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王边溪谷

《对面》--人间四月天

时间:2021-04-12 09:35:59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贺疆  浏览: 分享:

  韩居峰简介:

韩居峰:祖籍河北。清华大学环境艺术硕士。中国杰出室内建筑师、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获得者,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委员。北京易合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侨信装饰工程设计院董事长兼院长。

前言

什么是岁月的味道?

岁月的味道,是故园的清风、故园的泥土、故园的草木、故园的鸽哨,能让记忆苏醒,能让梦境青葱。

在城市的高楼林立里眺望故园的风景,满目疮痍,只有岁月的味道慰藉着灵魂的焦渴与流离。镜头下的真实、黯然、静默,为岁月流逝的那些美好瞬间。细腻的摄影语言叙述着内心世界,留恋和牵绊,平实而浓郁。

故乡的路有多远? 用镜头回忆丈量着岁月的历程,不厌其烦地定格枯树、土路、荒原、老屋、坐在斑驳树影斑驳墙皮的老屋前的老人……千年的故土、百年的老树、经年的老屋、暮年的老人,伫立成一种信念,一种传统,一种血脉。红尘中的悲欢离合,生命的轮回往复,都抵不过时空的轮转。记忆的碎片在镜头里拼接复制着岁月的味道。

乡愁总比时间瘦!一切的存在都终止于文字,一切的存在都静止在影像里。摄影的结果是镜子,折射一种文化和尊严,照亮你也照亮我。

于是我开始盼望一段岁月,经历几多物是人非,却也不枉故事一场。 

人间四月天

                            ——韩居峰的文化忧思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题记

文脉重拾

“儿时的城市记忆荡然无存,我非常怀念儿时居住的老建筑,那是50年代建的苏式三层楼建筑,灰砖外墙红瓦坡屋顶,室内地面为实木地板,一到傍晚,我和哥哥弟弟坐在楼外的马路沿上听着高音喇叭里播放的“红旗谱”。我家对面的长安公园的大门也是60年代文革的特色,大门前矗立着工农兵雕塑,所有这些温馨的记忆都找不到了。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丢失与破坏自己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历史文化的痕迹,这让我想起了“猴子掰棒子”的故事。”

——摘自《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文化与历史感的迷失》韩居峰

几句话,勾起我童年的记忆,想起那杏林、清溪,闻到槐花香、听到蝉鸣蛙声,还有戏院里丝竹管弦的婉转悠扬。想起静夜一遍遍听着草原歌曲《鸿雁》泪流满面。我们都在记忆中寻找曾经的美好,我们都在飞速的发展中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韩居峰说,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是一种文化积淀,是历史现象的缩影与投影,一个城市的人们的传统生活行为模式,恰恰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切都值得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粗暴地取缔或整容。是的,那些饱经沧桑的亭台楼阁、断墙颓垣都其灵魂、有呼吸、有温度,都是神秘历史的见证,都在为昔日的繁华浅吟低唱。记得在国子监,无意间低头,看见那磨得光亮的铜皮门槛,渐次变化的色彩,有着岁月的沧桑。

经常游走在各地的韩居峰,悲哀地发现,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总是以牺牲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血脉为代价。他思索着设计师应该怎样运用设计方法论,怎样换一种角度和高度来考虑设计方法与创新的问题,来保护本土文化同时开创先进文明。韩居峰认为,城市的发展与改造与城市的传统与文化的保护,的确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只要抱着一种文化敬畏心,尊重当地风土人情与建筑、景观、规划的文化根脉。那么在设计构思、论证城市的发展与历史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符号的关系时,就不会盲目、冒进。最可怕的是盲目地与世界接轨,否则历史迟早会告诉人们那是多么二的事情。我想起去年闲聊时,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城市打出各种口号‘东方威尼斯’‘东方普罗旺斯’,多么二的事情。所幸这两年有些城市不这样崇洋了。”如出一辄的话语。

事实上,韩居峰这样说也这样做着。在西藏拉萨入住过银桥饭店的人都会在大堂里那幅巨幅壁画面前驻足留影。这幅壁画就出自韩居峰手笔。2003年,他承接西藏拉萨银桥饭店旧楼改造项目,三年时间在西藏的居留,韩居峰对藏文化和藏传佛教有了深刻的体会和领悟。他经常在清晨,在大昭寺广场,长时间凝望金顶。他经常在傍晚,驱车奔驰在旷远的原野,看拉萨河上的日落,在巨石宫倾听莲花生大师冥冥中的念诵。

这幅壁画里融入了韩居峰对西藏的自然环境和宗教的理解。在他眼中,大昭寺的金顶映照太阳的毫不吝啬的铺洒,巍峨的布达拉在连绵的群山中肃穆庄严。拉萨河、雅鲁藏布江粼粼倒映着蓝宝石一样的蓝天和轻盈的白云,岸边的格桑花盛放着纯洁的微笑。远观,画面措置的构图,似乎一叠叠铺展的经卷,曲曲弯弯的经文似乎在流动,又似是五彩的经幡在风中翻动,更像是一双双佛祖的眼睛在注视着人间。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只要你踏进西藏,你的灵魂就会不由自主的皈依,那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朝圣。

拉萨银桥酒店的设计,是韩居峰21世纪初的一个经典案例。也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设计。在拉萨这样一个充满神秘宗教色彩与国际化的城市,他从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地域文化的彰显两个角度,为项目进行总体定位,奠定设计基调。整个施工过程,从配饰到家具,到装修,到机电,空调、弱电,事无巨细,他都充分考虑当地酒店消费群体的特点与西藏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宗教文化特点,把握设计元素与空间功能的最佳契合,准确地完成了设计风格变化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在地域文化的脉络里。工程竣工了,与其说是工作不如是他用心做的一件作品。他说,唯有尊重当地历史文化,把握传统文脉精神,那么冷硬的设计就会融入历史和文化,并成为历史文化的符号。

重拾文脉,是韩居峰始终坚持和呼吁的。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室内设计教学时,就对建筑设计理论中的文脉的解读独辟蹊径。也因此,在2009年获得“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但是他很谦虚地说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盗梦空间

韩居峰说:“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室内设计师对于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保护,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设计实践中,怎样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又要调和与保护当地的文化特征,这是设计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很多时候,韩居峰一直强调着的设计理论中的 “文脉”和设计“方法论”,具体起来说其实可以合二为一,那就是对设计的定位抑或基调。在当代艺术求怪求异时代,盲目以西方标准衡量本土艺术的时期,韩居峰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冷静。他认为作品要有个性,但是个性不等于抛弃本土的民族文化,但是也不是完全地固守本土文化。而是在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灵魂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完全抛弃本土文化,无疑于没有民族自信心。而完全固守本土文化,又是失之于教条的刻板和保守的排外。所以,本土设计师对方法论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在城市的规划与景观设计中体现出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是对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本土文脉的传承、是为后代人留下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而室内设计师要在设计理念中始终绷着一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弦,不能创造一种闻名同时毁灭一种文化与情感。

很多场合,韩居峰提到设计要“注重细节”。他口中的“细节”其实是“人”的因素。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生活习惯、视觉、触觉、心理感受以及温度与湿度的感受等,都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在室内设计上,细节的深化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在一切文化的核心是“人学”,即人的情感、思想和生存状态的因果和变化,无论是音乐、美术抑或建筑。

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韩居峰,可以说是与中国室内设计同步发展前进。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提示,是人们内心渴望的一种诉求。而韩居峰在不断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着飞升着。

1983年,韩居峰就读室内家具设计专业,后选派到长春市二轻工业学校室内设计班。授业恩师都是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师。陈增弼、刘北光,卢小波、柳冠中等对他深受影响。其中柳冠中老师,近年在设计事理学提出一个观点“设计不仅仅是物,而是事”。 很多人认为单纯一个室内设计、不论是墙壁、空间都是“物”的概念,但是他认为这是一个事情,是一个故事、一个过程。在这点上,韩居峰深以为然。

当年回到石家庄的韩居峰,经过三年的设计实践,1989年考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后去香港从事设计工作。1996年,主持上海时代广场的项目,与英国建筑设计公司巴马拿丹合作。

这些年,韩居峰承接了很多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他都秉承着自己的以人为本的观点。事前了解企业的性质和文化,熟悉它的管理程式和流程。办公家具成为最佳的突破点和切入点,突出文化概念,同时体现办公环境的个性和特色,让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时刻感受人文氛围和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设计中,韩居峰适时地穿插进去部分雕塑,室内空间、人的空间和雕塑空间组成三维空间,审美、情感、心理、行为、工作等因素不经意间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气场和精神凝聚力。这样的典型作品是中国卫星通讯公司办公楼,和复兴路56号。

而他个人对独立的小建筑更感兴趣,他觉得能体现出他自己的生活空间、对事物的喜好。在他眼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烘托下,建筑会变成一个生命体,鲜活灵动,无声地禅述着设计师的理念。

韩居峰说:“我们作为60年代的设计师,是中国将来一代室内设计师的铺路基石。我们像是《狼图腾》狼群中战斗在最前面的一批狼。”虽是玩笑,但是事实。他对当今设计新生代滥用文艺腔不苟同。记得他在某设计大赛上,犀利地点评:“今天又听到了低调奢华、低调浪漫。这是选手在演讲中用得最多最滥的一个词,实在是欠考虑。”韩居峰有着毫不留情的尖锐,“我们希望听到选手用更准确、更精彩的词语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定位。”

下面是他的一些精彩语录:

*“什么是好设计师,真正下工夫,自己原创的东西,应该静下心来去研究这些东西,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东西。”

*“关于设计,首先要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我们要什么。设计师要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迷失自己。”

*“设计形式跟房间的整体的布局和周围景观的介入是否协调?做设计的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能为了设计效果而做效果,还是要根据房间的基本户型去做设计。”

*“要原创,就是我说的细节。设计留给人们的,是一种感受、一种感觉。”

*“做设计,要讲求可持续的发展,室内设计也是有生命力的,要讲求空间与功能的和谐,此外还应追求室内室外的统一。”

艺术摄影

“拍摄是我多年的爱好,我在不断地发现美、传达美、创造美,摄影体现了我对生命的感悟。”    

——韩居峰

在资深工艺师父亲的影响下,韩居峰自幼喜欢涂涂画画。八十年代初考入工艺美院的他,青春理想里始终飘荡着“画家梦”。在长春求学期间,水彩画和油画很有造诣的韩居峰,带动着一个班的同学追寻着艺术梦。对油画有着天生敏感的韩居峰,手下的感觉很棒。当年他毕业留校,除了他品学兼优之外,绘画有悟性也是最主要因素。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时,他笑那个时代没有电脑,主要靠手绘效果图,自己也沾了绘画基本功好的光。恩师郑曙阳与陈增弼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严谨做学问的风格,对韩居峰以后人生路途中的工作、生活和为人影响很大。

求学前对他绘画影响最大的是陈丹青。但是后来陈丹青旅居国外的经历和归国后的现状,令他冷静思考。王其均教授移民加拿大,他著的《苦乐移民路》对韩居峰触动很大。设计方面,对他影响很深的是日本建筑大师矶奇新,现在的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就是他首先发现的。

行踪不定的韩居峰对摄影一直有着偏执的喜爱,他的摄影作品,构图饱满大气,光影对比营造出的肌理效果宛若油画一般。取景大胆,用光独特,手法诡异,画面风格有着绷弦刹那脆弱的精致和惊艳。仿佛在高速行驶的车上,漫不经心随手一甩的拍摄,却有着一股怪异的意蕴,在画面中心凝结盘旋,攫取你的眼球,拨动你的心弦。很多人不明白他的摄影作品都是灰灰的,他说他很悲观,眼神一闪而过的落寞与宁静的忧郁。记得的一幅摄影作品《时空》,光线在跃动中的调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下一下地锤击着心。宛若发黄发灰的老照片上的折痕,这种伤痛的肌理和色泽,似乎在质疑着艺术的价值,质问生命的价值。但有有着一丝温暖,仿若四月的春风暖暖滑过。风中似乎传来云水天际间漫声轻吟的天籁:一生烟雨,一场梦;一世红尘,一阙歌。

文化的意义在于生活在别处!旅行在于存在于别处。

作为环境设计师的韩居峰,有着对环境职业的敏感和关注,而酷爱摄影的他,天生有种风景重构的秩序感,眼睛里总能看到繁华背后冷寂冷峻的一面,而不可复制的瞬间定格的是人类心灵伤痛后的轻松与静谧。因此其作品总是弥漫一种朴素的静穆,那是一种出世感与世俗感间犹疑的徘徊和慰藉。不经意的画面,不动声色的冷静,出人意料的回味,云雨天光的神秘对比,厚重而强悍的背景,人与自然的隐喻,记忆中风景的悲剧情结,空间层次和纵深的变化,构成的仪式感,产生强烈的人文色彩。此这时期的作品,风格已然形成。若真能以出世之心,看入世之境,也许就是他进大成者之时。

风格背后永远站着一个人!喜欢旅行的韩居峰,不断行走的路途中偶遇的奇景,总能勾起先祖的生活轨迹的追寻和重访,因此对田园牧歌的怀旧情绪在镜头里以固守的味道歌咏淡淡的哀伤,以黑白灰的极少主义关系重筑心中的风景。  

无限景深所带来的物象清晰而内涵丰富的细节,本身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归和膜拜。而特别的角度让光充分张扬的时刻让自然与摄影完成了身份的自然转变。心境的优雅与现实里的沧桑的悖离,因刹那间的光影把空灵发挥到极致就展示了语言与文化的创造力。

艺术是人与世界在心灵上的契合。善于思考、专注设计、痴迷艺术的韩居峰,喜欢风驰电掣的狂飙,也喜欢行云流水的飞行,在他看来,摄影器材远不如摄影者的内心和思想重要。摄影师镜头后的思考使得自己成为摄影秩序里的一个符号。三十余年对古典摄影的坚持和守望,韩居峰让摄影回归到曾经失去的朴素和原始,多了份历史的斑驳和沧桑。

他说:“摄影是人的心灵中的景色与自然景色,所谓‘相由心生’使然。”在韩居峰的摄影里,始终流动着一股气,那是一种抽离的哲思内敛流淌着,那是一种飘忽的冷静空灵含蓄在。突然,脑海里灵光一闪,想起黄仁宇先生研究历史时的法则:“出入于历史的边缘与侧后”。想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四书大学》)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日望沙清”顾炎武心眼里的境界也许就是文化的旨归。而“慎独”是一种修炼!(待续)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