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修炼、鉴赏拳势三要
太极拳可以说是用心灵感悟和肢体表达的生命哲学。其每一念和每一招、每一式,无一不是对天人关系的诠释,无一不是对生命本体的感悟,无一不是对性命义理的内省。作为生命哲学,太极拳修炼的终极价值指向,决不是要把人培养成“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一介武夫,而是要通过不间断的内修外练,实现人性的返璞归真,说到底是对人性回归的一种追求,是对完美人格的一种塑造。
练拳需明理,观拳需用心。太极拳是一种集形、意、气、势、神等综合要素于一体的高级运动形式,它不仅具有深不可测的内家功夫,同时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承载形式,所以审视拳势的优劣和功夫的深浅需要一定的修养和眼力。练拳者千人千象,各具风格,审赏之中,要由表及里,由形及神,不仅要观其行、审其势,还要察其神、研其变、归其宗。武术圈内常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指双方接手试功的情景而言,若遇真正有眼力的高人,则不用试手,只要一着眼,便知功深浅。常言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而以舒缓、稳静、含蓄为特点的太极拳,本身并没有什么热闹可言,所以无论是修练太极拳,还是鉴赏太极拳,首先要真正认识太极拳,掌握其中的精髓窍要,由形到意、由神到势、由外到内,综合把握。要作到这一点,我认为,主要应从架势、着势和气势三方面着眼。
第一是架势
架势是指拳架的基本姿势。各派太极拳姿虽互有异处,但基本要领并无二致。都要求身姿中正,不偏不倚,心静体松,圆满和谐,以意导行,动作连贯,虚实分明,开合有度,课,也是终身必修课。必须从一招一式入手,就像练书法从点、横、竖、撇、捺练起一般,严格按照规矩,在姿势和动作上打好基础。无论习练何家何式太极拳,都要先把拳架的身型、手型、步型、身法、手法、步法等基本要领弄清楚;仿老师之姿势,合自己之形体,悉心摹练;再经老师精心指点,逐渐使拳架正确定型。架势是太极拳的基本功,需长期下苦功夫一丝不苟地研练,切不可粗枝大叶,急于求成,舍本求末。
第二是着势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太极拳论》对太极拳练习阶段最经典的论述。由此明确了着熟是懂劲的前提,也是通向神明的第一步台阶。着势即每一个动作的姿势、身法、招法的具体要领,这是太极基本功的细微体现。无论是身法、步法、手法、腿法,还是眼法、劲法、心法等等,都要形到意到神到。只有每个姿势要领到位,才有整体的连贯和协调,逐步达到内外合一。如果要领失真,必然会出现缺陷处、凹凸处或断续处。无论过与不及,必出散乱之病。虽然太极拳练到一定境界时可随心所欲,纯任自然,但仍然处处合于规矩,窍要之点分毫不差,锚铢不爽。拳论云:“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着势的运行方向、力量及起点、落点的距离等,皆严谨精到。所谓:“变化取分毫,尺寸自己辨”,由尺寸而讲分毫,着势功夫全在自己精心揣练,日久自会豁然贯通。
第三是气势
气势是指在演练拳架套路时所透露出的神采、气韵和风度。高境界的太极拳家会在节奏连贯的演练中,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韵致,或刚柔相济,张弛有度;或雄浑沉厚,内力无穷;或轻灵圆活,一片神行。这不仅仅是规范架势与纯熟着势的有机融合,更是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精神境界的综合体现。“观其文,如见其人”,观其拳则更是直观其人。赏拳不单纯是在品评拳脚功夫,更是通过拳势中所含的天赋灵性和文化修养,欣赏其由内而外所透露出的生动灵活之气(也就是气势),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
拳理精通、拳术高妙者,善在修炼中寻绎古人道法之本源,幻化出纯真审美之意象,得势得法、得神得韵。势者,源于身心而含灵动,法者,顺乎自然而无定法,神者,化物象之妙,韵者,出气象万千。正所谓意形交融,天人合一,艺魂共道。
总而言之,既然我们将太极拳视为生命哲学,那么,无论是修练太极拳还是鉴赏太极拳,就必须领略其强健体魄、修炼心性、启迪智慧、涵养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价值真谛和本质意义。太极拳形于身为功,会于心为法,融于文为理,传于人为教。可以断言,大力推进太极拳的普及和提高,必将有利于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甚至会出现一种“大化”、“大和”、“大治”的良好局面。我们应该由衷感谢研创和弘扬太极拳的历代先哲们,他们早就在有意无意之间,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和谐文明的图景。这也正是我们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所在。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taiji/2021-08-02/4729.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