣人观察乡情以顺从习俗,根据事理制定礼仪,为的是利国利民。披散头发,身刺花纹,袒露臂膀,左开衣襟,这是百越人的习俗;染黑牙齿,额头刺花,戴鱼皮帽,穿粗布衣,这是大吴国人的风俗。礼仪习俗虽然不同,求其方便却是一致的。因此,乡情不同习俗就有变化,事情不同礼仪就有更改。所以圣人的原则是:只要可以有利于他的人民,就不统一他们的习俗;真正有益于他的事业,就不制定共同的礼仪。儒生同出一师礼仪却有所不同,中国习俗相同教化却有其距离。所以对于事物取舍的变化,聪明的人也不能使之一致;对于远近服饰的差别,圣贤也不能使之相同。穷乡僻壤多异俗,邪曲学说多诡辩,不了解的先不要怀疑,跟自己观点不同的先不要否定,要公之于众以求认识上的完善。现在您说的都是旧俗。我所说的是用以改变旧俗的措施。现在我国东边有黄河、漳水,跟齐国、中山国共有,却没有船舶的利用。从常山到代地、上党一带,东边靠着燕国和东胡的边境,西边靠着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却没有骑兵和弓箭的装备。所以我要聚集船舶来利用,寻找傍水居住的人民,来防守黄河、漳水一带;改变服装学习骑射,来戒备因毗邻燕国、东胡、楼烦、秦国和韩国的边境。再说从前简主没有堵塞晋阳直到上党的通道,襄主兼并戎族夺取代地,以便抵御胡人的各个部族,这是愚人和智者谁都明白的道理。过去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大兵力,侵占掠夺我国的土地,俘虏我国的人民,引水国攻鄗城,要不是社稷之神保佑,鄗城几乎守不住。先王对此十分恼火,而这个仇还没能报。如今准备好骑兵和弓箭,近可以防上党之变,远可以报中山之怨。然而叔父偏要随顺中国的旧俗而违背简襄二主意愿,厌恶改变服装的说法,却忘记了国家的耻辱,这可不是我对您的希望!
公子成叩首拜了两拜说:“我愚蠢,不通达大王的指示,竟敢大讲道听途说的世俗之见。如今,您继承简、襄二主的遗愿,顺从先王之志,我怎政不听从命令呢。”说罢,公子成又拜了两拜。武灵王便赐给他一套胡服。
第二天,公子成胡服上朝。
公子成被说服了,但推行胡服的阻力仍然不小。赵氏的一些宗亲和大臣依然劝谏武灵王不要胡服。对于赵文、赵造、赵俊等人“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武灵王进行了有力地论辩:“古往今来的风俗并不相同,效法哪个古?历代帝王也不相袭旧制,道循哪个礼?伏羲、神农注重教化不用刑罚,黄帝和完、舜使用刑罚而不暴虑,后来夏禹、商汤和周文王,他们随着时势制定法度,根据事态制定礼制,法度制令,各自顺应实际情况,衣服器械,一律便于穿用。所以治理天下不一定施行一种纲领,管理国家也不一定效法古代制度。圣人的出现,不是相袭才统一天下的。夏、商的衰败,不是易礼才灭亡的。既然这样,违反古法无可非议,而遵循古礼也不值得称费,如果说所谓穿奇装异服思想就淫乱,那么邹国和鲁国就该没有行为邪恶的人;如果说风俗习惯邪僻民心就会搞乱,那么吴国和越国就该没有德才超群的人。因此,圣人把舒服合身的穿叫作衣服,把便于处理事情的做法叫作教化,把进退的规范叫作礼节,衣服的制度,不是用来统一普通民众穿戴的,不是用来评论贤与不肖的。所以圣人跟着习俗流动,贤人跟着变革同步。”谚语说:“按照书上的说法驾驭车马的人,不会完全了解马的性情;按照古代的制度治理当今天下,不会完全晓得事理的变化”。所以说,“遵循旧法的功效,不能够超越世俗的水平。效法古代的学说,不能够控制当今的形势。”武灵王的一番话,使赵文等人也改变了态度,自此后,许多大臣都穿上了胡服,而赵燕却一再拖延。武灵王对此很不客气,派人对他说:“服事君主的行动,应该全心全意尽力而为,可以微言谏争不可大吵大闹,临朝应该不满腹牢骚,不能违背君主而自我夸耀,不能谋取私利而追求名望。为子之道要恭顺而不忤逆,为臣之行要谦让而不争宠…我都改穿胡服了,惟独你不穿胡服,这叛主罪是极其严重的…”听了赵武灵王这番话,赵燕十分惊恐,他知道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妙,便立即穿上了胡服。
从此,赵国穿胡服招骑射,开始了骑兵部队的组建和训练工作。经过武灵王的不懈努力,胡服骑射获得了很大成功。位于邯郸市西北的古城墙附近一片丘陵地带,相传便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训练骑兵的场所,此地因之名日插箭岭。岭内常可发现战国时代的铜镞、瓦片、陶器片等遗物。
如今,胡服骑射已经成了改革的同义语。
(作者简介:申风鸣,1951年12月生,河北省永年县人,曾任邯郸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66年参加工作。做过工,当过兵,搞过宣传报道,抓过生产经营。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随后有各类体裁作品见诸省内外报刊。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集《古城邯郸行》散文集《寄给故乡的明信片》以及与人合作编著的《赵都观光指南》《赵地风流》等。1986年始从事地方志工作,先后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邯郸纺织工业志》、《邯郸市志》、《邯郸年鉴》等多种著述。)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