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流溪别院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时间:2022-03-20 15:14:57  来源:浦江客的博客  作者:浦江客  浏览: 分享: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敦煌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五台山图》(局部) (图源网络)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一幅最大的佛教史迹画——《五台山图》。这幅壁画,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描绘了五台山及其周围八百里以内的山川景色、寺庵兰若、城池房宇等建筑,再现了1500年前五代时期五台山佛国圣境的宗教氛围和世俗风情画卷。

据史料记载,敦煌莫高窟第61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着人于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六月十五日凿成,而其内的《五台山图》粉本,则是以敦煌画院的艺师为主,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九月绘成。据说,唐朝时武则天于龙朔二年(662),让会昌寺沙门会赜去五台山检行圣迹,并绘出《五台山图》以备御览。敦煌石窟中的《五台山图》即以此为粉本,遂成巨型壁画而闻名天下。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其峰顶都如平台,故称五台山。五台山不仅以雄伟壮丽、气势磅磷的北国高山自然风光被誉为“华北屋脊”、“清凉胜境”,而且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被冠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佛教开始于东晋,鼎盛于唐代。五台山的佛教建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形成了庞大的寺庙建筑群。自唐太宗李世民至唐德宗李适,有九位皇帝均下诏敕建五台山佛寺,全山寺庙数量曾达到360余座。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院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像。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故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使得五台山佛教名僧辈出,空前隆盛。   

五台山佛教的兴盛与唐朝皇帝的大力扶植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当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起兵争夺天下时,为了抬高其门第,争取上层贵族的支持,便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李耳为唐王室祖先,宣称自己是神仙苗裔,借此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唐太宗在太原起兵,利用隋末农民起义之后,佛教受到冲击,寺院毁损,僧尼减少的境况,大修寺院,并两次下诏,要全国各地普度僧尼。他还结交佛教上层僧人,尤其是对玄奘推崇倍至。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唐太宗热情款待,赠送寺院,并对玄奘大力吹捧,其用意在于媚佛以借此收揽人心。

唐高宗的敬佛,更是超过了唐太宗,甚至连皇子也披上了佛教的光环。显庆元年(656),皇子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出生,唐高宗赐号佛光王。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唐高宗为他安排了极其隆重的葬礼,用金棺银椁藏其骨灰,在长安周围五百里内,有一百多万人前来送葬。一位高僧能享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可见当时朝野上下对佛教的狂热尊奉到了何等程度!

武则天更是巧妙地利用佛教,不断制造有利于自己上位的舆论。永昌元年(689),僧人薛怀义、法朗等九人伪造《大云经》四卷进呈朝廷,大讲所谓的“净光天女”,并说佛祖预言这位“天女”要以“女身”成为统治天下的帝王,以此暗示武则天当女皇是顺应了佛祖的旨意。武则天得到《大云经》后,随即命令天下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藏《大云经》,置高座宣讲,又度僧千人以祝贺“佛”的美言。伪造《大云经》的僧人,都被封为县公,分别赏赐紫袈装龟袋。从此之后,僧人多以朝廷赐紫袈装为荣。长寿二年(693),僧人菩提流志又上新译《宝雨经》,伪称菩萨现出女身,要在中国当皇帝,为武则天上台大造舆论。佛教也借此在武则天的支持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唐玄宗时,佛教的发展达到极盛,寺院比初唐时几乎增加了一倍。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使佛教在北方受到严重摧残,声势骤减。禅宗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逐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朝廷征收度僧传戒税——香水钱,因而借此机会也使禅宗南宗得到朝廷的支持而广为流传。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上图)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17尊唐塑佛像(局部)(下左图)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外观

(下中图)敦煌壁画《五台山图》(局部)(下右图)梁思成与林徽因1937年在佛光寺考察

唐宪宗是唐代帝王中崇佛最突出的一位。他一即位,就诏令天下有道高僧均赴京都长安,阐扬佛法。第二年,唐宪宗对僧尼管理机构进行改革,下令僧尼道士一同隶属左右街功德使,任命宦官吐突承璀等人为左右街功德使,僧人端甫为左街僧事,僧人灵邃为右街僧事。宦官与高僧一起管理佛教,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朝廷与佛门的关系。元和十三年(818),功德使上奏朝廷:在法门寺的护国真身塔内,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一节,定期开塔则岁丰人安,佛祖福佑。唐宪宗因此下诏于第二年派出专使,前往法门寺迎接佛骨,将佛骨迎入宫内供养三天,然后交京城各寺院轮流供奉。唐宪宗的这一举动震动了京师,人们奔走相告。整个长安城,掀起了一股崇佛狂潮。

必须指出的是,唐朝佛教的一大特点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唐初,开始实行均田制,僧人给田三十亩,比丘尼给田二十亩。由于朝廷正式承认了寺院经济属于社会经济的一种成分,寺院的免役免赋等特权也保留下来了,所以寺院经济急剧膨胀,人口大量涌入佛门,无籍僧尼大大超过了朝廷统计的数量。唐睿宗时,改建洛阳景云寺为昭成寺,该寺置有“僧朗谷果园庄”,在短短的四十一年间,通过施地和买地兼并周围土地近一千八百亩。这种由政治庇护,靠经济资助,有独立经营权利的寺院,其经济在唐朝空前繁荣起来,“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

寺院经济的膨胀,僧尼数量的上升,大大削弱了朝廷的实力,加重了朝廷的负担。于是,唐武宗即位后,决定废除佛教。会昌五年(845),唐武宗公布了“毁佛寺勒僧尼还俗制”。总计当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多所,小寺四万多所,僧尼还俗的有二十六万多人。收回良田数千万顷,赦免寺院奴婢十五万人,并给土地自谋营生。会昌毁佛,沉重地打击了佛教。由于寺院经济被剥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被拆除,经籍散失,佛像遭到销毁,致使佛教宗派失去了繁荣的客观条件,中国佛教在唐朝从鼎盛时期进入了衰弱时期,从此一蹶不振。

当然,会昌毁佛中,五台山寺庙也难逃此劫,同样被焚烧殆尽,仅留下一个偏僻小庙南禅寺,僧尼们也全部还俗回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佛教在唐代终究还是有了长足发展,不仅高僧辈出,而且翻译佛经的数量和质量是前代不能比拟的,唐代基本上把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译备。同时,在唐代佛教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佛教特质的宗派,佛教在唐代发展达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最高峰。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2-03-20/5749.html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从五台山看佛教在唐朝兴衰史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