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广府古城,是河北省11个5A级景区之一,具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它为隋末唐初窦建德、刘黑闼建都之处,还长期是郡、州、府、县的治所,明清两朝它是直隶广平府的治所,“广府”之名也正是得自于此。
广府古城和临洺关镇的位置示意图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拥有如此历史底蕴的地方,曾经的永年县治所在,今天却没有被永年区委、区政府用来作为驻地,而是设在广府古城西北直线距离20多公里的临洺关镇,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广府古城不再是永年县政府驻地的时间是在1958年,那一年的12月20日,把位于永年县旁边的邯郸县大部以及肥乡县一部分并入到了永年县,并且把县政府由广府城迁至临洺关。后来在1962年8月20日复置邯郸县,永年县恢复原建置的时候,县政府驻地依然留在了临洺关镇,并没有再迁回广府城,一直到今天。
1958年河北省撤销合并的部分县
1958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胜利完成,是“二五”计划的开始之年,由于“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情绪高涨,当时既需要“打破社界、乡界、县界的大协作”,又要求“继续精简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机构,改善劳动组织和劳动管理,减少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的情况”。正是有这样的背景,我国在河北、山东、辽宁等省开始了“撤小县并大县”运动。
在这一年,河北省由1市(天津市)7个专区合并为1市6专区(撤销了天津专区),由原来的142个县10个市合并为58个县7个市。邯郸县和肥乡县的一部分并入永年县也是这个运动的一部分。
清朝的广平府舆图
为何在并县之后又把县政府驻地迁到了临洺关镇,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大环境
当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饱受战乱的经济正在逐步恢复,而华北大平原上一些原为县治的城镇在战争中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随着交通技术、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古时候的交通方式和格局被改变,很多地方为了提升管理效率、便于发展经济,就把县政府驻地迁到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永年县城也不例外。
1933年《河北分县详图》中的永年县,可见临铁路的临洺关镇
第二是临铁路
在清朝末年1898年至1906年修建的京汉铁路就在临洺关旁边经过。民国时期出版的《京汉铁路旅行指南》中就有临洺关车站的记载:
自沙河县车站至此计程四十里,旧为县治,宋时县除改为镇。旧时之土城今尚存,在车站东,共六门,村落皆在其中,现有分司驻扎。
除了车站的状况,还有附近的名胜、物产等方面的记载。
民国《京汉铁路旅行指南》中有关临洺关车站的记载
临洺关车站属于永年县管辖,县政府驻地搬迁时选择至此,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民国时期的临洺关地图
第三是有基础
除了交通条件之外,临洺关镇在某些方面具备了作为县城的基础。它在县城搬迁过去之前,也不是默默无闻之地。据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临洺镇城:隋唐置县,宋省为镇,后复置。金元明以后,俱为镇。明嘉靖中,知府陈俎、知县阎文贵重筑土城,有通判分司驿所官。
明崇祯《永年县志》:镇在县西四十五里,为南北最冲地。
1859年《直隶舆地图册》中的广平府,可见除了各县之外,就有关隘的记载,其中有临洺关
而清朝光绪的《永年县志》记载得更为详细:
临洺镇城,在县西四十五里,旧有遗址,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知县阎文跺重建,南北二百二十丈,东西半之,基广一丈八尺,高一丈九尺,六门,城楼台堞具备,明设巡检,万历二十六年移通判驻之。国朝(指清朝)道光二十二年,通判缺裁。广平府同知移驻临洺镇。同治六年同知林世俊详请兴修,经费不敷,及半而止。
清朝临洺关镇城图
这段记载既有临洺关镇城的规模大小,又有其行政级别上的高低。明清时通判、同知是府一级的官员,一个府里的主官是知府,副职就有同知、通判,其级别分别正四品、正五品、正六品。而知县一般仅为正七品。因此,由于驻扎在临洺关镇的通判、同知原因,临洺关镇的级别比一般的县城还要高一级,按今天的说法应为“副地级”镇才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临洺关卫星图
临洺关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临洺关地处太行山麓东侧南北陆路交通的咽喉位置,有“为南北最冲地”“天下咽喉,永实当其地耳”的说法。除了有通判、同知驻扎之处之外,在临洺关镇还有临洺驿、递运所、巡检司等办公机构,还有两所公馆。
尤其是因为地处交通要道,为了收养往来贫困、生病的流民,在清朝乾隆年间建起了房舍三十多间的留养局,其“规制广于城局”,即规模要远大于设于广府城内的留养局。
正是因为临洺关镇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在当时很多县城需要搬迁的大背景下,就从广府古城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mingren/2022-03-09/5717.php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