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王边溪谷

在城里种庄稼

时间:2021-05-11 15:45:41  来源:网络作家数字图书馆  作者:贺疆  浏览: 分享:

 

在城里种庄稼

 

贺疆

 

 窃以为博客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人的日记,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触摸他的心灵,细读他的生活,清晰他的心路,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作品。孙振华应是批评家中少数勤于写博的人吧。时常看他的博客,仿佛他就坐在你面前,低低诉说他对生活里点点滴滴的感受和看法。他给你描绘未来的蓝图,说到兴奋处,他在那里挥舞手臂,慷慨激昂,或者急急的踱步,双手急搓。说到忧心处,他会停顿,眼光飘向窗外遥远的苍穹,然后垂下眼睑,茶杯刚刚沾唇又放下,你能听到他那深长而无声的叹息……

 

峥嵘初露艺评界

 195611月,孙振华出生于湖北荆州市。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就读该校文艺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3月,一身中山装的孙振华来到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报到博士研究生。至今当年一起在美院学习的同学每每提起孙振华入学时的样子,总是取笑他那件中规中矩的中山装。那时的孙振华甫入浙江美院,住在工艺系大楼三楼阶梯教室后面的一间侧屋里。房屋低矮到似乎天花板抬手可触摸。晚上,他会透过西墙那整整一面墙的落地窗,看着图书馆的后面和学校的大操场,看工艺系的学生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在落体上偎依着弹吉他。很长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难以融入这个圈子。他无法理解那些骄傲的学子们长长的头发,无法理解他们满口的“我感觉,我感觉”的感性自我和特立独行。他心里依旧沉浸在原来的专业的情景中日子就这样在看书和看窗外的“风景”里度过。

 

 一天教务处李子侯老师委婉建议孙振华,到美院了,就多接触一点绘画,自己也画一画,同时写点文章跟大家见见面。于是他写了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美术报》和《读书》杂志。一篇为佛洛伊德辩护,一篇关于佛教美术史。那时候恰逢85美术新潮,美术界风云际会,作为美术重镇的浙美自然气氛活跃,然而孙振华却在彼时置身事外,与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擦肩而过。作为史岩先生的关门弟子,孙振华一生都受其影响。治学严谨的史岩先生推崇张黄学派的“不到50不著书”传统,给孙振华的毕业赠言是:,读完了博士,还只是打了一个初步基础,以后要多读书打基础,不要急于出书。

 

 生于五十年代的那一代人,是社会主义、毛泽东培养出来的一代人,是青春期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一代人。青春时代形成的思想、情操和内心的生活,赋予孙振华灵魂以反思。然而孙振华从小是一个发言欲望强烈的人,小学时每学期鉴定的保留优点就是“上课积极发言”,课堂上得不到发言机会就“讲小话”。这种有话就说是天性使然,故而1989年博士毕业后留校的孙振华,每每参加浙江文艺评论研究会的一些座谈会或研讨会,其发言之直率、前卫、尖锐令人印象深刻。用孙振华自己的话说他的美术批评应该是从口腔活动开始的。然而下笔成文却四平八稳,谨慎稳妥。想来也是文革后遗症,小时候,师长谆谆告诫,落笔须慎重,白纸黑字,稍一疏忽就会变成无法抵赖的政治问题。从事司法工作的母亲更是看来太多因言获罪、因文染祸的案例。因而自进小学可以乱写乱画开始,就被耳提面命,久而久之每每下笔就冷静有加。兼之长期教师工作,导致逻辑条理大于感性随意。于是很长一段,乃至今天,孙振华一直努力改变自己的评论风格,努力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在孙振华眼里,早期的在学校参加的美术活动很被动,通知就去,发言完让写几句就写几句。因此他觉得应该是美术批评的客串。他认为自己真正介入美术批评,真正由被动变主动,由自发变自觉应该是1991年策划、组织“当代青年雕塑邀请展”。谈及此,不得不归功于一瓶安徽口子酒。1991年冬浙江省雕塑家协会换届,孙振华和高天民、杨奇瑞、林岗等在雕塑系研究生渠晨明寝室喝酒。年轻人总有有种愤青的情绪,也许是酒助豪气,席间孙振华说:为何老是等人家选你们作品参展,为何自己不做一个青年人的展览?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七嘴八舌献言献策,全国性青年雕塑展就这样决定了。这个动议很快得到省美协和雕塑家协会支持。是年12月,孙振华和杨奇瑞、曾成钢,又北上中央美院串联青年雕塑家。得到雕塑研究所田世信和雕塑界权威刘开渠的支持。刘开渠还题写“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展名。19929月,该展览在杭州开幕,53件作品参展。全国各大美院和雕塑创作单位都有人参加,这是雕塑界民间自发的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性的面向青年雕塑家的专项展览,展览开幕的同时,还召开了两天的理论研讨会,加上展刊和画册,这个展览的理论色彩在雕塑界也是空前的,所以,在雕塑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认为是雕塑界一个具有转折性的事件。

 

 在这个活动中,孙振华担纲舞文弄墨:写策划书,编展刊,撰写展刊文章,组织研讨之类。一直以来雕塑界理论太弱,孙振华主持编撰的四期展刊,表达了他对一个雕塑刊物的理解,有纯理论,有个案研究,有国外的翻译文章,有雕塑的新闻资讯,以及编者的看法。很多时候,孙振华都是自己抄刀上阵。这四期展刊虽非正式出版刊物,但是在雕塑界反应出奇的好。有位老先生说,那是建国以来雕塑理论最活跃时期。从此孙振华思维里就固执的认定“口子酒”是好酒,胜过了五粮液,也胜过了茅台。

 

 第一届当代青年雕塑邀请展后,孙振华萌生去意,于1993年调入深圳雕塑院。他离开学院到社会上闯荡的想法,部分原因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定。一直以来,当代中国艺坛存在一种状态,批评家和艺术家之间互不兼容。时隔八年后,孙振华和曾成钢旧梦重温,以浙美雕塑系和深圳雕塑院的名义,策划第二届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研讨会上,批评家和艺术家的气氛一如第一届邀请展研讨会剑拔弩张。孙振华觉得批评领域很难真正展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真正的批评一直是千呼万唤难出来。孙振华觉得所谓美术批评和探求真理的活动关联不大。他自认为自己还不能承担真正批评家的责任,还不具备真正批评家的勇气。在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的国度,人们都从心底希望能通过自省的方式,在灵魂深处催发觉醒,靠自悟来升华。因此孙振华从来没有主动使用过“批评家”的头衔去参与美术活动。他自认为自己一直徘徊在批评的边缘,虽然策划或参与一些美术活动,但自认为没有真正处于批评的状态。也因此他对自己的批评文字也遗憾居多,他说他清楚症结所在却无能为力。窃以为,能有这样一份清醒和自觉,能有这样一份自省和努力,就担当的起批评家的身份,就无愧于批评家的称号。

 

审视凝固的音乐

 如果说音乐在空气里流动陶冶人的身心的话,那么雕塑就是凝固的音乐。雕塑以冷凝的姿态让你凝注,在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凿痕中让你感受作者的心情,领悟作品的内涵。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会让你看到雕塑背后恢弘的意象,会让你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在世界雕塑史上,既有明晰的历史继承关系,又有连贯的实物遗迹可寻的雕塑传统有三个,它们是发端于古代埃及、希腊的西方雕塑传统;古代波斯、印度的雕塑传统;古代中国的雕塑传统。尽管古代雕塑在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特色鲜明,具有连贯性和明晰发展轨迹的作品,但是中国古代却没有留下系统的雕塑理论和雕塑史著作。这一度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雕塑的认识和评价。

 

 

 中国古代对雕塑艺术一直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因此籍由西方理论来阐述中国雕塑是一种无奈和悲哀。然而中国的意象理论在二十世纪初就对西方意象派诗歌产生重要影响。就雕塑而言,就有“意象雕塑”和“写意雕塑”的说法。  在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常常是互通的。“塑绘不分”、“塑容绘质”是中国雕塑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雕塑在国际雕塑中处于弱势。

 中国的当代雕塑从上世纪初至今,已经走过将近百年的风雨路程。雕塑百年,雕刻了一世纪的光阴和岁月。百年雕塑,镌刻了几代人光荣和梦想。百年回首,曾经的苦难和欢乐沧桑在雕塑史上。回望百年,过往的跋涉和不舍镏刻着雕塑的纹理里。流年渐远,雕塑形象系谱愈发清晰。

 

 孙振华站在宏观的立场,俯瞰中国雕塑的发展史,以学者的角度梳理中国雕塑的文脉。他依照师承关系,把当代中国雕塑划为四代人:第一代人是上个世纪前半期,以国外留学归来的雕塑家为主,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第二代人是他们的学生,1949年以后培养出来的一代人,为承上启下的一代。第三代是1977年开始接受雕塑教育,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一代,是目前中国雕塑界的中坚力量。第四代人则是上个世纪90年以后完成雕塑教育的一代人,他们最有生气和活力是中国雕塑的未来。每一代雕塑人都不辱其时代的使命。每一代雕塑人都要肩负其时代的责任。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雕塑亟待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定。现今的中国雕塑,不仅仅在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民族题材上,而是强调它作为一种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成为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表现。雕塑在民族化和本土化的探求和经过中国文化的整合中,创作性的转化成一种有中国自己文化特点的形式。孙振华认为外来与本土、写实传统与多元探索、架上创作与走向社会,这几方面的问题,只要吸收传统雕塑的精神资源和语言资源,关注少数民族生活,重视民间和地域文化。做到兼收并蓄,宽容共存,创新拓展,必能迎来中国雕塑多元辉煌的明天。

 

 孙振华认为在人类雕塑史上,雕塑从诞生始就注定了它的庄严、肃穆和单纯的品格。雕塑的黄金时代就是神学时代。然而随着雕塑表现的“伟大”对象消失之后,雕塑的传统品格也就不断被消解被质疑。雕塑为何?雕塑何为?雕塑何去何从?孙振华认为,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答案就在当代文化中,就在当代社会中。在日趋现实的社会,雕塑艺术曾经有过宏大的目标日渐让位于个性自我关注,它赖以安身立命的神圣和庄严面临汹涌的当代大众文化的冲击,它引以为豪的永久性,在消费文化所注重的一次性拥有面前手足无措。雕塑的日常生活化和形而下的美学转向也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雕塑告别了曾经独属它的辉煌时代,面对新的文化问题,面对当代生存空间,重新建立雕塑和人的关系,唯此,雕塑才可能重返自己荣耀的殿堂。

 

 在国际雕塑的格局中,中国雕塑要取得话语权,需要清醒面对自己问题,冷静的思考自己的出路。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对话,以弱化“他者”地位。一方面要提高自身要求,除关心中国的问题,也要关心人类文化的共同问题,譬如女性问题、环境问题、暴力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雕塑家应该有其社会责任的敏感性和人文关怀。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提《超女纪念碑》风波。时至今日,超女选秀已经风光不再,媒体娱乐潮起潮落,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定格在200610月。宋庄艺术节上,孙振华和戴耘合作的《超女纪念碑》一时间引起网络争议。这令孙振华始料不及,然而他保持沉默不予解释,直到2009年才撰文详细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直以来孙振华关注艺术的公共性。当2005年超女红红火火的时,他敏感的意识到新的时代真正的来临,可以是“草根的时代”、“世俗的时代”、“娱乐的时代”抑或“媒体的时代”。然而新的东西需要人们冷静的思考和认真的对待。选择纪念碑的方式,就在于它经典。在渐渐失去传统效应的纪念碑雕塑遭遇迅速崛起的大众文化,二者本身就暗含矛盾和冲突。雕塑作品以戏仿的方式,既颠覆了主流价值规范,也反讽了大众文化,达到了双重的喻指。它果敢地将娱乐事件与传统价值观里严肃意义的载体纪念碑进行嫁接,解构了传统纪念性雕塑,对艺术形式与观念形成强烈颠覆。

 

 然而何至于如此沸沸扬扬?孙振华开始思考,艺术艺术如何介入当代社会?当代艺术如何确立自己的价值方位?新时代的世俗价值观是一把双刃剑,当代艺术得风气先,把握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欲望的审美化,审美的欲望化;精英的消解;平民化意识的上升;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模糊;以及文化的视觉化和当代艺术的图像化趋向等等。艺术介入社会的价值态度,决定了它无法简单地做出好或不好,赞成还是反对的表态,它希望留给人们足够的判断和想象的空间......

 

 

 “按其已然之迹而诋之也易,推其未然之理而辨之也难。” 孙振华引用了苏轼《国学秋试策问二首》里的句子,信然!

原文链接:http://www.zhuoluzhongyuan.com/xiaotujia/2021-05-10/714.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