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王边溪谷

我思故我在

时间:2021-05-12 15:16:18  来源:网络作家数字图书馆  作者:贺疆  浏览: 分享:

 

 

我思故我在

 

 

 比较而言,绘画、音乐和诗是浪漫艺术,精神超溢物质;而雕塑则是古典艺术,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当代雕塑由架上创作走向社会,由架上雕塑转化为城市雕塑已是必然趋势。城市雕塑是很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国外称公共艺术。

 2010年,作为上海世博会四大雕塑项目之一的世博江南广场上15件雕塑无声的讲述着中国工业的故事,砖砌成的潜艇、玻璃钢做成的火车……作为世博江南广场雕塑总策划的孙振华的创作理念就是——江南广场正是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江南造船厂旧址,上海的迅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艺术将这段历史记忆修复,曾经的故事见证历史的推进。“我们力求作品在雕塑语言和符号上与‘工业记忆’产生关联”。孙振华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以“反思”让人们工业化让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比如现代与传统的矛盾,物质与心灵的矛盾等等。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江南创意让人们关注生态、历史和环境。

 

 孙振华认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它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环境等复合综合因素的生态系统。它会呼吸吐纳、也会失调生病,因此人类要整体的看待城市,不能破坏它的生态平衡。正是由于城市有生命,城市万物也同样享有生命的尊严。因此城市“以人为本”之类的说法也遇到了挑战,城市只能以生态为本,有了合适的生态才会有一个共享、和谐的城市。毕竟人类的环境、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当代城市生态美学极力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尊重自然、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同情”的口号,强调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共融,强调人和其它生物共同享有在生物链上的平等地位,从而走向生态文明。

 

 经历过上山下乡,做过两年知青的孙振华,骨子里有着浓浓的平民情结,血管里流淌着最生活化的基准,气质里熏染着最原始的人情世态。经年来一次次的考察历史遗迹、深入乡野的经历,一次次策划活动的实践和操练,性格里不肯固步停滞、不墨守陈规的孙振华,摸索出一条金钱物质的现实与浪漫主义理想相结合的可行之路。屹立于东门的雕塑《根》,深圳市园岭住宅区《深圳人的一天》大型公共雕塑艺术,以及深圳市上步中路雕塑景观示范带,深圳市深南路雕塑景观工程等,每一处雕塑,每一项策划,每一次参与,孙振华以自己的方式和理念表现他对这个城市的理解和期望。

 

 在文明进化的今天,相信每一个城市居民骨子里都有田园情结,都有在浮躁的环境中皈依乡土的心愿。自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孙振华,虽十余年已经适应了深圳的城市生活,然而他却希望在城里种庄稼。他说:“我相信粮食对人的感情,总要比名贵花木更有魅力”。 在他的脑海里描绘着这样的画面——车辆川流的深南大道,中间的隔离带种漫火红的高粱、金黄的小麦、嫩黄的油菜花……好一幅都市繁华下的田园生活图,只想一想就有乡村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别人看来异想天开的念头,他如是解说:“一个有魅力的城市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城市公共艺术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城市增添故事,这些城市故事的积累和叠加,就有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信然,人类在建设城市、装点城市时,一再重复国际惯例,却恰恰忽略了城市的主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

 

 近十余年,孙振华策划或参与了无数次雕塑展。他说在当代城市艺术中,各个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在城市建筑方面: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城市再生”的观念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学最具前沿性的问题。

 在城市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方面:将生态的概念引入雕塑,利用废弃物品创作城市雕塑,用艺术的方式修复被破坏了的自然,也成为当代艺术家努力的方向。例如中国美院已故著名艺术家在一个人在浙江温岭大鹿岛坚持数十年之久的海滩岩石雕刻。

 在城市环境艺术、地景艺术、园林艺术方面,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重建人和环境密切关系也成为艺术家们的共同的价值观。例如著名艺术家克里斯托的包裹艺术:《连续的围栏》、《包裹国会大厦》等等。

 

 在城市表演艺术方面:在城市的音乐、舞蹈领域,出现了原生态的歌舞;以及发掘和表现地域性、民族性、民间乡土的歌舞艺术资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映像云南》、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水乐》等等。

 

 在城市设计艺术方面:平面设计中的再生纸的利用;环保服装的出现等等,都说明在设计界也在出现生态化的转身。

 

 

 

 代城市艺术的生态化趋向,给他启示最大的当属浙江台州的“半截子气象塔”。台州市中心的小山顶原计划建一座气象塔,因违反城市规划而半途而废。这废弃的塔身,如果加以处理,应该改造成不错的城市雕塑。之前有过一个变废为宝的成功案例,把市区内采石后的废墟,经由景观设计师巧妙地引水上山,对山体略加处理,将它变成了一个人造瀑布,加上绿化和溪流的配合,成为一处不错的城市水景。将废塔变成公共艺术,等于为城市留下了一个故事,它将纪录一个城市的观念是如果改变的,多年以后,人们看到这个作品,会有一段回首当年的故事可说。由此他觉得当代城市艺术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城市艺术与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城市艺术应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态意识、环境价值观念以及城市健康水准;城市艺术应尊重生命、自然和环境,并与之相协调;城市艺术应促进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的生态转变。

 看惯了当代前卫艺术的圈子化,看惯了当代艺术的功利化和对本土民众的漠视、忽略乃至放弃。孙振华有着文人的愤怒“这不能不是当代中国艺术的某种失职”。于是他萌发了到农村去做展览的想法——在乡村集市摆一个场子,让雕塑下乡。他说:“我想到时候中国的艺术不会缺观众、缺市场,甚至前卫艺术与农民遭遇的过程本身也会很有意思”。

 

 田园梦结束语:依依

 

 1986年,浙江美术学院招收中国雕塑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报名须知上,有六个字“身体好,肯跑路”。他冲着这六个字去了。现在再回头看,似乎孙振华一直在跑路:从湖北跑到杭州、又从杭州跑到深圳。在跑来跑去的过程中,他住过的地方不下十处之多,从他出生的湖北荆州母亲分到的江陵法院的一间宿舍,到他下乡时住的红砖房,到读大学时的学生宿舍,再到他在深圳租住的房子。

 

 他渐渐有些遗憾有些怀旧,“我住过的地方几乎都被拆掉了。”故地重游需要用地图确定方位,令他感慨不已,“即使是普通人也有理由怀旧,住过的房子中保留了自己的足迹、故事、青春……然而在飞快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人们拆掉的东西也太多了。我找不回过去生活在某个地方、某间房子中的记忆。”他说,“现在这所雕塑院,也已被列入要拆的建筑之列,看来我又要失去一个可以回忆的地方了。”于是他开始搜集原来在老房子中留下的照片,然后还原为一组雕塑,他为其命名为“我住过的地方”。然而遗憾的是,注重视觉少有留影的他,资料收集非常艰难。俄而他若有所思:“这会不会显得有些自我膨胀呢?”眼神里有一丝隐隐的落寞,微笑里有一抹淡淡的苦涩。

 

 天性自由豁达简单的孙振华从来不愿意受俗事烦琐,居住深圳十余年的他依然过着租房生活,出差住宾馆,不收藏名家字画。但是他对乡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他心底深处一直做着田园梦,他会常常从繁忙中抽离,独自跑到二线关口,看农民种地、养猪、种菜……他向往田园生活,于是心灵皈依乡土,继而把这份依恋融入他的雕塑艺术理念里,然后以一个普通居民的心去雕刻城市,雕刻生活……

 

 面对孙振华,面对他的田园梦,心中油然升起虔诚和敬意!

 

 

 

 

 孙振华简介:

 

 

 

 1956年出生于湖北荆州市。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1981年任文艺理论教研室助教,1984年读该校文艺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副教授,1993年调入深圳雕塑院工作,1997年晋升为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雕塑院院长。

 

出版个人专著:

 《中国雕塑史》、《生命•神祗•时空——雕塑文化论》、《开启灵慧之窗—美术与美育》、《走向荒原—孙振华雕塑文集》、《雕塑空间》、《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公共艺术时代》、《在艺术的背后》、《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与鲁虹合著) 、《静观——孙振华艺术批评文集》

 

 策划、主持的展览和学术活动:

 第一届和第二届“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00年和2001年“西湖国际雕塑艺术展”、“永远的回归——1997年南山雕塑展”、1998年 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重新洗牌——当代艺术展、“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2005年“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馆大展” 、2007年“雕塑与城市的对话——上海迎世博国际雕塑邀请展”、2007年“开放的水墨”、  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2008年“众声喧哗——2008宋庄艺术节公共雕塑展”等。

原文链接:http://www.zhuoluzhongyuan.com/xiaotujia/2021-05-10/715.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