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王边溪谷

寻访古村落的“启示”

时间:2020-12-20 15:28:00  来源:武安文联  作者:姚鸿军  浏览: 分享:

  

武安,古称神钲。在这180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古老先民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在洺河两岸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磁山文化、冶铁文化、戏曲文化、商帮文化和红色文化……

 

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悠久历史需要挖掘,深厚文化需要传承。为此,神钲书院成立之初就启动了寻访古村落大型活动,追寻历史记忆,挖掘收集古村落的人文历史、民俗民风,重新拼接古村落丢失的文化碎片,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阳春三月,神钲书院寻访古村落活动,从百亩古杏园青烟寺到十字阁闻名的古镇继城;从太行石寨的安子岭到商帮文化的古镇伯延;从傩戏之乡固义到农商古村大贺庄.......逛古街、穿古巷、进古宅、站古桥、看古树,访村民,看惯了尘世喧嚣和轻浮,这里仿佛是安抚心灵的家园,穿越时空的感觉总是让人眷恋和不舍,相机拍不完,笔墨撰不够。

 

这些古村落虽各在一方,但是,他们又一脉相通,世代传承。

在古村落老宅中,看到许多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内影壁,上面雕刻内容有梅兰青竹、花鸟虫草、忠孝结义、礼乐传家、忠诚良将等,体现吉祥富贵,长寿幸福和趋吉辟邪寓意,营造和谐、安谧、幽静的环境。

 

在贺进古镇,时任贺进镇党委书记石书军把我们带到了东街一户门前,整座院楼翻盖一新,当主人推开两扇绿色的大门时,一块雕刻精良的影壁出现我们面前,犹如西洋镜吸引了大家目光。影壁有壁顶、壁心和壁座,砖雕和石雕相结合,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非同寻常。壁心中央雕刻是《杨家将》中的六个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各具姿态,四周雕刻有松鹤、牡丹、凤凰、如意等吉祥物。

 

在鼓山脚下的伯延村,房家庄园古影壁是一块青石雕刻而成,高4米,宽3米,上面刻有30多个人物和20多种花草图案,影壁正面松竹梅和福禄寿三星图,雕刻精湛,惟妙惟肖,内四周刻有活灵活现、飘飘欲仙的八仙图案,称明八仙,上下刻有八仙用的法器,称暗八仙,随经历次浩劫,风韵依旧。

 

在距离伯延镇20公里的大贺庄村也有一块民国十五年修建的大型砖雕影壁,主屏中心雕刻鹿鹤同春图,周围也雕刻明八仙图,左右的次屏中央刻有重礼仪、讲廉耻谋生活、学好人的村训,周围刻有八仙用的法器,也有暗八仙图案,这不是巧合,而是文化渊源。

 

当走在古村落的老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的深宅大院,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房倒屋塌、无人居住。新盖的房舍包围着旧村,古村基本成为空心村。这些衰败的院落,许多是善于经营生意的武安商人留下的庄园和宅院,如淑村的朱家庄园、贺进的张帮贵庄园、大贺庄的常家庄园、宏顺德庄园,白府的花门楼、朱云章宅院等。这些庄园和宅院占地都在千至万平方米以上,房屋几十、上百余间,甚至千余间不等。建筑结构以北方四合院为主,而且院院相通,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堪称一绝。这些庄园建筑规模之宏大、建造设计之精良,让后人叹为观止。

 

大贺庄常家庄园,是一进二院落,建筑雅致、结构巧妙,把文化内涵深入到每个细节中去。二座院东西厢房窗棂上雕刻着骑牛望月鱼拱莲喜上眉梢马上封候,经过百年风雨洗刷和沧桑变迁,它精湛的雕刻工艺,惟妙惟肖的形象仍不失当年风采,好似一幅幅优美诗文图画,使人在窗子中漫游移步观景。

在白府古村,村民俗称老街,我看到几位正在晒太阳的耄耋老人,平均年龄在八十五岁以上,她们性格开朗,不卑不亢,当问到子女住在哪里时,她们话语一致,儿子都住到新房子里去了俺祖祖辈辈都住在这个院子里,还是老房子好,冬暖夏凉,不舍得离开!这些老人朴实善良的话语感动着我。作为从事二十多年的新闻记者,我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在老街石头桥南拱圆门里有一位佝偻着身体的老人站在大门里,用一种无助的眼神似乎在期盼等待着什么?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没有这些耄耋老人日日夜夜的守望,就没有老街、老巷和老屋,就留不住今天的乡愁

 

在古村落走访中,我们发现每个村落都有民间技艺高人,他们各有一绝,在四邻八舍小有名气。在白府古村寻访时,一户古院落大门上的对联吸引了大家,对联每一个字的字旁,都有图来打头。经过大家仔细辨认,对联内容是阁外常听莺细语,帘前没看燕齐飞。白府村村委朱建伟给我们介绍,这就是白府村有名的鸟字创始人朱天恩的家,当我们走进这个干净利索的小院,每一间屋门上都有鸟字对联,其中一幅是梅兰舒化日,桃李闹春风。朱天恩老人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他唯一愿望就是有个传承人,把他鸟字发扬光大。

在伯延古镇,提起老增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增,大名刘增付,今年六十岁,由于爱收集老物件,在伯延街小有名气。走进房家大院二巷的老增家里,院外屋内到处摆放着不同年代、各式各样的老物件。有光绪年间的老牌匾,上刻有三个大字大夫第,有清末民初的生活、生产用品,如八仙桌、插瓶,太师椅、钱柜、礼帽盒、石锁、石碓臼、独轮车等,有六十年代大食堂用过的打红薯片机,这些老物件是老增从本村一家一户收集来的。谈到老物件的用途和文化,老增是滔滔不绝,对这些老物件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从2014年开始,三年间,老增共收集老物件200多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办个民间民俗博物馆,让这些失落民间老物件重放异彩,把民间民俗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为子孙后代造福。

 

大贺庄的胡虎林,今年八十一岁,他酷爱手工制作风筝和宫灯,他的父亲胡振山是绘画砖雕技艺高手,大影壁《鹿鹤同春图》出自他父亲之手。在父亲的影响下,胡虎林从小爱好绘画,后来逐渐把绘画技艺用在手工制作风筝和宫灯上。走进胡虎林老人的院落,院子里挂着老人设计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宫灯,偏房墙上挂满了绘制的风筝。《走马灯》是老人的得意之作,点上蜡烛,宫灯会自动旋转。老人发明绘制的风筝码子,引起了大家兴趣,风筝码子可以根据风向大小,自动选择起飞和降落。胡虎林老人还给我们拿出来一本厚厚陈旧的信纸,上面有介绍风筝制作的方法和草图,这是老人利用半年时间亲手编写出的《怎样设计制作放飞风筝》。民间手艺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能失传,市场上没有一本怎么制作放飞风筝的书籍,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用手写出来的书出版发行,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门手艺,胡虎林老人为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深表遗憾和担忧!

 

 

神钲这片古老土地上,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脉息,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村村落落都留下一个个美好的传说和独特的人文故事。寻访古村落,感受古村淳朴民风,体会民俗文化的内涵,寻找乡土文化的根基和血脉,启迪即将失落的心灵!守望千年大地上的根文化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河北 · 令人惊艳的邺城考古博物馆
河北 · 令人惊艳的邺
邺城考古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
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上)
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
邯郸文化网,网文化邯郸
邯郸文化网,网文化邯郸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