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地级市”——馆陶

时间:2019-05-22 10:07:48  来源: 大运河时空   作者: 文剑  浏览: 分享:

 大家都知道馆陶县历史悠久,从汉代设立为县以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2000多年中,还有360年是作为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级别存在的。

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自领冀州牧,开始经营起以邺城为中心的广大区域,他开凿了隋代大运河的前身“白沟”,使得漳河流域能够与黄河流域有效的连接起来,带动了今天冀南一带的农业、人口的大发展。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以邺为基本,建立起了与长安、洛阳、谯、许昌并列的“五都”,随后代汉建立了魏国称帝,年号“黄初”。第二年,析原来的魏郡的东部置阳平郡,治所就设在馆陶。阳平郡管着8个县,分别是馆陶、清渊、乐平、临清、发干、武城、武阳、阳平。

 

由魏郡分出的阳平郡

在东晋时期,馆陶县则先后属后赵冀州阳平郡、前燕冀州阳平郡、前秦冀州阳平郡、后燕冀州阳平郡。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馆陶则先后归属北魏冀州阳平郡、东魏冀州阳平郡、北齐冀州阳平郡、北周毛州和阳平郡。

这些州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区域,而郡则是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的级别。

当时还有分封制,有6人被冠以“阳平郡”的封号。馆陶人李冲在北魏孝文帝时期被封为“阳平郡开国侯”。 王腾在前秦时期、司马子如在北魏节闵帝时期、李远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李威在北周后期被封为“阳平郡公”。

馆陶县在作为阳平郡治所的几百年间,由于地处邺城附近,又有白沟的交通运输优势,是方圆百余里影响较大的一个城市,在隋朝时期废除郡制时,由阳平郡改为毛州后,馆陶县又一直作为州的治所直到毛州被废除。因为经济繁华,至今在馆陶一带还留传着“走过京,串过卫,赶过三年毛州会”的俗语,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到过北京天津和毛州,见过大世面。形容见多识广。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无歌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具象间生存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胡狸精灵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